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1862阅读:1718来源:国知局
延迟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制动用的延迟阀。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两轮摩托车大多数采用前、后独立的制动系统,装有这种制动系统的摩托车在制动过程中,要想获得较大的制动减速度就必须合理的分配手、脚的操作力,使前、后轮胎充分利用路面的附着系数,但是实际生活中,用户很难做到前、后轮制动力的合理分配。例如,如果单独使用前轮制动,前轮便有可能出现抱死,进而丧失转向能力以及车辆翘头,导致重大的翻车事故;如果单独使用后轮制动,不但制动效能低下,而且有可能导致后轮抱死,容易造成车辆侧滑;如果前、后同时制动,当制动过程中制动力足够大时候,制动过程一般会出现后轮先行抱死,造成轮胎在地面摩擦,但是在制动过程中出现后轮抱死是件危险的事情。所以如何合理的分配前、后制动力,使高速行驶的摩托车在紧急情况时安全、尽快、平稳的停车显得格外重要。

为此人们发明的一种比例延迟阀[专利号:CN201520925268.6;公告号:CN205186135U],包括延迟阀芯,延迟阀芯安装在比例阀液压油入口处,延迟阀芯包括阀座、阀棒、皮碗和压缩弹簧,阀座固定在液压油入口,阀座开设贯穿的中心孔,阀棒上部置于中心孔内并可沿中心孔上下滑动,阀棒中心开设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从阀棒侧边引出形成侧孔,阀棒下端和液压油入口底部之间安装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推动阀棒使侧孔处于中心孔内而关闭进油通道;阀座位于中心孔外的四周形成自上而下的回油通道,阀座上端安装皮碗,皮碗压置在回油通道上,阀棒上位于中心孔下端处安装密封圈,密封圈位于进油通道的侧孔的下方,阀棒下端固定安装有弹簧座,阀座上端形成缩颈,皮碗中间形成通孔,皮碗通过通孔套置在缩颈上以完成皮碗的固定。阀座中部的直径大于上部和下部的直径,液压油入口的上端形成沉孔,沉孔底部倾斜,阀座中部通过接头螺帽压置于沉孔底部,接头螺帽中心开设直径和阀座上部直径相应的安装孔,阀座上部置于该安装孔内,沉孔侧壁开设内螺纹,接头螺帽开设外螺纹,接头螺帽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沉孔。

上述的比例延迟阀具有压力延迟的效果,然而该比例延迟阀具有阀座、阀棒、皮碗、压缩弹簧、弹簧座等零件,零件数量较多,生产效率低,装配麻烦;阀棒内具有相连通的中心孔和侧孔,加工该阀棒时很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延迟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延迟阀更利于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延迟阀,包括具有进油腔和出油腔的阀体,所述阀体上具有与进油腔相连通的通油口一以及与出油腔相连通的出油口,所述出油腔内设有将出油腔分成上部腔和下部腔的活塞,所述活塞上具有连通上部腔和下部腔的进油孔以及连通上部腔和下部腔的回油孔,所述进油腔与下部腔相连通,所述活塞位于下部腔的一端设有抵靠在回油孔上并关闭回油孔的皮碗,所述上部腔内设有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活塞位于下部腔的一端固定有密封件,所述活塞能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移动并使密封件抵靠在下部腔的底部而关闭进油孔。

使用原理:液压油从通油口一进入到进油腔内,再流入下部腔内。当液压油压力较小时,液压油作用在活塞上的力小于弹性件的弹力,活塞下移,活塞位于下部腔一端上的密封件抵靠在下部腔的底部,进油孔密封;皮碗受到液压油的作用紧密抵靠在活塞的回油孔上,回油孔密封,液压油无法进入上部腔内;当液压油压力增大到超过临界值时,液压油作用在活塞上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推动活塞向上移动,密封件未抵靠在出油腔的底部,进油孔与进油腔相连通,液压油经进油孔流入上部腔并从出油口排出;当液压油压力降低或解除时,液压油作用在活塞上力小于弹性件的弹力,活塞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下部腔的底部,进油孔密封,此时上部腔内残留的液压油流入回油孔内并顶开皮碗,液压油流回下部腔内。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控制液压油作用在活塞上力大小,活塞上受到的合力变化,活塞在出油腔内上下移动来控制出油和回油;一个活塞便实现了阀座和阀棒的作用,因此不需要额外生产一根加工难度较大的阀棒,利于生产加工。

在上述的延迟阀中,所述密封件向下凸设有环形凸环,所述环形凸环抵靠在下部腔的底部,所述进油孔孔口位于环形凸环内。采用上述结构,密封件上的环形凸环起到了密封进油孔和缓冲的作用,当活塞复位时,活塞的端部不会接触到出油腔的底部,避免了冲击时产生的损伤,使用寿命长;密封件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利于生产加工。

