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3014发布日期:2018-09-14 23:0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国内各汽车厂家为了度增加后备箱空间,通常将后排座椅设计为可折叠/放倒座椅,在座椅折叠/放倒后可以获取更大的后备箱空间。可座椅折叠/放倒通常有七种做法,一是坐垫固定,靠背向前放倒;二是坐垫向前翻转,靠背向前折平;三是靠背向前折叠,座椅整体向前翻转;四是座椅侧翻;五是采用四连杆机构,座椅整体向前、向下折平;六是靠背向前折平,座椅整体向后翻转沉入后备箱凹坑中;七是坐垫向前翻转180°,靠背向前折平。

现在技术存在问题:

(1)坐垫固定,靠背向前折平。靠背Z向占用空间较大,导致后备箱空间大小受到限制,影响长件、大件物体放置。

(2)坐垫向前翻转,靠背向前折平。坐垫翻转机构在反复操作使用后会出现结构松动,坐垫易偏离设计位置,进而影响乘坐舒适性和产生异响;翻转机构外露,不美观;安全系数低,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时后排坐垫无法给予后排乘客足够强度的臀部支撑,致使后排乘客易滑出座椅,进而大大增加后排乘客的伤害风险。

(3)靠背向前折叠,座椅整体向前翻转90°。座椅翻转后占用Z向空间较大,不利于放置长件物体;座椅转动铰链较多,容易产生异响;座椅翻转后无法固定,车辆行驶过程中座椅会向后翻;翻转后座椅底部结构外露,不美观。

(4)座椅侧翻。占用侧向空间较大,后备箱空间大小受到限制;座椅转动铰链较多,容易产生异响;侧翻后座椅底结构部外露,不美观,座椅底部结构易划伤物品。

(5)四连杆机构。坐垫、靠背折叠在一起,占用高度方向空间,后备箱空间大小受到限制。

(6)座椅靠背向前折平,座椅整体向后翻转沉入后备箱凹坑中。座椅占用备胎空间,无法存放备胎;坐垫、靠背折平后占用空间较大,所需用的后备箱空间也较大,大部分车辆无法布置该结构。

(7)坐垫向前翻转180°,靠背向后折平。坐垫由折平状态展开到使用状态时,需要操作人员上车才能完成操作,使用不便;坐垫向前翻转后不能锁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坐垫会震动、产生异响;坐垫、靠背锁止机构为地板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其优点是座椅折叠操作简单、无需单独对坐垫进行操作,座椅占用空间仅为坐垫/靠背的厚度、Z向空间和侧向空间占用也较少、能实现大部分车型行李箱空间最大化问题、也不影响备胎存放以及提高了座椅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包括坐垫组件、靠背组件、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所述坐垫组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骨架上,所述靠背组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骨架上,所述坐垫骨架和所述靠背骨架铰接有折叠机构,所述坐垫骨架和所述靠背骨架之间可解除式连接有坐垫锁止机构和靠背锁止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还可以是:

所述坐垫骨架包括坐垫架和坐垫支架,所述坐垫架和所述坐垫支架之间铰接连接有坐垫支撑杆,所述坐垫支撑杆上端与所述坐垫架中部铰接连接,所述坐垫支撑杆下端与所述坐垫支架前端铰接连接,所述坐垫支撑杆与所述坐垫架铰接处设置有坐垫翻转簧,所述坐垫翻转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坐垫支撑杆上,所述坐垫翻转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坐垫架上。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所述坐垫支撑杆和坐垫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两端和所述第二联动杆两端均铰接于所述坐垫支架和所述靠背骨架之间,所述坐垫联动杆前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杆下端铰接连接,所述坐垫联动杆中部与所述第一联动杆下端铰接连接,所述坐垫联动杆后端与所述坐垫支撑杆下端铰接连接。

