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2045发布日期:2018-10-23 20:5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袋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内部具有限制膨胀的限制纱的袋体。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汽车用的气囊。



背景技术:

与以往相比,近来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对于车内而言,还要求宽敞这样的舒适性。因此,自不必说要求所搭载的气囊的紧凑性,产生展开气体的充气泵也具有小型化的趋势,需要即使是以少量的气体量也能够充分发挥性能的气囊。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气囊,其具备当气囊膨胀了的时候限制膨胀部的膨胀距离的、由经纱及/或纬纱形成的间隔物。专利文献1中,虽然记载了在内部基布没有接合的情况下,利用编织纱来规定膨胀时的气囊厚度的方法,但根据专利文献1,膨胀时的厚度的限制仅通过作为间隔物所拉起的纱的长度来规定厚度,因此,存在难以实现膨胀形状的控制与厚度的均衡这样的难点。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利用从非膨胀部向其他非膨胀部延伸而没有形成基布的纱条、和与其交叉的、构成基布的限制纱条而形成的袋体。其说明书中记载了对于控制厚度及体积而言,能通过限制纱的长度及纱条的组织方法来进行调节,但仅由附图及说明书可知,所记载的方式是仅通过构成基布的限制纱条的长度来限制膨胀时的厚度的方式,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在难以实现膨胀形状的控制与厚度的均衡这一方面没有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63121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24089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体,其为具有对通过筒织而一体形成的膨胀部的膨胀进行限制的限制纱条的袋体,通过利用所述限制纱条在袋体展开时限制膨胀部的过度膨胀,所述袋体能够在减少充气泵的气体量的同时,扩大保护乘员的区域。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利用限制纱条来对气囊膨胀时的形状进行限制,从而能够在遍及整体的范围内使气囊厚度变得均匀,由此,所述气囊成为不受因每一台车辆而不同的结构形状影响的、通用的气囊。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一种袋体,其为在内部具有限制膨胀的限制纱的袋体,所述袋体中,所述限制纱包含:

第一纱条(11、31),其在所述袋体内部从非膨胀部向其他非膨胀部延伸;

第二纱条(12、32),其为编织形成所述袋体的膨胀部的一个面的基布的纱条,并且从所述一个面的基布离开,钩挂于所述第一纱条(11、31)或者与所述第一纱条(11、31)构成编织组织,并再次回到所述一个面的基布;和

第三纱条(13、33),其为编织形成所述袋体的膨胀部的另一个面的基布的纱条,并且从所述另一个面的基布离开,钩挂于所述第一纱条(11、31)或者与所述第一纱条(11、31)构成编织组织,并再次回到所述另一个面的基布,

其中,由所述第一纱条(11、31)、所述第二纱条(12、32)、及所述第三纱条(13、33)而构成了第一限制纱条组(21),

所述第一限制纱条组(21)包含第一纱条单元(22)、和第二纱条单元(23),所述第一纱条单元(22)是仅2根以上的所述第二纱条(12、32)连续并钩挂于所述第一纱条(11、31)、或者构成编织组织而构成的,所述第二纱条单元(23)是仅2根以上的所述第三纱条(13、33)连续并钩挂于所述第一纱条(11、31)、或构成编织组织而构成的,并且,所述第一纱条单元(22)与所述第二纱条单元(23)在所述第一纱条(11、31)的延伸方向上交替存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构成各纱条单元的所述第二纱条及所述第三纱条的长度根据各纱条单元而不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对于构成各纱条单元的所述第二纱条及所述第三纱条的长度而言,在各纱条单元内,相对于所述第一纱条的延伸方向,配置于外侧的纱条的长度长于配置于内侧的纱条的长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并列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限制纱条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述限制纱还包含:

第四纱条(34),其在所述袋体内部从非膨胀部向其他非膨胀部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纱条(31)平行延伸;

第五纱条(35),其为编织形成所述袋体的膨胀部的所述另一个面的基布的纱条,并且与所述第二纱条(32)相对,从所述另一个面的基布离开,钩挂于所述第四纱条(34)或者与所述第四纱条(34)构成编织组织,并再次回到所述另一个面的基布;和

