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增程式动力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8360发布日期:2018-06-12 13:5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汽车增程式发动机与电动机动力切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增程式动力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增程式发动机与电动机连接,转动时电动机带动发动机和飞轮转动,浪费电量,减少了车辆续航能力,且发动机扭矩传递装置长期接触导致零件磨损,减少了零部件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增程式动力切换装置,解决现有汽车增程式发动机与电动机连接,转动时电动机带动发动机和飞轮转动,车辆续航能力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增程式动力切换装置,发动机、飞轮、减振器、压盘、定子线圈、转子、轮胎、差速器、回位弹簧、支撑圈、膜片弹簧、执行装置、电动机和框架,其中所述飞轮与发动机连接,通过发动机带动飞轮转动,所述飞轮上设有框架,所述电动机内部设有定子线圈,所述转子穿过定子线圈,所述转子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压盘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轮胎连接,所述压盘设置在框架内,所述飞轮与压盘之间设有减震器,所述压盘与框架开口之间、框架上设有膜片弹簧,所述膜片弹簧用于推动压盘移动,所述膜片弹簧左右两侧、框架上设有支撑圈,且膜片弹簧可绕着支撑圈转动,所述膜片弹簧与压盘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所述框架外侧、与膜片弹簧对应位置设有执行装置,用于推动膜片弹簧。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减振器安装在飞轮上。

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框架与飞轮通过螺栓连接。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执行装置套装在转子上。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转子向左移动时,转子与减振器通过花键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有:

1、在汽车起步和正常运行过程,电动机与发动机完全脱开独立驱动,不带动发动机和飞轮转动,节省电量增加车辆续航能力;

2、在电量不足和车辆上坡需要足够动力时,实现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步工作,发动机启动过程由减振器缓冲,减小冲击;

3、发动机工作时间短,与电动机分开时间长,避免发动机扭矩传递装置长期接触导致零件磨损,延长零部件寿命;同时还避免执行装置长时间工作,节省驱动执行装置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增程式动力切换装置,发动机1、飞轮2、减振器3、压盘4、定子线圈5、转子6、轮胎7、差速器8、回位弹簧9、支撑圈10、膜片弹簧11、执行装置12、电动机13和框架14,其中所述飞轮2与发动机1连接,通过发动机1带动飞轮2转动,所述飞轮2上设有框架14,所述电动机13内部设有定子线圈5,所述转子6穿过定子线圈5,所述转子6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压盘4和差速器8,所述差速器8与轮胎7连接,所述压盘4设置在框架14内,所述飞轮2与压盘4之间设有减震器3,所述压盘4与框架14开口之间、框架14上设有膜片弹簧11,所述膜片弹簧11用于推动压盘4移动,所述膜片弹簧11左右两侧、框架14上设有支撑圈10,且膜片弹簧11可绕着支撑圈10转动,所述膜片弹簧11与压盘4之间设有回位弹簧9,所述框架14外侧、与膜片弹簧11对应位置设有执行装置12,用于推动膜片弹簧11。

所述减振器3安装在飞轮2上,所述框架14与飞轮2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执行装置12套装在转子6上,所述转子6向左移动时,转子6与减振器3通过花键滑动连接。

实际当汽车起步或正常行驶时,电动机13通电使定子线圈5产生磁场驱动转子6带动减振器3一起转动,经差速器8带动轮胎7转动,使车辆运动;这种工况压盘4与减振器3是分开的,膜片弹簧11、支撑圈10、飞轮2和发动机1不跟随转子6一起转动;这种工况执行装置12不工作,无需额外动力驱动,节省能源;膜片弹簧11不受力也不与执行装置12接触,使二者无相对滑动,无磨损,同时也避免了因长期受压而导致的力特性衰退,延长了有效使用寿命。

当汽车爬坡或电量不足时,需要发动机1辅助驱动和给电池充电,这时发动机1点火,执行装置12向左移动推动膜片弹簧11绕支撑圈10向左移动,推动压盘4压向减振器3,使减振器3与飞轮2接合,把发动机1的扭矩经减振器3传递到转子6上,发动机1和电动机13一起驱动车辆运行;电池充满电或在良好路况不需要发动机驱动时,停止驱动执行装置12,使压盘4与减振器3分离,切断发动机动力,发动机熄火,再单独由发电机驱动车辆行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