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0610阅读:2372来源:国知局
设备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设备保持器。



背景技术:

在很多车辆中,都会在前排座椅的靠背的后侧设置有电子设备保持器,用来保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以供后排乘客观看,从而解放出乘客的双手,使用户体验更舒适。电子设备保持器通常包括可上下伸出和缩回到靠背中的滑动臂以及可枢转设置在靠背上的支架。在打开位置滑动臂上的夹持部与支架配合将电子设备夹持固定。

现有技术通过电动机及相关电子元器件分别驱动滑动臂和支架同时打开或关闭,或者滑动臂与支架通过齿轮齿条的结构连接,通过电动机驱动其中一个部件从而带动滑动臂和支架同时打开或关闭。在这样的结构中,一方面由于电动机及相关电子元器件的设置,增加了设备保持器的制造成本,提高了能耗;另一方面,由于齿轮齿条的结构的存在,会占用很大的空间以及会在靠背上留下较多的开孔,通过开了会看到靠背中的内部结构,从而产生了外观质量问题。

还有的现有技术是通过手动分别打开或关闭滑动臂和支架。但是在操作这样电子设备保持器时,会增加操作者的操作程序,费力不方便,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的节省人力的设备保持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保持器,包括:基座;相对于基座可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位的滑动臂;将滑动臂向缩回位置偏置的第一弹性件;相对于基座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的支架,滑动臂与支架驱动连接;以及将支架向关闭位置偏置的第二弹性件;其中,支架所受的重力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偏置力,但小于第一弹性件的偏置力与第二弹性件的偏置力之和。

根据本申请,滑动臂设置在基座的槽沟中,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滑动臂和基座,当滑动臂处于伸出位置时。

根据本申请,支架通过枢轴设置在基座上,支架包括可围绕枢轴同步转动的杠杆部和保持部,滑动臂的下端与杠杆部压力接触。

根据本申请,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枢轴上,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支架和基座。

根据本申请,杠杆部与保持部的夹角的范围为90°至180°。

根据本申请,滑动臂的下端和/或杠杆部的表面设置有柔性材料层。

根据本申请,杠杆部的与滑动臂的下端接触的端部设置有圆倒角。

根据本申请,枢轴上设置有对支架减震的旋转阻尼器。

根据本申请,滑动臂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爪,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卡爪,电子设备可保持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

根据本申请,当支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支架的重心相对于基座位于支架的枢轴所在竖直平面的外侧。

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设备保持器通过第一弹性件将滑动臂相对于基座向缩回的位置的偏置,通过第二弹性件将支架相对于基座向关闭的位置偏置,并且滑动臂与支架驱动连接以向支架传递压力,而且通过恰当的计算设计,支架所受的重力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偏置力但小于第一弹性件的偏置力与第二弹性件的偏置力之和。因而,在保持电子设备时,只需操作者手动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偏置力将滑动臂拉出,同时支架由于滑动臂对其的压力消失及自身重力的作用,克服第二弹性件的偏置力,支架枢转至打开位置,此时操作者将电子设备放入滑动臂的卡爪和支架的卡爪之间即可保持电子设备,而且由于滑动臂和支架对电子设备的反向偏置,可将电子设备夹紧而不会轻易脱落;在收回电子设备时,操作者只需将电子设备从卡爪间取下,无需再进行手动操作,滑动臂和支架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各自的缩回或关闭位置运动。可见,本申请的设备保持器无需电动机和电子器件的设置即可实现滑动臂和支架的自动打开和关闭,节约了制造成本,并且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很多人力,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设备保持器处于打开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设备保持器处于关闭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设备保持器中滑动臂与支架连接处的局部图。

图4是本申请的设备保持器中杠杆部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设备保持器中阻尼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保持器,包括:基座10;相对于基座10可在伸出位置(见图1)和缩回位置(见图2)之间移位的滑动臂20;将滑动臂20向缩回位置偏置的第一弹性件30;相对于基座10可在打开位置(见图1)和关闭位置(见图2)之间枢转的支架40,滑动臂20与支架40驱动连接;以及将支架40向关闭位置偏置的第二弹性件50;其中,支架40所受的重力大于第二弹性件50的偏置力,但小于第一弹性件30的偏置力与第二弹性件50的偏置力之和。换言之,在关闭位置,支架40的重力不能克服滑动臂20施加给支架40的压力和第二弹性件50的偏置力而向打开位置移动,当将滑动臂20施加给支架40的压力取消,支架40的重力则会克服第二弹性件50的偏置力而向打开位置移动。在打开位置操作者将电子设备取下后,滑动臂20施加给支架40的压力和第二弹性件50的偏置力的合力克服支架40的重力而使得支架40向关闭位置移动。优选地,当支架4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支架40的重心相对于基座10位于支架40的枢轴60所在竖直平面的外侧。也就是说,基座10位于支架40的枢轴60所在竖直平面的内侧,支架40的重心位于支架40的枢轴60所在竖直平面的外侧,当支架4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支架40的重力不会完全作用在枢轴60上,而是会有至少一部分重力使得支架40绕枢轴60向下枢转至打开位置。第一弹性件30和第二弹性件50可以压缩弹簧、拉伸弹簧和扭转弹簧,或者簧片等具有弹性的零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图1中示出的第一弹性件30为盘簧,盘簧的一端连接至基座10,另一端连接至滑动臂,在滑动臂拉出时,盘簧有伸展的趋势以储存机械能。