第六纱条(36),其为编织形成所述袋体的膨胀部的所述一个面的基布的纱条,并且与所述第三纱条(33)相对,从所述一个面的基布离开,钩挂于所述第四纱条(34)或者与所述第四纱条(34)构成编织组织,并再次回到所述一个面的基布,

其中,由所述第四纱条(34)、所述第五纱条(35)、及所述第六纱条(36)而构成了第二限制纱条组(41),

所述第二限制纱条组(41)包含第三纱条单元和第四纱条单元,所述第三纱条单元是仅2根以上的所述第五纱条(35)连续并钩挂于所述第四纱条(34)、或者构成编织组织而构成的,所述第四纱条单元是仅2根以上的所述第六纱条(36)连续并钩挂于所述第四纱条(34)、或者构成编织组织而构成的,并且,所述第三纱条单元与所述第四纱条单元在所述第四纱条(34)的延伸方向上交替存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构成各纱条单元的所述第五纱条及所述第六纱条的长度根据各纱条单元而不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对于构成各纱条单元的所述第五纱条及所述第六纱条的长度而言,在各纱条单元内,相对于所述第四纱条的延伸方向,配置于外侧的纱条的长度长于配置于内侧的纱条的长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并列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限制纱条组。

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有效地配置限制纱条,能够更灵活地控制气囊膨胀时的厚度,此外,即使是在厚度不同的气囊区域中,也能够通过从非膨胀部向其他非膨胀部延伸的限制纱条的作用使施加于限制纱条的应力变得均匀,还能够期待抑制高压力时的限制纱条断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限制纱条的配置例的图;(A)表示袋体膨胀前的限制纱条的情形;(B)表示袋体膨胀时的限制纱条的情形。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限制纱条的配置例的图,并且是示出具有平行于第一纱条而延伸的第四纱条的袋体的限制纱条的配置图案的图;(A)表示袋体膨胀前的限制纱条的情形;(B)表示袋体膨胀时的限制纱条的情形。

[图3]表示将本发明的限制纱条并列配置在袋体内的情形;(A)表示膨胀前的袋体和限制纱条的情形;(B)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底面观察所见的情形;(C)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侧面观察所见的情形;(D)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正面观察所见的情形。

[图4]为根据纱条单元而具有不同长度的限制纱条的本发明的例子;(A)表示膨胀前的袋体和限制纱条的情形;(B)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底面观察所见的情形;(C)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侧面观察所见的情形;(D)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正面观察所见的情形。

[图5]是本发明中构成纱条单元的纱条的外侧的限制纱条的长度长于内侧的长度的例子。

[图6]示出用作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袋体;(A)表示膨胀前的袋体和限制纱条的情形;(B)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底面观察所见的情形;(C)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侧面观察所见的情形;(D)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正面观察所见的情形。

[图7]示出用作本发明的比较例1的袋体;(A)表示膨胀前的袋体和限制纱条的情形;(B)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底面观察所见的情形;(C)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侧面观察所见的情形;(D)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正面观察所见的情形。

[图8]示出用作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袋体;(A)表示膨胀前的袋体和限制纱条的情形;(B)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底面观察所见的情形;(C)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侧面观察所见的情形;(D)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正面观察所见的情形。

[图9]示出用作本发明的比较例2的袋体;(A)表示膨胀前的袋体和限制纱条的情形;(B)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底面观察所见的情形;(C)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侧面观察所见的情形;(D)表示从袋体膨胀时的正面观察所见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限制纱条的配置例的图,(A)表示膨胀前的限制纱条的状态,(B)表示膨胀时的限制纱条的状态。袋体具有:第一纱条11,其在袋体内部从非膨胀部向其他非膨胀部延伸;第二纱条12,其为编织形成所述袋体的膨胀部的一个面的基布的纱条,并且从所述一个面的基布离开、钩挂于所述第一纱条并再次回到所述一个面的基布;第三纱条13,其为编织形成所述袋体的膨胀部的另一个面的基布的纱条,并且从所述另一个面的基布离开、钩挂于所述第一纱条并再次回到所述另一个面的基布。通过第一纱条11、第二纱条及第三纱条构成第一限制纱条组21。第一限制纱条组21包含第一纱条单元22和第二纱条单元23,所述第一纱条单元22是仅2根以上的第二纱条12连续并钩挂于第一纱条11、或者构成编织组织而构成的,所述第二纱条单元23是仅2根以上的第三纱条13连续并钩挂于第一纱条11、或者构成编织组织而构成的。第一纱条单元22与第二纱条单元23在第一纱条11的延伸方向上交替配置。

