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4309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及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根据驾驶人员的需求,可以进行高度调节装置进行高度调节。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座椅高度调节机构的总成图;图2为图1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座椅调节机构主体部是四连杆机构,为座椅的坐垫骨架,座椅的坐垫位于四连杆机构的上方。四连杆机构包括上下布置的座框侧板04、滑轨连接板,以及位于左右两侧的后传动杆07、前传动杆(上下左右以图1为视角)。从驾驶方向上来看,左右两侧均设有上述四连杆机构,并联动在一起。

在一侧四连杆机构的外侧设置高调器,高调器设有小齿轮01,小齿轮01位于座框侧板04的内侧,高调器通过三个螺栓09固定于座框侧板04,三个螺栓09插入座框侧板04并螺接在内侧的支承板10上。

座框侧板04内侧还设有齿板02和连杆05,齿板02通过第一台阶螺钉03铰接在座框侧板04,连杆05一端通过铆钉06铰接于齿板02,连杆0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台阶螺钉08铰接于后传动杆07。在齿板02、后传动杆07上分别铆接第一自润滑轴承套11、第二自润滑轴承套12,与第一台阶螺钉03、第二台阶螺钉08配合,减少转动摩擦。如图1所示,齿板02呈扇形状,齿板02设有弧形孔,一个螺栓09穿过该弧形孔,以不干涉齿板02的转动。

该高度调节机构的高度调节过程如下:

操作高调器,小齿轮01转动,小齿轮01驱动与其啮合的齿板02转动,齿板02转动时,带动连杆05摆动,连杆05再带动后传动杆07动作,然后整个四连杆机构高度随之变化,则座椅高度得以调整。

请继续参考图3,图3为图1中高度调节结构的结构简图。

其中,ac指代滑轨连接板,abe指代后传动杆,bgd指代座框侧板04,cd指代前传动杆,g点为齿板02绕座框侧板04转动的铰接点(第一台阶螺钉03的位置),h为小齿轮01的转动点,f为连杆05与齿板02的铰接点(铆钉06的位置),e为连杆05与后传动杆07的铰接点(第二台阶螺钉08的位置)。

上述高度调节机构存在下述技术问题:

转动关节数量较多,如图3所示,高调器驱动四连杆机构包括三处转动关节(分别是g、f、e),这样工艺控制点也就偏多,加工、装配的难度也较大;

而且,当转动关节数量多时,每个转动关节处都会存在一定的间隙,这样,转动关节越多,整个连杆机构可以释放的间隙就越大,从而导致坐垫骨架的z向旷量较大,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及座椅,该座椅调节装置转动关节数量较少。

本发明提供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高调器和调整座椅高度的四连杆机构,所述高调器具有驱动齿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杆部,所述连杆部包括能够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齿部,所述连杆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以带动所述四连杆机构升降。

该方案,操作高调器,驱动齿轮转动,连杆部的齿部与其配合,则连杆部和四连杆机构铰接点,与驱动齿轮位置点之间的距离会改变,进而带动四连杆机构动作,座椅高度会对随之作升降变化。

由此可见,该方案,一方面,减少了转动关节的数量,仅一处转动关节,生产装配工艺更为简单,能够节省效率和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另外,由于转动关节数量的降低,可释放间隙变小,则可以减小z向(竖直方向)旷量,提升乘坐的舒适性。

可选地,所述连杆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连杆和齿条,所述齿部为所述齿条的齿部,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

齿条固定于连杆,二者的行程方向一致,这样,当面对坐垫骨架存在不同行程需求时,只要更换连杆即可,齿条无需更换。故齿条可以作为通用件,从而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

可选地,所述连杆铰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座椅下方设有带动座椅前后移动的滑轨,所述滑轨为所述四连杆机构的底部;所述滑轨设有滑轨连接板,所述连杆铰接于所述滑轨连接板。

