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9820发布日期:2018-09-04 23:1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102544419a所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用电极片,包括有电极组片和用于连接电极组片和单电池电极的电极连接片,电极连接片包括与单电池电极连接的电极输入片、与电极组片连接的电极输出片和连接于电极输入片和电极输出片之间的圆弧弯折的过渡电极连接片;电极输入片和电极输出片为平行的结构,电极输入片的水平面低于电极输出片的水平面,过渡电极连接片竖直最高点的水平位置高于电极输出片的水平面,但是其电池组不便于拆装,导致在对电池组进行更换的时候比较繁琐,且其没有电池组不具备减震功能,电动汽车行驶过程所产生的震动容易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包括电池组本体,所述电池组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电池组本体的下方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第一支撑块的底部位于安装槽内,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一侧位于相对应的第一卡槽内的卡块,两个卡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凹槽,螺纹凹槽内螺纹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安装座的两侧均设有把手,两个把手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卡杆,安装座的两侧均开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多个第二卡槽,卡杆靠近第一支撑块的一端延伸至相对应的第二卡槽内,两个第一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把手固定连接;

安装座的底部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支撑块,两个第二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柱,安装座的下方设有支撑座,支撑柱的底端与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凹槽的顶部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杆外侧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端焊接在相对应的第二支撑块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四凹槽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杆外侧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顶端焊接在相对应的第二支撑块的底部。

优选的,两个限位块相互远离的一侧焊接有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外侧的第三弹簧,两个第三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环形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套设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顶端焊接在安装座的底部,第四弹簧的底端焊接在支撑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块,第一凹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块与相对应的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第一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通孔,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相对应的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位于同一个支撑柱上的两个第二支撑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嵌套有滚珠,滚珠与相对应的第四凹槽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本体包括有金属壳体以及安装在金属壳体内的锂电池包;所述金属壳体内设有吸热通道;

所述金属壳体连接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有散热器,以及用以输送冷却液在金属壳体与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的液泵;

所述液泵包括有泵壳,密封连接在泵壳开口端的盖体,转动安装在泵壳内的水轮,以及连接在泵壳外且通过磁力传动方式带动水轮转动的伺服电机;

所述泵壳外壁一体成型有一个座体,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座体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驱动磁铁a;

所述泵壳内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轴,所述水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定位轴上;所述水轮包括有一个圆形底座,以及一体成型在圆形底座一面上的多个叶片;所述圆形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从动磁铁a,各个所述从动磁铁a的位置与驱动磁铁a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水轮随驱动转盘同步转动;

所述泵壳的外壁成型有相对泵壳周向相隔180度的第一出口接头和第二出口接头,所述泵壳内位于水轮的外周转动安装有一个圆环形的阀体,所述阀体侧壁成型有相对阀体周向依次相隔90度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所述盖体中间位置的外端成型有进口接头;

所述阀体的一端沿周向等距安装有多个从动磁铁b,所述阀体安装有从动磁铁b的端面外周成型有单向齿b;所述泵壳内端面外周成型有与单向齿b配合以阻止阀体逆时针转动的单向齿a;

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棘轮机构连接有一个用以驱动阀体顺时针转动的阀体驱动盘;所述阀体驱动盘朝向泵壳一端的外周等距安装有与各个从动磁铁b位置对应的驱动磁铁b;

所述散热器包括有依次密封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水轮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端面上均匀成型有散热片;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相连接的表面上成型有散热通道,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侧面成型有与散热通道两端相连通的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

所述进液接头与液泵的第一出口接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液接头与液泵的进口接头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散热器上位于散热片之间成型有两个圆形的风叶安装槽,所述风叶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一个离心风叶;所述离心风叶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联动杆;

所述水轮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一端成型有两个圆形的水轮安装腔,水轮安装腔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水轮;所述离心风叶的联动杆穿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后与驱动水轮连接;

所述水轮壳体上成型有进液通道和回流通道,所述水轮壳体上成型有沿水轮安装腔切线方向设置的喷射缩口部,喷射缩口部与进液通道、水轮安装腔连通,所述回流通道与水轮安装腔远离喷射缩口部的位置连通;所述水轮壳体侧面成型有与进液通道相连通的水轮驱动接头;所述第二壳体上靠近出液接头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回流通道和散热通道的连通口;

所述第二出口接头、水轮驱动接头依次通过管道与金属壳体的吸热通道的进口端、出口端相连接;

所述散热器上或者第一出口接头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伺服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联接;