使用图1,说明通过本发明来限制袋体的膨胀时厚度的原理。

当袋体膨胀时,从非膨胀部向非膨胀部延伸的第一纱条11由于非膨胀部间的距离缩短而暂时发生松弛,但第一纱条11由于分别钩挂于编织形成一个基布的第二纱条12、及编织形成另一基布的第三纱条13,因此被这两者的纱条拉伸而在袋体内部形成波浪线型并取得平衡。在将仅第二纱条12连续而构成的第一纱条单元22的单元数设为(N)个、将由第三纱条13构成的第二纱条单元23的单元数设为(M)个的情况下,形成所述波浪线型的第一纱条11的峰的数量为(N+M)。若该波浪线型的峰的数量(N+M)减少,则波浪线型的每边的长度变长、袋体的膨胀厚度变厚。相反,若(N+M)增多,则峰的数量变多,波浪线型的每边的长度变短、膨胀厚度变薄。

若上述波浪线型的每边短于10mm,则第二纱条与第三纱条的距离变近,袋体的厚度基本上由第二纱条12与第三纱条13的长度而规定,因此,优选的是,第一及第二纱条单元的单元数的总和(N+M)与第一纱条11的长度(L)mm之间的关系满足下式。

(N+M)≤(L/10)

另外,膨胀时的厚度不仅能通过第一及第二纱条单元的单元数的总和来调节,还能够通过改变第二纱条12及第三纱条13的各自的长度来调节。

此外,作为控制厚度及膨胀形状的参数,不仅包括前文所述的第一及第二纱条单元的数量、第二纱条12及第三纱条13的长度,还包括第一及第二纱条单元的宽度、构成纱条单元的纱条的根数、及其间隔,从第一纱条11的端部观察时距最近的第二纱条12及第三纱条13的距离,通过将上述参数适当组合,能够在袋体的膨胀时得到所期望的厚度及形状。

对于构成各纱条单元22及23的限制纱条的根数而言,只要2根以上连续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考虑到减小施加于基布和各限制纱条的应力、内压维持性及限制纱条的耐断裂性,优选由5根以上构成,更优选由10根以上构成。

另外,对于配置构成各纱条单元的限制纱条的间隔而言,针对一侧的基布,对于1mm~5mm的宽度为1根左右是优选的,对于2mm~3mm的宽度为1根左右是更优选的。若配置限制纱条的间隔窄,则相对地限制纱条的根数变少,限制纱条不能耐受气囊展开时的压力而易于发生断裂。

构成袋部的基布的限制纱条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在用作气囊基布的情况下,优选为10mm~200mm左右,更优选为20mm~150mm左右。若构成基布的限制纱条的长度短,则在其上钩挂的从非膨胀部向非膨胀部拉起的限制纱条的数量受到限制,限制纱条整体的强度降低。相反,若限制纱条的长度过长,则存在不会在从非膨胀部向非膨胀部拉起的限制纱条上施加张力、无法限制厚度的情况。