可选地,所述连杆包括一体相接的连接段和齿条段,二者形成预定夹角;所述连接段铰接于所述四连杆机构的底部,所述齿条段固定有所述齿条。

可选地,所述连杆设有长槽,所述齿条位于所述长槽中,所述齿条的齿部伸出所述长槽的槽口,以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高调器通过若干螺栓固定于所述四连杆机构的座框侧板;所述连杆位于其中一所述螺栓与所述驱动齿轮之间,该螺栓为第一螺栓。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栓外部套设降噪套,所述降噪套与所述连杆接触。

可选地,所述座框侧板的内侧固定有轴套,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轴套,所述降噪套外套所述轴套。

可选地,所述连杆沿长度方向设有前凸起和后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一螺栓抵靠。

可选地,还包括支撑板,与所述高调器,分设于所述座框侧板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螺栓连接所述座框侧板和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杆处于所述座框侧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板。

可选地,所以支撑板设有凸起,以接触所述连杆朝向所述支撑板的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座椅,包括高度调节装置和设于其上的坐垫,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由于上述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座椅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座椅高度调节机构的总成图;

图2为图1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高度调节结构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座椅高度调节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的爆炸图;

图7为图4中连杆与齿条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向剖视图;

图9为图7中连杆和齿条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11为图6中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1-3中附图标记如下:

01小齿轮、02齿板、03第一台阶螺钉、04座框侧板、05连杆、06铆钉、07后传动杆、08第二台阶螺钉、09螺栓、10支撑板、11第一自润滑轴承套、12第二自润滑轴承套;

图4-11中附图标记如下:

101座框侧板、101a第一螺栓孔、101b第二螺栓孔、102后传动杆、103滑轨、103a滑轨连接板、104前传动杆、20连杆、201长槽、202表面、20a前凸起、20b后凸起、1a第一紧固件、1b第二紧固件、30支撑板、301半冲凸台、302第一螺栓孔、303第二螺栓孔、304第三螺栓孔、40联动杆、50轴套、60高调器、601驱动齿轮、602安装板、60a第一螺栓、60b第二螺栓、60c第三螺栓、70降噪套、80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座椅高度调节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的爆炸图。

如图4-6所示,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高调器60和调整座椅高度的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作为座椅坐垫的骨架,实现座椅的上下高度调整。四连杆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前传动杆104、后传动杆102以及上下分布的座框侧板101、滑轨连接板103a,滑轨连接板103a设于滑轨103,便于前传动杆104、后传动杆102的连接。以驾驶方向而言,座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四连杆机构,两侧的四连杆机构之间可通过联动杆40连接实现联动,这样在一侧设置高调器即可实现两侧四连杆机构的同步升降。

如图5所示,高调器60具有驱动齿轮601,对高调器60进行操作时,可带动驱动齿轮601转动,高调器60的主体设于座框侧板101的外侧,包括安装驱动齿轮601的安装板602,安装后的驱动齿轮601伸入座框侧板101的内侧。

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与驱动齿轮601啮合的齿传动件,以及连杆20,齿传动件和连杆20均设于座框侧板101的内侧,连杆20的一端铰接四连杆机构,当然为了实现联动,连杆20铰接于四连杆机构中座框侧板101以外的部分。当操作高调器60(例如驾驶人员手动转动)而带动驱动齿轮601转动时,驱动齿轮601啮合齿传动件,齿传动件带动连杆20动作,从而带动四连杆机构动作,实现高度调整。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齿传动件包括能够与驱动齿轮601啮合的齿条80,齿条80固定于连杆20。

请继续参考图7-9,图7为图4中连杆20与齿条80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a向剖视图;图9为图7中连杆20和齿条80的装配示意图。

如图9所示,连杆20一端固定有齿条80。具体可在连杆20的一端设置长槽201,齿条80位于长槽201中,齿条80的齿部伸出长槽201的槽口。连杆20设有连接孔,齿条80插入长槽201后,第一紧固件1a和第二紧固件1b插入连杆20的连接孔、齿条80,可拆卸地固定齿条80和连杆20。如图5所示,齿条80露出连杆20的齿部下方恰好是从座框侧板101外侧伸入内侧的驱动齿轮601,齿条80的齿部与驱动齿轮601啮合。

