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池温度管理的电动车增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514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充电电池及电动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电池温度管理的电动车增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环保意识增强,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和低碳消费的概念已成为主流。再加上国家对车企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能源转换由油转电的趋势已势不可挡。但是电动车以可充电电池作为动力,存在动力不足,行驶路程较短的缺陷。而且可充电电池对温度的依赖性很高,尤其是在低温下。

以铅酸可充电电池为例,在低温下会存在以下缺点:

1、铅酸可充电电池工作温度降至0℃以下充电,在充电初始负极板会发生严重的浓差极化,使电池充电接受能力被限制,进而造成电池充、放电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减少。

2、同容量系列电池,以相同的放电速率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放电时,容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温度降低而减少。

3、当环境温度降至0℃以下,温度每降低10℃,电池内阻约增大15%左右,可充电电池5容量会明显减小。

综上所述,由铅酸电池的结构特性决定,在低温状态下,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充电效率,容量都会下降。若电动车辆负载过大,长时间大电流放电,电池的实际放电容量将会变得更小。这也是所有铅酸电池在冬季使用中不够理想的原因。另外冬季气温低时也不能过放电,否则随着电解液密度的下降会造成电池结冰,引起电池极板胀裂、粉碎,电池外壳鼓包等不可修复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带电池温度管理的电动车增程系统,一方面能够增加电动车的行程,另一方面能够对电动车的可充电电池的表面温度进行调节,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电池温度管理的电动车增程系统,包括发动机、水泵、换热器、吹风件和可充电电池;

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水泵,所述发动机上设有发电机,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和所述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

所述水泵和所述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且所述冷媒管和所述发动机有热交换;

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可充电电池和所述吹风件之间;

所述吹风件和所述发电机电性连接。

效果,在可充电电池的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启动,此时,发动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机给可充电电池充电,发动机在转动同时带动了水泵转动,水泵将换热器内的冷媒抽出,冷媒管和发动机产生热交换,最后冷媒回到换热器,往复循环,发动机的热量被带到换热器内,当可充电电池处的温度较低时,启动吹风件,风吹过换热器,和换热器发生热交换形成热风吹到可充电电池上,使得可充电电池的温度升高,保证可充电电池的工作效率,提高可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为水箱,所述冷媒管为水管。

效果,水为冷媒,对管道压力的要求较低。

进一步的,所述冷媒管缠绕所述发动机的缸头。

效果,发生热交换的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件为双向电控风扇。

效果,双向电控风扇正转将风吹向可充电电池,实现可充电电池处的升温,双向电控风扇反转时,形成方向气流,将换热器内的热量带走,在一定程度上对可充电电池起到了散热的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电量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可充电电池上;

所述控制器分别和温度传感器、电量传感器、吹风件、发动机电性连接。

效果,控制器实时监控温度和电量信息,控制器控制发动机的启动及吹风件的正转和反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能够给可充电电池充电,增加电动车的行程。

二、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带到可充电电池位置,能够对可充电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调节,使得可充电电池的工作效率增加,使用寿命延长,同时发动机的寿命增加也得到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带电池温度管理的电动车增程系统,包括发动机1、水泵2、换热器3、吹风件4和可充电电池5;可充电电池5为蓄电池,且多个蓄电池形成电池包,发动机1可以为燃气式或燃油式,所述发动机1驱动所述水泵2,所述发动机1上设有发电机11,所述发动机1驱动所述发电机11,所述发电机11和所述可充电电池5电性连接;所述水泵2和所述换热器3通过冷媒管31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且所述冷媒管31和所述发动机1有热交换;所述冷媒管31缠绕所述发动机1的缸头。所述换热器3为水箱,所述冷媒管31为水管。所述换热器3位于所述可充电电池5和所述吹风件4之间;所述吹风件4和所述发电机11电性连接。所述吹风件4为双向电控风扇。

如图1所示,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6;所述温度控制系统6包括控制器61、温度传感器62、电量传感器63;所述温度传感器62和所述电量传感器63设置在所述可充电电池5上;所述控制器61分别和温度传感器62、电量传感器63、吹风件4、发动机1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及流程:

铅酸蓄电池工作温度降至0℃以下充电,在充电初始负极板会发生严重的浓差极化,使电池充电接受能力被限制,进而造成电池充、放电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减少。同容量系列电池,以相同的放电速率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放电时,容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温度降低而减少。电池容量与温度的关系为:

Ct=Ce×[1+K(t-25)] (1)

式(1)中:Ct——温度为t℃时的电池容量;Ce——温度为25℃时的电池容量;K——温度系数,与放电速率有关,当采用C/10放电时(C代表电池额定容量),K=0.006/℃;当采用C/3放电时,K=0.008/℃;当采用C/1放电时,K=0.001/℃;

以具体某电池为例,额定容量为185Ah(5小时率),在0℃环境温度下,若以平均37A恒流(C/5)放电,实际放电容量仅为148Ah,温度再降低实际容量还会显示减少。当环境温度降至0℃以下,温度每降低10℃,电池内阻约增大15%左右,蓄电池容量会明显减小。

在低温状态下,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充电效率,容量都会下降。若电动车辆负载过大,长时间大电流放电,电池的实际放电容量将会变得更小。这也是所有可充电电池5在冬季使用中不理想的原因。另外冬季气温低时也不能过放电,否则随着电解液密度的下降会造成电池结冰,引起电池极板胀裂、粉碎,电池外壳鼓包等不可修复的损坏。在寒冷的东北地区,很多气温都已下降至零下二十度以下,此种情况尤为严重。

控制器61能够检测电瓶电量与电池包温度。当控制器61监测到电瓶电量不足时,增程系统自动启动,开始发电工作,并且根据负载大小自动调节增程系统发电量,为驱动电机提供动力,为电池包提供充电。增程系统配置的循环水冷系统开始工作:增程系统带有水泵2,水泵2将水箱内的水通过进水管抽入发动机1,围绕发动机1缸头进行水冷散热。后端负载越大,电瓶电量越低,增程系统发电功率就越高,产生的热量就会越高,带来冷却用水温度快速升高。带有热量的水通过出水管回到换热器3,换热器3安装在电池包的外侧,换热器3外接一个电控转向风扇,该风扇可通过控制器61控制正反转以控制空气流动方向。当天气寒冷时,控制器61检测到电池包温度低,会控制电控风扇正向转动,换热器3内的热量被吹入电池包内进行加热,可充电电池5温度持续升高,提高电量,提高放电能力。控制器61检测到电池包温度过高时,会控制电控风扇反向转动,产生反向风力,换热器3内热量被反向带走,同时,还能给电池包以适当的散热。

增程系统,在不增加任何能耗的情况下,利用增程系统发电时自身需要散热的特性,通过特定的装置与安装方式,给电池提供温度管理,在正常续航的基础上,又提高了电池容量,额外增加续航里程,而且该系统极大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保护电池极板、外壳等外设装置,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