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智能挡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1664发布日期:2018-06-01 06:3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挡泥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智能挡泥装置。



背景技术:

挡泥板就是安装在车轮外框架后面的板式结构,通常为优质橡胶材质制造,也有采用工程塑料。挡泥板通常安装在自行车或机动车车轱辘后面的一个金属挡板,牛皮挡板,塑料挡板,橡胶挡板。

现有的汽车用挡泥板,是为了防止车轮上的泥水甩到车身上,功能单一,实用性低,当轮胎上粘附泥土过多时,或挡泥板上泥土粘附过多时,会影响车辆的行驶,且不美观,泥土过多还有可能堵塞轮胎传动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用智能挡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智能挡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智能挡泥装置,包括挡泥装置、车身和轮胎,所述挡泥装置设于轮胎与车身之间,且挡泥装置一侧固定连接液压缸输出轴端,且液压缸底端固定连接车身,所述挡泥装置包括清扫板、冲洗板和自洁板,所述清扫板远离轮胎的一侧固定连接液压缸的输出轴端,所述清扫板另一侧滑动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自洁板,所述清扫板顶端固定有冲洗板。

优选的,所述清扫板靠近自洁板的一侧设有清扫刷,且清扫刷横向设置有四个,所述清扫刷靠近清扫板的一侧通过转轴固定连接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位于清扫板内设置的清扫腔内,所述皮带轮远离清扫刷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端,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端固定在第一支架一侧,且第一支架的两端固定在皮带轮两侧的清扫腔壁上,所述皮带轮相互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槽、滑块、滑梢、传动齿轮、齿轮带、第二电机和第二支架,所述清扫板靠近自洁板一面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自洁板靠近清扫板一面的两侧固定有滑块,所述自洁板与清扫板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位于清扫板顶部的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滑梢一端,且滑梢的另一端穿过滑槽至清扫腔内与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固定在清扫腔内壁的齿轮带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一侧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支架远离传动齿轮的一侧,且第二支架与清扫腔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截面为T形,所述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自洁板内部固定有支撑板和挡板,且支撑板位于挡板下方,所述支撑板两侧均固定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方固定连接振动板,所述振动板上方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端固定连接偏心轮。

优选的,所述冲洗板靠近自洁板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喷水阀,且喷水阀等距设有四个,所述喷水阀连接水管一端,所述水管另一端连通水泵,所述水泵输入端通过水管连接冲洗板外的供水箱。

优选的,所述清扫板靠近自洁板的一侧固定有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位于清扫刷上方,且触点开关的触点与清扫刷远离清扫板的一端位于同一纵向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端输出最大长度时,清扫刷靠近轮胎的一侧与轮胎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清扫板与自洁板均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过设置的自洁板,且自洁板靠近轮胎,自洁板内部固定有支撑板和挡板,且支撑板位于挡板下方,支撑板两侧均固定有橡胶垫,橡胶垫上方固定连接振动板,振动板上方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端固定连接偏心轮,当自洁板上被轮胎甩上泥巴时候,可通过第三电机带动偏心轮运转,从而产生离心力使固定在的第三电机下方的振动板发生振动,从而自洁板可将自身上的泥土抖落,此挡泥装置1可对自身上的泥土进行清洁。

2、本发明当轮胎上泥土过多时,可通过滑动机构带动自洁板从清扫板上滑开,且滑动机构包括滑槽、滑块、滑梢、传动齿轮、齿轮带、第二电机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二电机可带动传动齿轮沿着齿轮带运动,从而通过滑梢使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可使自洁板移开,通过设置的清扫板,且清扫板上设有触点开关,当轮胎上的泥土触碰到触点开关时,清扫板内的第一电机开始运转,通过带动清扫腔内的皮带轮运转,从而使位于外部的清扫刷转动,对轮胎进行清扫,清扫结束后,可通过设置在清扫板上方的冲洗板,且冲洗板一侧固定有喷水阀,可对对轮胎冲洗,此挡泥装置1,可对轮胎上的泥土进行清扫冲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挡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洁板与清扫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洁板与清扫板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清扫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滑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自洁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冲洗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泥装置;2-车身;3-轮胎;4-液压缸;5-清扫板;6-冲洗板;7-自洁板;8-清扫刷;9-转轴;10-皮带轮;11-清扫腔;12-第一支架;13-第一电机;14-皮带;15-滑槽;16-滑块;17-滑梢;18-传动齿轮;19-齿轮带;20-第二电机;21-第二支架;22-滑动机构;23-支撑板;24-挡板;25-橡胶垫;26-振动板;27-第三电机;28-偏心轮;29-喷水阀;30-水管;31-水泵;32-触点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智能挡泥装置,包括挡泥装置1、车身2和轮胎3,所述挡泥装置1设于轮胎3与车身2之间,且挡泥装置1一侧固定连接液压缸4输出轴端,且液压缸4底端固定连接车身2,所述挡泥装置1包括清扫板5、冲洗板6和自洁板7,所述清扫板5远离轮胎3的一侧固定连接液压缸4的输出轴端,所述清扫板5另一侧滑动通过滑动机构22滑动连接自洁板7,所述清扫板5顶端固定有冲洗板6。

