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机械式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466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机械式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机械式控制系统,属于汽车底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获得了广泛应用,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车架12、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提升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和提升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结构、功能相同,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包括驱动桥13、驱动桥v形推力杆17和驱动桥下直推力杆18,提升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包括提升桥15、提升桥v形推力杆19和提升桥下直推力杆20。

参见图2,双胎提升桥车型的驱动桥13和提升桥15之间轴荷分配有等比和驱动力优先两种模式,其对车辆的制动和驱动性能影响很大。在等比分配模式下,驱动桥13和提升桥15轴荷之比接近1,由于驱动桥13和提升桥15载荷相当,驱动桥13和提升桥15可采用相同规格的制动器,两桥的制动力差别不大,不会出现制动时提升桥13提前抱死拖滑现象,有利于整车制动性能的发挥;但是,该种模式下在低附着路面且运输货物重量相对较轻时,驱动桥13容易出现驱动力不足而打滑现象。在驱动力优先模式下,在低附着路面且运输货物重量相对较轻时,可以把提升桥15的部分载荷转移给驱动桥13(此时如果提升桥15离地全部卸载,则可能会超出驱动桥13承载能力),有利于改善车辆驱动性能;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驱动桥13和提升桥15的载荷差别较大,如果采用相同规格的制动器,则制动时提升桥15会提前抱死拖滑。

参见图3,而双胎提升桥载荷分配主要依靠空气悬架控制系统实现,空气悬架控制系统主要有电子式控制系统(ecas)和机械式控制系统。电子式控制系统(ecas)主要由处理器(ecu)、电磁阀、高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导线和空气管路等组成;其优点是反应灵敏、易于轴荷监测及转移,但是零部件数量多、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应用。现有的机械式控制系统包括贮气筒1、高度阀2、举升气簧3、电磁阀4、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电源9和开关11,高度阀2一端固定在车架12上,另一端固定在驱动桥13上;但是,该种机械式控制系统在低附路面驱动桥13打滑时,无法将提升桥15的部分轴荷转移给驱动桥13以改善驱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机械式控制系统在驱动桥打滑时无法将提升桥的部分轴荷转移给驱动桥、驱动性能较差等问题,提供一种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机械式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机械式控制系统,包括贮气筒、高度阀、举升气簧、电磁阀、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和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所述的贮气筒与高度阀相连接,所述的高度阀分别与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和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的电磁阀分别与举升气簧和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相连接,还包括有卸载阀,所述的卸载阀与电磁阀相连接,卸载阀通过卸载阀开关与电源相连接。

所述的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连接有压力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简单,经济适用,零部件数量少、可靠性高、成本低。

2、本发明中卸载阀与电磁阀相连接,卸载阀通过卸载阀开关与电源相连接;且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连接有压力表。当驱动桥打滑时,卸载阀连通,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内部空气排出,气压下降,提升桥载荷随之下降;驱动桥载荷增加,为了保持车辆高度不变,高度阀打开给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充气,当气压达到设定限值后,压力表报警,切断卸载阀,驱动桥和提升桥之间载荷转移完成。从而控制提升桥载荷向驱动桥转移,使驱动桥和提升桥轴荷分配关系在等比和驱动力优先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改善了整车驱动和制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机械式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中,贮气筒1,高度阀2,举升气簧3,电磁阀4,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卸载阀7,卸载阀开关8,电源9,压力表10,开关11,车架12,驱动桥13,驱动桥托臂梁14,提升桥15,提升桥托臂梁16,驱动桥v形推力杆17,驱动桥下直推力杆18,提升桥v形推力杆19,提升桥下直推力杆20,举升气簧托架21,举升气簧顶板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机械式控制系统,主要用于6x2双胎提升桥车型底盘空气悬架系统,包括贮气筒1、高度阀2、举升气簧3、电磁阀4、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和卸载阀7。所述的贮气筒1与高度阀2相连接,所述的高度阀2分别与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和电磁阀4相连接,所述的电磁阀4分别与举升气簧3和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相连接;所述的卸载阀7与电磁阀4相连接,卸载阀7通过卸载阀开关8与电源9相连接。