座椅下方可以设有带动座椅前后移动的滑轨103,如上所述,四连杆机构的底部为滑轨,滑轨连接板103a设于滑轨103。在车舱底部,可以设置轨道,如图4所示(滑轨103插入于轨道中),滑轨103可沿轨道滑动,实现座椅的前后移动。前述的连杆20可以同后传动杆102、前传动杆104,均铰接至滑轨连接板103a,便于连接,也避免干涉滑轨103的滑动。

可结合图10理解该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的原理,图10为图4中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图。其中,aec表示滑轨连接板103a,e点指代连杆20与滑轨连接板103a的铰接点,f指代驱动齿轮601,bfd指代座框侧板101,ab、cd指代后传动杆102、前传动杆104。

操作高调器60,驱动齿轮601转动,例如图5中驱动齿轮601逆时针转动,齿条80在铰接点e和驱动齿轮601位置点f之间的距离会增长,带动座框侧板101向右移动,整个四连杆机构右摆,则座椅高度会增加;驱动齿轮601顺时针转动,则相反,座椅高度会降低。

由此可见,该实施例相比较背景技术的方案,一方面,减少了转动关节的数量,如图10所示,仅e点为铰接点,生产装配工艺更为简单,节省效率和运行的可靠性;另外,由于转动关节数量的降低,则整个高度调节机构可释放间隙变小,从而减小z向(竖直方向)旷量,提升乘坐的舒适性。

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是通过连杆20的长度变化实现对四连杆机构的驱动,齿条80固定于连杆20,二者的行程方向一致,这样,当面对坐垫骨架存在不同行程需求时,只要更换连杆20即可,齿条80无需更换。应知,齿条80一般为精冲件,需要热处理,加工成本较高,而连杆20可以是普冲件,模具费用较低,也不需要热处理。

可见,背景技术中面对不同行程需求时,需要更换齿板,而本方案中的齿条80可以作为通用件,从而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因此,齿条80采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连杆80。当然,可拆卸地连接并不限于上述开设长槽201和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只是开设长槽201一方面便于安装,另外还可以保持齿条。

可以理解,在不考虑成本的前提下,连杆20与齿条80为一体式结构形成整体式的连杆部,或者焊接固定等也是可以的。实际上,是否存在单独的齿条并不影响发明目的的实现,只要连杆部存在与驱动齿轮601配合的齿部即可。

对比图3、10,图3中,由于设置三处转动关节,齿板需要转动带动连杆,再带动四连杆机构,这样齿板和连杆能够展开联动需要占据一定的高度空间,从简图可看出,铰接点e需要处于较高的位置,体现到实体结构上,整个高度调节装置高度会更高;而图10中,连杆20一端固定有齿条80,另一端直接铰接在滑轨连接板103a,通过啮合实现铰接点e和驱动齿轮601之间的长度(图10中ef的距离)变化即可实现高度调节,而不需要通过摆动实现高度调节,故而对于高度空间的要求会降低很多,整个高度调节装置高度也就相应地得以降低。

从原理说来说,连杆20的一端并不限于铰接于滑轨连接板103a,也可以是后传动杆102或前传动杆104,同样存在上述效果,可以根据实际座椅结构进行调整。可以理解,连杆20的一端铰接于滑轨连接板103a只是设置滑轨103时的一种具体示例,实际上铰接于四连杆机构的底部即可,例如可以是滑轨103的其他位置。

另外,如图9所示,将设置长槽201的一段定义为齿条段,其他部分定义为连接段,连杆20的连接段和齿条段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呈钝角夹角设置,但实际上不对此作限定,可以根据座椅的空间需求设计连接段、齿条段是否有夹角或呈直线分布。当然,这种结构的连杆20,便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与驱动齿轮601的啮合并铰接到四连杆机构上的合适位置,提升乘客舒适性。

