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1445发布日期:2018-10-16 22:2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其在车辆中安装于驾驶员前侧,并且能够利用膨胀的气囊保护就座驾驶员的膝盖。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用于驾驶员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包括折叠气囊、充气器、壳体以及气囊盖,充气器向气囊供应膨胀气体,壳体容纳并保持气囊和充气器并具有气囊的伸出口,气囊盖遮盖壳体的伸出口并具有门部,门部由膨胀气囊压迫打开。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在就座的驾驶员前侧安装于转向柱下方(例如,参见jp-a-2005-206068和jp-a-2011-046259)。在该方案中,伸出口朝后侧设置,并且该实施例具有周壁部,其围绕伸出口并向前延伸。气囊盖由合成树脂制成,并遮盖伸出口。气囊盖具有门部和外缘部,门部能够由气囊在膨胀过程中压迫打开,外缘部围绕门部。气囊盖包括装饰板和连接壁部,装饰板设置为暴露于室内侧,连接壁部从装饰板前侧向前延伸,并设置为在壳体周壁部的上侧遮盖上壁部的上侧。气囊盖的连接壁部包括垂直穿过的接合孔。壳体的上壁部包括金属接合钩,其向上伸出以插入接合孔。当插入接合孔的接合钩与连接壁部接合时,气囊盖连接至壳体。

然而,在常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当上转向柱与转向柱盖之间设置较大间隙时,驾驶员视觉上可看见金属接合钩。此外,虽然接合钩设置在前面较深位置,如果从视觉上看见金属接合钩的光泽,驾驶员会感觉不舒适,并且劣化了车舱中驾驶员前侧的设计性能。具体而言,倾斜机构能够调节由驾驶员操作的转向盘的竖向位置,通过该倾斜机构,可拔动转向柱以在竖向运动,并且可调节转向柱以建立气囊装置与作为其上部设置件的转向柱盖之间的较大间隙。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从较大间隙在视觉上看见发光的接合钩。

其次,关于对上述的对策,考虑将具有挠性的屏蔽材料诸如黑色毛毡附接在转向柱盖侧,并且隐藏发光的接合钩。然而,准备屏蔽材料,并需要将屏蔽材料附接至气囊装置上侧的作为上部设置件的转向柱盖等,因此该对策不能简单地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其能够简单地减少车舱中驾驶员前侧设计性能的劣化,同时不会在视觉上看见接合钩。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装在就座的驾驶员前侧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其容纳驾驶员膝部保护气囊,并包括围绕伸出口并在前侧延伸的周壁部,所述伸出口朝后侧设置并允许所述气囊在膨胀期间伸出;以及气囊盖,由刚性树脂制成,遮盖所述壳体的伸出口,以允许所述气囊在膨胀期间伸出,所述气囊盖连接至所述壳体,并且所述气囊盖包括:装饰板,其遮盖所述伸出口,具有门部和上缘部,所述门部在膨胀期间通过所述气囊压迫可打开,所述上缘部围绕所述门部并向上延伸,并且装饰板设置为暴露于车舱内侧;以及连接壁部,其从所述装饰板的前侧向前延伸,并且设置为于所述壳体的周壁部的上侧遮盖上壁部的上侧,其中:所述气囊盖的连接壁部包括竖向穿透的接合孔;所述壳体的上壁部包括金属接合钩,其向上伸出以插入所述接合孔;当插入所述接合孔的所述接合钩与所述连接壁部接合时,所述气囊盖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气囊盖包括屏蔽部,其构造为在车辆安装状态下从视线隐藏所述接合钩,所述视线经所述上缘部的上侧朝与所述连接壁部接合的所述接合钩引导;以及所述屏蔽部在所述气囊盖的模制期间整体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在车辆安装状态下,气囊盖的屏蔽部能够从驾驶员等的视线隐藏发出金属光泽的接合钩,驾驶员等的视线经上缘部的上侧朝与连接壁部接合的接合钩引导,并且能够防止车舱内驾驶员前侧的设计性能的劣化。

由于屏蔽部在气囊盖的模制期间整体形成,在不用安装屏蔽部的附加操作的情况下,该结构能够简单地完成。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中,简单地,不能从视觉上看见接合钩,并且能够防止车舱内驾驶员前侧的设计性能(外观性能)劣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气囊盖可设置为使屏蔽部从如下区域伸出,该区域为从连接壁部的上侧的接合孔的后缘至上缘部的前侧的上缘部的上端。

通过这样的结构,屏蔽部能够设置为从靠近接合钩的区域伸出,并且当设置屏蔽部时有效地利用了空间或模制材料。

具体而言,上述构造的屏蔽部能够设置在气囊盖中,以从与上缘部前侧的上端分离的下方位置大致平行于设置有接合孔的连接壁部朝前侧伸出,或者从连接壁部上侧的接合孔的后方位置向上伸出。

