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487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汽车、铁道车辆、船舶以及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2006-341700号公报记载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翻移滑动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该功能的“翻移机构”。该功能为“可与座椅靠背倒向座椅前侧的动作联动地使座垫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滑动的功能”。并且,在座椅靠背的上端侧设置有用于操作翻移机构的操作杆。经由操作线缆将操作杆的操作传递到翻移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在于座椅靠背的上端侧设置有操作杆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端侧中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固定杆支架。杆支架是用于支撑操作杆的支架。

座椅靠背框架为构成座椅靠背的门形状的刚架结构体。近年的座椅靠背框架(以下称为板型座椅靠背框架)中,由2个侧架部、板状的上板部等构成门形状的刚架结构体。

此外,以往形式的座椅靠背框架(以下称为管型座椅靠背框架)中,由2个侧架部、管状的上管部等构成门形状的刚架结构体。其中,“刚架结构体”是指,在部件与部件的连结部位会产生抵抗弯矩的弯曲应力的结构体。

由于板型座椅靠背框架与管型座椅靠背框架构造不同,因此难以使板型座椅靠背框架的操作线缆的布设结构与管型座椅靠背框架的操作线缆的布设结构为相同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为一种优选在具有板型座椅靠背框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具备操作线缆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此外,操作杆的操作力作用于杆支架。但是,由于板型座椅靠背框架与管型座椅靠背框架结构不同,因此难以使板型座椅靠背框架的杆支架的固定结构与管型座椅靠背框架的杆支架的固定结构为相同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为一种优选在具有板型座椅靠背框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具备杆支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具备: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构成座椅靠背;支架,所述支架构成为支撑设置在座椅靠背上端侧的操作杆;操作线缆,所述操作线缆传递操作杆的操作;以及布设限制部,所述布设限制部设置在支架以及上板部中的至少一者上,并限制操作线缆的布设方向。座椅靠背框架具有2个侧架部以及上板部,该2个侧架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而设置,并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该上板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并连结2个侧架部的上端侧,而且在该上板部设置有与座椅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板部。支架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操作线缆经由支架的端部或上板部的端部而从夹在支架与上板部之间的空间布设到该空间外。

因此,当对操作线缆作用有操作力时,操作线缆会产生移动,从而有可能致使该操作线缆啮入支架与上板部的间隙中。并且,如果操作线缆啮入间隙中,则有可能对操作线缆的动作产生妨碍。

但是,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限制操作线缆的布设方向的布设限制部,因此,能够抑制操作线缆啮入支架与上板部的间隙中。所以可以切实地确保操作线缆的动作。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构成如下。

例如,布设限制部可以对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向的布设方向进行限制。

布设限制部可以具有对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的布设方向进行限制的第1限制部、以及对沿着上下方向的布设方向进行限制的第2限制部。此外,支架以及上板部也可以对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布设方向进行限制。

布设限制部可以包含从支架的端部向上板部侧延伸的延伸部。由此,可易于设置布设限制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具备: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构成座椅靠背;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设置在座椅靠背上端侧;以及杆支架,所述杆支架至少经由第1固定部、第2固定部以及第3固定部而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座椅靠背框架具有2个侧架部以及上板部,该2个侧架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而配置,并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该上板部为板状,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且连结2个侧架部的上端侧。杆支架承受作用于操作杆的操作力。第1固定部以及第2固定部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端侧中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并且,第3固定部设置在上板部中与第1固定部以及第2固定部相比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2方向侧的位置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杆支架能够使操作力分散到至少3处。所以,本实用新型可获得能够对操作力发挥充分刚性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结构。

例如,2个侧架部可以包括在座椅宽度方向的第1方向侧设置的第1侧架部、以及在座椅宽度方向的第2方向侧设置的第2侧架部。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以具备连结第1侧架部与上板部的第1连结部、以及连结第2侧架部与上板部的第2连结部。并且,第1固定部可以设置在第1侧架部,且第2固定部可以设置在上板部中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的位置处。