所述坐垫锁止机构包括坐垫锁止锁钩、坐垫锁销和坐垫锁紧扭簧,所述坐垫锁止锁钩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骨架底部的中部,所述坐垫锁销固定连接在所述坐垫架前端中部,所述坐垫锁紧扭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骨架底部的中部和所述坐垫锁止锁钩下部,所述坐垫锁紧扭簧中部套设于所述坐垫锁止锁钩中部上且与所述坐垫锁止锁钩中部相抵,所述坐垫锁止锁钩与所述坐垫锁销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靠背锁止机构包括靠背锁止锁钩、靠背锁销和靠背锁紧扭簧,所述靠背锁止锁钩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骨架底部的侧部,所述靠背锁销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联动杆上,所述靠背锁紧扭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骨架底部的侧部和所述靠背锁止锁钩下部,所述靠背锁紧扭簧中部套设于所述靠背锁止锁钩中部上且与所述靠背锁止锁钩中部相抵,所述靠背锁止锁钩与所述靠背锁销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靠背骨架设置有解锁拉带,所述坐垫锁止锁钩上固定连接有坐垫定位杆,所述坐垫锁紧扭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坐垫定位杆上,所述靠背锁止锁钩上固定连接有靠背定位杆,所述靠背锁紧扭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定位杆上,所述解锁拉带与所述坐垫定位杆和所述靠背定位杆固定连接。

所述坐垫支撑杆中部横向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坐垫架底部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坐垫架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胶垫,所述胶垫与所述坐垫支架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坐垫架和/或所述坐垫支架和/或所述靠背骨架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延伸的加强件。

所述坐垫骨架和所述靠背骨架上的铰接处均通过台阶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包括坐垫组件、靠背组件、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所述坐垫组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骨架上,所述靠背组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骨架上,所述坐垫骨架和所述靠背骨架铰接有折叠机构,所述坐垫骨架和所述靠背骨架之间可解除式连接有坐垫锁止机构和靠背锁止机构。这样,坐垫组件翻转连接于坐垫骨架上,坐垫组件可以翻转或折平。靠背组件翻转连接于靠背骨架上,靠背组件可以翻转或折平。坐垫锁止机构可以实现坐垫骨架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靠背锁止机构可以实现靠背骨架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折叠机构可以实现坐垫组件和靠背组件的翻转或者折叠。工作时,通过靠背锁止机构,解锁靠背组件,从而使得靠背组件可以向后折平,当靠背组件折叠的同时,通过折叠机构可以带动坐垫组件向前翻转折平,从而实现了坐垫组件和靠背组件的同时折平。当需要使用座椅时,将靠背组件向上翻起,靠背骨架通过靠背锁止机构锁止,坐垫组件向上翻起,坐垫骨架通过坐垫锁止机构锁止,从而实现坐垫组件和靠背组件的还原,即座椅形成。坐垫组件和靠背组件的同时折叠过程,不仅使得无需单独对坐垫进行操作,座椅折叠操作简单,而且座椅占用空间仅为坐垫组件/靠背组件的厚度,Z向空间占用也较少,不占侧向空间,实现大部分车型行李箱空间最大化问题,也不影响备胎存放。坐垫组件有坐垫锁止机构控制、靠背组件有靠背锁止机构控制,坐垫组件和靠背组件单独设置相对应的机构,使得座椅安全系数较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座椅折叠操作简单、无需单独对坐垫组件进行操作,座椅占用空间仅为坐垫组件/靠背组件的厚度、Z向空间和侧向空间占用也较少、能实现大部分车型行李箱空间最大化问题、也不影响备胎存放以及提高了座椅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的坐垫架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的坐垫支架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的靠背骨架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坐垫锁止机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坐垫锁止机构锁止状态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靠背锁止机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靠背锁止机构锁止状态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的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的折平状态示意图。