在该结构的情况中,屏蔽部可设置为分开隐藏多个接合钩。然而,对于平行于左右方向设置的多个接合孔相接合的多个接合钩,可设置为一个在左右方向延伸的壁状体以同时隐藏。

在该结构的情况中,如果气囊盖构造为通过模制形成,理想地是,屏蔽部设置为使至少屏蔽部的表面侧、连接壁部的上侧、以及上缘部的前侧能够通过模制模头的一个组合模的模制表面模制。

在该结构中,屏蔽部设置为使屏蔽部自身能够与连接壁部的上侧或靠近屏蔽部的上缘部的前侧通过模制模头的一个组合模的模制表面一起模制。因此,在模制合成树脂制成的气囊盖的模制模头中,使用一个组合模能够简单地构造模制屏蔽部附近的模具结构。因此,在减少工艺处理数量和成本增加的同时能够生产气囊盖,从而有利于减少气囊装置的所有工艺处理数量和所有成本的增加。

在根据本发明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在左右方向的中央构造气囊盖的上缘部,使凹进部设置为从左缘和右缘两个部分向下凹进。理想地,屏蔽部设置在凹进部前侧,以具有这样的宽度尺寸,其大于凹进部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并小于连接壁部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在连接壁部中,多个接合孔平行于左右方向设置。

通过该结构,在凹进部设置在上缘部于左右方向的中央以容纳作为气囊装置的上部设置件的转向柱盖的情况中,虽然在超出凹进部的横向位置设置有接合钩,接合钩由上缘部中延伸至凹进部左右两侧的上侧的部分隐藏,从而难于从视觉上看见接合钩,并因此不需要设置屏蔽部。为此,在气囊盖中,可以仅在需要的部分设置屏蔽部。这实现模制材料的减少,并且设置有屏蔽部的组合模的结构没有对其他模制部分的组合模造成影响,这能够有利于生产。

在根据本发明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中,理想地,在上缘部的上端,气囊盖包括舌部,舌部延伸以弯曲至前侧。

通过该结构,弯曲至前侧的舌部的弯曲表面可设置在上缘部的上端,无需设置边缘状拐角部的端面,并且能够使装饰板上端的外观保持很好。此外,屏蔽部自身由设置的舌部隐藏,或包括其周围的屏蔽部自身能够由设置的舌部的阴影隐藏至暗处。此外,能够消除气囊装置上侧的引起的不适并且减少车舱内驾驶员前侧的设计性能的劣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气囊盖的屏蔽部可包括:后前侧部,其从接合孔的后方位置伸出,以从后侧隐藏从接合孔伸出的接合钩;以及倾斜后侧部,其从接合孔的左右两侧伸出,并且从斜后侧隐藏从接合孔伸出的接合钩。

通过该结构,屏蔽部不仅包括后前侧部,其遮盖从接合孔伸出的接合钩的右后侧,而且还包括倾斜后侧部,以从视线遮盖接合钩,该视线从接合钩的斜后方向朝接合钩引导。因此,从视觉上看见接合钩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气囊盖的屏蔽部可包括:后前侧部,其从平行于所述左右方向设置的多个接合孔的后方位置伸出以在左右方向延伸,以从后侧隐藏从接合孔伸出的多个接合钩;以及倾斜后侧部,其分别从多个接合孔的横向端侧上的端侧接合孔的横向外侧伸出,并且从斜后侧隐藏从端侧接合孔伸出的接合钩,在多个接合孔中,后前侧部设置在后方位置。

通过该结构,屏蔽部的后前侧部能够从视线遮盖多个接合钩,该视线从相对于从多个接合孔伸出的多个接合钩的后侧向前引导。此外,中间部和左右倾斜后侧部能够从视线遮盖接合钩,中间部遮盖屏蔽部的后前侧部附近的接合孔之间的后侧,左右倾斜后侧部设置在屏蔽部的端侧接合孔的横向外侧,视线从倾斜后侧朝接合钩引导。通过一个屏蔽部,同时从视觉上看见多个接合钩变得更加困难。

在屏蔽部包括后前侧部和倾斜后侧部的情况中,如果气囊盖的屏蔽部构造为使左右倾斜后侧部从后前侧部的左右两侧向前延伸,并且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大致u形形状,后前侧部和倾斜后侧部连续设置而没有间隙。因此,从视觉上看见接合钩变得更加困难,并且能够稳定地防止车舱内驾驶员前侧的设计性能劣化。

附图说明

根据下文给出的详细说明和仅以图示方式给出且不构成对本发明限制的附图,会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其中:

图1是纵向截面图,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的放大竖向截面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的放大横向截面图;

图4是轴测图,示意性示出当从前侧观察时该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

图5是轴测图,示意性示出当从前侧观察时该实施方式的气囊盖;

图6是前视图,示意性示出当从前侧观察时该实施方式的气囊盖;

图7a和图7b是局部竖向截面图,示意性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气囊盖的屏蔽部的形成;

图8a和图8b是纵向截面图,示意性示出图7a和图7b中所示的模制模头打开的状态;