由此,杆支架以跨越第1侧架部和上板部的方式而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因此,由于杆支架作为加强部件而发挥作用,所以能够提高第1侧架部与上板部的连结强度,并且能够将杆支架坚固地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上。

上板部可以为板状,并可以具有与座椅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第1面部、以及与上下方向大致正交的第2面部。此外,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以具备2个支撑支架,该2个支撑支架固定于上板部,并支撑头枕,而且该2个支撑支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分开配置,并构成为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筒形。并且,第3固定部可以位于第1面部中2个支撑支架之间。由此,能够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将第3固定部固定在第1面部。

第3固定部可以具有从杆支架向第1面部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固定在第1面部的脚部。延伸部可以具有大致呈板状的板状部、设置于板状部的呈凹形或凸形的筋条部、以及在板状部的端部设置的并向与该板状部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凸缘部。并且,筋条部可以设置在杆支架侧。此外,凸缘部可以设置在脚部侧。由此,能够提高第3固定部的刚性,因此,能够将杆支架坚固地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上。

筋条部可以设置在从杆支架到与支撑支架对应的位置的范围。凸缘部至少可以设置在从与支撑支架对应的位置到脚部侧的范围。由此,可以避免筋条部与支撑支架相干扰,同时可提高第3固定部的刚性。

第1固定部以及第2固定部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向座椅靠背框架延伸并且设置有呈凹形或凸形的筋条部。由此,能够提高第1固定部以及第2固定部中至少一者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前侧立体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后侧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后侧立体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后视图。

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布设限制部的放大图。

图7是第2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后视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外观立体图。

图13A是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背视图。图13B是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顶视图。图13C是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主视图。

图14是第3实施方式的杆支架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的杆支架的顶视图。

图16是图14的杆支架的右视图。

图17A是第3实施方式的杆支架的俯视立体图。图17B是第3实施方式的杆支架的主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是示出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范围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例。即,记述在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方案等不限于后述实施方式示出的具体结构或构造等。

标注在各附图中表示方向的箭头等是为了易于理解各附图的相互关系而标注的记号。标注在各附图中的箭头等(方向)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对于至少标注符号而进行说明的部件或部位,除事先说明为1个等的情形外,其至少设置有1个。即,该部件可以设置有2个以上。

(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对具备3列座椅的小型货车的入口侧第2列的座椅,或对一般乘用车的副驾驶席侧的前席用座椅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中的方向是指将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组装于车辆的状态下的方向。

1.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概要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1是由门形状的刚架结构体构成的板型座椅靠背框架。座椅靠背框架1构成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靠背。

此外,座椅靠背是支撑就坐者背部的靠背部分。用缓冲垫部(未图示)以及表皮部(未图示)覆盖座椅靠背框架1。

缓冲垫部是用于吸收冲击力的部件。该缓冲垫部由例如泡沫聚氨酯等在变形的同时吸收冲击力的材质形成。表皮部是覆盖缓冲垫部的部件。该表皮部由例如皮革或合成皮革等制成。

座椅靠背框架1具有2个侧架部3、5,以及上板部7。2个侧架部3、5是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而设置的架体。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宽度方向与车辆的左右方向一致。

以下将2个侧架部3、5中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第1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左端)侧的侧架称为第1侧架部3。将2个侧架部3、5中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第2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右端)侧的侧架称为第2侧架部5。

第1侧架部3和第2侧架部5是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呈彼此大致对称形状的板部件,并且是具有使得与其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构成为呈大致C字形的开放截面形状的板部件。

具体而言,如图1以及图2所示,2个侧架部3、5分别具有侧面部3A、5A以及凸缘部3B、3C、5B、5C。侧面部3A、5A构成与座椅宽度方向大致正交的面。

凸缘部3B、3C是分别从侧面部3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第2侧架部5侧延伸的,并且在该端部沿着第1侧架部3的延伸方向而延伸的壁状的突条部件。其中,侧面部3A、5A的宽度方向与座椅前后方向一致。