一个限制纱条组中的第一纱条11的根数优选为5根以上,更优选为10根以上。若第一纱条11的根数为5根以下,则存在第一纱条11不能耐受膨胀时的应力、发生断裂的情况。

第一纱条11与第二纱条12、及第一纱条11与第三纱条13通过仅仅是将限制纱条彼此钩挂、或构成编织组织,就能得到大致同等的膨胀形状。

另外,在图2所示的袋体的例中,限制纱进一步包含:第四纱条34,其在袋体内部从非膨胀部向其他非膨胀部延伸,并与第一纱条31平行地延伸;第五纱条35,其为编织形成袋体的膨胀部的另一个面的基布的纱条,并且与第二纱条32相对,从另一个面的基布离开,钩挂于第四纱条34或者与第四纱条34构成编织组织,并再次回到另一个面的基布;第六纱条36,其为编织形成袋体的膨胀部的一个面的基布的纱条,并且与第三纱条33相对,从一个面的基布离开,钩挂于第四纱条34或者与第四纱条34构成编织组织,并再次回到一个面的基布。另外,由第四纱条34、第五纱条35及第六纱条36构成第二限制纱条组41。第二限制纱条组41包含第三纱条单元和第四纱条单元,所述第三纱条单元是仅2根以上的第五纱条35连续并钩挂于第四纱条34、或者构成编织组织而构成的,所述第四纱条单元是仅2根以上的第六纱条36连续并钩挂于第四纱条34、或者构成编织组织而构成的。第三纱条单元与第四纱条单元在第四纱条34的延伸方向上交替存在。通过该结构,能够进一步使施加于构成基布的限制纱条及基布面的应力分散,能够抑制高压时的限制纱条的断裂。

图3示出将图2所示的限制纱条并列配置在袋体时的图。分别地,(A)表示膨胀前、(B)表示膨胀时仰视图、(C)表示膨胀时侧视图、(D)表示膨胀时主视图。通过以上述方式将本发明的限制纱条并列排列,能够形成膨胀时整体上具有大致均匀的厚度的袋体。

如图4所示,为了得到所期望的厚度及膨胀形状,构成纱条单元的限制纱条的长度可通过各纱条单元而设为不同长度。图4中,分别地,(A)表示膨胀前、(B)表示膨胀时仰视图、(C)表示膨胀时侧视图、(D)表示膨胀时主视图。像这样,即使在按照每个纱条单元而将限制纱条设为不同长度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一纱条及第四纱条的作用而使得施加于各纱条单元的应力变得均匀,能够避免应力集中于特定的纱条单元。

另外,为了进一步使施加于基布及限制纱条的应力分散,如图5所示,可将构成纱条单元的纱条的外侧纱条的长度设置为长于内侧纱条的长度。

所述袋体的编织密度没有特别规定,但对于限制纱条存在的部分的编织密度而言,为了具有气密性,优选使用比限制纱条的纱根数高的编织密度。

对于本发明中的限制纱条的纤度而言,可使用与构成一般基布的纱纤度同等的纱,但特别是想抑制限制纱条的断裂的情况下,可以增大限制纱条的纤度。增大限制纱条的纤度的情况下,优选比编织形成基布的基布纱条大20%~60%、进一步优选为比编织形成基布的基布纱条大30~50%。当上述值小于20%时,无法充分得到抑制断裂的效果,当上述值超过60%时,则织造时难以均匀地编织基布,当涂布有机硅树脂等被覆剂时,可能发生涂布不均从而损害气囊的气密性。另外,也可以使用将与基布纱条纤度同等或者纤度比基布纱条小的纱集束2根以上而比基布纱条粗的纤维纱条作为限制纱条。

本发明中使用的基布的经纱及纬纱的纤度通常在气囊用基布所用的粗细的纱条、即150~1000dtex的范围选择即可,优选设在235~700dtex的范围内。若纤度小于150dtex,则具有难以得到气囊所要求的强度的趋势,若纤度超过1000dtex,则具有单位面积重量变得过大的趋势。

本发明中使用的纱条的强度可使用7cN/dtex以上,优选使用8cN/dtex以上。另外,纱条的单纱粗度优选在例如0.5~6dtex的范围内。此外,单纱的截面形状也可以在圆形、椭圆、扁平、多角形、中空、其他不同形状等不对基布的制造、基布的物性造成妨碍的范围内适当选择。另外,也可以使用利用并纱、合股等而将纤度、截面形状等不同的多个纱条一体化而得到的产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60g/m2以下、拉伸强度优选为650N/cm以上。当单位面积重量和拉伸强度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说是质轻且物理特性优异。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单位面积重量,是指在赋予后述的不透气材料等之前的未加工的状态下的基布重量。

若单位面积重量超过260g/m2,则气囊的重量变大,难以实现所期望的轻量化。另外,若拉伸强度小于650N/cm,则有可能无法实现作为气囊所必要的物理特性。

另外,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基布而言,表示其编织结构的致密度的指数即覆盖系数优选为700以上,更优选为750以上。