图9是轴测图,示意性示出当从前侧观察时该实施方式的变化例的气囊盖;

图10是放大的竖向截面图,示出使用变化例的气囊盖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

图11a和图11b是局部竖向截面图,示意性说明该变化例的气囊盖的屏蔽部的形成;

图12a和图12b是纵向截面图,示意性示出图11a和图11b示出的模制模头打开的状态;

图13是轴测图,示意性示出当从前侧观察时另一变化例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

图14是轴测图,示意性示出当从前侧观察时图13所示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气囊盖;

图15是放大的竖向截面图,示出图13所示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

图16a和图16b是平面图和示意纵向截面图,示出图13所示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气囊盖的屏蔽部;以及

图17是轴测图,示意性示出当从前侧观察时又一变化例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气囊盖。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该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1设置在转向柱5下方,转向柱5位于驾驶员d的车辆前侧,以保护就座驾驶员d的膝盖k。

其次,在该说明书,上下侧、左右侧和前后侧对应当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1安装在车辆中时车辆的上下侧、左右侧和前后侧。

如图1中所示,转向柱5包括连接在转向盘4中的转向轴(未示出)和转向柱盖6,转向柱盖6遮盖转向柱5的附近。转向柱盖6由合成树脂以大致矩形管状等制成,并且沿转向轴(未示出)的轴向布置。换句话说,转向柱盖6设置为向后并向上倾斜,使其车辆前侧设置在下侧,以及使其车辆后侧设置在上侧。此外,转向柱盖6中从仪表盘(下文称为仪表板)7伸出的部分的下表面6a具有大致矩形,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以向后并向上弯曲的形状形成。仪表板7包括上板7a和下板7b(参见图3),上板7a从转向柱5的左右两侧围绕上侧,下板7b围绕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1的左右两侧。

在转向柱5中,通过倾斜机构(未示出)能够调节转向盘4的竖向位置,倾斜机构能够由驾驶员d操作。通过该调节,气囊装置ab1与作为其上部设置件的转向柱盖6的下表面6a之间的间隙h变大或变小。

如图1至图4所示,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1包括折叠气囊10、充气器12、壳体20以及气囊盖35,充气器12向气囊10供应膨胀气体,壳体20容纳并保持气囊10和充气器12并具有用于气囊10的伸出口20a,气囊盖35遮盖壳体20的伸出口20a。

当膨胀完成时,气囊10变为大致四边形板状,其中,上端10a到达转向柱盖6的转向盘4附近的下表面6a附近,并且利用容纳在下端10b的充气器12保持在壳体20中。

充气器12包括柱状主体13和大致筒形保持器14,保持器14介于部件之间并保持主体13。主体13包括:在左端侧,连接部17能够结合用于输入操作信号的导线18;以及排气部13a,在操作时排出膨胀气体,其布置在与连接部17分开的右端部侧。

在保持器14中,设置多个(该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向后伸出的螺栓15(参见图4),并且螺栓15经过气囊10和壳体20以固定螺母16,从而将气囊10与充气器12附接并固定在壳体20的底壁部21中。

壳体20以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由金属(金属片)制成。壳体20在后端侧包括伸出口20a,其以矩形形状打开,使气囊10在膨胀期间伸出。壳体20包括周壁部22和底壁部21,周壁部22从伸出口20a的周缘向前延伸并具有大致矩形管状,底壁部21在周壁部22前端阻挡伸出口20a的前侧。

在底壁部21中设置插孔21a,其插入有设置在充气器12的保持器14中的螺栓15。此外,附接件30和30设置在底壁部21的左右侧。附接件30和30用于将气囊装置ab1附接并固定至作为车辆侧部件的支架2,支架2从车体(车辆主体)1侧的仪表板增强件(未示出)延伸。在各附接件30中穿设附接孔30a。此外,当螺栓31插入附接孔30a和支架2的附接孔2a中,并且螺母32由螺栓31紧固时,利用壳体20的附接件30将气囊装置ab1固定至支架2,以及气囊装置ab1进一步附接并固定在车体1侧。

壳体20的周壁部22包括在上侧的上壁部23、在下侧的下壁部24、在左侧的左壁部25、以及在右侧的右壁部26。在左壁部25中,形成用于附近的连接部17插入的插孔25a,连接部17将用于输入操作信号的导线18连接至充气器12。

在上壁部23和下壁部24中,在左右方向设置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五个)具有j形截面的接合钩28,其伸出并向前转向。接合钩28与气囊盖35的上下连接壁部50和51(将在下文示出)接合。接合钩28包括伸出件部28a和钩部28b,伸出件部28a延伸以与上壁部23或下壁部24向外分开,钩部28b延伸以在伸出件部28a的末端向前侧弯曲。伸出件部28a作为穿过气囊盖35的连接壁部50和51的接合孔55的一部分。钩部28b是能够邻接连接壁部50和51的外侧面(上表面或下表面)50a和51a侧上的接合孔55的前缘侧周缘50b和51b的部分,以防止接合钩28从接合孔55脱落。此外,伸出件部28a与钩部28b之间的交叉部28c包括弧形(大致四分之一弧形)曲面28d,以向外并向后(在上接合钩28中向上并向后)膨出。