凸缘部5B、5C是分别从侧面部5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第1侧架部3侧延伸的,并且在该端部沿着第2侧架部5的延伸方向而延伸的壁状的突条部件。

此外,在座椅前后方向后端设置的凸缘部3B、5B的延伸尺寸大于在座椅前后方向前端设置的凸缘部3C、5C的延伸尺寸。用金属板一体成形出侧面部3A和凸缘部3B、3C。与此相同,用金属板一体成形出侧面部5A和凸缘部5B、5C。

上板部7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并连结第1侧架部3的上端侧和第2侧架部5的上端侧。该上板部7是具有使得与其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构成为大致C字形的开放截面形状的板状架体。

即,如图3所示,上板部7具有构成与座椅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带形板状的板部的第1面部7A、以及与上下方向大致正交的2个第2面部7B、7C。

在第1面部7A的延伸方向中央部设置有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贯穿的通孔7D。第2面部7B是在第1面部7A的上端向座椅后侧延伸,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带形板状的突条部件。

第2面部7C是在第1面部7A的下端向座椅后侧延伸,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带形板状的突条部件。并且,用金属板一体成形出第1面部7A以及2个第2面部7B、7C。

并且,上板部7在延伸方向上的第1端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连结固定在第1侧架部3的上端。上板部7在延伸方向上的第2端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连结固定在第2侧架部5的上端。

在上板部7固定有2个支撑支架8A、8B。2个支撑支架8A、8B是用于支撑头枕(未图示)的筒形(本实施方式中为方筒形)的部件。其中,头枕是用于支撑就坐者头部的部件。

各支撑支架8A、8B在于座椅宽度方向上分开配置的状态下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本实施方式的各支撑支架8A、8B在于上下方向上贯穿第2面部7B的状态下焊接固定在2个第2面部7B、7C上。

2.杆支架

2.1杆支架等概要

如图3所示,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上端侧中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即,在第1侧架部3的上端侧,设置有杆支架9。杆支架9支撑操作杆20,并且承受作用于该操作杆20的操作力。操作杆20是由乘坐人员手动操作的操作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杆20是用于操作翻移机构21的操作部,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上端侧中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翻移机构21是用于实现“联动于座椅靠背倒向座椅前侧的动作,而使形成座部的座垫能够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滑动的功能”的机构。

操作杆20的操作经由控制线缆等操作线缆23而传递到翻移机构21。具体而言,翻移机构21设置在第1侧架部3的下端侧以及第2侧架部5的下端侧。

操作线缆23具有挠性的管、以及可滑动地插入于该管内的线缆。如图1所示,管以及线缆在其长度方向中间部分支成两部分。

并且,管的第1端卡止固定于杆支架9,且该管的各第2端卡止固定于各翻移机构21。线缆的第1端连结操作杆20,线缆的各第2端与设置在各翻移机构21的工作杆等可动部21A(参照图1)连接。

从座椅后侧将杆支架9组装到第1侧架部3的上端侧。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经由第1固定部11、第2固定部12以及第3固定部13,并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将杆支架9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1上。

并且,第1固定部11以及第2固定部12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上端侧中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第3固定部13固定在上板部7中与第1固定部11以及第2固定部12相比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2方向侧的位置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部11固定在第1侧架部3的上端侧。第2固定部12固定在上板部7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上方的面上,即,固定在第2面部7B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端。第3固定部13固定在第1面部7A中2个支撑支架8A、8B之间。

2.2操作线缆的布设结构

如图5所示,将操作线缆23的第1端侧设置在杆支架9与第1面部7A之间的空间S1中,并且操作线缆23经由支架9的端部9B以及上板部7的端部7E而从空间S1布设到该空间S1外。

