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858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支撑板。



背景技术:

悬置系统连接发动机和车身的重要部分,对整车的NVH性能影响很大,因此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中固定支架的刚度必须满足性能实用要求。随着整车NVH要求的提升,固定支架的结构设计也在不断的优化提升,从开始的两点式普通支架到三点式结构组合支架,再到盒状支架,结构强度逐渐增加。

公告号为CN2060863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中的固定支架,它包括长条状的板体,板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板体的两端均具有向同一方向弯折的翼板,板体的一侧具有弯折的侧板,侧板的弯折方向与翼板的弯折方向一致且两个翼板与一个侧板相互合围靠拢。

这种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中的固定支架两侧虽然呈盒状支撑结构,支撑强度大,但只有两侧是呈盒状支撑结构,另外两侧没有支撑结构,当固定支架晃动时,容易出现支撑不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四侧的支撑结构能够支撑稳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支撑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两侧延伸有固定板,所述板体另外两侧分别延伸有固定滑板和连接片,所述固定滑板和固定板末端均延伸有与板体平行的支撑翼,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螺纹通孔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通过固定滑板滑入支撑的部位,将螺栓转入螺纹通孔一中,完成一侧的固定,再通过固定滑板和固定板三个方面的支撑,完成整体的支撑效果,最后通过支撑翼分散固定滑板和固定板的支撑力。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上开设有若干个螺纹通孔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通孔二能够通过螺栓固定板体,进一步增加支撑板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滑板朝内侧凹陷有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能够使固定滑板滑入安装部位,使支撑板固定在安装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固定滑板和连接片与板体倒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棱角的支撑板会容易磕碰导致棱角变形,圆角的支撑板能够有效减少磕伤,同时也保护工作人员,减少被被划伤的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滑板与支撑翼倒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棱角的支撑板会容易磕碰导致棱角变形,圆角的支撑板能够有效减少磕伤,支撑的地方倒圆角能够减少支撑架和下部支撑地方的划伤。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梯形且较长一边靠近板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梯形的固定板能够减少用料并且梯形能够能为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滑板与板体水平面的夹角为8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角为80度可以将承受力均摊到支撑翼上,减少支撑板的支撑力。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滑板与板体倒圆角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滑板与支撑翼倒圆角处同样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能够连接固定板、固定滑板和板体,使支撑的时候减少支撑力使固定板向外张开,加强整体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固定滑板和连接片,从而产生能够使支撑板更加稳定的效果;

2.采用了倒圆角,从而产生能够减少人员被划伤的效果;

3.采用了加强筋,从而产生能够增强整体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体;11、螺纹通孔二;2、固定板;3、固定滑板;31、滑槽;4、连接片;41、螺纹通孔一;5、支撑翼;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支撑板,如图1所示,包括板体1两侧延伸有固定板2,另外两侧分别延伸有固定滑板3和连接片4,连接片4上开设有螺纹通孔一41,固定滑板3上开设有滑槽31,能够通过滑槽31滑入支撑部位固定住支撑板,再螺栓穿过螺纹通孔一41再次固定支撑板。再通过固定板2和固定滑板3起到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滑板3呈梯形且长的一边靠近板体1,能够爱节省材料并且梯形更为容易安装。固定滑板3与板体1水平面的夹角为80度,可以将承受力均摊到支撑翼5上,分摊支撑板收到的支撑力。

如图1所示,在板体1上开设有若干的螺纹通孔二11,可以螺栓通过螺纹通孔二11来进一步固定支撑板。固定滑板3和固定板2末端都固定连接有平行于板体1的支撑翼5,支能够将整体的支撑力分摊到支撑翼5上,减少固定板2和固定滑板3上的支撑力。

如图1所示,板体1与固定板2和固定滑板3之间倒圆角,固定板2和固定滑板3与支撑翼5倒圆角,能够减少工作人员被棱角划伤的可能并且增加整体的美观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固定板2和固定滑板3与板体1倒圆角处设置有加强筋6,同样,在固定板2和固定滑板3与支撑翼5倒圆角处同样设置有相同的加强筋6,能够使固定板2、固定滑板3、固定翼和板体1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减少因为承重过大导致固定板2和固定滑板3向外弯曲的可能。

具体实施方式:通过支撑板上的固定滑板3滑入安装支撑板相对的部位,将螺栓转入螺纹通孔一41中,初步完成支撑板的固定,再通过板体1上的螺纹孔二转入螺栓,完成支撑板的最终固定;接着通过固定滑板3和固定板2三个方面的支撑,完成整体的支撑效果,最后通过支撑翼5分散固定滑板3和固定板2的支撑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