如图2至图6中所示,气囊盖35由可模制的合成树脂诸如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并且包括装饰板36和周壁部49,装饰板36设置为面对驾驶员d的膝盖k的前侧,并具有大致矩形板状,周壁部49以矩形管状从装饰板36的侧面36a向前延伸。其次,该实施方式的气囊盖35通过图7a和图7b所示的用于注射成型的模制模头70制成。

装饰板36设置为使后表面36b暴露于车舱中,并包括由周壁部49围绕的部分,即门设置壁部37,以及围绕该门设置壁部37的外缘部41。

门设置壁部37包括门部38和39,门部38和39由膨胀气囊10压迫在竖向打开。上门部38包括当上门部打开至上边缘侧时使用的铰接部38a,以及下门部39包括当下门部打开至下边缘侧时使用的铰接部39a。此外,靠近门部38和39,当从门设置壁部37的前表面观察时,预期破裂薄部40呈h型设置,其通过膨胀气囊10压迫而破裂。铰接部38a和39a形成为薄的整体铰链。其次,由凹进部形成铰接部38a和39a或预期破裂部40的薄形,该凹进部从装饰板36的侧面36a向后凹进。

围绕门设置壁部37的外缘部41包括上缘部42、下缘部45、左缘部43和右缘部44,上缘部42延伸至门设置壁部37的上侧,下缘部45延伸至门设置壁部37的下侧,左缘部43在门设置壁部37的左侧,右缘部44在门设置壁部37的右侧。

在上缘部42的上端42a,左右方向的中央部42c设置有凹进部42d,通过在前后方向插入下表面,凹进部42d能够容纳转向柱盖6的下表面6a。此外,上端42a形成有舌部47,其延伸以弯曲至前侧(倾斜上侧)。多个突起41b布置在延伸部42e和42f的前侧,多个突起41b与下板7b接合以定位气囊盖35,延伸部42e和42f延伸至凹进部42d的横向两侧的上侧。加强肋(在附图中没有提供附图标记)形成在下缘部45的前侧。

周壁部49包括上下连接壁部50和51和左右侧壁部52和53。该上连接壁部(上连接壁部)50布置在壳体20的上壁部23上方。上连接壁部是由接合钩28连接在上壁部23中的部分。用于插入接合钩28的多个(五个)接合孔55在竖向贯穿并平行于左右方向设置。该下连接壁部(下连接壁部)51设置在壳体20下壁部24下方。下连接壁部是由接合钩28连接在下壁部24中的部分。用于插入接合钩28的多个(五个)接合孔55在竖向贯穿并平行于左右方向设置。该左侧壁部(左侧壁部)52插入壳体20的左壁部25的内周侧,并且该右侧壁部(右侧壁部)53设置为插入壳体20的右壁部26的内周侧。

在气囊盖35的上连接壁部50上方形成屏蔽部57,使与上连接壁部50接合的接合钩28从驾驶员d的视线sl隐藏。在气囊装置ab1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下,驾驶员d的视线sl经上缘部42的上端42a上侧朝与上连接壁部50接合的接合钩28引导。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如图1和图2所示,视线sl经过转向盘4中在转向盘4的由驾驶员d握持的环形部4a与环形部4a中央的轴套部4b之间的间隙4c、以及转向柱盖6的下表面6a与上缘部42的上端42a之间的间隙h,并到达接合钩28。

其次,在视觉上看见接合钩28的情况中,伸出件部28a与钩部28b之间的交叉部28c中的弧形曲面28d的部分发出光泽以变得明显,并且从间隙h的深黑区域反射该光泽并闪烁。然后,驾驶员d感到不适,并且劣化了靠近装饰板36和转向柱盖6的驾驶员d前侧的设计性能。

屏蔽部57设置在从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中的接合孔55的后缘50c至上缘部42的侧面42b中的上缘部42的上端42a的区域中,使至少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末端59隐藏交叉部28c,该交叉部28c容易发出平行于左右方向设置的接合钩28(a至d)的光泽。此外,屏蔽部57设置为使屏蔽部57的表面57e(上表面57a、下表面57b、前端面57c、以及侧面57d)、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以及上缘部42的侧面42b的外表面54能够由模制模头70的一个组合模75的模制表面75a模制(参见图7a和图7b)。

具体而言,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中,从与上缘部42的侧面42b中的上端42a分开的下方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下方位置与舌部47(下文示出)的下表面47b的根部47e略微分开),平行于设置有接合孔55的上连接壁部50朝向前侧,屏蔽部57以在左右方向延伸的壁状(带状)突出。换句话说,屏蔽部(屏蔽壁部)57形成为薄的平面形状,从与上缘部42结合的后端侧的根部58到前端侧的末端59其具有恒定的板厚,并且上表面57a和下表面57b设置为平行于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

