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5013发布日期:2019-03-05 21:1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在车辆碰撞时保护乘客免受撞击,并且限制乘客的运动以最小化乘客的伤害。



背景技术:

正在开发车辆技术,用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并提高驱动性能、方便性和功能性。

在应用于车辆的各种安全装置中,安全气囊被用作保护乘客免受撞击的最有效手段。

这种安全气囊是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装置。安全气囊包括检测车辆碰撞的碰撞传感器,基于碰撞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操作安全气囊的控制器,以及响应于控制器的信号致动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模块。根据车辆中的安装位置或要保护的目标,安全气囊被分类为驾驶员的座椅安全气囊、乘客的座椅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车顶安全气囊等。

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下,坐在驾驶员的座椅和乘客的座椅上的乘客的上半身移动。坐在驾驶员的座椅和乘客的座椅上的乘客可与扶手、座椅等相互碰撞,使得乘客可受伤。

另外,当乘客不佩戴安全带时,乘客的身体过度向前移动。因此,即使前部安全气囊展开,乘客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此外,即使乘客佩戴安全带,乘客的身体也会通过惯性旋转,使得身体可扭伤并且关节可受到伤害。

前述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前述内容并不意味着本公开落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作出本公开。本公开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通过同时将乘客限制在座椅上来安全地保护乘客免受侧面撞击。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安全气囊装置包括缓冲垫。缓冲垫包括设置在座椅的侧方的下腔室,并且当下腔室由充气机供应的气体膨胀时,所述下腔室设置在乘客的身体的侧方,并且缓冲垫还包括从下腔室向上延伸并设置在乘客的头部的侧方的上腔室。安全气囊装置包括连接系绳,其被提供为连接到上腔室和座椅框架。当缓冲垫膨胀时,连接系绳拉动上腔室,从而使上腔室朝向乘客的头部弯曲。安全气囊装置还包括限制带,所述限制带被提供为连接到上腔室和连接系绳,并且如果在缓冲垫膨胀时上腔室通过连接系绳弯曲,则限制带与缓冲垫一起限定插入空间。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当乘客的身体向前移动时,乘客的肩部区域被插入到缓冲垫和限制带之间的插入空间,从而限制乘客的向前移动。

连接系绳可在其第一端连接到上腔室的前端,并且在其第二端连接到座椅框架。

限制带可在其第一端连接到上腔室的上端,并且可在其第二端连接到连接系绳的上端或中间部分。

限制带可被形成为矩形。限制带可在其上端连接到上腔室的上端,并且在其下端连接到连接系绳的中间部分。限制带可被形成为使得其前端在长度上比其后端短。

连接系绳的第一端可相对于缓冲垫在乘客侧被固定到座椅框架,并且连接系绳的第二端可在与乘客相反的方向上延伸。连接系绳可围绕上腔室,并延伸到乘客侧以固定到座椅框架。

可穿过上腔室的前端和中心部分中的每个形成通孔,使得连接系绳可穿过所述通孔。连接系绳可在连接系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固定到座椅框架的状态下在与乘客相反的方向上延伸通过通孔。连接系绳可被连接为围绕上腔室。

限制带可连接成与上腔室连通以从上腔室被供应有充气机的气体。限制带可通过经由上腔室供应的气体膨胀。

可在上腔室的一部分中形成连通孔,所述限制带可连接到所述部分。限制带可包括覆盖和闭合连通孔的护罩。限制带可包括在其第一端处连接到护罩并在其第二端处连接到限制带的内端的线。当在缓冲垫可膨胀的同时可使限制带变形时,可拉动所述线,使得可打开由护罩闭合的连通孔。

如上所述,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被配置成使得下腔室和上腔室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保护乘客免受侧面撞击。上腔室通过连接系带朝向乘客弯曲以支撑乘客的颈部区域并防止他或她的颈部扭伤。

此外,当上腔室弯曲时,限制带在乘客前方形成插入空间,使得当乘客通过碰撞惯性向前移动时,乘客的肩部区域被插入到插入空间。乘客的肩部区域被限制带围绕并支撑,使得他或她的身体被座椅限制。乘客被保护免受撞击并且同时他或她的身体被座椅限制,以最小化伤害。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图示;以及

图2-图8是示出用于图1的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图示。图2-图8是示出用于图1的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图示。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具有下腔室12、上腔室14的缓冲垫10、连接系绳20和限制带30。下腔室12设置在座椅的侧方,并且当下腔室12由充气机供应的气体膨胀时,下腔室设置在乘客的身体的侧方。上腔室14从下腔室12向上延伸并设置在乘客的头部的侧方。连接系绳20被提供为连接到上腔室14和座椅框架s。当缓冲垫10膨胀时,连接系绳20拉动上腔室14,从而使上腔室14朝向乘客的头部弯曲。限制带30被提供为连接到上腔室14和连接系绳20。如果在缓冲垫10膨胀时上腔室14通过连接系绳20弯曲,则限制带30与缓冲垫10一起限定插入空间a。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当乘客的身体向前移动时,乘客的肩部区域被插入到缓冲垫10和限制带30之间的插入空间a,从而限制乘客的向前移动。

