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070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驱动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大量进入我国普通民众的家庭,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但随之而来是能源消费的迅猛增长,环境污染的加重,交通事故和伤亡的剧增。这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在努力探索发展新能源汽车。从目前的技术状况来看,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它们各有其优缺点,但谁都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从驱动方式进行探讨,无论是内燃机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其驱动方式都是由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车轮,再由车轮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驱动汽车行驶的。这一方式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在以下情况下如急加速、地面松软等情况,车轮易产生打滑现象,降低了汽车的操控性;二是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在急转弯或避让物体时,由于各个车轮受力不同,容易发生侧滑、甩尾、翻滚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车辆的安全,虽然汽车工程技术专家们发明了 ABS、EBD、ESP等电子安全系统,还是不能完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在刹车时,特别是高速行驶的车辆紧急刹车时,由于是通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进行制动,在巨大惯性的作用下,即使车轮发挥了最大制动效果,其制动距离仍在数十米开外,导致追尾等事故的发生。这些问题都是轮式驱动方式难以彻底解决的痼疾。另一方面,轮式驱动是由变速箱和传动系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的,中间环节多,效率低,且结构复杂,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
发明内容因此,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利用空气动力整体驱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包括底盘;压缩空气罐设置在底盘上,包括包括出气嘴和至少一个进气嘴,出气嘴连接带有调节阀的管道;动力机构,包含多级动力叶片和多组导流叶片,其中多组导流叶片间隔设置于管道上,动力叶片位于相邻两组导流叶片之间,且动力叶片与导流叶片之间形成有喷气通道;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叶片后方用于控制喷气通道开合的阀片,该阀片与汽车的刹车油门系统相连;和行走机构,包括与底盘连接的多个车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叶片沿底盘纵向轴线向后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缩空气罐还具有两个进气嘴,其中一个进气嘴连接空气压缩机,另一个进气嘴用于连接加气站加压嘴,空气压缩机通过传动单元连接一个内燃机。[000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单元为齿轮齿条副、皮带带轮组或蜗轮蜗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叶片和导流叶片相互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轮为四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叶片为两级。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由空气动力学可知,当流体流经物体的两侧时,流速快的一侧压力小,慢的一侧压力大,其压力差能够成为推举力。飞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升空的。利用同一原理,我们使压缩空气高速流经叶片一侧,由于另一侧的空气是静止或低速流动的,叶片两侧就会产生水平方向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可以推动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把这样的装置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就可以推动汽车行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利用压缩空气作为汽车的能源和动力,空气压缩机没有启动运转时,可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2、摒弃了传统的车轮驱动方式,取消了传动系统,简化了汽车结构,减轻了车重和制造成本,减小了故障概率。3、显著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由于不通过车轮传递动力,而是从车身上产生动力,因此,能够杜绝车轮打滑、在冰雪湿滑路面失控等现象的发生,还可同传统的刹车系统相结合,大幅度缩短刹车距离,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参考附图1,一种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包括底盘4、动力机构、压缩空气罐10和控制机构,底盘4用于支承、安装汽车各部件;压缩空气罐10设置在原汽车底盘汽油箱的位置,且压缩空气罐10具有两个进气嘴和一个出气嘴的压缩空气罐10,其中一个进气嘴连接空气压缩机11,另一进气嘴6用于连接加气站加压嘴,出气嘴连接带有调节阀14的管道8 ; 动力机构设置在底盘4的前部,包含多级动力叶片2和多组导流叶片1,其中多组导流叶片 1间隔设置于管道8上,动力叶片2位于相邻两组导流叶片1之间,且动力叶片2与导流叶片1之间形成有喷气通道7 ;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叶片2后方用于控制喷气通道7开合的阀片9,该阀片9与汽车的刹车油门系统相连;行走机构包括与底盘连接的4个车轮即两个前轮3和两个后轮5。