其次,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中,上连接壁部50也形成为具有恒定板厚的平面状。

具体而言,该实施方式的屏蔽部57设置为具有宽度尺寸w1,其大于凹进部42d在凹进部42d前侧于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2,以及上连接壁部50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0中,于左右方向平行设置多个接合孔55。

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中,阻挡部57设置为隐藏凹进部42d前侧上设置的四个接合钩28(a、b、c和d)(参见图4),并且从该处直到接合钩28e的后侧,阻挡部57不具有宽度尺寸。为此,从凹进部42d前侧偏离的右端侧上的接合钩28e能够由上缘部42中凹进部42d附近向上延伸的延伸部42f遮盖。因此,在接合钩28e的部分的后侧没有设置屏蔽部57。

从连接壁部50延伸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多个薄肋60设置在屏蔽部57的下表面57b中,以增强薄板形的屏蔽部57。肋60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板状,并设置为通过组合模75(将在下文示出)与屏蔽部57一起模制。

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气囊盖35的模制模头70中,在合模时形成能够模制气囊盖35的腔室70a。此外,靠近屏蔽部57的模制部分使用五个组合模71、72、73、74和75。如图7a和图7b以及图8a和图8b所示,组合模71包括模制表面(模具表面)71a,其能够模制装饰板36的后表面36b和舌部47的上表面47a。组合模72包括模制表面(未示出),其能够模制与屏蔽部57分开的外缘部41的侧面41a的预定部分。组合模73包括模制表面73a,其能够模制上连接壁部50的下表面50d的一部分和门设置壁部37的侧面37a。组合模74包括模制表面74a,其能够模制上连接壁部50的接合孔55的内周面。此外,组合模75包括模制表面75a,其能够模制屏蔽部57的整个表面57e区域(包括上表面57a、下表面57b、前端面57c、和左右侧面57d)、上缘部42的侧面42b、舌部47的下表面47b和前端面47d、以及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

在模制期间,如图7a所示,将气囊盖35的模制材料m注射进入闭合的模制模头70的腔室70a待硬化。然后,如图7b和图8a所示,移动组合模74,以与模制的接合孔55分离,并且移动组合模73,以与模制的门设置壁部37的侧面37a分离。之后,如图8b所示,沿上连接壁部50移动组合模75,以从模制的屏蔽部57附近分开。之后,打开剩余的组合模72和组合模71以使其彼此相对分开,并且当模具打开时,能够获得模制的气囊盖35。

当将如上模制的气囊盖35组装为气囊装置ab1并且安装在车辆中时,首先,将气囊10以充气器12容纳在其中的状态进行折叠。在折叠气囊10之后,由用于防止坍塌的可撕裂的包覆膜(未示出)包覆气囊10。其次,连接充气器12的导线18的连接器部17和螺栓15从包覆膜伸出。此外,在容纳有气囊10的壳体20中,充气器12的连接器部17附近从插孔25a伸出,并且螺栓15从插孔21a伸出。当由伸出的螺栓15将螺母16锁住时,充气器12和气囊10能够附接至壳体20。之后,将气囊盖35连接至壳体20。在该连接中,当壳体20的接合钩28插入气囊盖35的连接壁部50和51的相应接合孔55中、并且与接合孔55的周缘50b和51b接合时,气囊盖35能够连接至壳体20,以组装气囊装置ab1。

之后,如果使用螺栓31和螺母32将附接部30和30固定在车体1的支架2中,则能够将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1安装在车辆中。

当导线18的连接器18a与充气器12的连接器部17结合、并且仪表板7的上板7a或下板7b组装在车辆中时,能够将该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1完全安装在车辆中。

在将气囊装置ab1安装在车辆之后,当向充气器12输入操作信号时,从主体13的排气部13a排出膨胀气体,并且气囊10膨胀以撕裂包覆膜(未示出)并撕裂预期破裂部40,以及压迫并打开气囊盖35的门部38和39,以从壳体20的伸出口20a伸出至车辆后侧。此外,气囊10在解除折叠的同时沿转向柱盖的下表面6a向上很大程度地展开并膨胀,以保护驾驶员d的膝部k(参见图1的双点划线)。

在该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1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车辆安装状态下,气囊盖35的屏蔽部57阻挡驾驶员d的视线sl,视线sl经上缘部42的上端42a的上侧朝与上连接壁部50接合的接合钩28引导。因此,能够隐藏发出光泽的金属接合钩28,并且防止劣化车厢中驾驶员d前侧的设计性能。

由于屏蔽部57在气囊盖35的模制期间整体形成,该结构能够简单地完成,而不需要附接屏蔽部57的其他操作。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1中,简单地,不会从视觉上看见接合钩28,并且能够防止车舱中驾驶员d前侧的设计性能劣化。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气囊盖35中,屏蔽部57设置为从如下区域伸出,该区域为从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中的接合孔55的后缘50c至上缘部42的侧面42b中的上缘部42的上端42a(在该实施方式中,上缘部42的上端42a的倾斜后下部附近)。