本公开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旨在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保护乘客免受碰撞,并且同时通过将乘客的身体限制在座椅上来防止乘客的颈部由于碰撞惯性而扭伤。

为此,本发明的缓冲垫10包括下腔室12,当膨胀时所述下腔室12设置在乘客的身体的侧面;以及上腔室14,其从下腔室12向上延伸并设置在乘客的头部的侧方。该缓冲垫10设置在座椅的侧方,以便朝向相邻的座椅展开。举例来说,当缓冲垫10在驾驶员的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展开时,上腔室14可以保护乘客不与坐在乘客座椅上的乘客碰撞,同时下腔室12可以保护乘客的身体不与扶手碰撞。

在这方面,固定到座椅框架s的连接系绳20连接到缓冲垫10的上腔室14。当缓冲垫10膨胀时,通过固定到座椅框架s的连接系绳20向下拉动上腔室14,以朝着乘客的头部弯曲。如果上腔室14朝乘客的头部弯曲,则上腔室支撑乘客的头部以防止乘客的颈部通过碰撞惯性扭伤。

根据本公开,限制带30将上腔室14与连接系绳20连接。如果当缓冲垫10膨胀时使上腔室14弯曲,则限制带30与缓冲垫10一起形成插入空间a。当乘客的肩部区域通过碰撞惯性向前移动时,肩部区域被插入到插入空间a。限制带限制乘客的身体向前移动。

换句话说,当在缓冲垫10膨胀时通过连接系绳20朝向乘客的头部拉动上腔室14时,连接到上腔室14和连接系绳20的限制带30被设置在乘客的身体的前方。当乘客的身体通过碰撞惯性向前移动时,乘客的身体受到限制带30的限制,以限制向前移动并稳定地将乘客限制在座椅上。

如此,根据本公开,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下腔室12和上腔室14保护乘客免受侧面撞击。上腔室14通过连接系绳20朝向乘客的头部弯曲以支撑乘客的颈部区域并防止颈部扭伤。

另外,当上腔室14弯曲时,限制带30在乘客的前方形成插入空间a。当乘客的身体通过碰撞惯性向前移动时,乘客的肩部区域被插入到插入空间a并被限制带30围绕和支撑,使得乘客的身体被座椅限制。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连接系绳20可以在其一端连接到上腔室14的前端。连接系绳20可以在其另一端连接到座椅框架s。

如此,由于连接系绳20的一端连接到上腔室14的前端,所以当缓冲垫10膨胀时,通过连接系绳20向下拉动和弯曲上腔室14。此外,当向后拉动上腔室14的前端时,上腔室14围绕乘客的头部。因此,当乘客的头部通过惯性横向或向前移动时,上腔室14通过连接系绳20弯曲以支撑乘客的头部。同时,由于上腔室14的前端弯曲以围绕乘客的头部,因此乘客的头部被稳定地支撑。

同时,限制带30可在其一端连接到上腔室14的上端。限制带30可在其另一端连接到连接系绳的上端或中间部分20。

根据本公开,当缓冲垫10膨胀时,限制带30被定位在乘客的肩部的前方。如图2所示,限制带30在其一端连接到上腔室14的上端,并且在其另一端连接到连接系绳20的上端或中间部分。这允许限制带30在通过连接系绳20向下弯曲上腔室14的状态下被定为在乘客的肩部前方。限制带3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连接系绳20的下端。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系绳20的另一端连接到座椅框架s。限制带30被放置在后部位置,从而不可能顺利地限制乘客的身体,并且从而防止身体向前移动。为此,限制带30在其一端连接到上腔室14的上端,并且在其另一端连接到连接系绳20的上端或中间部分,从而限制带30在缓冲垫10膨胀时被定位在乘客的肩部前方。

同时,在图4和图5中示出了当缓冲垫10膨胀时用于弯曲上腔室14的连接系绳20的另一个实施例。连接系绳20的一端相对于缓冲垫10在乘客侧固定到座椅框架s。连接系绳20的另一端在与乘客相反的方向上延伸以围绕上腔室14并朝向乘客延伸,以被固定到座椅框架s。

换句话说,连接系绳20相对于缓冲垫10定位在乘客侧。在其一端固定到座椅框架s的状态下,连接系绳在与乘客相反的方向上延伸以围绕上腔室14。连接系绳围绕上腔室14并且朝向乘客侧延伸,使得另一端固定到座椅框架s。如图5所示,由于连接系绳20被联接成围绕上腔室14,因此当缓冲垫10膨胀时,可以平稳地执行拉动上腔室14的操作。