为了增加推力,采用二级、三级或更多级动力叶片2,相邻动力叶片2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推力的叠加,实践中,应该将动力叶片2沿底盘4纵向轴线向后倾斜安装,使气流向斜后方喷射,能够充分利用高速流动的压缩气体的反作用力,增加推力。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具有较高压力的压缩空气由压缩空气罐10中流出,经调节阀14调节压力和流量后沿管道8流至安装于汽车底盘的动力叶片2前侧喷气通道7,由喷气通道7沿动力叶片2 前侧高速喷出,使动力叶片前后产生压力差,即可产生向前的推力。所谓喷气通道7是由平行于动力叶片2的导流叶片1与动力叶片2之间形成的狭窄的缝隙,只要这个缝隙足够小, 就能够使流出的压缩空气保持较高的流速和持续的喷射时间。在动力叶片2后方用于控制喷气通道7开合的阀片9,该阀片9通过连杆机构通往驾驶室,分别与油门、刹车踏板和倒车档位相连接。当踩下油门时,通过连杆带动阀片9转向动力叶片2后侧,关闭动力叶片2后侧喷气通道7,打开动力叶片2前侧的喷气通道7,压缩空气由动力叶片2前侧高速喷出,产生向前的推动力,也就是汽车前进的驱动力。反之,当踩下刹车踏板或挂入倒档时,通过另一套连杆带动阀片2转向动力叶片2前侧,关闭动力叶片2前侧喷气通道7,打开动力叶片 2后侧的喷气通道7,压缩空气由动力叶片2后侧高速喷出,产生一个向后的推力,可以作为车辆后退或刹车的动力。由动力叶片2、导流叶片1及阀片1,代替了传统的发动机,并安装在车辆底盘前部原来发动机的位置。由于压缩空气储罐10受体积和耐压能力所限,储存的压缩空气不可能太多,因此,以这种动力驱动的车辆行驶的距离不会太长。这势必会影响和制约该技术的实用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方案一是象现在的加油站那样,设立加气站,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加气。当压缩空气储罐 10的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车辆驶往压缩空气加气站进行加气。加气站安装有较大功率的空气压缩机,对前来加气的车辆进行加气和加压。每次加压的时间应和现在加油站加油的时间差不多。二是在实践中,空气压缩机11通过传动单元12连接一个内燃机13,所述传动单元12为齿轮齿条副、皮带带轮组或蜗轮蜗杆,当然本领域人员也容易想到通过电机连接空气压缩机11,以便于为空气压缩机11提供动力,当自动测压装置检测到压缩空气储罐10压力不够时,启动内燃机,带动空压机为储气罐充气和加压,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增加行驶里程。以上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和选定实施例,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做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4);压缩空气罐(10),设置在底盘(4)上,包括出气嘴和至少一个进气嘴,该出气嘴连接带有调节阀(14)的管道(8);动力机构,包含多级动力叶片(2)和多组导流叶片(1),其中多组导流叶片(1)间隔设置于管道(8)上,动力叶片(2)位于相邻两组导流叶片(1)之间,且动力叶片(2)与导流叶片(1)之间形成有喷气通道(7);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叶片(2)后方用于控制喷气通道(7)开合的阀片(9),该阀片(9)与汽车的刹车油门系统相连;和行走机构,包括与底盘连接的多个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动力叶片(2)沿底盘(4)纵向轴线向后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进气嘴为两个,其中一个进气嘴连接空气压缩机(11),另一个进气嘴用于连接加气站加压嘴,空气压缩机(11)通过传动单元(12 )连接一个内燃机(13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12)为齿轮齿条副、皮带带轮组或蜗轮蜗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动力叶片(2)和导流叶片(1)相互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车轮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动力叶片(2)为两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程式空气动力汽车,包括底盘;压缩空气罐设置在底盘上,包括包括出气嘴和至少一个进气嘴,出气嘴连接带有调节阀的管道;动力机构,包含多级动力叶片和多组导流叶片,其中多组导流叶片间隔设置于管道上,动力叶片位于相邻两组导流叶片之间,且动力叶片与导流叶片之间形成有喷气通道;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叶片后方用于控制喷气通道开合的阀片,该阀片与汽车的刹车油门系统相连;和行走机构,包括与底盘连接的多个车轮。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利用压缩空气作为汽车的能源和动力,空气压缩机没有启动运转时,可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简化了汽车结构,减轻了车重和制造成本,减小了故障概率;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F02K7/00GK202053881SQ20112015495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曹露, 毕君成, 毕竞超 申请人:毕君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