为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屏蔽部57能够设置为从靠近接合钩28的区域伸出,并且当布置屏蔽部57时有效地使用空间或模制材料。

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中,通过模制形成气囊盖35,并且屏蔽部57设置为使至少屏蔽部57的表面57e、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以及上缘部42的侧面42b能够通过模制模头70的一个组合模75的模制表面75a模制。

为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屏蔽部57设置为使屏蔽部57自身能够通过模制模头70的一个组合模75的模制表面75a与屏蔽部57附近的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或上缘部42的侧面42b一起模制。因此,在模制合成树脂制成的气囊盖35的模制模头70中,使用一个组合模75能够简单地构造模制屏蔽部57附近的模具结构。因此,能够生产气囊盖35,同时减少工艺处理数量和成本增加,以有利于减少气囊装置ab1的所有工艺处理数量和所有成本的增加。

其次,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中,以大致平行于设置有接合孔55的上连接壁部50的方式,屏蔽部57从与上缘部42侧面42b中的上端42a分离的下方位置朝前侧伸出。组合模75平行于模制的上连接壁部50移动,以与模制的屏蔽部57和上连接壁部50顺利分离。具有壁状(带状)的屏蔽部57的整个区域连同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的宽度范围能够简单地由一个组合模75模制,并且此外,能够简化模制屏蔽部57附近的模具结构。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囊盖35的上缘部42构造为,在左右方向的中央,使凹进部42d设置为从左缘和右缘的两个部分向下凹进。屏蔽部57设置在凹进部42d前侧,以具有宽度尺寸w1,其大于凹进部42d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2,并且小于上连接壁部50中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0,多个接合孔55以平行于左右方向设置在上连接壁部50中。

为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缘部42于左右方向的中央包括凹进部42d,以容纳作为气囊装置ab1的上部设置件的转向柱盖6。与设置在凹进部42d前侧的接合钩28a、28b、28c和28d一样,虽然接合钩28e设置在超出凹进部42d的横向位置,由上缘部42中延伸至的凹进部42d左右两侧的上侧的部分42f(在该实施方式中为延伸部)隐藏接合钩28e,从而难于从视觉上看见,并因此不需要设置屏蔽部57。为此,由于气囊盖35,屏蔽部57可仅设置在需要的位置。这实现模制材料的减少,并且设置有屏蔽部57的组合模75的结构没有对其他模制部分的组合模72等造成影响,这能够有利于生产。

换句话说,屏蔽部57可设置在后侧,该后侧对应接合孔55(55a、55b、55c和55d)的钩设置区域fa(参见图6),除了不需要隐藏的接合钩28e,需要隐藏接合钩28a、28b、28c和28d,这些接合钩插入结合孔55中。换句话说,屏蔽部57可设置为具有与钩设置区域fa的宽度尺寸w3相对应的宽度尺寸w2,不需要隐藏的接合钩28e插入的接合孔55e除外。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缘部42的上端42a,气囊盖35包括舌部47,其延伸以弯曲至前侧。

为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弯曲至前侧的舌部47的弯曲表面47c可设置在上缘部42的上端42a,无需设置边缘状拐角部的端面,并且能够使装饰板36上端36c的外观保持很好。此外,屏蔽部57自身由设置的舌部47隐藏,或包括其周围的屏蔽部57自身能够由设置的舌部47的阴影隐藏至暗处。此外,能够消除气囊装置ab1上侧的引起的不适并且减少车舱内驾驶员d前侧的设计性能的劣化。

其次,在舌部47中,下表面47b或前端面47d能够由组合模75的模制表面75a的部分75b模制,其模制屏蔽部57的上表面57a。尽管不额外使用形成舌部47的组合模就能够完成模制,并且能能够防止模制模头70的部件数量和生产成本增加。

气囊盖的屏蔽部可构成为类似于图9和图10中示出的气囊装置ab2的气囊盖35a,只要屏蔽部屏蔽驾驶员d等的视线sl,在车辆安装状态下,该视线sl经上缘部42上端42a的上侧朝与连接壁部50接合的接合钩28引导。

其次,如下文所示,气囊盖35a的屏蔽部62设置在如下区域中,该区域为从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中的接合孔55的后缘50c至上缘部42侧面42b中的上缘部42的上端42a。屏蔽部62的表面62e(上表面62a、下表面62b、前端面62c、以及左右侧面62d)的外表面54、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以及上缘部42的侧面42b设置为可以由图11a和图11b以及图12a和图12b中所示的模制模头80的一个组合模85的模制表面85a模制。

在气囊盖35a中,屏蔽部62从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中的接合孔55的后方位置50ab朝倾斜上侧伸出。换句话说,在屏蔽部62中,根部63在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中设置于接合孔55与上缘部42之间(在所示实施例中,该位置位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屏蔽部62(也称为屏蔽壁部62)从根部63倾斜向上延伸至末端64,并且设置为沿左右方向的壁状(带状),使得至少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末端64隐藏交叉部28c,交叉部28c容易发出与左右方向平行设置的接合钩28(a至d)的光泽。此外,屏蔽部62形成为薄的平面状,其具有从后端侧的根部63至前端末端64的恒定板厚,并且上表面62a和下表面62b平行于舌部47的下表面47b设置,舌部47设置在上缘部42的上端42a中。