初始状态时,阀体的第二阀口与泵壳的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水轮转动,棘轮机构不带动驱动转盘转动;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伺服电机通过棘轮机构带动驱动转盘顺时针转动90度,随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变为逆时针转动的状态,此时第一阀口与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第三阀口与第二出口接头相对应;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再次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伺服电机通过棘轮机构带动驱动转盘顺时针转动270度,随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变为逆时针转动的状态,此时阀体的第二阀口与泵壳的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

本发明中,通过电池组本体、第一支撑块、第一卡槽、安装座、安装槽、第一凹槽、卡块、螺纹凹槽、第一支撑杆、把手、卡杆、第二卡槽、第二凹槽、环形凹槽、限位块、第二支撑杆、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三支撑杆、第二支撑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支撑柱、支撑座和第四弹簧相配合,拉动把手,把手带动卡杆运动,使卡杆从第二卡槽内移出,转动把手,把手带动第二支撑杆转动,第二支撑杆带动限位块转动,限位块带动第一支撑杆转动,第一支撑杆带动卡块滑动,使卡块从卡入第一卡槽内,就完成了对电池组本体的安装,当电动汽车行驶产生震动时,支撑座推动支撑柱滑动,支撑柱带动第二支撑块滑动,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四弹簧均产生弹性形变,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四弹簧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反弹力作用下,使安装座的振动幅度减小,从而使电磁组本体的振动幅度减小,对电池组本体起到了保护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快速方便的对电池组进行拆装,方便了电池组的更换,且在电动汽车运行时,可对电池组进行减震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动汽车电池组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动汽车电池组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动汽车电池组的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动汽车电池组的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冷却组件中液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冷却组件中液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为本发明冷却组件中液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阀体及泵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3为本发明冷却组件中散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组本体;2、第一支撑块;3、第一卡槽;4、安装座;5、安装槽;6、第一凹槽;7、卡块;8、螺纹凹槽;9、第一支撑杆;10、把手;11、卡杆;12、第二卡槽;13、第二凹槽;14、环形凹槽;15、限位块;16、第二支撑杆;17、第三凹槽;18、第四凹槽;19、第三支撑杆;20、第二支撑块;21、第一弹簧;22、第二弹簧;23、第三弹簧;24、支撑柱;25、支撑座;26、第四弹簧;80、液泵;81、泵壳;810、座体;811、第一出口接头;812、第二出口接头;813、定位轴;815、单向齿a;82、盖体;821、进口接头;83、伺服电机;84、固定带;85、阀体驱动盘;851、棘轮机构;86、驱动转盘;87、水轮;88、阀体;8811、第一阀口;8812、第二阀口;8813、第三阀口;882、圆柱滚子;883、单向齿b;90、散热器;91、离心风叶;911、联动杆;92a、第一壳体;92b、第二壳体;921、散热片;9211、风叶安装槽;922、出液接头;923、进液接头;924、换热通道;925、连通口;93、驱动水轮;931、转动连接头;95、水轮壳体;951、水轮驱动接头;952、进液通道;9521、喷射缩口部;953、水轮安装腔;954、回流通道;955、转动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考图1-5,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包括电池组本体1,电池组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2,第一支撑块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3,电池组本体1的下方设有安装座4,安装座4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5,第一支撑块2的底部位于安装槽5内,安装槽5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内滑动安装有一侧位于相对应的第一卡槽3内的卡块7,两个卡块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凹槽8,螺纹凹槽8内螺纹安装有第一支撑杆9,安装座4的两侧均设有把手10,两个把手10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卡杆11,安装座4的两侧均开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多个第二卡槽12,卡杆11靠近第一支撑块2的一端延伸至相对应的第二卡槽12内,两个第一支撑杆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4,环形凹槽14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15,两个限位块1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6,两个第二支撑杆1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把手10固定连接;安装座4的底部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三凹槽17,第三凹槽1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四凹槽18,第四凹槽18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三支撑杆19,第三支撑杆19的外侧套设有第二支撑块20,两个第二支撑块20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柱24,安装座4的下方设有支撑座25,支撑柱24的底端与支撑座25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电池组本体1、第一支撑块2、第一卡槽3、安装座4、安装槽5、第一凹槽6、卡块7、螺纹凹槽8、第一支撑杆9、把手10、卡杆11、第二卡槽12、第二凹槽13、环形凹槽14、限位块15、第二支撑杆16、第三凹槽17、第四凹槽18、第三支撑杆19、第二支撑块20、第一弹簧21、第二弹簧22、第三弹簧23、支撑柱24、支撑座25和第四弹簧26相配合,拉动把手10,把手10带动卡杆11运动,使卡杆11从第二卡槽12内移出,转动把手10,把手10带动第二支撑杆16转动,第二支撑杆16带动限位块15转动,限位块15带动第一支撑杆9转动,第一支撑杆9带动卡块7滑动,使卡块7从卡入第一卡槽3内,就完成了对电池组本体1的安装,当电动汽车行驶产生震动时,支撑座25推动支撑柱24滑动,支撑柱24带动第二支撑块20滑动,使第一弹簧21、第二弹簧22和第四弹簧26均产生弹性形变,在第一弹簧21、第二弹簧22和第四弹簧26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反弹力作用下,使安装座4的振动幅度减小,从而使电磁组本体1的振动幅度减小,对电池组本体1起到了保护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快速方便的对电池组进行拆装,方便了电池组的更换,且在电动汽车运行时,可对电池组进行减震保护。