并且,如图6所示,在杆支架9设置有限制操作线缆23的布设方向的布设限制部25。布设限制部25具有第1限制部25A以及第2限制部25B。

第1限制部25A限制操作线缆23在座椅宽度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侧架部3侧)上移动。第2限制部25B限制操作线缆23在上下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侧)上移动。

此外,操作线缆23的第1端侧设置在杆支架9与第1面部7A之间的空间S1中。因此,杆支架9以及上板部7作为限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布设方向的限制部而发挥作用。

由从杆支架9的端部向第1面部7A侧延伸的延伸部构成第1限制部25A以及第2限制部25B。即,第1限制部25A以及第2限制部25B从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的板部9A(参照图4)的端部侧向第1面部7A侧延伸并与板部9A一起一体成形。

3.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特别是座椅靠背框架构造)的特征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线缆23经由杆支架9的端部9B以及/或上板部7的端部7E,而从夹在杆支架9与第1面部7A之间的空间S1布设到该空间S1外(参照图5)。

因此,当对操作线缆23作用有操作力时,操作线缆23会移动,从而有可能使该操作线缆23啮入杆支架9与上板部7之间的间隙中。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有限制操作线缆23的布设方向的布设限制部25,所以能够抑制操作线缆23啮入杆支架9与上板部7的间隙中。因此,能够切实地确保操作线缆23的动作。

布设限制部25具有对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的布设方向进行限制的第1限制部25A、以及对沿着上下方向的布设方向进行限制的第2限制部25B。此外,杆支架9以及上板部7还能够对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布设方向进行限制,因此,能够切实地限制操作线缆23的布设方向。

布设限制部25,即第1限制部25A以及第2限制部25B由从杆支架9的端部向第1面部7A侧延伸的延伸部构成,因此,可容易地设置布设限制部25。

(第2实施方式)

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线缆23是经由杆支架9的端部9B以及/或上板部7的端部7E,而从夹在杆支架9与第1面部7A之间的空间S1布设到该空间S1外的构造(参照图5)。

但是,如图7以及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线缆23并未经由上板部7的端部7E,而是经由杆支架9的端部9B而从空间S1布设到该空间S1外。

本实施方式的布设限制部25也具有第1限制部25A以及第2限制部25B。如图7所示,布设到空间S1外的操作线缆23沿着第2面部7C而布设在第2侧架部5侧。

此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素等标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的2个侧架部3、5为具有侧面部3A、5A以及凸缘部3B、3C、5B、5C的板状。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即,例如,也可以由桁架结构的管构成2个侧架部3、5。

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的布设限制部25对沿着座椅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布设方向进行限制。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即,例如,布设限制部25也可以对沿着座椅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向的布设方向进行限制。

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的布设限制部25为与板部9A一体成形的部件,即,与杆支架9一体成形的部件。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即,例如,也可以将布设限制部25作为另外的部件制造后再通过焊接或螺钉等使其与杆支架9一体化。

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的布设限制部25设置在杆支架9上。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即,布设限制部25也可以设置在杆支架9以及上板部7中的至少一者上。

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的操作杆20是用于操作翻移机构21的操作杆。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操作杆20也可以是用于操作其他机构的操作杆。

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是汽车用座椅。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铁道车辆、船舶以及航空器等交通工具中。

此外,本实用新型只要符合权利要求范围记载的发明的主旨即可,不限于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因此,也可以组合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的至少2个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对具备3列座椅的小型货车的入口侧第2列的座椅,或对普通乘用车副驾驶席侧的前席用座椅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中的方向是指在将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组装于车辆的状态下的方向。

1.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概要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101是由门形状的刚架结构体构成的板型座椅靠背框架。座椅靠背框架101构成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靠背。