类似于屏蔽部57,屏蔽部62设置为具有如下尺寸,其大于在凹进部42d前侧凹进部42d在左右方向的宽度w2、并且小于上连接壁部50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0,在上连接壁部50中,平行于左右方向设置多个接合孔55。换句话说,屏蔽部62设置为隐藏设置在凹进部42d前侧的四个接合钩28(a、b、c和d)(参见图4和图9,换句话说,设置为对应钩设置区域fa(宽度尺寸w3的区域))。从凹进部42d的前侧偏离的右端侧的接合钩28e构造为由延伸部42f屏蔽,延伸部42f在上缘部42的凹进部42d附近向上延伸。

屏蔽部62的下表面62b在左右方向设置有从连接壁部50延伸的多个设置的细肋66,以增强薄板状屏蔽部62。肋66以三角形板状形成,其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设置为可与屏蔽部62一起由组合模85(下文示出)模制。

如图11a和图11b以及图12a和图12b所示,模制气囊盖35a的模制模头80能够形成腔室80a,腔室80a在合模时能够模制气囊盖35a。此外,在屏蔽部62的模制部分附近使用五个组合模81、82、83、84和85。组合模81包括模制表面(模具表面)81a,其能够模制装饰板36的后表面36b和舌部47的上表面47a。组合模82包括模制表面(未示出),其能够模制与屏蔽部62分开的外缘部41的侧面41a的预定部分。组合模83包括模制表面83a,其能够模制上连接壁部50的下表面50d的部分以及门设置壁部37的侧面37a。组合模84包括模制表面84a,其能够模制上连接壁部50的接合孔55的内周面。此外,组合模85包括模制表面85a,其能够模制屏蔽部62的表面62e的整个区域、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上缘部42的侧面42b、以及舌部47的下表面47b。模制表面85a包括能够模制舌部47的前端面47d的部分85b。

在模制期间,如图11a所示,将气囊盖35a的模制材料m注射进夹紧的模制模头80的腔室80a,以待硬化。然后,如图11b和图12a所示,移动组合模84,以与模制的接合孔55分离,并且移动组合模83,以与模制的门设置壁部37的侧面37a分离。之后,如图12b所示,沿模制的屏蔽部62的上表面62a移动组合模85,以与模制的屏蔽部62的附近分离。之后,打开其余的组合模82和组合模81,以彼此相对分离,并且当打开模具时,能够获得模制的气囊盖35a。

类似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气囊盖35,如上生产的气囊盖35a可组装为待安装在车辆中的气囊装置ab2。

同样在气囊盖35a中,屏蔽部62在接合钩28的交叉部28c附近阻挡驾驶员等的视线sl,从而不会由驾驶员等从视觉上看见接合钩28的光泽。此外,可通过并不复杂的模制模头80模制具有屏蔽部62的气囊盖35a。此外,包括舌部47并且仅在凹进部42d的前侧设置屏蔽部62。因此能够实现类似上述实施方式的操作和效果。

其次,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化例的气囊盖35和35a中,屏蔽部57和62设置为隐藏多个接合钩28a、28b、28c、和28d。然而,屏蔽部57和62可设置为被分割开以阻挡引导至接合钩28的交叉部28c附近的视线sl。

为了使屏蔽部以分开的方式隐藏接合钩28,可如图13至图16(即图16a、图16b)中所示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3的气囊盖35b构造气囊盖。其次,在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3中,与气囊装置ab1和ab2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与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化例的气囊装置ab1和ab2类似的部件或部分,并省略其说明。

在气囊盖35b中,屏蔽部67从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中的接合孔55的后方位置50ab的后缘50c附近向上伸出。屏蔽部67包括后前侧部68和倾斜的后侧部69l和69r,后前侧部68从后侧隐藏从接合孔55伸出的接合钩28,倾斜的后侧部69l和69r从接合孔55的左右两侧上的左缘50e或右缘50f附近向上伸出,并从倾斜的后侧隐藏从接合孔55伸出的接合钩28。在所示实施例的情况中,左右倾斜后侧部69l和69r设置为从后前侧部68的左右两侧的端部68a和68b向前延伸。在屏蔽部67中,当从上侧观察时,左右倾斜后侧部69l和69r和后前侧部68连接以形成大致u形。当然,在气囊盖35的模制期间,屏蔽部67与上连接壁部50等整体模制。

屏蔽部67设置为具有自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的高度,使得接合钩28的后部侧上的交叉部28c或其侧面附近从视线sl或视线sls屏蔽,视线sl从后侧至前侧(接合钩28)引导,视线sls从在左右方向偏离的后侧朝倾斜前侧(接合钩28)引导。

