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其内部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4365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汽车及其内部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及其内部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对于有车一族来说,车载空气净化器已悄然成为车内的标配产品。然而,目前车载空气净化器的类型五花八门,在车内的设置位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放置在驾车人触手可及的地方(例如:点烟口附近、中控台上方等),有的则放置在驾驶人难以直接触碰的位置(例如:后排座椅中央扶手、副驾驶座头枕背后等)。当车辆发生急刹车或碰撞时,放置在车内某一位置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可能会飞起以对车内人员造车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及其内部空气净化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外置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在汽车急刹车或碰撞时会因惯性而飞起,无法保障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汽车内部空气的装置,包括:空气净化系统,设置于所述汽车的车体内;空气质量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汽车的车体内/外,连接所述空气净化系统。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设置有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所述空气净化系统连接所述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与所述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通过CAN总线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单元包括:PM2.5检测单元。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启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汽车的方向盘或中控面板上。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启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方向盘的右侧或所述中控面板的左侧。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启动单元包括:物理按键和电路结构,其中,所述电路结构通过CAN总线与所述空气净化系统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系统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汽车的电源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设置有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所述空气净化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任一所述的净化汽车内部空气的装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及其内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内置在车体内,固定了净化器的位置,很好地避免了外置车载空气净化器在急刹车或撞车时飞起撞到车内人员的问题,保障了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净化汽车内部空气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净化汽车内部空气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在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关注的现在,驾车人逐渐将车载净化器作为车内的标配设备。现阶段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大多采用外置型,安装位置并不统一,当行驶车辆急刹车或发生碰撞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外置型车载空气净化器容易“飞起”,以对乘车人员造成伤害。

请参阅图1A,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汽车内部空气的装置,主要包括:设置于汽车车体内的空气净化系统101、设置于汽车的车体内(和/或车体外)的一个或多个空气质量检测单元102(例如:PM2.5检测器,设置于空气净化系统101的风口处等),其中,空气质量检测单元102连接空气净化系统101。

空气净化系统101的启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汽车的方向盘或中控面板上,优选的,所述启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方向盘的右侧或所述中控面板的左侧。这种位置上的设计是为了便于驾驶人员能够方便地触碰到所述启动单元,最大程度上减小启动空气净化系统101这一操作对驾驶过程的影响,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详细的,所述启动单元的结构包括:物理按键和电路结构,其中,电路结构通过CAN总线与所述空气净化系统连接。驾驶人只要控制物理按键,就可以轻松实现对空气净化系统101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空气净化器的具体结构加以限定,其从原理上来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吸附过滤式的空气净化(用风机将空气抽入机器,然后通过内置的滤网过滤空气,从而起到过滤粉尘、异味、消毒等作用),另一种则是主动式的空气净化(有效、主动地向空气中释放净化灭菌的因子,通过灭菌因子在空气中的弥漫、扩散,达到对车内各个角落的空气进行无死角净化的效果)。

特别的,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改造空气净化系统101与车内空调系统的结构,使得二者在功能上合二为一,例如:共用同一控制芯片、共用同一风口等,以使得车内设备的布局更加紧凑、美观。在此方案下,设置于车外的空气质量检测单元102可以集成于原本设置于车外的、属于车载空调系统的温度传感器中,同样的,设置于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单元102也可以集成于原本设置于车内的、属于车载空调系统的温度传感器中,从而实时监测的空气质量数据和温度数据可以一并回传给同一如MCU处理单元,为车内的空气净化、温度调节提供数据支持。

请参阅图1B,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汽车还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103。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n-Vehicle Infotainment简称IVI),是采用车载专用中央处理器,基于车身总线系统和互联网服务,形成的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实现诸如:三维导航、实时路况、IPTV、辅助驾驶、故障检测、车辆信息、车身控制、移动办公、无线通讯、基于在线的娱乐功能及TSP服务等一系列应用。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103与空气净化系统102电性连接(如:CAN总线、网络等),可以用于将空气净化系统102实时监测的空气质量(PM2.5等)数值(5秒/次)用生动直观的动效展现出来,例如:通过线条图、不同的色彩图等方式展现PM2.5值的变化趋势,以让驾驶人可以及时地获知车内的空气质量情况和变化过程。此外,车载信息娱乐系统103的屏幕上还可以同步显示空气净化系统101的各类操作按钮,例如:风量调节等(如净化器无此功能,则对应的按钮灰化不可点击),驾驶人可以通过点击车载信息娱乐系统103触摸屏所显示的各个按钮,实现对空气净化系统101的各项功能的相应控制。

与上述实施例原理相似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还一种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净化装置的汽车,由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因而不再重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及其内部空气净化装置,很好地避免了外置车载空气净化器在急刹车或撞车时飞起撞到车内人员的问题,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