此外,座椅靠背是支撑就坐者背部的靠背部分。由缓冲垫部(未图示)以及表皮部(未图示)覆盖座椅靠背框架101。

缓冲垫部是用于吸收冲击力的部件。该缓冲垫部由例如泡沫聚氨酯等在变形的同时吸收冲击力的材质形成。表皮部是覆盖缓冲垫部的部件。该表皮部由例如皮革或合成皮革等制成。

座椅靠背框架101具有2个侧架部103、105、以及上板部107。2个侧架部103、105是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而设置的架体。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宽度方向与车辆的左右方向一致。

以下将2个侧架部103、105中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左端)侧的侧架称为第1侧架部103。将2个侧架部103、105中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2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右端)的侧架称为第2侧架部105。

第1侧架部103和第2侧架部105为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彼此大致对称的形状,并且是具有使得与其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构成为大致C字形的开放截面形状的板部件。

具体而言,如图9以及图10所示,2个侧架部103、105分别具有侧面部103A、105A以及凸缘部103B、103C、105B、105C。侧面部103A、105A构成与座椅宽度方向大致正交的面。

凸缘部103B、103C是分别从侧面部103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第2侧架部105侧延伸,并且在该端部沿着第1侧架部103的延伸方向而延伸的壁状的突条部件。其中,侧面部103A、105A的宽度方向与座椅前后方向一致。

凸缘部105B、105C是分别从侧面部105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第1侧架部103侧延伸,并且在该端部沿着第2侧架部105的延伸方向而延伸的壁状的突条部件。

此外,在座椅前后方向后端设置的凸缘部103B、105B的延伸尺寸大于在座椅前后方向前端设置的凸缘部103C、105C的延伸尺寸。用金属板一体成形出侧面部103A和缘部103B、103C。与此相同,用金属板一体成形出侧面部105A和凸缘部105B、105C。

上板部107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并连结第1侧架部103的上端侧与第2侧架部105的上端侧。该上板部107是具有使得与其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构成为大致C字形的开放截面形状的板状架体。

即,如图11所示,上板部107具有构成与座椅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带形板状的板部的第1面部107A、以及与上下方向大致正交的2个第2面部107B、107C。

在第1面部107A的延伸方向中央部设置有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贯穿的通孔107D。第2面部107B是在第1面部107A的上端向座椅后侧延伸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带形板状的突条部件。

第2面部107C是在第1面部107A的下端向座椅后侧延伸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带形板状的突条部件。此外,第1面部107A以及2个第2面部107B、107C是用金属板一体成形的部件。

并且,上板部107在延伸方向上的第1端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而连结固定在第1侧架部103的上端。上板部107在延伸方向上的第2端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而连结固定在第2侧架部105的上端。

此外,第1侧架部103和上板部107在第1连结部A连结固定,第2侧架部105和上板部107在第2连结部B连结固定。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101构成以下门形状的刚架结构体,即,能够在作为上板部107与2个侧架部103、105的连结部位的第1连结部A以及第2连结部B抵抗弯矩。

在上板部107固定有2个支撑支架108A、108B。2个支撑支架108A、108B是用于支撑头枕(未图示)的筒形(本实施方式中为方筒形)的部件。其中,头枕是用于支撑就坐者头部的部件。

各支撑支架108A、108B在于座椅宽度方向上分开配置的状态下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本实施方式的各支撑支架108A、108B在于上下方向上贯穿第2面部107B的状态下焊接固定于2个第2面部107B、107C。

2.杆支架的固定结构

2.1固定结构的概要

如图11所示,在座椅靠背框架101的上端侧中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即,在第1侧架部103的上端侧设置有杆支架109。杆支架109支撑操作杆120,并且承受作用于该操作杆120的操作力。操作杆120是由乘坐人员手动操作的操作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杆120是用于操作上述“翻移机构”(未图示)的操作部,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上端侧中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操作杆120的操作经由控制线缆等操作线缆(未图示)而传递到翻移机构。