本发明中,第四凹槽18的顶部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杆19外侧的第一弹簧21,第一弹簧21的底端焊接在相对应的第二支撑块20的顶部,第四凹槽18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杆19外侧的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顶端焊接在相对应的第二支撑块20的底部,两个限位块15相互远离的一侧焊接有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16外侧的第三弹簧23,两个第三弹簧2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环形凹槽14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支撑柱24的外侧套设有第四弹簧26,第四弹簧26的顶端焊接在安装座4的底部,第四弹簧26的底端焊接在支撑座25的顶部,卡块7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块,第一凹槽6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块与相对应的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第一凹槽6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通孔,第一支撑杆9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相对应的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位于同一个支撑柱24上的两个第二支撑块2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嵌套有滚珠,滚珠与相对应的第四凹槽18的内壁相接触,通过电池组本体1、第一支撑块2、第一卡槽3、安装座4、安装槽5、第一凹槽6、卡块7、螺纹凹槽8、第一支撑杆9、把手10、卡杆11、第二卡槽12、第二凹槽13、环形凹槽14、限位块15、第二支撑杆16、第三凹槽17、第四凹槽18、第三支撑杆19、第二支撑块20、第一弹簧21、第二弹簧22、第三弹簧23、支撑柱24、支撑座25和第四弹簧26相配合,拉动把手10,把手10带动卡杆11运动,使卡杆11从第二卡槽12内移出,转动把手10,把手10带动第二支撑杆16转动,第二支撑杆16带动限位块15转动,限位块15带动第一支撑杆9转动,第一支撑杆9带动卡块7滑动,使卡块7从卡入第一卡槽3内,就完成了对电池组本体1的安装,当电动汽车行驶产生震动时,支撑座25推动支撑柱24滑动,支撑柱24带动第二支撑块20滑动,使第一弹簧21、第二弹簧22和第四弹簧26均产生弹性形变,在第一弹簧21、第二弹簧22和第四弹簧26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反弹力作用下,使安装座4的振动幅度减小,从而使电磁组本体1的振动幅度减小,对电池组本体1起到了保护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快速方便的对电池组进行拆装,方便了电池组的更换,且在电动汽车运行时,可对电池组进行减震保护。

工作原理:当对电池组本体1进行安装时,首先将第一支撑块2放在安装槽4内,然后拉动把手10,把手10带动第二支撑杆16在第二凹槽13内滑动,第二支撑杆16带动限位块15在环形凹槽14内滑动,第三弹簧23被压缩,把手10带动卡杆11运动,使卡杆11从第二卡槽12内移出时,转动把手10,把手10带动第二支撑杆16转动,第二支撑杆16带动限位块15转动,限位块15带动第一支撑杆9在第一凹槽6内转动,第一支撑杆9带动卡块7在第一凹槽6内滑动,直至卡块7从卡入第一卡槽3内,松开把手10,在第三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使卡杆11卡入第二卡槽12内,就完成了对电池组本体1的安装,当对电池组本体1进行拆卸时,只需逆向操作以上动作就可完成对电池组本体1的拆卸,当电动汽车行驶产生震动时,支撑座25推动支撑柱24在第三凹槽17内向上滑动,支撑柱24带动第二支撑块20在第三支撑杆19上向上滑动,第一弹簧21被压缩,第二弹簧22被拉伸,第四弹簧26被压缩,使第一弹簧21、第二弹簧22和第四弹簧26均产生弹性形变,在第一弹簧21、第二弹簧22和第四弹簧26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反弹力作用下,使安装座4的振动幅度减小,从而使电磁组本体1的振动幅度减小,对电池组本体1起到了保护作用。

实施例2

参考图6-1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特征:所述电池组本体包括有金属壳体以及安装在金属壳体内的锂电池包;所述金属壳体内设有吸热通道。所述电池组本体的金属壳体以及锂电池包的具体形状及安装方式根据不同车型可灵活调整,电池组本体的形状也并非本发明的重点,故在此不展开详述。

所述金属壳体连接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有散热器90,以及用以输送冷却液在金属壳体与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的液泵80。