图号说明

1、靠背组件;2、坐垫组件;3、坐垫骨架;31、坐垫架;311、胶垫; 32、坐垫支架;33、坐垫翻转簧;4、靠背骨架;41、解锁拉带;5、坐垫锁止机构;51、坐垫锁止锁钩;52、坐垫锁销;53、坐垫锁紧扭簧;54、坐垫定位杆;6、靠背锁止机构;61、靠背锁止锁钩;62、靠背锁销;63、靠背锁紧扭簧;64、靠背定位杆;7、折叠机构;71、第一联动杆;72、第二联动杆;73、坐垫联动杆;74、坐垫支撑杆;741、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1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11相关各图,包括坐垫组件2、靠背组件1、坐垫骨架3和靠背骨架4,所述坐垫组件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骨架3上,所述靠背组件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骨架4上,所述坐垫骨架3和所述靠背骨架4铰接有折叠机构7,所述坐垫骨架3和所述靠背骨架4之间可解除式连接有坐垫锁止机构5和靠背锁止机构6。这样,坐垫组件2翻转连接于坐垫骨架3上,坐垫组件2可以翻转或折平。靠背组件1翻转连接于靠背骨架4上,靠背组件1可以翻转或折平。坐垫锁止机构5可以实现坐垫骨架3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靠背锁止机构6可以实现靠背骨架4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折叠机构 7可以实现坐垫组件2和靠背组件1的翻转或者折叠。工作时,通过靠背锁止机构6,解锁靠背组件1,从而使得靠背组件1可以向后折平,当靠背组件1折叠的同时,通过折叠机构7可以带动坐垫组件2向前翻转折平,从而实现了坐垫组件2和靠背组件1的同时折平。当需要使用座椅时,将靠背组件1向上翻起,靠背骨架4通过靠背锁止机构6锁止,坐垫组件2向上翻起,坐垫骨架3通过坐垫锁止机构5锁止,从而实现坐垫组件2和靠背组件1的还原,即座椅形成。坐垫组件2和靠背组件1的同时折叠过程,不仅使得无需单独对坐垫进行操作,座椅折叠操作简单,而且座椅占用空间仅为坐垫组件2/靠背组件1的厚度,Z向空间占用也较少,不占侧向空间,实现大部分车型行李箱空间最大化问题,也不影响备胎存放。坐垫组件2有坐垫锁止机构5控制、靠背组件1有靠背锁止机构6控制,坐垫组件2和靠背组件1单独设置相对应的机构,使得座椅安全系数较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座椅折叠操作简单、无需单独对坐垫组件2进行操作,座椅占用空间仅为坐垫组件2/靠背组件1的厚度、Z向空间和侧向空间占用也较少、能实现大部分车型行李箱空间最大化问题、也不影响备胎存放以及提高了座椅安全系数。较优选的是,坐垫组件2包括坐垫海绵和坐垫支撑板,靠背组件1包括靠背海绵和靠背支撑板。当座椅折叠后,坐垫支撑板和靠背支撑板能够全部遮挡坐垫骨架 3和靠背骨架4,避免坐垫骨架3外露,解决座椅底部结构外露问题不美观、划伤物体问题。较优选的,靠背组件2包括靠背海绵和靠背支撑板,坐垫组件1包括坐垫海绵和坐垫支撑板。靠背支撑板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在靠背骨架上,坐垫支撑板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在坐垫骨架上,通过可拆卸式固定的连接方式,使得坐垫海绵、坐垫支撑板、靠背海绵和靠背支撑板容易安装、拆卸,从而容易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11 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坐垫骨架3包括坐垫架 31和坐垫支架32,所述坐垫架31和所述坐垫支架32之间铰接连接有坐垫支撑杆74,所述坐垫支撑杆74上端与所述坐垫架31中部铰接连接,所述坐垫支撑杆74下端与所述坐垫支架32前端铰接连接,所述坐垫支撑杆74与所述坐垫架 31铰接处设置有坐垫翻转簧33,所述坐垫翻转簧3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坐垫支撑杆74上,所述坐垫翻转簧3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坐垫架31上。这样,坐垫支撑杆74上端铰接连接在坐垫架31中部,坐垫支撑杆74下端铰接在坐垫支架32前端,通过铰接连接,使得坐垫架31能够在坐垫支架32上翻转。