如图12所示,杆支架109组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01的座椅后方上端侧中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具体而言,如图13A~图13C所示,经由第1固定部111、第2固定部112以及第3固定部113,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将杆支架109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101。

并且,第1固定部111以及第2固定部112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101的上端侧中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第3固定部113固定在上板部107中与第1固定部111以及第2固定部112相比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2方向侧的位置处。

具体而言,第1固定部111固定在第1侧架部103的上端侧。第2固定部112固定在上板部107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第1方向侧上方的面上,即,固定在第2面部107B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端。如图11所示,第3固定部113固定在第1面部107A中2个支撑支架108A、108B之间。

2.2各固定部的形状

如图14~图16所示,第1固定部111~第3固定部113分别设置在板部109A的端部。板部109A是用于支撑操作杆120的板状的部位。

<第1固定部>

如图15所示,第1固定部111由延伸部111A构成。延伸部111A是从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的板部109A的端部侧向座椅靠背框架101延伸的部位。该延伸部111A的延伸方向前端侧焊接固定于第1侧架部103的上端侧。

并且,如图17B所示,在延伸部111A设置有呈凹形或凸形的筋条部111B。此外,延伸部111A以及筋条部111B通过冲压加工等塑性加工与板部109A一起一体形成。

<第2固定部>

如图16所示,第2固定部112由延伸部112A构成。如图9所示,延伸部112A是从板部109A的端部侧弯曲成大致U字形并向座椅靠背框架101延伸的部位。

即,延伸部112A设置在板部109A的上端侧,且板部109A中设置有该延伸部112A的上端位于与座椅靠背框架101的上端缘相同的高度的位置或位于高于该上端缘的位置。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延伸部112A从板部109A的端部侧弯曲成大致U字形并向座椅靠背框架101侧延伸。其中,“板部109A的上端侧”是指,在杆支架109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01的状态下的板部109A的上端侧。

并且,延伸部112A的延伸方向前端侧焊接固定于上板部107的第2面部107B。如图17A所示,在该延伸部112A设置有呈凹形或凸形的筋条部112B。并且,延伸部112A以及筋条部112B通过冲压加工等塑性加工与板部109A一起一体形成。

<第3固定部>

如图16所示,第3固定部113具有延伸部113A以及脚部113B。如图11所示,延伸部113A是从杆支架109,即,从板部109A向上板部107的第1面部107A延伸的部位。

脚部113B是焊接固定在第1面部107A的部位。此外,脚部113B是从延伸部113A的延伸方向前端向与第1面部107A平行的方向延伸的部位。即,第3固定部113中,延伸部113A与脚部113B大致正交从而形成大致L字形。

如图16所示,延伸部113A具有板状部113C、筋条部113D、以及2个凸缘部113E。板状部113C是从板部109A的端部侧向第1面部107A延伸的大致带形板状的部位。

筋条部113D是设置在板状部113C上的呈凹形或凸形的弯曲部。2个凸缘部113E是在板状部113C的宽度方向端部设置的、并向与该板状部113C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壁状的突条部件。

板状部113C的宽度方向是指与板状部113C的延伸方向以及该板状部113C的板面正交的方向。本实施方式的板状部113C的宽度方向与支撑支架108A的延伸方向,即与上下方向一致(参照图11)。

并且,筋条部113D设置在板状部113C中靠杆支架109的一侧,即,设置在板状部113C中靠板部109A的一侧。2个凸缘部113E设置在板状部113C中靠脚部113B的一侧。

换言之,如图11所示,筋条部113D设置在从板部109A到与支撑支架108A对应的位置的范围。所以,在板状部113C的延伸方向上,筋条部113D位于相对于支撑支架108A向座椅后侧偏离的部位上。