参见图1,所述的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连接有压力表10。

参见图2,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车架12、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提升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和提升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结构、功能相同。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包括驱动桥13、驱动桥v形推力杆17和驱动桥下直推力杆18,驱动桥13上固定有驱动桥托臂梁14,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安装在驱动桥托臂梁14上,具体的为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的底座分别安装在驱动桥托臂梁14上,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的顶端通过支架安装在车架12上,承受垂直载荷。提升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包括提升桥15、提升桥v形推力杆19和提升桥下直推力杆20,提升桥15是非驱动桥,提升桥15上固定有提升桥托臂梁16,具体的为提升桥托臂梁16通过螺栓固定在提升桥15上,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安装在提升桥托臂梁16上,具体的为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的底座安装在提升桥托臂梁16上,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顶端通过支架安装在车架12上,承受垂直载荷。驱动桥v形推力杆17一端和车架12相连接,驱动桥v形推力杆17另一端和驱动桥13相连接;驱动桥下直推力杆18一端连接驱动桥13,驱动桥下直推力杆18另一端和车架12上的固定支架相连;驱动桥v形推力杆17和驱动桥下直推力杆18组成四连杆机构,保证驱动桥13的运动轨迹,同时传递纵向力和侧向力。提升桥v形推力杆19开口端和车架12相连接,提升桥v形推力杆19另一端和提升桥15相连接;提升桥下直推力杆20一端连接提升桥15,提升桥下直推力杆20另一端和车架12上的固定支架相连接;提升桥v形推力杆19和提升桥下直推力杆20组成四连杆机构,保证提升桥15的运动轨迹,同时传递纵向力和侧向力。高度阀2一端安装在驱动桥13上,高度阀2另一端安装在车架12上,高度阀2的安装高度和前桥悬架左右高度共同决定整车高度姿态;举升气簧3的底座安装在车架12的气簧托架21上,举升气簧3顶部与提升桥15上的气簧顶板22相连接,气簧托架21两端固定在车架12上。

参见图2,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车辆具有以下特点:1、当车辆满载时,提升桥15落地,通过合理调整中、后桥的轴荷分配,有效增加载货量,提高车辆运输效率,同6x4车型;2、当车辆空载时,提升桥15举升,减少轮胎磨耗、降低油耗,缩小转弯半径提高整车机动性,同4x2车型;3、通过控制驱动桥13和提升桥15之间载荷转移,改善轮胎与路面附着性能,有利于空载时整车驱动,防止轮胎打滑;4、底盘采用空气悬架系统承载,能降低车轮动载,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且使空、满载车架和车桥之间距离基本保持不变;同时,采用提升桥举升气簧3控制提升桥15的举升和下降,使控制系统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和操作方便。

参见图1至图2,当驱动桥13轴荷增加、车架12和驱动桥13之间距离小于设定高度时,高度阀2的上阀位接入,其进气口打开(排气口关闭),压缩空气从贮气筒1出来,经高度阀2、电磁阀4分别进入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和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充气,直至空气悬架恢复设定高度,驱动桥13和提升桥15载荷基本相等,符合等比分配模式。当驱动桥13轴荷减少时,车架12和驱动桥13之间距离大于设定高度,高度阀2的下阀位接入,其排气口打开(进气口关闭),空气从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和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出来,经高度阀2、电磁阀4排入大气,直至空气悬架恢复设定高度。当提升桥15承载时,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充气,开关11断开,电磁阀4的下阀位接入,举升气簧3放气,举升气簧3内空气经电磁阀4排出;当提升桥15举升时,开关11闭合,电磁阀4的上阀位接入,举升气簧3充气,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放气。

参见图1至图2,当车辆的驱动桥13打滑时,卸载阀开关8闭合,卸载阀7带电下阀位接通,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内部分气体经过卸载阀7排入大气中,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内气压逐步降低,提升桥15的载荷随之降低。与此同时,驱动桥13的载荷增加,车架12和驱动桥13之间高度变小,带动高度阀2的上阀位接入工作,贮气筒1内压缩空气经高度阀2进入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充气,使车架12和驱动桥13之间高度恢复到设定值。此时电磁阀4仍然处于截止状态(中间阀位工作),随着提升桥15的载荷向驱动桥13转移,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的内压不断升高,当达到设定值时(一般与驱动桥13允许最大载荷对应,防止过载),压力表10开始报警,司机切断卸载阀开关8,卸载阀7断电;在弹簧作用下卸载阀7处于截止状态,气路切断,向外排气停止,提升桥15和驱动桥13之间载荷转移完成,从而达到改善整车驱动性能的目的。

参见图1至图2,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的空气悬架控制系统中接入卸载阀7、卸载阀开关8和压力表10,在驱动桥13打滑时,通过控制卸载阀开关8,卸载阀7控制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内空气放出一部分,降低提升桥15载荷,使其承受的载荷降低,增加驱动桥13载荷,这样驱动桥13承受载荷随之增大;从而控制提升桥15载荷向驱动桥13转移,使驱动桥13和提升桥15轴荷分配关系符合驱动力优先模式,改善了整车驱动和制动性能。在路面条件较好时,取消载荷转移功能,驱动桥13和提升桥15载荷基本相等,改善了整车制动性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