上述覆盖系数(CF)通常是通过基布的经纱以及纬纱各自的编织密度N(根/cm)与粗度D(dtex)之积而求出的,由下式表示。

CF=Nw×√Dw+Nf×√Df

其中,Nw、Nf为经纱以及纬纱的编织密度(根/cm)

Dw、Df为经纱及纬纱的粗度(dtex)

本发明的筒织可利用带提花装置的织机来制作。引纬方式可从制造通常的工业用基布中所用的各种织机适当选择,例如可从梭织机、喷水织机、喷气织机、剑杆织机、片梭织机等中选择。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气囊用基布的纤维纱条可以是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无机纤维等,没有特别限定。其中,从具有通用性、基布的制造工序、基布物性等方面考虑,优选合成纤维长丝。例如,可从以下材料中适当选择1种或2种:尼龙6、尼龙66、尼龙46、尼龙610、尼龙612等单独或者通过它们的共聚、混合而得到的脂肪族聚酰胺纤维;以尼龙6T、尼龙6I、尼龙9T为代表的脂肪族胺与芳香族羧酸的共聚聚酰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单独或者通过它们的共聚、混合而得到的聚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系纤维;偏二氯乙烯、聚氯乙烯等含氯系纤维;包括聚四氟乙烯在内的氟系纤维;聚缩醛系纤维;聚砜系纤维;聚苯硫醚系纤维(PPS);聚醚醚酮系纤维(PEEK);全芳香族聚酰胺系纤维;全芳香族聚酯系纤维;聚酰亚胺系纤维;聚醚酰亚胺系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系纤维(PBO);维尼纶系纤维;丙烯酸系纤维;纤维素系纤维;碳化硅系纤维;氧化铝系纤维;玻璃系纤维;碳系纤维;钢系纤维;等等。它们中,从物理特性、耐久性、耐热性等方面考虑,优选尼龙66纤维、聚酯系纤维。另外,从再利用的观点考虑,也优选聚酯系纤维、尼龙6纤维。

上述纤维纱条中,为了改善纺丝性、加工性、耐久性等,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各种添加剂,例如耐热稳定剂、抗氧化剂、耐光稳定剂、抗老化剂、润滑剂、平滑剂、颜料、防水剂、防油剂、氧化钛等掩蔽剂、光泽赋予剂、阻燃剂、增塑剂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另外,也可以实施加捻、蓬松加工、卷曲加工、缠绕加工、上浆加工等加工。此外,对于纱条的形态而言,除了长纤维长丝以外,也可以使用短纤维的纺纱(spun yarn),它们的复合纱等。

另外,从能够确保气囊的气密性的方面考虑,本发明中使用的基布优选具有不透气材料。所谓不透气材料,是指例如以下所示那样实质上不透过空气的材料,所谓不透气,是指JIS L1096“織物及び編物の生地試験方法(机织物及针织物的面料试验方法)”中的8.27.1A法(弗雷泽型法)中,测定值为零。利用后述的方法将上述材料从基布的一面或两面进行赋予。上述不透气材料可介在于基布的表面、构成基布的纱条束的交叉部、或纤维单纱的间隙部等中的任意部位。

作为所述材料,可以是通常用于气囊用基布的材料,只要是满足耐热性、耐磨损性、与基布的密合性、阻燃性、不粘合性等的材料即可。例如,可使用以下材料中的1种或2种以上:有机硅系树脂或橡胶、聚氨酯系树脂或橡胶(也包括有机硅改性、氟改性)、氟系树脂或橡胶、氯系树脂或橡胶、聚酯系树脂或橡胶、聚酰胺系树脂或橡胶、环氧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脲系树脂、酚系树脂、烯烃系树脂等。其中,从耐热性以及阻燃性的方面考虑,优选有机硅树脂或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等。

对于赋予方法而言,可举出1)涂布法(刮刀涂布、吻涂、逆向辊涂布、逗号涂布、缝模涂布以及模唇涂布等);2)浸渍法;3)印刷法(丝网印刷、辊涂法、旋转印刷法以及凹版辊印刷等);4)转印法(transfer);5)层压法;以及上述方法的并用等。其中,从维持内压的效果高的方面考虑,优选为涂布法或层压法。