坐垫翻转簧33位于坐垫支撑杆74和坐垫架31之间铰接处,解除锁止的坐垫组件2,通过坐垫翻转簧33,不仅可以使得坐垫组件2向前翻转到竖直状态,而且可以避免坐垫架31的金属件与坐垫支架32上的金属件解除,解决坐垫组件2翻转后异响的问题。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折叠机构7包括第一联动杆71、第二联动杆72、所述坐垫支撑杆74和坐垫联动杆73,所述第一联动杆71两端和所述第二联动杆72两端均铰接于所述坐垫支架32和所述靠背骨架4之间,所述坐垫联动杆73前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杆72下端铰接连接,所述坐垫联动杆 73中部与所述第一联动杆71下端铰接连接,所述坐垫联动杆73后端与所述坐垫支撑杆74下端铰接连接。这样,在第一联动杆71和第二联动杆72的作用下靠背组件1上端可以向前翻转、靠背组件1下端向后翻转,坐垫组件2在坐垫支撑杆74、坐垫联动杆73的作用下向前翻转,直到坐垫组件2、靠背组件1 折平。通过设置第一联动杆71、第二联动杆72、坐垫支撑杆74和坐垫联动杆 73,在座椅折叠过程中,无需单独对坐垫组件2进行操作,座椅折叠操作简单。坐垫联动杆73可避免折平后坐垫组件2震动产生异响。座椅折平后坐垫组件2向前折叠,靠背组件1向后折叠,座椅占用空间仅为坐垫组件2/靠背组件1的厚度,Z向空间占用也较少,不占侧向空间,实现大部分车型行李箱空间最大化问题,也不影响备胎存放。当座椅由折叠状态打开时,靠背组件1 在第一联动杆71、第二联动杆72的作用下,在水平状态下展开,直到靠背组件1通过靠背锁止机构6来实现靠背组件1锁止。坐垫组件2在坐垫联动杆73 的作用下展开到竖直状态,再手动将坐垫组件2向后压,使坐垫组件2通过坐垫锁止机构5来实现坐垫组件2锁止,即操作人员也不需要上车即可完成操作,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11 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坐垫锁止机构5包括坐垫锁止锁钩51、坐垫锁销52和坐垫锁紧扭簧53,所述坐垫锁止锁钩51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骨架4底部的中部,所述坐垫锁销52固定连接在所述坐垫架31 前端中部,所述坐垫锁紧扭簧5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骨架4底部的中部和所述坐垫锁止锁钩51下部,所述坐垫锁紧扭簧53中部套设于所述坐垫锁止锁钩51中部上且与所述坐垫锁止锁钩51中部相抵,所述坐垫锁止锁钩51 与所述坐垫锁销52可解除式相抵。这样,坐垫锁止机构5可以控制坐垫组件2 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坐垫锁止锁钩51位于靠背骨架4底部的中部,坐垫锁紧扭簧53一端连接在坐垫骨架3底部,另一端连接在坐垫锁止锁钩51下部,中部与坐垫锁止锁钩51中部相抵,坐垫锁紧扭簧53套设在坐垫锁止锁钩51 中部,从而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拉动坐垫锁紧扭簧53一端可以使坐垫锁止锁钩51转动,从而解除坐垫锁止锁钩51与坐垫锁销52的连接,使得坐垫锁止机构5解锁。当需要坐垫锁止锁钩51与坐垫锁销52的连接时,按压设置有坐垫锁销52一侧的坐垫架31,使得坐垫锁止锁钩51能够锁止在坐垫锁销52上,从而使得坐垫组件2锁止在靠背组件1上。较优选的是,坐垫锁止锁钩51中部固定连接有台阶螺栓,坐垫锁紧扭簧53套设在台阶螺栓上,通过台阶螺栓实现坐垫锁紧扭簧53的转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靠背锁止机构6包括靠背锁止锁钩61、靠背锁销62和靠背锁紧扭簧63,所述靠背锁止锁钩61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骨架4底部的侧部,所述靠背锁销6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联动杆72上,所述靠背锁紧扭簧6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骨架4底部的侧部和所述靠背锁止锁钩61下部,所述靠背锁紧扭簧63中部套设于所述靠背锁止锁钩61中部上且与所述靠背锁止锁钩61中部相抵,所述靠背锁止锁钩61 与所述靠背锁销62可解除式相抵。