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5768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应急启动电源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智能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背景技术:

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多用于在极端条件下的汽车启动,例如低温启动,在短时间内提供大电流,从而启动汽车。在极端条件下,瞬间堵转电流可达1000A 以上,属于典型的短时间大电流放电情况,使用的次数并不会很频繁。所以线路的设计也都是以这个标准设计的,但是,传统技术中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尚存在诸多不足,例如:

1、应急启动电源输出过载、短路或接反到汽车自身电源上时,应急电源的将有大电流输出,导致电池过热或其它损坏,在再次充电时,会出现鼓胀甚至起火的问题;2、汽车启动后发电机长时间反向给电池充电,使得应急启动电源不能适用或损坏;3、用户短时间内反复启动汽车,会导致电源温度过高,使得汽车起火的情况;4、用户不能及时获取电源的信息,从而无法了解长时间闲置未被使用的电池电量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智能汽车应急启动电源来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其能够检测过载、短路或反接的情况并及时切断电池组模块BAT1的输出,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避免电池组模块BAT1被反向充电,而且,能够避免用户短时间反复启动汽车导致温度过高的情况;以及,能够通过蓝牙模块BT,能够让用户实时获取信息。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包括电池组模块BAT1、检测模块、保护模块、微控制器MCU、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通信的无线模块以及用于与汽车电源正负极连接的接线夹,

所述接线夹的正极与电池组模块BAT1的正极连接,所述接线夹的负极通过电阻R1和微控制器MCU的DECT管脚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MCU分别连接电池组模块BAT1、无线模块,所述电池组模块BAT1的负极接地;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所述微控制器MCU通过第一检测单元接地,所述微控制器MCU通过第二检测单元接地;

所述保护模块包括光耦IC4、MOS管Q1以及肖特基二极管D1,所述光耦IC4的发光器接入接线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光耦IC4的受光器的两端分别接地和连接微控制器MCU,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连接电池组模块BAT1的负极和微控制器MCU,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MOS管Q1 的源极,所述MOS管Q1 的漏极与接线夹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Q1 的栅极与微控制器MCU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热敏电阻,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第二热敏电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热敏电阻为PTC热敏电阻PTC1,所述第二热敏电阻为PTC热敏电阻PTC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耦IC4的发光器并联有电阻R99,所述电阻R99接入接线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MOS管Q1 的栅极通过电阻R3与微控制器MCU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组模块BAT1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三串三元锂电池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控制器MCU与接线夹的正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BT。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整体电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光耦IC4和电阻R1能够检测过载、短路或反接的情况并及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MOS管Q1切断电池组模块BAT1的输出,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通过肖特基二极管D1避免电池组模块BAT1被反向充电,而且,通过PTC热敏电阻PTC1和PTC热敏电阻PTC2,能够避免用户短时间反复启动汽车导致MOS管Q1、肖特基二极管D1以及电池组模块BAT1的温度过高的情况;以及,能够通过蓝牙模块BT,能够让用户实时获取信息,具有操作方便智能、实用性强、低成本以及低功耗等特点。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包括电池组模块BAT1、检测模块、保护模块、微控制器MCU、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通信的无线模块以及用于与汽车电源正负极连接的接线夹,其中:

所述接线夹的正极与电池组模块BAT1的正极连接,所述接线夹的负极通过电阻R1和微控制器MCU的DECT管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MCU与所述接线夹的正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所述微控制器MCU分别连接电池组模块BAT1的正极和无线模块,所述电池组模块BAT1的负极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模块BAT1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三串三元锂电池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BT,当然并不限于蓝牙模块BT。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所述微控制器MCU通过第一检测单元接地,所述微控制器MCU通过第二检测单元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热敏电阻,所述第一热敏电阻为PTC热敏电阻PTC1;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第二热敏电阻,所述第二热敏电阻为PTC热敏电阻PTC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并不限于PTC热敏电阻;

所述保护模块包括光耦IC4、MOS管Q1以及肖特基二极管D1,所述光耦IC4的发光器接入接线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耦IC4的发光器并联有电阻R99,所述电阻R99接入接线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光耦IC4的受光器的两端分别接地和连接微控制器MCU,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连接电池组模块BAT1的负极和微控制器MCU,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MOS管Q1 的源极,所述MOS管Q1 的漏极与接线夹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Q1 的栅极与微控制器MCU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OS管Q1 的栅极通过电阻R3与微控制器MCU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原理如下:微控制器MCU通过光耦IC4来判断是否有外接负载,通过电阻R1来判断是否有短路及反接,如果电阻R1处的电压等于电池组模块BAT1的电压,则为短路;如果电阻R1处的电压高于电池组模块BAT1的电压,则为反接;当微控制器MCU判断外接负载正确后,微控制器MCU输出高电平通过电阻R3把MOS管Q1导通输出电压,在输出电压时微控制器MCU实时通过电阻R1跟电池组模块BAT1的电压做比较,以检测输出电流的大小及是否过流,当在输出过程中出现短路时,电阻R1可以立即检测到,微控制器MCU立即输出低电平使MOS管Q1不导通,关闭输出;如果用于启动有其它故障的汽车时,用户会短时间内反复启动汽车,而此时通过PTC热敏电阻PTC2的阻值变化实时检测MOS管Q1及肖特基二极管D1是否会过热,通过PTC热敏电阻PTC1的阻值变化实时检测电池温度是否会过高,在输出过程只要以上两个检测口任何一个口温度过高时微控制器MCU马上关闭输出,并通过蓝牙模块BT把状态传送到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上;当汽车正常启动后发电机的电压会达到14.5V左右,此时由于肖特基二极管D1单向导通的特性,使电流没办法给电池组模块BAT1反向充电;同理当用户接到24V供电的汽车上用,此时肖特基二极管D1单向导通的特性,使电流没办法给电池组模块BAT1反向充电;当电池电压低11V时,蓝牙模块BT会自动给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发送报警信号,提醒用户及时充电防止长时间没用时电量太低而没办法启动发动机,并防止电池组模块BAT1过放电。

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其主要是整体电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光耦IC4和电阻R1能够检测过载、短路或反接的情况并及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MOS管Q1切断电池组模块BAT1的输出,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通过肖特基二极管D1避免电池组模块BAT1被反向充电,而且,通过PTC热敏电阻PTC1和PTC热敏电阻PTC2,能够避免用户短时间反复启动汽车导致MOS管Q1、肖特基二极管D1以及电池组模块BAT1的温度过高的情况;以及,能够通过蓝牙模块BT,能够让用户实时获取信息,具有操作方便智能、实用性强、低成本以及低功耗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