另外,作为赋予量,优选一面为10~150g/m2,更优选为50~100g/m2。另外,在形成为层状的情况下,其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若一面的赋予量小于10g/m2、或者层的厚度小于10μm,则具有难以得到必要的气密性的趋势。

另外,上述材料中,除了主要的材料以外,为了改良加工性、粘接性,表面特性或耐久性等,还可以选择并混合通常使用的各种添加剂,例如交联剂、赋粘剂、反应促进剂、反应阻滞剂、耐热稳定剂、抗氧化剂、耐光稳定剂、抗老化剂、润滑剂、平滑剂、防结块剂、颜料、防水剂、防油剂、氧化钛等掩蔽剂、光泽赋予剂、阻燃剂、增塑剂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

对于上述材料的溶液的性状而言,可根据涂布量、涂布法、材料的加工性、稳定性、所要求的特性等,从无溶剂型、溶剂型、水分散型、水乳化型、水溶性型等中适当选择。

另外,可以在上述材料中添加用于提高与基布的密合性的各种预处理剂、助粘剂等,也可以预先对基布表面实施底涂处理等预处理。此外,为了提高上述材料的物理特性、或为了赋予耐热性、防老化特性、耐氧化性等,可以在对基布赋予上述材料之后实施干燥、交联、硫化等热处理、加压热处理、高能量处理(高频、电子束、紫外线等);等等。

在进行层压加工的情况下,对待层压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等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及它们与其他材料的共聚物、改性物等已知的物质。另外,可以利用下述已知的方法:预先利用聚烯烃系树脂等粘接性赋予材料对其进行处理、或者在膜的一面配置粘接层从而处理基布等。作为用于粘接层热塑性树脂,例如,优选使用聚酰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及它们与其他种类材料的共聚物、改性物等熔点为200℃以下的树脂。

另外,层压加工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可利用下述已知的方法:在基布或膜上涂布粘接剂、进行干燥从而使溶剂蒸发后进行热压接的干式层压法;涂布水溶性的粘接剂并进行贴合后将其干燥的湿式层压法;将熔融后的树脂挤出于基布上并进行层压加工的挤出层压法;制作预先制成膜状的树脂层,然后进行叠层·热压接的热层压法;等等。从加工成本及环境方面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热层压法。

层压被覆材料的厚度也没有特别限定,可在10~100μm之间根据目的而适当设定。一般而言,对于未预想汽车侧翻的帘式安全气囊而言,层压被覆材料的厚度优选为10~40μm,对于利用筒织的气囊预想当汽车侧翻时保护乘员的类型的帘式安全气囊而言,层压被覆材料的厚度优选为40~100μm。

在采用筒织的情况下,通常,经纱使用经上浆的原纱进行织造,为了不损害涂布剂、层压材料与基布之间的粘接性,出于除去在涂布之前附着于原纱的油剂、上浆剂等的目的,优选利用Jigger(卷染)精炼机或具有多个精炼槽等的连续精炼机进行精炼。精炼后,利用滚筒干燥机等将基布干燥。干燥后,有时也直接供于下一涂布工序或者供于层压加工,但为了调节尺寸、编织密度,优选在精炼、干燥后进一步进行热固定。

在涂布或层压加工后,利用激光裁剪机裁剪为规定尺寸、形状,缝上用于固定气囊的带等附属品,进行向车体上安装的安装部的增强等,从而制成制品。

本发明的气囊的规格、形状以及容量根据所配置的部位、用途、收纳空间、乘员冲击的吸收性能、充气泵的输出等选择即可。

另外,为了抑制气囊向乘员侧突出、控制膨胀时的厚度,可以在气囊内侧设置钩丝或气流调节布、在气囊外侧设置被称为折板的带状布或抑制布等。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筒织中,与膨胀部的边界附近的接合部的组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将方平组织、双面异色花纹组织、平纹组织等进行组合,并将它们进行适当的重复。