在所示实施例的情况中,气囊盖35b中上缘部42的中央部42c的凹进部42d具有比气囊盖35和35a的凹进部42d更小的宽度尺寸w2。屏蔽部67设置为屏蔽插入三个接合孔55b、55c和55d的接合钩28b、28c和28d。

在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3中,气囊盖35b的屏蔽部67遮盖从接合孔55伸出的接合钩28的右后侧。屏蔽部67不仅包括后前侧部68,其从视线sl遮盖接合钩28,视线sl从后侧向前引导,而且还包括倾斜的后侧部69l和69r,以从驾驶员或乘客座位的乘客视线sls遮盖接合钩28,该视线sls从接合钩28的斜后方向朝接合钩28引导。因此,从视觉上看见接合钩28变得更加困难。

具体而言,在屏蔽部67中,左倾斜后侧部69l和右倾斜后侧部69r构造为从后前侧部68的左端部68a和右端部68b向前延伸,并且当从上侧观察时屏蔽部具有大致u形。由于后前侧部68和倾斜后侧部69l和69r连续设置而没有间隙,从视觉上看见接合钩28变得更加困难,并且能够稳定地防止车舱内驾驶员等前侧的设计性能劣化。

当然,如果从视线sls遮盖接合钩28(驾驶员、乘客座位的乘客等的视线sls从接合钩28的倾斜后侧朝接合钩28引导),倾斜后侧部69l和69r可设置为具有相对于后前侧部68的左右端部68a和68b设置的间隙。例如,倾斜后侧部69l和69r可设置为与左右方向的端部68a和68b分离,并且从端部68a和68b的后方位置朝接合孔55的左缘和右缘50e和50f延伸。

在屏蔽部包括后前侧部和左右倾斜后侧部的情况中,可类似于图17中示出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m4的气囊盖35c构造气囊盖。

在气囊盖35c的屏蔽部67c中,后前侧部68c设置在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中,以从平行于左右方向设置的多个接合孔55b、55c和55d的后方位置50ab向上伸出并在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从后侧隐藏从接合孔55b、55c和55d伸出的多个接合钩28b、28c和28d。此外,在上连接壁部50的上表面50a中设置左右倾斜后侧部69cl和69cr,以分别从多个接合孔55b、55c和55d的横向端侧上的端侧接合孔56(55b和55d)的横向外侧的边缘50e和50f向上伸出,并从斜后侧隐藏从端侧接合孔56(55b和55d)伸出的接合钩28b和28d,其中,后前侧部68c设置在后方位置50ab。当然,在气囊盖35c的模制期间,屏蔽部67c与上连接壁部50等整体模制。

在气囊盖35c中,屏蔽部67c的后前侧部68c能够从视线sl遮盖接合钩28b、28c和28d,视线sl从相对于从多个接合孔55b、55c和55d伸出的多个接合钩28b、28c和28d的后侧向前引导。此外,中间部68c和左右倾斜后侧部69cl和69cr能够从视线sls遮盖接合钩28b、28c和28d,中间部68c遮盖屏蔽部67c的后前侧部68c附近的接合孔55之间的后侧,左右倾斜后侧部69cl和69cr设置在屏蔽部67c的端侧接合孔56(55b和55d)的横向外侧,视线sls从倾斜后侧朝接合钩28b、28c和28d引导。通过一个屏蔽部67c,同时从视觉上看见多个接合钩28b、28c和28d变得更加困难。

同样在气囊盖35c中,屏蔽部67c构造为使左右倾斜后侧部69cl和69cr从后前侧部68c的左右端部68a和68b向前延伸,并且当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大致u形。由于后前侧部68c和倾斜后侧部69cl和69cr连续设置而没有间隙,从视觉上看见接合钩28b、28c和28d变得更困难,并且能够稳定地防止车舱中驾驶员等前侧设计性能的劣化。

当然,如果从驾驶员、乘客座位的乘客等的视线sls遮盖接合钩28b、28c和28d,倾斜后侧部69cl和69cr可设置有相对于后前侧部68c的左右端部68a和68b设置的间隙,驾驶员、乘客座位的乘客等的视线sls从接合钩28b、28c和28d的倾斜后侧朝接合钩28b、28c和28d引导。

其次,在气囊盖35、35a、35b和35c中形成屏蔽部57、62、67和67c,从而很难从设置在膝部保护气囊装置ab1、ab2、ab3和ab4上方作为上部设置件的转向柱盖6下方的间隙h视觉上看见接合钩28,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作为上部设置件的转向柱盖6恰好设置在气囊装置ab1、ab2、ab3和ab4上方(例如,诸如仪表板7的下板7b的装饰板恰好设置在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上方,并且能够从装饰板上端与作为上部设置件的转向柱盖6之间的间隙视觉观察到接合钩),应用本发明,以使设置在气囊中的屏蔽部能够遮盖并防止从作为上部设置件的转向柱盖6的下侧的间隙视觉上看见接合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