所述清扫板5靠近自洁板7的一侧设有清扫刷8,且清扫刷8横向设置有四个,所述清扫刷8靠近清扫板5的一侧通过转轴9固定连接皮带轮10,所述皮带轮10位于清扫板5内设置的清扫腔11内,所述皮带轮10远离清扫刷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3输出轴端,所述第一电机13输出轴端固定在第一支架12一侧,且第一支架12的两端固定在皮带轮10两侧的清扫腔11壁上,所述皮带轮10相互之间通过皮带14连接。

所述滑动机构22包括滑槽15、滑块16、滑梢17、传动齿轮18、齿轮带19、第二电机20和第二支架21,所述清扫板5靠近自洁板7一面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15,所述自洁板7靠近清扫板5一面的两侧固定有滑块16,所述自洁板7与清扫板5通过滑块16与滑槽15滑动连接,所述位于清扫板5顶部的滑块16的底端固定连接滑梢17一端,且滑梢17的另一端穿过滑槽15至清扫腔11内与传动齿轮18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8与固定在清扫腔11内壁的齿轮带19啮合,所述传动齿轮18一侧与第二电机20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固定在第二支架21远离传动齿轮18的一侧,且第二支架21与清扫腔11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滑块16的截面为T形,所述第二电机20为伺服电机。

所述自洁板7内部固定有支撑板23和挡板24,且支撑板23位于挡板24下方,所述支撑板23两侧均固定有橡胶垫25,所述橡胶垫25上方固定连接振动板26,所述振动板26上方固定有第三电机27,所述第三电机27输出轴端固定连接偏心轮28。

所述冲洗板6靠近自洁板7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喷水阀29,且喷水阀29等距设有四个,所述喷水阀29连接水管30一端,所述水管30另一端连通水泵31,所述水泵31输入端通过水管30连接冲洗板6外的供水箱。

所述清扫板5靠近自洁板7的一侧固定有触点开关32,所述触点开关32位于清扫刷8上方,且触点开关32的触点与清扫刷8远离清扫板5的一端位于同一纵向水平线上。

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轴端输出最大长度时,清扫刷8靠近轮胎3的一侧与轮胎3表面接触。

所述清扫板5与自洁板7均为弧形。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自洁板7,且自洁板7靠近轮胎3,自洁板7内部固定有支撑板23和挡板24,且支撑板23位于挡板24下方,支撑板23两侧均固定有橡胶垫25,橡胶垫25上方固定连接振动板26,振动板26上方固定有第三电机27,第三电机27输出轴端固定连接偏心轮28,当自洁板7上被轮胎3甩上泥巴时候,可通过第三电机27带动偏心轮28运转,从而产生离心力使固定在的第三电机27下方的振动板26发生振动,从而自洁板7可将自身上的泥土抖落,当轮胎3上泥土过多时,可通过滑动机构22带动自洁板7从清扫板5上滑开,且滑动机构22包括滑槽15、滑块16、滑梢17、传动齿轮18、齿轮带19、第二电机20和第二支架21,通过第二电机20可带动传动齿轮18沿着齿轮带19运动,从而通过滑梢17使滑块16在滑槽15内滑动,可使自洁板7移开,通过设置的清扫板5,且清扫板5上设有触点开关32,当轮胎3上的泥土触碰到触点开关32时,清扫板5内的第一电机13开始运转,通过带动清扫腔11内的皮带轮10运转,从而使位于外部的清扫刷8转动,对轮胎3进行清扫,清扫结束后,可通过设置在清扫板5上方的冲洗板6,且冲洗板6一侧固定有喷水阀29,可对对轮胎3冲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