一种车辆灯光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4083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灯光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灯光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灯光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汽车安全驾驶也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为了保障汽车行驶安全,发展汽车的智能性十分关键;其中车辆的智能化研究就包括对车辆灯光控制的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灯光控制一般是通过驾驶员根据目测周围环境进行手动机械操作,开启远光灯或近光灯,还有是通过安置额外的光线传感器进行灯光的控制;其中,对于驾驶员自行开启的情形,会存在因驾驶集中而忘记开启灯光,致使驾驶疲劳看不清道路,出现交通事故的问题;对于安置额外的光线传感器的情形,其占用了车身空间,并且,当驾驶员需要进行灯光调节或设定时,往往需要开往汽车维修点进行调节和设定,而用户不能自行调整和设定,对灯光的操作执行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灯光控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灯光控制装置,包括车身控制器,还包括:

综合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车身周围环境光照强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车灯控制档位是否处于自动档位;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获取的光照强度是否低于第一阈值,若是,则发出车灯开启信号;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车灯开启状态下,检测获取的光照强度是否高于第二阈值,若是,则发出车灯关闭信号;

所述车身控制器根据接收的车灯开启信号或车灯关闭信号进行车灯开关状态的控制。

进一步地,还包括解锁判断模块和时间设定模块;

所述解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解防状态,若是,则触发进行光照强度的采集和光照强度的检测;

所述时间设定模块用于设定解防状态之后的所述车辆的车灯点亮的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采集模块包括具有采集光照强度的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为超广角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器包括第一采集器、第二采集器、第三采集器和第四采集器,所述第一采集器、第二采集器、第三采集器和第四采集器对应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前部、后部、左部和右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采集判断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采集器、第二采集器、第三采集器和第四采集器中,获取的光照强度对应的车灯控制信号是否存在车灯开启信号,若是,则发出所述车灯开启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触控显示屏和设置单元,

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环境信息显示区域和车灯开启状态显示区域;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保存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参数。

进一步地,还包括联通模块,在移动终端开启接收所述联通模块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联通模块以无线方式将车灯开启信号或车灯关闭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在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车灯开启和关闭的控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装置进行车辆灯光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判断模块判断车灯控制档位是否处于自动档位;

利用综合采集模块获取车身周围环境光照强度;

通过第一检测模块检测获取的光照强度是否低于第一阈值,若是,则发出车灯开启信号;车身控制器根据接收的车灯开启信号开启车灯;

在车灯开启状态下,通过第二检测模块检测获取的光照强度是否高于第二阈值,若是,则发出车灯关闭信号;所述车身控制器根据接收的车灯关闭信号关闭车灯。

本发明获取到车身周围环境光照强度;通过第一检测模块检测获取的光照强度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车灯的控制;本发明智能化程度较高,适用性较强,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灯光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综合采集模块的组成图;

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车辆灯光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灯光控制装置的原理图;

图5实施例二提供的车辆灯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灯光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车身控制器,还包括:

综合采集模块110获取车身周围环境光照强度;

优选地,所述综合采集模块110有采集光照强度的图像采集器;详细地,如图2所示,所述图像采集器包括第一采集器111、第二采集器112、第三采集器113和第四采集器114,所述第一采集器、第二采集器、第三采集器和第四采集器是协同工作的,且所述第一采集器、第二采集器、第三采集器和第四采集器对应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前部、后部、左部和右部。

其中,对于安装位置可以按照:前摄像头安装在车标或者中网上,后摄像头安装在牌照灯或者后备箱把手处,为了实现同时兼顾图像采集功能,则后摄像头尽量安装在车的中轴线,或者尽量靠近中轴线,摄像头尽量朝地面多一点。左右摄像头优选安装在左右后视镜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采集判断器115,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采集器、第二采集器、第三采集器和第四采集器中,获取的光照强度对应的车灯控制信号是否存在车灯开启信号,若是,则发出所述车灯开启信号。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器可以为超广角摄像头,或其他能够实现采集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图像采集器;通过将图像采集功能与光照强度感应功能的结合,使得所述装置的智能化得到提升,并且减少了整个装置的成本,节约了安装空间。

第一判断模块120,用于判断车灯控制档位是否处于自动档位;具体地,在自动auto档位的情况下进行后续的光照强度检测,进而判断开启或关闭所述车灯。

第一检测模块130用于检测获取的光照强度是否低于第一阈值,若是,则发出车灯开启信号;所述车灯开启信号为多种不同车灯电量信号,包括大灯开启信号、位置灯开启信号、牌照灯开启信号,或者它们中的组合构成的开启信号。

第二检测模块140用于在车灯开启状态下,检测获取的光照强度是否高于第二阈值,若是,则发出车灯关闭信号;

所述车身控制器150根据接收的车灯开启信号或车灯关闭信号进行车灯开关状态的控制。

举例说明,若第一阈值为13lx,则当环境光照强度低于13lx时,则第一检测模块发出车灯开启信号;若第二阈值为27lx,则当环境光照强度高于27lx时,则第二检测模块发出车灯关闭信号。