在上述的延迟阀中,所述活塞位于下部腔的一端侧壁上具有环形凸肩,所述密封件呈环状且内侧壁上具有与环形凸肩相配合的沟槽,所述密封件通过环形凸肩与沟槽的配合固定在活塞上。采用上述结构,密封件通过环形凸肩与沟槽的配合固定在活塞上,密封件与活塞的连接更牢固,避免了密封件从活塞上脱落下来,稳定性好;密封件与活塞的连接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利于生产加工。

在上述的延迟阀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活塞上表面具有凸出的供压缩弹簧套设的安装部。采用上述结构,活塞上的安装部使压缩弹簧的稳定性更好,避免了活塞移动时,压缩弹簧发生偏移,导致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不均匀,活塞移动不顺畅。

在上述的延迟阀中,所述阀体上出油腔的端口处固连有过渡接头,所述过渡接头下端面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靠在固定槽的底部。采用上述结构,弹性件的一端位于过渡接头的固定槽内,当活塞上下移动时,弹性件不易发生偏移,稳定性好。

在上述的延迟阀中,所述活塞与出油腔的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活塞上。采用上述结构,活塞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避免了液压油在未达到预设值时,液压油从活塞与出油腔腔壁之间的间隙中泄漏出去。

在上述的延迟阀中,所述阀体上具有与进油腔相连通的通油口二。采用上述结构,通油口二与进油腔相连通,可以作为出油口,也可以与进油腔相连通的通油口一互换使用,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延迟阀的活塞为将阀棒和阀座做成一体的结构,不需要在阀棒上再加工出进油孔和侧孔,加工生产容易,利于生产加工;密封件上的环形凸环起到了密封进油孔和缓冲的作用,避免了活塞冲击出油腔底部产生的损伤,使用寿命长;密封件和活塞的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利于生产加工;密封件通过环形凸肩与沟槽的配合固定在活塞上,连接牢固,结构简单,利于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延迟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延迟阀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阀体;1a、进油腔;1b、出油腔;1b1、上部腔;1b2、下部腔;1c、通油口二;1d、通油口一;2、过渡接头;2a、出油口;2b、固定槽;3、活塞;3a、进油孔;3b、回油孔;3c、安装部;3d、环形凸肩;4、弹性件;5、皮碗;6、密封件;6a、环形凸环;6b、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延迟阀,包括具有进油腔1a和出油腔1b的阀体1,进油腔1a与出油腔1b相互连通,阀体1上具有与进油腔1a相连通的通油口一1d和通油口二1c,阀体1上出油腔1b的端口处螺纹连接有过渡接头2,过渡接头2上具有与出油腔1b相连通的出油口2a,出油腔1b内设有将出油腔1b分成上部腔1b1和下部腔1b2的采用一体式结构的活塞3,活塞3上具有连通上部腔1b1和下部腔1b2的进油孔3a以及连通上部腔1b1和下部腔1b2的回油孔3b。

上部腔1b1内设有弹性件4,过渡接头2下端面上开设有向上凹的固定槽2b,活塞3上表面具有用于安装弹性件4的安装部3c,弹性件4的一端抵靠在固定槽2b的底部,另一端安装在安装部3c上。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采用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相对于安装部3c的一端套设在安装部3c外。

活塞3位于下部腔1b2的一端套设有紧压在回油孔3b下端口上的皮碗5,活塞3位于下部腔1b2的一端套设固定有具有弹性的密封件6,活塞3能在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使密封件6抵靠在下部腔1b2的底部而关闭进油孔3a。活塞3与出油腔1b的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二7,密封圈二7固定在活塞3外壁的环形密封槽内。

密封件6向下凸设有呈圆环形的环形凸环6a,环形凸环6a抵靠在下部腔1b2的底部,进油孔3a的下孔口位于环形凸环6a内。活塞3位于下部腔1b2的一端侧壁上具有环形凸肩3d,密封件6呈环状且密封件6内壁上具有与环形凸肩3d相配合的沟槽6b,密封件6通过环形凸肩3d与沟槽6b的配合固定在活塞3上。

使用原理:初始状态时,液压油未送入本延迟阀,活塞3上的进油孔3a被密封件6密封,回油孔3b被皮碗5密封。进油时,液压油从通油口一1d进入到进油腔1a内,再流入下部腔1b2内。

当液压油压力较小时,液压作用在活塞3上的推力小于弹性件4的弹力,活塞3保持不动,活塞3位于下部腔1b2一端上的密封件6抵靠在出油腔1b的底部,进油孔3a保持被密封状态,而皮碗5受到液压油的作用紧压在活塞3的回油孔3b下端口上,液压油无法进入上部腔1b1内。

当液压油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液压油作用在活塞3上的推力克服了弹性件4的弹力,推动活塞3向上移动,密封件6随活塞上移并远离出油腔1b底部,活塞3的进油孔3a与下部腔1b2连通,液压油经过进油孔3a从出油口2a排出。

当液压油压力降低或解除时,液压油作用在活塞3上的推力小于弹性件4的弹力,活塞3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重新下移,由密封件6重新抵靠在出油腔1b的底部,回油孔3b再次被堵住,此时活塞3上端残留的液压油流入回油孔3b内并顶开压置在回油孔3b上的皮碗5,液压油返回到进油腔1a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