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液压水陆两栖救援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8364发布日期:2018-06-12 13:58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应急救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陆两栖救援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冲锋舟和橡皮艇进行应急救援、抗洪抢险等工作。冲锋舟、橡皮艇重量较轻,水中行驶灵活,在我国军方、武警和消防等部门广泛装备。但是在使用时,需要专门的运输车来装载运输,泛水需要人工抬至岸边,较为麻烦,效率低,无法到达岸边的复杂地形。

水陆两栖艇虽然有两栖行驶功能,但是陆上驱动和水中驱动的模式是分开的,陆上驱动主要是采用汽油发动机带动液压泵,通过液压系统,驱动轮毂马达进行行驶,利用方向盘操纵方向;而在水中行驶时则采用艇外机进行驱动,需要在艇尾手动操纵艇外机,费时费力,而且船外机的转向得不到精确控制;此外,现有的水陆两栖艇的轮子不能向上收起,在水中极易挂住其它东西,缠进车内,影响艇只行驶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液压水陆两栖救援艇,该救援艇采用单一驱动模式,只用一台发动机带动液压泵,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实现水路和陆路的双环境行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液压水陆两栖救援艇,它包括:艇体,安装在艇体上的液压船外机、行走轮系以及液压传动系统;

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汽油发动机、液压油泵、油箱、水陆模式转换模块以及阀组;液压油泵与油箱连接,在汽油发动机的驱动下输出动力,动力分为用于控制行走、转向、收放的三路,并依次通过阀组、水陆模式转换模块接入液压船外机、行走轮系;阀组包括三组阀,用于对该三路的断通进行控制;所述水陆模式转换模块用于水中模式与陆上模式之间的转换。

具体的,行走轮系包括:两组后轮系以及一组前轮系;

后轮系包括:后支腿油缸、后支腿支架、后轮以及后轮驱动马达;后轮通过后支腿支架安装在艇体后侧;后支腿油缸与阀组中控制行走轮系收放的阀相连,通过后支腿油缸的收放实现后轮的升降;后轮驱动马达安装在后轮的轮毂上并,与阀组中控制行走轮系行走的阀相连,通过后轮驱动马达实现驱动后轮在陆地上的行驶;

前轮系包括:前支腿支架、前轮转向装置、前轮、前轮驱动马达以及前支腿油缸;前轮通过前支腿支架安装在艇体前侧;前支腿油缸与阀组中控制行走轮系收放的阀相连,通过前支腿油缸的收放实现前轮的升降;前轮转向装置安装在前支腿支架下端,并与阀组中控制行走轮系转向的阀相连,通过前轮转向装置实现前轮在行驶过程中的转向;前轮驱动马达安装在前轮的轮毂上,与阀组中控制行走轮系行走的阀相连,通过前轮驱动马达实现驱动前轮在陆地上的行驶。

进一步,水陆模式转换模块具有一键切换功能,用于将所述阀组所控制的三路在所述行走轮系的行走、转向、收放三路与所述液压船外机的行走、转向、收放三路之间进行切换。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全液压控制模式,用一台发动机带动液压泵,通过液压传动系统控制水路和陆路的行驶,安装布置方便,传动机构重量较轻,且能够达到低转速高扭矩的目的;液压传动系统通过调节液体流量,可以方便实现无级变速,在非常小的流量下,液压流体的控制很均匀,运行平稳。

(2)本发明在液压传动系统上水陆模式转换模块,通过切换油路实现水、陆模式快速转换。

(3)本发明全液压驱动能够实现低转速高扭矩和无级变速,且运行平稳,能够快速通过沼泽、河滩、积水路段,通过性好,满足人员落水、抗洪抢险时实施快速救援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

其中:1-艇体;2-液压船外机;3-后支腿油缸;4-后支腿支架;5-后轮;6.后轮驱动马达;7-汽油发动机;8-液压油泵;9.油箱;10.阀组;11-发电机和蓄电池;12-前支腿支架;13-前轮转向装置;14-前轮;15-前轮驱动马达;16-前支腿油缸;17-电气操控系统;18-驾驶室;19-座椅;20.工具箱;21-水陆模式转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2,一种全液压水陆两栖救援艇,它包括:艇体1,安装在艇体1上的液压船外机2、行走轮系以及液压传动系统;

本例中,在艇体1的前部、中部、后部分别设有驾驶室18、座椅19、工具箱20;

参见附图3,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汽油发动机7、液压油泵8、油箱9、水陆模式转换模块21以及阀组10;液压油泵8与油箱9连接,在汽油发动机7的驱动下输出动力,动力分为用于控制行走、转向、收放的三路,并依次通过阀组10、水陆模式转换模块21接入液压船外机2、行走轮系;阀组10包括三组阀,用于对该三路的断通进行控制。水陆模式转换模块21用于陆上模式与水中模式之间的转换。水陆模式转换模块21包括六组阀,分别对应液压船外机2的收放、转向、行走以及行走轮系的收放、转向、行走;其转换时,将液压船外机2的收放、转向、行走对应的三组阀全开,剩下三组阀全闭或行走轮系的收放、转向、行走对应的三组阀全开,剩下三组阀全闭。

进一步的,行走轮系具体包括:两组后轮系以及一组前轮系;

后轮系包括:后支腿油缸3、后支腿支架4、后轮5以及后轮驱动马达6;后轮5通过后支腿支架4安装在艇体1后侧;后支腿油缸3与阀组10中控制行走轮系收放的阀相连,通过后支腿油缸3的收放实现后轮5的升降;后轮驱动马达6安装在后轮5的轮毂上并,与阀组10中控制行走轮系行走的阀相连,通过后轮驱动马达6实现驱动后轮5在陆地上的行驶;

前轮系包括:前支腿支架12、前轮转向装置13、前轮14、前轮驱动马达16以及前支腿油缸16;前轮14通过前支腿支架12安装在艇体1前侧;前支腿油缸16与阀组10中控制行走轮系收放的阀相连,通过前支腿油缸16的收放实现前轮14的升降;前轮转向装置13安装在前支腿支架12下端,并与阀组10中控制行走轮系转向的阀相连,通过前轮转向装置13实现前轮14在行驶过程中的转向;前轮驱动马达16安装在前轮14的轮毂上,与阀组10中控制行走轮系行走的阀相连,通过前轮驱动马达16实现驱动前轮14在陆地上的行驶。

进一步,所述水陆模式转换模块21具有一键切换功能,用于将所述阀组所控制的三路在所述行走轮系的行走、转向、收放三路与所述液压船外机的行走、转向、收放三路之间进行切换,具体为:将所述阀组10所控制的三路切换到所于述行走轮系的行走、转向、收放三路,或将所述阀组10所控制的三路切换到所述液压船外机2的行走、转向、收放三路。

更进一步的,救援艇还可以包括发电机与蓄电池11以及电气操控系统17;汽油发动机7带动发电机发电,并利用蓄电池11存储电力,供电气操控系统17工作使用;电气操控系统17安装在驾驶室18内,设置有各种操控按钮、手柄、方向盘及其他仪表、指示灯等,主要完成对各个动作的控制,对艇体状态的检测等操作。

综上,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