在该连接系绳20连接到座椅框架s的状态下,连接系绳延伸以围绕上腔室14,使得当缓冲垫10膨胀时,在连接系绳20中保持张力。如果乘客的身体通过侧面碰撞按压连接系绳20,则连接系绳20可以拉动上腔室14。这样,当由连接系绳20拉动的上腔室14朝向乘客的头部弯曲时,上腔室与乘客的头部接触,并从而稳定地支撑乘客的头部。

详细地说,如图4所示,在上腔室14的前端和中心部分的每个中形成通孔16,使得连接系绳20穿过所述通孔16。连接系绳20在连接系绳20的一端和另一端固定到座椅框架s的状态下在与乘客相反的方向上延伸通过通孔16。连接系绳20被连接为围绕上部室14。

在上腔室14的前端和中心部分的每个中形成通孔16。在连接系绳20的一端被固定到座椅框架s的状态下,另一端穿过在上腔室14的中心部分中形成的通孔16,并在与乘客相反的方向上延伸。之后,连接系绳通过在上腔室14的前端中形成的通孔16延伸到乘客侧,并且被固定到座椅框架s。当缓冲垫10膨胀时,上腔室14被连接系绳20拉动以弯曲。当上腔室14的前端弯曲时,上腔室14可以围绕乘客的头部。因此,上腔室14可以保护乘客的头部免受撞击,并且同时防止乘客的颈部扭伤。

同时,限制带30被形成为矩形。限制带30在其上端连接到上腔室14的上端,并且在其下端连接到连接系绳20的中间部分。限制带30被形成为使得其前端在长度上比其后端短。

由于限制带30被形成为矩形,因此限制带30可以广泛地围绕乘客的肩部,并且从而可以更平稳地限制向前移动,这是因为当缓冲垫10膨胀并且乘客与限制带30接触时获得限制带30与乘客之间的接触区域。此外,由于限制带30在其上端连接到上腔室14的上端,并且在其下端连接到连接系绳20的中间部分,因此限制带30可以在缓冲垫10膨胀并且通过连接系绳20向下弯曲上腔室14的状态下被定位为对应于乘客的肩部。

此外,由于限制带30被形成为使得其前端在长度上比其后端短,因此得到限制带30的后端与乘客的肩部接触的足够长度,使得限制带30可以稳定地围绕和支撑乘客的肩部。另外,由于连接系绳20在其一端连接到上腔室14的前端并且在其另一端连接到座椅框架s,所以限制带30被形成为使得前端的长度短并且后端的长度长,以确保结构上稳定的连接。

如图6所示,限制带30被连接为与上腔室连通,以从上腔室14被供应有充气机的气体,并通过经由上腔室14供应的气体膨胀。

也就是说,限制带30具有内部空间并且被配置为当注入气体时膨胀。当通过被供应到上腔室14的气体使限制带膨胀时,获得用于限制乘客的身体的限制力。另外,当限制带30膨胀时,乘客与限制带30的接触所引起的撞击也被减小,以最小化乘客的伤害。

如图7所示,在上腔室14的一部分中形成连通孔18,所述限制带30连接到所述部分。限制带30包括覆盖和闭合连通孔18的护罩32。线34在其一端连接到护罩32,并且在其另一端连接到限制带30的内端。由此,当在缓冲垫10膨胀的同时使限制带30变形时,拉动线34,使得打开由护罩32闭合的连通孔18。在护罩32被设置为覆盖连通孔18的状态下,护罩通过缝合被临时地固定。

如此,限制带30具有护罩32,所述护罩32在缓冲垫10展开时闭合连通孔18以及打开护罩32的线34,使得上腔室14在缓冲垫10展开时充分地展开,并且然后使限制带30膨胀。

详细地说,如图7所示,在缓冲垫10未膨胀的状态下,通过护罩32保持连通孔18闭合。在此,如果缓冲垫10膨胀,则下腔室12和上腔室14的体积增大。当在连接系绳20中产生张力时,连接到连接系绳20的限制带30变形。换句话说,如图8所示,通过限制带30的变形,拉力作用在连接到限制带30的内端的线34上。当拉动线34时,拉动护罩32以打开连通孔18。当上腔室14中的气体通过连通孔18流动到限制带30的内部空间时,限制带30膨胀。膨胀的限制带30更稳定地防止乘客向前移动并吸收由于乘客与限制带30的接触而产生的影响。

如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下腔室12和上腔室14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保护乘客免受侧面撞击。上腔室14通过连接系绳20朝着乘客弯曲,以支撑乘客的颈部区域并防止他或她的脖子扭伤。

此外,当上腔室14弯曲时,限制带30在乘客的前方形成插入空间a。当乘客通过碰撞惯性向前移动时,乘客的肩部区域被插入到插入空间a,并且然后被限制带30围绕和支撑,使得他或她的身体被座椅限制。保护乘客免受撞击同时他或她的身体受到座椅的限制,以最小化伤害。

尽管已经出于说明的目的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如在随附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