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施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396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施工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保护装置,尤其涉及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施工车。



背景技术:

在道路施工时,为了施工安全,通常在道路施工区域摆放一些塑料交通锥,以提醒行驶车辆前方有施工,行车车辆要提前绕行,以免发生意外,然而,由于塑料交通锥体型较小,通常是直接摆放在道路施工区域的路面上,其防撞能力较差,一旦发生意外(例如行车车辆的车主醉酒驾车),行驶车辆容易撞开塑料交通锥,冲入施工区域,危及道路施工车辆和车内人员的安危,同时危及该肇事车辆及其车内人员的安危。因此,一些道路施工车后方会加装防撞缓冲装置,但现有的道路施工车防撞缓冲装置无法实现多级抗撞,抗撞性能差,且当该装置自身损坏后的维修成本高,不利于生产应用,同时,因普通的防撞装置没有缓冲功能,无法保护后面驶来主动撞击的车辆,安全性能低。目前尚未发现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出现。

有鉴于此,对当前的道路施工车防撞缓冲装置进行改良实属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目的是克服了现有的道路施工车防撞缓冲装置无法实现多级抗撞,抗撞性能差,且当该装置自身损坏后的维修成本高,不利于生产应用,同时,因普通的防撞装置没有缓冲功能,无法保护后面驶来主动撞击的车辆,安全性能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施工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包括支架一1及支架二2,所述支架二2外侧设有一级抗撞装置3,所述支架一1与支架二2之间设有二级抗撞装置4及三级抗撞装置5,所述二级抗撞装置4一端与所述支架一1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二2内侧连接,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为一个或多个,并设于所述支架一1或支架二2上。

为实现更好的技术效果,本申请还包括有: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所述二级抗撞装置4包括有二级左防撞梁401及二级右防撞梁402,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及二级右防撞梁402为弧形结构。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

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以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的中心向外弧形凸起或向内弧形凸起;

所述二级右防撞梁402以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的中心向外弧形凸起或向内弧形凸起。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

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为两个且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设于两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之间;

所述二级右防撞梁402为两个且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设于两所述二级右防撞梁402之间。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为一个,设于所述支架一1的内侧,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朝向所述支架二2的端面与所述支架二2之间留有缓冲距离51。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支架一1及支架二2的内侧,两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之间留有缓冲距离51。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内包括有若干缓冲层52,所述缓冲层52的横截面呈蜂窝状。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所述一级抗撞装置3包括抗撞层31,所述抗撞层31内侧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一级横向防撞梁32。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所述支架一1旁设有能与道路施工车连接的固定架11,所述支架一1上设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11铰接的铰接架12,所述铰接架12上设有一端与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11铰接,用以驱动所述铰接架12沿所述固定架11上下摆动的摆动驱动装置13。

防撞施工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车尾部设有防撞部,所述防撞部为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能实现多级抗撞,降低施工车在道路施工时被后车追尾所带来的损失,在保护道路施工车的同时,降低自身损坏后的维修成本,有效保护道路施工车及驾驶员的安全,同时本申请还带有缓冲功能,可保护后面驶来主动撞击的车辆,安全性能高。

2、本申请通过采用二级左防撞梁与二级右防撞梁配合抗撞,能够承受碰撞时自身承受抗撞力范围的百分之60。实现分级抗撞,且二级左防撞梁与二级右防撞梁设置抗撞弧形凸起结构,抗撞击能力更强。

3、本申请的能方便安装于道路施工车上,当道路施工车到达施工地时,缓冲装置即放下,以保护道路施工车,当道路施工车施工完毕后,缓冲装置即收起,节省空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显而易见地,下述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剖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构成内容、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公开了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包括支架一1及支架二2,所述支架二2外侧设有一级抗撞装置3,所述支架一1与支架二2之间设有二级抗撞装置4及三级抗撞装置5,所述二级抗撞装置4一端与所述支架一1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二2内侧连接,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为一个或多个,并设于所述支架一1或支架二2上。其优点在于实现多级抗撞,降低施工车在道路施工时被后车追尾所带来的损失,在保护道路施工车的同时,降低自身损坏后的维修成本,有效保护道路施工车及驾驶员的安全。实际应用时能够抵抗两吨重的车以7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击。同时本申请还带有缓冲功能,可保护后面驶来主动撞击的车辆,安全性能高。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抗撞装置4包括有二级左防撞梁401及二级右防撞梁402,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及二级右防撞梁402为弧形结构。实际应用中,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及二级右防撞梁402也可为竖直结构,其优点在于通过采用二级左防撞梁401与二级右防撞梁402配合抗撞,抗撞击能力更强,能够承受碰撞时自身承受抗撞力范围的百分之60。

如图2、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以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的中心向外弧形凸起或向内弧形凸起;

所述二级右防撞梁402以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的中心向外弧形凸起或向内弧形凸起。

实际应用中,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与二级右防撞梁402要么同时以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的中心向外弧形凸起,要么同时以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的中心向内弧形凸起,其优点在于通过对二级左防撞梁401及二级右防撞梁402设置抗撞弧形凸起结构,抗撞击能力更强,是本申请的最佳实施方式。

如图2、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为两个且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设于两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之间;

所述二级右防撞梁402为两个且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设于两所述二级右防撞梁402之间。

其优点在于结构稳定,可靠性强,通过将三级抗撞装置5设于两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之间及两所述二级右防撞梁402之间,实现更好的抗撞能力,当所述二级左防撞梁401及二级右防撞梁402损坏时,三级抗撞装置5可即时缓冲,有效地保护道路施工车。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为一个,设于所述支架一1的内侧,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朝向所述支架二2的端面与所述支架二2之间留有缓冲距离51。其优点在于结构设置合理,实现多级抗撞,在保护道路施工车的同时,降低自身损坏后的维修成本。通过设置缓冲距离51,还能保护后面驶来主动撞击的车辆,安全性能高。

如图4、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支架一1及支架二2的内侧,两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之间留有缓冲距离51。其优点在于结构设置合理,实现多级抗撞,在保护道路施工车的同时,降低自身损坏后的维修成本。通过设置缓冲距离51,还能保护后面驶来主动撞击的车辆,安全性能高。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三级抗撞装置5内包括有若干缓冲层52,所述缓冲层52的横截面呈蜂窝状。其优点在于通过将所述缓冲层52的横截面设置成蜂窝状,可提供更好的缓冲效果。实际应用中,所述缓冲层52的横截面可为三角形、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缓冲层52内也可填充其他软性缓冲材料。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抗撞装置3包括抗撞层31,所述抗撞层31内侧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一级横向防撞梁32。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所述一级抗撞装置3,可抵抗轻微的撞击,该一级抗撞装置3还具备生产加工方便及维修保养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如图2、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一1旁设有能与道路施工车连接的固定架11,所述支架一1上设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11铰接的铰接架12,所述铰接架12上设有一端与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11铰接,用以驱动所述铰接架12沿所述固定架11上下摆动的摆动驱动装置13。实际应用中,所述摆动驱动装置13为液压缸。其优点在于能使本申请的缓冲装置方便安装于道路施工车上,当道路施工车到达施工地时,缓冲装置即放下,以保护道路施工车,当道路施工车施工完毕后,缓冲装置即收起,节省空间,使用方便。

防撞施工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车尾部设有防撞部,所述防撞部为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施工车的多级防撞缓冲装置。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