给予说明的是,除车身控制器之外的模块可以综合为一个独立装置,也可以集成在avm全景影像系统中;若是集成在avm全景影像系统中,则avm将车灯控制信号发送给bcm车灯控制器,进一步地,bcm对应驱动车灯开启或控制车灯关闭。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还包括解锁判断模块160和时间设定模块170;

所述解锁判断模块160用于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解防状态,若是,则触发进行光照强度的采集和光照强度的检测;

所述时间设定模块170用于设定解防状态之后的所述车辆的车灯,点亮的时长。

具体地,在除车身控制器之外的模块集成在avm全景影像系统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装置能够适用于两种场景:

(1)正常使用车辆的情形:

整车上电ignon,开关档位处于auto档(autolampsw),之后通过全景影像系统avm判断环境的光强,若环境光满足开启车灯的需求,则bcm驱动车灯点亮;如图4所示,其中车灯包括大灯、位置灯(parkinglight1、parkinglight2)和牌照灯(licenseplatelamp),大灯对应的包括近光灯(lowbeam)和远光灯(highbeam),在图4中,bcm通过继电器与大灯相连;位置灯对应地包括fl、fr、rl、rr,分别是前左、前右、环左、环右;图中avm和bcm通过canbus总线相连,且其中的avm、bcm和继电器通过电池(bat)供电。

(2)车辆停放在车库,进行取车的情况下:

通过遥控钥匙解锁使车辆处于解防状态,bcm将对应的解防信号发送给avm全景影像系统,全景影像系统avm收到该信号后,进一步触发对环境中光照强度的采集和判断,若环境光照强度满足要求,则bcm驱动车灯(大灯和位置灯)依据设定的时长将车灯点亮,若设定的时长为30s,则这种情况下,在解防状态之后车灯亮起30s,这种方式更加地方便使用者在光线较暗的车库或是漆黑的路边找到自己的车辆停放位置。说明的是,该情况下,解防状态之后亮起的车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大灯、位置灯和牌照灯中选择进行开启的种类或数量。

其中,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触控显示屏和设置单元,

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环境信息显示区域和车灯开启状态显示区域;这种多个显示区域方便用户查看想要的图像信息,且不需要切换,互不影响。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保存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参数。

其中,若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车灯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的控制,则更加的便捷;所以,对应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联通模块,在移动终端开启接收所述联通模块发送的信息的设置下,所述联通模块以无线方式将车灯开启信号或车灯关闭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在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车灯开启和关闭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或设定的时间等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装置进行车辆灯光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s101.根据第一判断模块判断车灯控制档位是否处于自动档位;

s102.利用综合采集模块获取车身周围环境光照强度;

s103.通过第一检测模块检测获取的光照强度是否低于第一阈值,若是,则发出车灯开启信号;车身控制器根据接收的车灯开启信号开启车灯;

s104.在车灯开启状态下,通过第二检测模块检测获取的光照强度是否高于第二阈值,若是,则发出车灯关闭信号;所述车身控制器根据接收的车灯关闭信号关闭车灯。

需要说明的是,还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多个阈值,对应的根据不同类型的车灯及不同数量的车灯,排列出多种组合,在不同需要下开启不同组合中的一种情形,使得使用者满足需求,

比如在车辆正常启动情况下获得的光照强度小于13lx,则自动开启大灯;

在车辆正常启动情况下获得的光照强度位于13lx-27lx之间,若之前并没有开启大灯,则自动开启位置灯和牌照灯;

在车辆正常启动情况下获得的光照强度大于27lx之间,若之前并没有开启车灯,则不进行车灯的点亮。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因为光照强度的变化,需要灯光切换的情形;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判断进入变化光照强度的区域的时间,进而得出是否进行切换;比如:

若之前处于开启远光灯的情形,则判断进入的光照强度为13lx-27lx的区域是否能够保持5s(该时间通过所述时间设定模块进行设置),若是,则说明进入了一种较长时间需要开启近光灯的区域,此时可以进行关闭远光灯开启近光灯;其中,在这5s过程中仍然是开启远光灯;这样能够避免因为短暂阴影(经过的时长小于5s)出现的光照强度在“大于27lx”和“13lx-27lx之间”切换,致使车灯在“开启远光灯”与“关闭远光灯开启近光灯”来回变换的问题,这种情况的闪烁不仅不利于驾驶员自身的驾驶,并且对车辆周边的人或车同时是一种妨碍;通过设置一定的时长作为判断的基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该情况下车灯不同变换的问题。

本发明获取到车身周围环境光照强度;通过第一检测模块检测获取的光照强度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车灯的控制,并且,借助解锁判断模块和时间设定模块,使得适应其他场景下灯光的开启;本发明智能化程度较高,适用性较强,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现车辆灯光控制,将检测光照强度功能集中在图像采集器中进行功能扩展,不需要增加相应的关联件,使得系统的加工成本得以降低,安装空间得以节约,更加人性化。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中的各个模块均可通过计算机终端或其它设备实现。所述计算机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本发明中的程序指令/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程序指令/模块,实现本发明相应功能。

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发明中所述模块/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单元来达到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