这样,靠背锁止机构6可以控制靠背组件1 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靠背锁止锁钩61位于靠背骨架4底部的侧部,靠背锁紧扭簧63一端连接在靠背骨架4底部的侧部,另一端连接在靠背锁止锁钩61 下部,中部与靠背锁止锁钩61中部相抵,靠背锁紧扭簧63套设在靠背锁止锁钩61中部,从而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拉动靠背锁紧扭簧63一端可以使靠背锁止锁钩61转动,从而解除靠背锁止锁钩61与靠背锁销62的的连接,使得靠背锁止机构6解锁。较优选的是,靠背锁止锁钩61中部固定连接有台阶螺栓,靠背锁紧扭簧63套设在台阶螺栓上,通过台阶螺栓实现靠背锁紧扭簧63的转动。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靠背骨架4设置有解锁拉带41,所述坐垫锁止锁钩51上固定连接有坐垫定位杆54,所述坐垫锁紧扭簧5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坐垫定位杆54上,所述靠背锁止锁钩61上固定连接有靠背定位杆64,所述靠背锁紧扭簧6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定位杆64上,所述解锁拉带41 与所述坐垫定位杆54和所述靠背定位杆64固定连接。这样,解锁拉带41可以带动坐垫定位杆54,坐垫定位杆54带动坐垫锁止锁钩51,从而使得坐垫组件 2能够锁止或者解除锁止;解锁拉带41可以带动靠背定位杆64,靠背定位杆 64带动靠背锁止锁钩61,靠背组件1能够锁止或者解除锁止。当坐垫组件2 和靠背组件1需要锁止或者解除锁止时,只需要拉动解锁拉带41即可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11 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坐垫支撑杆74中部横向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41,所述限位杆741与所述坐垫架31底部可解除式相抵。这样,限位杆741位于坐垫支撑杆74的中部,限位杆741可以限定坐垫组件2,使得坐垫组件2不会自动向后掉落/翻转。解锁后,坐垫组件2在坐垫翻转簧 33的作用下向前翻转到竖直状态,并在坐垫翻转簧33的作用下一直紧贴在坐垫支撑杆74的限位杆741上,使得坐垫组件2不会自动向后掉落/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11 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坐垫架31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胶垫311,所述胶垫311与所述坐垫支架32可解除式相抵。这样,胶垫311位于坐垫架31两侧的中部,胶垫311具有减小异响问题的发生。解锁后,坐垫组件2在坐垫翻转簧33的作用下向前翻转到竖直状态,使得坐垫骨架3 底部抵接在坐垫支撑杆74的限位杆741上,从而坐垫组件2不会自动向后掉落或者翻转,在坐垫翻转簧33、防异响胶垫311的共同作用下,可避免坐垫骨架3上的金属件与坐垫支架32上的金属件接触,解决减小坐垫组件2翻转后异响问题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11 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坐垫架31和/或所述坐垫支架32和/或所述靠背骨架4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延伸的加强件。这样,加强件横向延伸设置于坐垫架31或/和坐垫支架32或/和靠背骨架4上,加强件可以提高坐垫架31或/和坐垫支架32或/和靠背骨架4的强度,从而提高座椅整体强度,使得座椅的安全系数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 11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坐垫骨架3和所述靠背骨架4上的铰接处均通过台阶螺栓连接。这样,台阶螺栓连接坐垫骨架3 和靠背骨架4的铰接处,方便安装且易拆卸。较优选的,台阶螺栓上设置有金属衬套,金属衬套可以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从而也解决了乘客反复操作座椅造成的松动问题发生。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