所述液泵包括有泵壳,密封连接在泵壳开口端的盖体,转动安装在泵壳内的水轮,以及连接在泵壳外且通过磁力传动方式带动水轮转动的伺服电机。

所述座体上通过螺钉连接有一个整体呈u形的用以固定所述伺服电机的固定带84。

所述泵壳外壁一体成型有一个座体810,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座体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转盘86,所述驱动转盘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驱动磁铁a。

所述泵壳内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轴813,所述水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定位轴上;所述水轮包括有一个圆形底座,以及一体成型在圆形底座一面上的多个叶片;所述圆形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从动磁铁a,各个所述从动磁铁a的位置与驱动磁铁a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水轮随驱动转盘同步转动。

所述泵壳81的外壁成型有相对泵壳周向相隔180度的第一出口接头811和第二出口接头812,所述泵壳内位于水轮的外周转动安装有一个圆环形的阀体88,所述阀体侧壁成型有相对阀体周向依次相隔90度的第一阀口8811、第二阀口8812和第三阀口8813;所述盖体中间位置的外端成型有进口接头821。

所述阀体的外壁成型有多个滚子槽,各个滚子槽内安装有圆柱滚子882,圆柱滚子与泵壳内壁滚动连接。

所述阀体的一端沿周向等距安装有多个从动磁铁b,所述阀体安装有从动磁铁b的端面外周成型有单向齿b883;所述泵壳内端面外周成型有与单向齿b配合以阻止阀体逆时针转动的单向齿a815。

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棘轮机构851连接有一个用以驱动阀体顺时针转动的阀体驱动盘85;所述阀体驱动盘朝向泵壳一端的外周等距安装有与各个从动磁铁b位置对应的驱动磁铁b。

所述棘轮机构为现有部件,包括通过轴承相连的内圈和外圈,内圈上成型有棘轮,外圈上连接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

所述散热器包括有依次密封连接的第一壳体92a、第二壳体92b和水轮壳体95;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端面上均匀成型有散热片921;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相连接的表面上成型有散热通道924,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侧面成型有与散热通道两端相连通的进液接头923和出液接头922。

所述进液接头与液泵的第一出口接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液接头与液泵的进口接头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散热器上位于散热片之间成型有两个圆形的风叶安装槽9211,所述风叶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一个离心风叶91;所述离心风叶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联动杆911。

所述水轮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一端成型有两个圆形的水轮安装腔953,水轮安装腔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水轮93;所述离心风叶的联动杆穿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后与驱动水轮连接。所述联动杆与第二壳体密封转动连接。

所述水轮安装腔底部中间成型有转动连接口955,所述驱动水轮的中间成型有与所述转动连接口转动配合的转动连接头931。

所述水轮壳体上成型有进液通道952和回流通道954,所述水轮壳体上成型有沿水轮安装腔切线方向设置的喷射缩口部9521,喷射缩口部与进液通道、水轮安装腔连通,所述回流通道与水轮安装腔远离喷射缩口部的位置连通;所述水轮壳体侧面成型有与进液通道相连通的水轮驱动接头951;所述第二壳体上靠近出液接头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回流通道和散热通道的连通口925。

所述第二出口接头、水轮驱动接头依次通过管道与金属壳体的吸热通道的进口端、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吸热通道为迂回设置于金属壳体的单个管道,或者并联连通的多个管道。

所述散热器或者第一出口接头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伺服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联接。

初始状态时,阀体的第二阀口与泵壳的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水轮转动,棘轮机构不带动驱动转盘转动。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伺服电机通过棘轮机构带动驱动转盘顺时针转动90度,随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变为逆时针转动的状态,此时第一阀口与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第三阀口与第二出口接头相对应。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再次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伺服电机通过棘轮机构带动驱动转盘顺时针转动270度,随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变为逆时针转动的状态,此时阀体的第二阀口与泵壳的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

上述两种工作状态中,第一种为被动散热状态,该状态下时散热量较小,无需使用离心风叶辅助散热;第二种为主动散热状态,使用离心风叶产生气流促使散热片与空气的热交换。

本发明中可所述离心风叶不需要单独使用电机进行驱动,具体的,在散热量较小时,液泵仅其第一出口接头导通使冷却液在金属壳体与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最后由散热片实现被动散热。在散热量较大时,液泵使其第一出口接头和第二出口接头同时导通,使第二出口接头流出的冷却液进入水轮壳体内带动驱动水轮转动,从而使驱动水轮带动离心风叶转动产生气流实现辅助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液泵通过在泵壳内增设一个具有3个阀口的阀体来实现回路的切换,且通过液泵的伺服电机配合棘轮机构实现阀体的切换操作,无需额外增加执行电子部件,简化了冷却组件的整体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