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8588发布日期:2018-08-10 20:4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车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车辆的车内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已经对车内的照明系统进行相应的控制。已知的技术包括,当打开车门时自动开启车内照明灯,以及针对白天驾驶和夜晚驾驶提供不同的仪表盘照明灯亮度。这些控制是基于对车辆自身元件的状态进行检测而进行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归功于传感器类型的丰富、性能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汽车工程师开始在车上应用更多的传感器来监测车上人员尤其是驾驶员的状态。例如,通过在车辆驾驶室前部安装图像传感器来监测驾驶员的状态,可以根据驾驶员的眼睛闭合频率来判定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倦状态,如果判定驾驶员倦意很浓,则可以执行相应的措施,如发出警告、启动自动驾驶模式等,从而提高车辆安全性。

因此,已知能够利用传感器来提高车辆的智能化程度,并且提高车辆的智能化程度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需求。在这一需求的驱动下,利用传感器来实现车辆内部的智能照明是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本发明提出一种车内照明系统,其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内照明系统,包括照明装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检测装置能够对车辆乘客的行为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基于所述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并基于所述判断控制所述照明装置进入不同的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摄像头或视线传感器,能够进行视线方向、面部朝向和/或眼睛开闭的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安装于车顶内部中央位置,为led灯阵。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阵能够根据控制单元的控制改变照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模式包括:判定乘客在寻找地板上、座椅上和/或车门储物格上的物品的寻物模式;和/或判定乘客在阅读的阅读模式;和/或判定乘客在休息的休息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光照强度检测单元,其适于检测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所述控制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光照强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是否对所述车辆乘客的行为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适于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来识别不同的乘客,并对乘客的历次行为进行学习,并基于学习的结果来辅助判断和/或预测乘客的行为,并进行相应的控制。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发现本发明的车内照明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根据乘客的行为自动执行照射单元的开闭以及照射方向的调整,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以及科技感;

(2)能够对乘客的行为模式进行学习,从而提高灯光控制的准确性以及对视线进行预判,进一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车内照明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的车内照明系统应用在车辆1内部,该车辆1包括前排座椅2、后排座椅3。该车辆可以为任意形式的车辆,如各种形式的轿车、suv、越野车等。其中,本发明的车内照明系统包括照明装置4、检测装置5,以及接收检测装置5所检测到的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分析进而对照明装置4进行相应控制的控制单元(未在图中示出)。

具体地,本发明的照明装置4为安装于车辆内部各处的照明灯,在图1中示出了将其安装于车顶内部的中央位置,但是其可以位于任意需要的位置,并能够对车厢内部各处进行照明。安装于车顶上的照明装置4可以提供对后排车辆地板以及后排座椅的照明,此外,还可以作为后排的阅读灯使用。此外,照明装置4还可以位于车辆1的车门上,以便为车门上的储物格提供照明。

照明装置4还可以是led灯阵,并且,其照明角度可以进行调节。如以下将要具体论述的那样,在本发明中,led灯阵可以由控制单元进行控制,而实现对不同方向的照明。这种设置的好处之一在于可以通过led灯阵的照明方向的改变,实现照明范围的扩展,从而减少照明装置的布置数量和布置位置。

本发明的检测装置5安装在车辆前排座椅2的后部,以便实现对后排乘客的检测。具体地,检测装置5可以是摄像头,其可以对乘客的行为进行识别,并且可以进行面部识别,以及面部朝向的识别;此外,还可以是用于检测视线的视线检测传感器。检测装置5可以对后排乘客的行为以及面部信息进行检测,例如,检测其面部的朝向,以及视线的方向,将这些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从而对后排乘客的意图进行判定。

当检测到乘客面部朝向车门上的储物格时,可以判定为乘客想要寻找放置在车门储物格中的物品,此时控制单元控制照明装置4提供对储物格的照明。又如,当检测装置4检测到乘客面部朝下时,可以判定为乘客想要寻找掉落在地板上的物品,此时控制单元控制照明装置4提供对车辆地板的照明。类似的场景还包括提供对后排座椅面的照明。上述控制可以称之为寻物模式。

此外,检测装置5对乘客行为的识别还特别包括:当检测到乘客手中持有书本、纸张等时,控制单元控制照明装置4进入阅读模式,将等灯光投射到乘客手中的物体上。这一模式还可以应用于乘客在包中翻找物品时,将灯光投射到包上。

当检测装置5检测到乘客眼睛闭上超过一定时间时,控制单元判定为休息模式,控制照明装置4熄灭。对于配备有后车窗自动窗帘的车辆,控制单元还可以控制窗帘自动关闭。

此外,如同已有的针对不同的驾驶员来设定相应的后视镜模式和座椅模式那样,也可以通过检测装置5来对乘客进行面部识别,从而确定乘客身份,并根据乘客的乘坐行为进行学习,从而判定出乘客的行为模式。例如,针对经常在车上阅读或者办公的乘客,可以对其适当提前地应用阅读模式;对于习惯在车门储物格中放置物品的乘客,可以对其适当提前地应用寻物模式,例如,当控制单元识别到车辆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可以提前照亮车门储物格。对于习惯在车上休息的乘客,即使其偶尔睁开眼睛,也可以不打开照明装置4。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达到两方面的效果:根据之前的统计数据可以提高检测装置5的识别精度;通过提前判断乘客的行为可以实现更为舒适、人性化的照明。

本发明中的车内照明系统还具有光照检测模块,只有在判定车内光照强度低于一定值时才开始工作,例如在夜晚,或者是光照不足的阴天,也可以是阳光强烈而使得车窗的窗帘关闭从而使得车内亮度减弱的情况。

以上已经对本发明的车内照明系统的各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以及工作过程进行了清楚、完整的说明,相应地,根据以上对车内照明系统的说明,其所具备的优点也能被充分体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内照明系统,包括照明装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能够对车辆的乘客的行为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基于所述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并基于所述判断控制所述照明装置进入不同的模式。本发明的系统能够提高车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以及车辆的科技感。

技术研发人员:郝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戴姆勒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06
技术公布日:2018.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