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组装式车内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6908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快速组装式车内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内胎,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组装式车内胎。



背景技术:

自行车、电动车及摩托车等在我国使用非常普遍,当其内胎损坏需要更换时,需将整个车轮拆下才能将旧的取出装上新胎,但是要拆装车轮往往要借助专业工具和维修人员,十分不便。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专利CN205130818U公开了一种新型快速组装式充气内胎,胎身两端的外凸式封头和内凹式封头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接在一起,外凸式封头和内凹式封头内设置的磁铁,使得封头对接更加紧密快捷,能达到传统封闭式充气内胎相同的效果,且安装简单。中国专利CN205905673U公开了一种快速更换内胎,内胎本体为一具有断口的环形袋,断口侧面设置有若干按钮插孔,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内胎本体上,内胎本体的两个断口内侧壁中心点上设置有两个能相互吸引的圆形磁铁片,使得内胎两端能够紧密贴合。以上内胎结构均需要单独设置磁铁,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组装式车内胎,能非常简便快速地完成更换内胎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组装式车内胎,包括内胎本体,所述内胎本体包括胎身及设置在所述胎身上的气门嘴,所述胎身为开放式长条状中空筒体;

所述车内胎还包括磁性左封头、磁性右封头和磁性橡胶套,所述磁性左封头和所述磁性右封头分别设置在中空筒体的两端,所述磁性左封头和所述磁性右封头呈相互楔合的楔形,对合后将胎身连接成圆环,所述磁性橡胶套套接于磁性左封头和磁性右封头的端面连接处,所述磁性左封头的楔形面上设有若干圆形凹槽Ⅰ,所述磁性右封头的楔形面上对应位置设有与圆形凹槽Ⅰ相适配的圆形凸起Ⅰ,所述磁性左封头和所述磁性右封头的侧壁上还分别设有若干圆形凹槽Ⅱ;

所述磁性橡胶套包括片状本体,所述片状本体呈矩形,所述片状本体的长度与充气状态时形成闭合的筒体结构的胎身外径相同,所述磁性左封头和磁性右封头与磁性橡胶套的配合处均呈里缩阶梯状,所述片状本体的厚度等于阶梯高度,所述片状本体的宽度略小于磁性左封头和磁性右封头的阶梯长度总和,所述片状本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与圆形凹槽Ⅱ相适配的圆形凸起Ⅱ,所述片状本体的外侧面中部开设有条状凹槽,所述片状本体的一侧壁上与所述条状凹槽对应位置设有磁性橡胶条,所述磁性橡胶条与所述条状凹槽的形状尺寸相一致,所述磁性橡胶条的末端内侧粘有贴纸;

所述磁性左封头、磁性右封头和磁性橡胶套由同种材质的磁性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楔形角度为15度至35度。

优选的,所述气门嘴为英式气嘴、法式气嘴或美式气嘴。

进一步地,所述胎身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胎身采用氯化丁基橡胶或溴化丁基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磁性橡胶材料制成的左右封头实现内胎的断开与结合,同时通过封头楔形面上的凹凸设计以及封头侧壁与磁性橡胶套上的凹凸设计,当向内胎充气时,凹凸两端自动压合,加强了内胎中的断口两端之间的稳固性,无需另外设置磁铁,易生产,易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磁性橡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胎身,2、气门嘴,3、磁性左封头,4、磁性右封头,5、磁性橡胶套,6、圆形凹槽Ⅰ,7、圆形凸起Ⅰ,8、圆形凹槽Ⅱ,9、圆形凸起Ⅱ,10、条状凹槽,11、磁性橡胶条,12、贴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组装式车内胎,包括内胎本体,所述内胎本体包括胎身1及设置在所述胎身1上的气门嘴2,所述胎身1为开放式长条状中空筒体;