参照图1,滑动臂2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爪22,支架40上设置有第二卡爪45,电子设备可保持在第一卡爪22和第二卡爪45之间。基座10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从而使得支架40在关闭位置时与水平面也呈小于90°的夹角,以便于支架40的重力容易克服第二弹性部件50的偏置力而使得支架40转动。

本申请的设备保持器通过第一弹性件30将滑动臂20相对于基座10向缩回的位置的偏置,通过第二弹性件50将支架40相对于基座10向关闭的位置偏置,并且滑动臂20与支架40驱动连接以向支架传递压力,而且通过恰当的计算设计,支架40所受的重力大于第二弹性件50的偏置力但小于第一弹性件30的偏置力与第二弹性件50的偏置力之和。因而,在保持电子设备时,只需操作者手动克服第一弹性件30的偏置力将滑动臂20拉出,同时支架40由于滑动臂20对其的压力消失及自身重力的作用,克服第二弹性件50的偏置力,支架40枢转至打开位置,此时操作者将电子设备放入滑动臂20的第一卡爪22和支架40的第二卡爪45之间即可保持电子设备,而且由于滑动臂20和支架40对电子设备的反向偏置,可将电子设备夹紧而不会轻易脱落;在收回电子设备时,操作者只需将电子设备从卡爪间取下,无需再进行手动操作,滑动臂20和支架40在第一弹性件30和第二弹性件50的作用下,向各自的缩回或关闭位置运动。可见,本申请的设备保持器无需电动机和电子器件的设置即可实现滑动臂20和支架40的自动打开和关闭,节约了制造成本,并且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很多人力,提高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1,滑动臂20设置在基座10的槽沟11中,第一弹性件3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滑动臂20和基座10,当滑动臂20处于伸出位置时,第一弹性件30储存有弹性势能。该弹性势能可以使得滑动臂20回到缩回位置。

参照图1,第二弹性件50设置在枢轴60上,第二弹性件5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支架40和基座10,当支架40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二弹性件50储存有弹性势能。该弹性势能可以使得支架40向关闭位置运动。

参照图1和图3,支架40通过枢轴60设置在基座10上,支架40包括可围绕枢轴60同步转动的杠杆部41和保持部42,滑动臂20的下端21与杠杆部41压力接触。所谓“压力接触”指滑动臂20的下端21与杠杆部41相接触并且滑动臂20的下端21可向杠杆部41施加压力,以使得支架40围绕枢轴60转动。采用滑动臂20的下端21与杠杆部41压力接触的结构,减少了在基座上的开孔,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齿轮齿条结构带来的占用空间大以及外观质量问题。优选地,在枢轴60与基座10的连接处采用铰链,该铰链和枢轴60采用不锈钢,从而使得支架40具有足够的强度承受车辆的震动和电子设备的重量。此外,也可在支架40下方的基座上设置两个凸缘,以在支架40处于打开位置时支撑支架40,使得支架40具有足够的强度保持电子设备。

参照图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杠杆部41与保持部42的夹角α的范围为90°至180°。也就是说,夹角α为钝角,这样的角度设置可使得滑动臂20容易将力矩通过杠杆部41传递至保持部42。在支架40关闭过程中,最初主要由滑动臂20施加给杠杆部41的压力克服支架40的重力使得支架40向关闭位置移动,在关闭过程的后期,主要由第二弹性件50的偏置力使得支架40最终到达关闭位置。

参照图3和图4,滑动臂的下端21和/或杠杆部41的表面设置有柔性材料层43。柔性材料层43可以为泡沫、海绵、绒布等材料。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柔性材料层43可以设置在杠杆部41的中间位置,而且宽度为3mm,高出杠杆部41的表面0.1mm。柔性材料层43也可以从杠杆41延伸至保持部42。柔性材料层43的设置可有效改善车辆运行期间的噪音问题,防止滑动臂20与支架40、电子设备与支架40之间碰撞发出噪音。

继续参照图3和图4,杠杆部41的与滑动臂的下端21接触的端部设置有圆倒角44。圆倒角44的设置进一步使得滑动臂20容易将力矩通过杠杆部41传递至保持部42,也容易使得随着滑动臂20的下降,支架40同步向关闭位置转动。

参照图5,枢轴60上设置有对支架40减震的旋转阻尼器70。旋转阻尼器70可以使得支架40枢转更平稳,避免支架40急速打开或关闭,减小对用户可能的伤害,提高用户体验。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旋转阻尼器70也可以替换为例如阻尼铰链等其他类型的阻尼器,本申请不局限于此。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