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双驾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4381发布日期:2018-08-04 14:1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驾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双驾驶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或称搅拌车,是用来运送建筑用预拌混凝土的专用卡车;由于它的外形,也常被称为田螺车。卡车上装有圆筒型搅拌筒用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运送完混凝土后,通常都会用水冲洗搅拌筒内部,防止硬化的混凝土占用空间。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均为单驾驶室操纵系统,驾驶室设置在整车的左前方,由于受巷道宽度和车辆掉头的限制,车辆只能倒车离开,加上巷道视线受阻问题,从而导致车辆离开巷道时经常撞击,缩小了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双驾驶系统, 解决了车辆在狭窄巷道掉头和倒车的难题,以便降低整车的撞击率,同时为混凝土搅拌车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双驾驶系统,所述双驾驶系统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前侧设有前转向组件,前转向组件设置在前驾驶室内部,车架下部设有转向执行组件,车架后侧设有后驾驶组件,后驾驶组件设置在所述后驾驶室内部;所述前转向组件包括前方向盘、第一前转向支架、第二前转向支架、全液压转向器;所述前方向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转向支架上端;所述第二前转向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前转向支架上端;所述全液压转向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前转向支架侧部, 全液压转向器与所述前方向盘连接;

所述转向执行组件包括转向动力缸带接头总成、转向横拉杆总成、油缸座、右弯臂、左弯臂、摇杆座、摇杆、铜套、直通式压注油杯;所述转向动力缸带接头总成通过球头与摇杆和所述油缸座左右对称装配;所述转向横拉杆总成一端通过球头连接摇杆,另一端分别连接右弯臂、左弯臂;所述油缸座和摇杆座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所述左弯臂与左转向节臂通过锥孔装配,并通过螺栓防松,右弯臂通过平键与右转向节装配,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铜套设置在所述摇杆座上端,铜套与摇杆座的轴间隙配合;所述摇杆座外侧连接有直通式压注油杯;

所述后驾驶组件包括扩展驾驶室、辅助支座、固定架、踏板固定座、驾驶室底板、座椅座;所述扩展驾驶室与所述驾驶室底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辅助支座与车架后尾梁焊接,所述固定架和辅助支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座椅座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座椅座通过所述踏板固定座连接固定架和驾驶室底板,驾驶室底板后端与座椅座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驾驶室内部设有仪表板焊接, 仪表板焊接通过螺栓连接有压力表、水温表、气压表法兰装配;拨动阀、按钮阀通过自带螺纹与仪表板焊接装配;启动开关座、启动按钮通过自带螺纹连接后和仪表板焊接螺栓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踏板固定座上装配油门踏板总成和脚制动阀;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连接离合器踏板、离合踏板座。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座上端连接有工程车座椅, 工程车座椅与座椅座之间设有座椅底座套,座椅底座套用于调节所述工程车座椅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后驾驶室设有顶棚,所述顶棚设有矿用隔爆型信号开关、矿用隔爆型主令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后驾驶室设有后第一门板,后第一门板与座椅座和驾驶室底板连接;后第一门板铰连接有门体;后第一门板内侧配合门销焊接两件销座。

作为优选,所述后驾驶室设有后第二门板, 所述后第二门板和仪表板焊接、扩展驾驶室、驾驶室底板用螺栓连接,后第二门板内侧焊接一件销座。

作为优选,所述后驾驶室内部设有后方向盘,后方向盘连接有全液压转向器。

作为优选,所述后驾驶组件连接有油门拉线板,油门拉线板连接有油门拉线固定座。油门拉线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原拉线板同安装孔的外侧,此结构简单可靠,会少许增加拉线阻力。

作为优选,所述后驾驶组件设有气缸帽,气缸帽通过螺纹装配到气缸上,气缸装配到气缸固定座上,换挡控制器装配到换挡柄上数第一个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驾驶室直接与铆接车架装配连接,双驾驶室通过换向阀进行前后切换,方便操作,保证双驾驶室操作的安全性、独立性、可靠性。前后驾驶室中装配有转向控制系统、离合器总成、行车制动、驻车制动、油门总成、仪表总成、启动按钮、按钮阀、拨动阀;另外后驾驶室还有外壳保护组件、气控选档装置,同时配备液压和气控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双向驾驶技术的成功运用使前进和后退都采用正向驾驶,解决了车辆在狭窄巷道掉头和倒车的难题,同时解决了因倒车时视线不好造成的撞车问题,双侧液压助力机械转向使转向准确可靠,改善了原机械转向费力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向执行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向执行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向执行组件摇杆座、摇杆连接示意图;

图5为转向执行组件摇杆座、摇杆A-A剖面示意图;

图6为前转向组件示意图;

图7为后驾驶室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后驾驶室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后驾驶室剖视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后驾驶室剖视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1为后驾驶室门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矿用隔爆型信号开关接线示意图;

图13为矿用隔爆型主令开关接线示意图;

图14为信号开关、主令开关安装示意图

图15前后转向切换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16后驾驶油门拉线位置示意图;

图17选档和换挡结构示意图;

图18选档和换挡结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双驾驶系统,所述双驾驶系统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前侧设有前转向组件1,前转向组件1设置在前驾驶室内部,车架下部设有转向执行组件,车架后侧设有后驾驶组件,后驾驶组件设置在所述后驾驶室2内部;所述前转向组件1包括前方向盘53、第一前转向支架55、第二前转向支架54、全液压转向器19;所述前方向盘53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转向支架55上端;所述第二前转向支架54连接在所述第一前转向支架55上端;所述全液压转向器19设置在所述第二前转向支架54侧部, 全液压转向器19与所述前方向盘53连接;