所述车内胎还包括磁性左封头3、磁性右封头4和磁性橡胶套5,所述磁性左封头3和所述磁性右封头4分别设置在中空筒体的两端,所述磁性左封头3和所述磁性右封头4呈相互楔合的楔形,对合后将胎身1连接成圆环,所述磁性橡胶套5套接于磁性左封头3和磁性右封头4的端面连接处,所述磁性左封头3的楔形面上设有若干圆形凹槽Ⅰ6,所述磁性右封头4的楔形面上对应位置设有与圆形凹槽Ⅰ6相适配的圆形凸起Ⅰ7,通过凹凸卡合增大了左右封头的接触面积,同时有利于左右封头定位,增强了稳定性,所述磁性左封头3和所述磁性右封头4的侧壁上还分别设有若干圆形凹槽Ⅱ8;

所述磁性橡胶套5包括片状本体,所述片状本体呈矩形,所述片状本体的长度与充气状态时形成闭合的筒体结构的胎身1外径相同,所述磁性左封头3和磁性右封头4与磁性橡胶套5的配合处均呈里缩阶梯状,所述片状本体的厚度等于阶梯高度,所述片状本体的宽度略小于磁性左封头3和磁性右封头4的阶梯长度总和,所述片状本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与圆形凹槽Ⅱ8相适配的圆形凸起Ⅱ9,所述片状本体的外侧面中部开设有条状凹槽10,所述片状本体的一侧壁上与所述条状凹槽10对应位置设有磁性橡胶条11,所述磁性橡胶条11与所述条状凹槽10的形状尺寸相一致,所述磁性橡胶条11的末端内侧通过热熔胶粘有贴纸12;圆形凹槽Ⅱ8与圆形凸起Ⅱ9卡合后,将磁性橡胶条11恰好嵌入条状凹槽10中,通过磁性相吸,同时通过贴纸12进一步固定胶条,完成磁性橡胶套的装配;

所述磁性左封头3、磁性右封头4和磁性橡胶套5由同种材质的磁性橡胶制成,其中,磁性左封头3、磁性右封头4的主体材料与胎身1的主体材料相同,并添加了经过偶联剂或聚乙二醇改性的钡铁氧体磁粉,采用注射硫化成型工艺,先预制成型,再与胎身1材料模压成为一体,在硫化罐中硫化成型;磁性橡胶套5的主体材料与胎身1的主体材料相同,并添加了经过偶联剂或聚乙二醇改性的钡铁氧体磁粉,直接将胶料放置于模具中并使用平板硫化机硫化成型。

磁性左封头3、磁性右封头4和磁性橡胶套5在使用前需要充磁,磁场强度大于10000GS,充磁时间15-25分钟。

优选的,所述楔形角度为15度至35度。

优选的,所述气门嘴2为英式气嘴、法式气嘴或美式气嘴。

为增大内胎与外胎之间的摩擦,使内胎不易移位,延长使用寿命,所述胎身1表面还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胎身1采用氯化丁基橡胶或溴化丁基橡胶制成。

具体安装时,先将此车内胎半充气,固定气门嘴2位置,并将半充气的内胎除磁性左封头3、磁性右封头4和磁性橡胶套5以外的胎身部分塞入外胎中;接着,将磁性左封头3、磁性右封头4通过楔形面的圆形凹槽Ⅰ6和圆形凸起Ⅰ7卡合连接,将磁性橡胶套5内侧的圆形凸起Ⅱ9与封头侧壁上的圆形凹槽Ⅱ8卡合,磁性橡胶套5在左右封头外侧缠绕一圈,使用磁性橡胶条11紧紧缠在磁性橡胶套5外侧面中部的条状凹槽10中,撕掉磁性橡胶条11末端的贴纸12将其紧紧贴合在条状凹槽10内,利用磁性作用以及左封头与右封头间、橡胶套与封头间的凹凸固定,使得内胎两端结合的非常紧密;最后将整个内胎塞入外胎中,继续充气,使得内胎紧贴在外胎与车圈上。这样结构的内胎在安装好后完全不亚于无断口内胎的使用效果,操作简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