请继续参考图4、5,高调器60会通过若干螺栓固定于四连杆机构的座框侧板101,如图6中所示的第一螺栓60a、第二螺栓60b、第三螺栓60c。连杆20的齿条段可位于其中一螺栓与驱动齿轮601之间,如图5所示,位于第一螺栓60a和驱动齿轮601之间。这样,驱动齿轮601和该螺栓可以起到类似于“夹持”齿条80段的作用,防止齿条80段脱离驱动齿轮601,保证齿条80与驱动齿轮601的啮合效果。

可以在座框侧板101的内侧设置轴套50,轴套50可呈图中所示的台阶状,第一螺栓60a插入轴套轴套50,此时,齿条段位于轴套轴套50和驱动齿轮601之间,与轴套轴套50的外表面贴合(设置降噪套70时,与降噪套70外表面贴合),以降低摩擦。这里做一下说明,上述齿条段的长槽201可以是通槽,即以图7为视角,上下都可以开设槽口,只要齿条80的齿部能够外露即可。而受到第一螺栓60a限位时,由于齿条80是精冲件,所以当齿条段开设的长槽201是通槽时,齿条80的齿背优选地是不外露于长槽201上部的槽口,避免与第一螺栓60a(或是自润滑轴套50或下述的降噪套70)接触,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上述与齿条段接触的第一螺栓60a的外部可套设降噪套70,如图5所示,共设有三个紧固高调器60的螺栓,齿条段处于上方的第一螺栓60a与驱动齿轮601之间,上方的第一螺栓60a套设降噪套70,下方两个螺栓并不需要套设。当具体设置自润滑在轴承50时,降噪套70可直接套设在轴套50的外侧。由于第一螺栓60a与齿条段接触,进行座椅高度调整时,齿条段会与螺栓摩擦,可能产生噪音,而设置降噪套70,齿条段与降噪套70接触,则可以降低噪音。

由于高调器60需要固定于座框侧板101,所以本方案利用固定高调器60的螺栓稳定连杆20的位置,提高其可靠性。可以理解,当高调器60通过其他方式固定,或者螺栓位置不适于实现上述夹持作用时,也可以单独设置限位部,将齿条80段设于限位部和驱动齿轮601之间,即限位部不限于是紧固高调器60的螺栓。

如图5、7所示,齿条段沿长度方向设有前凸起20a和后凸起20b,如此,在驱动齿轮601啮合齿条80时,卡住齿条段的限位部,例如第一螺栓60a,可以抵挡在前凸起20a或后凸起20b,防止操作行程过大(高度调节有调节范围的要求,前、后凸起主要启到限位的作用),而导致齿条80沿啮合方向脱离驱动齿轮601。图7中,在齿条段沿长度方向铣掉一段,即形成与第一螺栓60a接触的上表面,而两端形成前凸起20a和后凸起20b。

座椅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支撑板30,与高调器60,分设于座框侧板101的内侧和外侧,第一螺栓60a、第二螺栓60b、第三螺栓60c连接座框侧板101和支撑板30,图11中支撑板30设有与该三个螺栓配合的第一螺栓孔302、第二螺栓孔303、第三螺栓孔304。支撑板30的设置使得高调器60的固定更为可靠。

此时,连杆20处于座框侧板101和支撑板30之间,可以在支撑板30上设置接触部,使其与连杆20的表面202(朝向支撑板30的侧面)接触,使其处于座框侧板101和支撑板30之间,防止连杆20侧移(向座椅的左右方向偏移)而脱离驱动齿轮601,保证啮合效果。

如图11所示,图11为图6中支撑板30的示意图。抵靠部可以是图11中所示的半冲凸台301,即不冲出通孔,只是形成凸起。由半冲凸台301抵靠连杆20齿条80段的表面。显然,抵靠部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在支撑板30上焊接或者螺接一凸台结构,也是可以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座椅,包括上述座椅高度调节装置,有益效果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