另外,根据使用的充气泵的特性,可在充气泵喷出口的周围设置用于进行保护以免受热气体伤害的耐热保护布、力学上的增强布。对于上述保护布、增强布而言,布自身可使用耐热性的材料(例如,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全芳香族聚酯纤维、PBO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含氟系纤维等耐热性纤维材料),也可以使用与气囊主体用基布相同的基布、或使用比气囊主体用基布的纱粗的纱而另行制作的基布。另外,也可以使用对基布涂布了耐热性被覆剂而得到的基布。

对于收纳气囊时的折叠方式而言,可如驾驶席用气囊那样,使用从中心起左右、上下对称的屏风折叠(folding screen fold)、或者朝向中心而从多方位起压缩折叠,如副驾驶席气囊那样的卷筒折叠(roll fold)、波纹管折叠(bellows fold)、屏风状的Z字形折叠、或上述这些折叠的组合,如座椅内置型侧气囊那样的鳄鱼皮折叠(alligator fold)、如侧帘气囊那样的卷筒折叠、波纹管折叠等。

本发明的袋体可适用于各种乘员保护用气囊(例如驾驶席以及副驾驶席的前面碰撞用、侧面碰撞用的侧气囊以及侧帘气囊、后排座位保护用、追尾保护用的头枕气囊、脚部/足部保护用的膝部气囊以及脚部气囊、婴幼儿保护用(儿童座椅)的迷你气囊)、空气带用袋体、用于保护步行者等用途的乘用车、商务车、公交车、二轮车等各用途以外,只要是在功能上满足用途即可,还可适用于船舶、列车、电车、飞机、游乐设施等多种用途。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

关于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评价,为了易于理解袋体内部的情形,利用基于计算机的模拟(ESI公司,PAM-Crush)来实施。模拟模型中所用的气囊基布、限制纱条的物理特性基于由实际的气囊、限制纱条得到的物性。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袋体的形态示于图6。

图6所示的实施例1中,内置有4组限制纱条组,所述限制纱条组是通过4个由第一纱条与第二纱条构成的纱条单元、及4个由第一纱条与第三纱条构成的纱条单元而构成的。

图7所示的比较例1为在未使第二纱条与第三纱条分别连续的情况下将它们交替配置的例子。

实施例1及比较例2中,构成基布的限制纱条的长度均为40mm。

接下来,将用作实施例2的袋体的形态示于图8。

图8所示的实施例2中,分别内置有下述7组通过2个由第一纱条与第二纱条构成的纱条单元及2个由第一纱条与第三纱条构成的纱条单元而构成的限制纱条组、和2个由第四纱条与第五纱条构成的纱条单元及2个由第四纱条与第六纱条构成的纱条单元而构成的限制纱条组。

图9所示的比较例2为在未使第二纱条与第三纱条分别连续的情况下将它们交替配置的例子,构成基布的限制纱条的长度为120mm。

关于评价,将使袋体在30kPa条件下膨胀时的袋体中央部的最大厚度设为Tmax、将系绳(tether)端部的厚度设为Tmin时,将平坦率定义为ε=Tmin/Tmax,从而进行袋体膨胀时的平坦性的评价。

将其结果示于表1。

由表1可知,实施例1中平坦率为0.64,与此相对,具有相同的40mm的限制纱条长度的比较例1中,平坦率为0.37,即使是相同的系绳长度,本发明的袋体的平坦率也更优异。

另外,将实施例2(其中,为了使膨胀时的厚度加厚,减少了本发明中的纱条单元的数量)与比较例2(其中,在未使第二纱条和第三纱条分别连续的情况下将它们交替配置并将限制纱条的长度设为120mm)进行比较也可知,实施例2的平坦率为0.85,比较例2的平坦率为0.61,即使是厚度厚的袋体,当使用本发明时,确认到提高了平坦率的效果。由图8可知,当使用本发明时,即便在构成基布的限制纱条的长度短的状态下也能够使膨胀厚度加厚,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限制纱条组的数量,这表明即使是膨胀厚度厚的袋体也能够使平坦率增大。

[表1]

[附图标记说明]

11 第一纱条

12 第二纱条

13 第三纱条

21 第一限制纱条组

22 第一纱条单元

23 第二纱条单元

31 第一纱条

32 第二纱条

33 第三纱条

34 第四纱条

35 第五纱条

36 第六纱条

41 第二限制纱条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