2个凸缘部113E至少设置在从与支撑支架108A对应的位置到脚部113B侧的范围。即,当2个凸缘部113E投影在与座椅宽度方向正交的虚拟平面上时,该投影的凸缘部113E的一部分会与投影在该虚拟平面上的支撑支架108A重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脚部113B的宽度方向两端也设置有凸缘部113E。并且,延伸部113A,即板状部113C、筋条部113D、2个凸缘部113E和脚部113B通过冲压加工等塑性加工与板部109A一起一体形成。

3.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

本实施方式的杆支架109经由第1固定部111~第3固定部113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01。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杆支架109能够使操作杆120的操作力至少分散到3处。所以,可获得能够对操作力发挥充分刚性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为使得各第1固定部111~第3固定部113的延伸部111A~113A的板面方向彼此交叉的结构。其中,“板面方向”是指,与该板面正交的方向。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杆支架109均能够抵抗绕座椅前后方向的力矩、绕座椅宽度方向的力矩、以及绕上下方向(竖直方向)的力矩。因此,可获得能够对该操作力发挥充分刚性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101构成为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连结第1侧架部103和上板部107。并且,第1固定部111固定于第1侧架部103,第2固定部112固定于上板部107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

即,杆支架109以跨越第1侧架部103和上板部107的方式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01。因此,杆支架109作为加强部件而发挥作用,所以,能够提高第1侧架部103与上板部107的连结强度,并且能够将杆支架109坚固地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101。

第3固定部113位于第1面部107A中2个支撑支架108A、108B之间,因此,能够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容易地将第3固定部113固定在第1面部107A。

此外,由于存在板部109A,因此,将第3固定部113焊接在第1面部107A中的比支撑支架108A更靠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的位置处是非常困难的。

由于第1固定部111以及第2固定部112具有设置有筋条部111B、112B的延伸部111A、112A,因此,可提高第1固定部111以及第2固定部112的刚性。

在构成第3固定部113的延伸部113A的板状部113C设置有筋条部113D以及2个凸缘部113E。由此,可提高第3固定部113的刚性,因此,可将杆支架109坚固地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101。

并且,筋条部113D设置在从杆支架109到与支撑支架108A对应的位置的范围,并且凸缘部113E至少设置在从与支撑支架108A对应的位置到脚部113B侧的范围。由此,能够避免筋条部113D与支撑支架108A相干扰,同时能够提高第3固定部113的刚性。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101为通过焊接等将第1侧架部103以及第2侧架部105连结在上板部107而形成的门形状的刚架结构体。

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即,也可以通过例如冲压成形或压铸等一体成形第1侧架部103、第2侧架部105以及上板部107。

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在第1固定部111~第3固定部113这3处,将杆支架109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01。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在例如4处以上的固定部将杆支架109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01。

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方法主要利用焊接。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利用例如铆接固定、由螺栓等紧固件进行的固定、或粘接剂、或钎焊等接合方法等。

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操作杆210是用于操作翻移机构的操作杆。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操作杆210也可以是用于操作其他机构的操作杆。

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第3固定部113位于2个支撑支架108A、108B之间。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此外,支撑支架108A、108B不限于方筒形,也可以是圆筒形。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各延伸部111A~113A设置有筋条部111B、112B、113D。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该筋条部111B、112B、113D。

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凸缘部113E设置在从与支撑支架108A对应的位置到脚部113B侧的范围。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即,也可以是例如,(A)废除凸缘部113E的结构;(B)在板状部113C的延伸方向整个区域上设置凸缘部113E的结构;(C)仅在板状部113C的于宽度方向上的第1方向侧设置凸缘部113E的结构等。

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2个侧架部103、105为具有侧面部103A、105A以及凸缘部103B、103C、105B、105C的板状。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即,也可以通过例如桁架结构的管来构成2个侧架部103、105。

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是汽车用座椅。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铁道车辆、船舶以及航空器等交通工具中。

此外,本实用新型只要是符合权利要求范围记载的发明的主旨即可,不限于上述第3实施方式。因此,也可以组合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至少2个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