参见图4,所述转向执行组件包括转向动力缸带接头总成4、转向横拉杆总成5、油缸座6、右弯臂8、左弯臂9、摇杆座10、摇杆15、铜套11、直通式压注油杯14;所述转向动力缸带接头总成4通过球头与摇杆15和所述油缸座6左右对称装配;所述转向横拉杆总成5一端通过球头连接摇杆15,另一端分别连接右弯臂8、左弯臂9;所述油缸座6和摇杆座10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所述左弯臂9与左转向节臂通过锥孔装配,并通过螺栓防松,右弯臂通过平键与右转向节装配,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铜套11设置在所述摇杆座10上端,铜套11与摇杆座10的轴间隙配合,按照顺序装配大垫片12、螺母13、直通式压注油杯14;所述摇杆座10外侧连接有直通式压注油杯14;

参见图7、图8,所述后驾驶组件包括扩展驾驶室21、辅助支座22、固定架23、踏板固定座46、驾驶室底板24、座椅座25;所述扩展驾驶室21与所述驾驶室底板2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辅助支座22与车架后尾梁焊接,所述固定架23和辅助支座2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座椅座25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座椅座25通过所述踏板固定座46连接固定架23和驾驶室底板24,驾驶室底板24后端与座椅座25通过螺栓连接。

简而言之,转向动力缸带接头总成4与摇杆15连接;转向动力油缸带接头总成4通过油缸座6与车架连接;摇杆15与转向横拉杆总成5连接并通过左转向节、右转向节16与车桥左右转向节连接, 转向节连接有转向泵17;通过转向横拉杆总成5保证左右轮转向同步。铜套11和摇杆15过渡配合,铜套11与摇杆座10轴间隙配合,既有了装配的便利性,同时铜套11和摇杆座10轴之间的油槽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摇杆15与转向横拉杆总成5、转向动力油缸带接头总成4采用球头连接;左弯臂9与左转向节臂通过锥孔装配,并通过螺栓放松;左弯臂9通过平键7与修改后的右弯臂8装配,并通过螺栓紧固;转向横拉杆总成5通过球头一端连接摇杆15,另一端分别连接右弯臂8、左弯臂9保证使用的可靠。

参见图9、图10和图11,后驾驶室辅助支座22与车架后尾梁焊接,固定架23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后和辅助支座22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座椅座25通过螺栓连接与车架固连在一起,通过踏板固定座46连接固定架23和驾驶室底板56,驾驶室底板56后端与座椅座25通过螺栓连接,从而组成后驾驶室基本框架,后驾驶室外侧连接有后防撞3。仪表板焊接20与固定架23和踏板固定座46通过螺栓连接;扩展驾驶室21与仪表板焊接20和驾驶室底板56连接;后第一门板 28与座椅座25和驾驶室底板56连接;门体30通过合页29和后第一门板 28铰接连接;后第一门板 28内侧配合门销45焊接两件销座44;后第二门板31和仪表板焊接20、扩展驾驶室21、驾驶室底板56用螺栓连接;后第二门板31内侧焊接一件销座44;后方向盘43和全液压转向器19通过螺栓与固定架23连接;仪表板焊接20通过螺栓连接压力表35、水温表36、气压表37法兰装配;拨动阀33、按钮阀34通过自带螺纹与仪表板焊接20装配;启动开关座38、启动按钮39通过自带螺纹连接后和仪表板焊接20螺栓装配;踏板固定座46上装配油门踏板总成32和脚制动阀41;整改后的离合器踏板40与离合踏板座42焊接后与固定架23通过螺栓连接;工程车座椅27与座椅座25通过螺栓固定,中间通过座椅底座套26调节高度。

参见图12、图13、图14,打开整车电源总开关,矿用隔爆型信号开关57和前驾驶室的开关可以满足单独操作,实现照明。矿用隔爆型主令开关58和前驾驶室开关互不干涉,单独操作均可满足信号等使用要求。矿用隔爆型信号开关57、矿用隔爆型主令开关58装配在顶棚59并用螺栓紧固;矿用隔爆型信号开关57根据图示接线,并将相应的线号接到继电器盒内相应的接线柱;矿用隔爆型主令开关58根据图示接线。

参见图15,前后均装有全液压转向器19,驱动转向动力缸带接头总成4,实现前后转向功能。前后转向执行通过手动换向阀18进行切换。

参见图16,满足前驾驶拉线选档的要求前提下,选用大行程的气缸51实现后驾驶前进档选档,气缸51连接有换挡控制器49, 气缸帽50通过螺纹装配到气缸51上,后装配到气缸固定座52上;换挡控制器49装配到换挡柄上数第一个孔上;继续沿用前驾驶换挡方式,拉线换挡,结构简单。

参见图17、图18,油门拉线板47通过螺栓固定在原拉线板同安装孔的外侧,油门拉线固定座48装配在图示位置。此结构简单可靠,会少许增加拉线阻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后驾驶之间的切换实现双向驾驶均前进的方式。解决了因巷道狭窄车辆掉头的难题,同时解决了因倒车时因视线不好造成的撞车问题;双侧液压助力机械转向使转向准确可靠,改善了原机械转向费力现象。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搅拌运输车回程时间,同时为发展同类车型提供了新的平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