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一体化抢险泵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5350发布日期:2018-11-07 07:4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抢险泵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一体化抢险泵车。

背景技术

泵车是一个移动的泵站,可以快速灵活到达应用场所,在短时间内把急需用水送到使用目的地,或是把积水在紧急情况下短时间内进行抽水、排水,达到防洪救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但现有的抢险泵车将抢险泵运输到位置后,需要人工将抢险泵抬出,对于大型的抢险泵一般需要使用到叉车将抢险泵转运的地面时,该种转运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转运时间较久,影响抢险的时间,同时抢险泵车遇到陡坡或者上坡时,内部的抢险泵容易发生翻落和滑车现象,影响抢险泵的转运。鉴于此,我们提出智能一体化抢险泵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一体化抢险泵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转运时间较久,影响抢险的时间和抢险泵容易发生翻落和滑车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一体化抢险泵车,包括抢险车以设置在所述抢险车内部的车厢,所述车厢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中控室、变频柜、卷扬室、移动泵站以及后箱门,所述车厢的顶部安装有指示灯,所述后箱门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后箱门的内表面设置有两条履带滑槽,两条所述履带滑槽之间设置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的内部设置有承托结构,所述后箱门的顶部设置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内壁设置有滑轨,所述引导槽的内设置有引导板;

所述承托结构包括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减震弹簧,所述承托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顶槽,所述顶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压缩弹簧,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铰座,两个所述铰座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安装有滑轮。

作为优选,所述滑轮和所述连接轴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板和所述引导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滑轨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滑槽,所述移动滑槽内壁一端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设置有夹环,所述夹环的两端均设置有卡脚;

所述引导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挡板,所述引导板的一端设置有弧形边,所述引导板靠近所述弧形边一端设置有滑柱。

作为优选,所述夹环和所述滑柱卡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卷扬室的内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卷线筒,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安装有钢筋条,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卡槽,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卷线轮。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条和所述支撑柱无缝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变频柜的一端设置有输出端子,所述变频柜的另一端设置有输入端子,所述变频柜靠近所述输出端子一端设置有接地端子,所述变频柜内还设置有运行停止开关和故障复位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智能一体化抢险泵车,引导板从引导槽内完全伸出,利用滑柱在夹环内旋转,使得引导板的弧形边在引导槽内转动,并将引导板倾斜,方便移动泵站顺着引导板滑向地面。

2、该智能一体化抢险泵车,利用挡板增加移动泵站和引导板之间的阻力,使得移动泵站可以平稳的从引导板表面滑向地面。

3、该智能一体化抢险泵车,承托板利用减震弹簧的弹性紧紧的贴合在移动泵站的底部,安装板利用压缩弹簧的弹性将安装板表面的滑轮贴合在移动泵站底部,一方面对移动泵站移动时进行支撑,减少移动时产生的晃动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滑轮方便对移动泵站进行移动。

4、该智能一体化抢险泵车,利用旋转电机带动卷线筒旋转进行收集工作,使得牵引绳绷直,对移动泵站产生一定的拉力,有利于当抢险车在移动时,对进行固定移动泵站,防止移动泵站发生翻落和滑车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箱门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承托结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引导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滑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卷扬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变频柜连接电路示意图。

图中:1、抢险车;2、车厢;3、中控室;4、变频柜;41、输出端子;42、输入端子;43、接地端子;44、运行停止开关;45、故障复位开关;5、卷扬室;51、底座;52、旋转电机;53、卷线筒;54、支撑脚;55、支撑柱;56、卡槽;57、钢筋条;58、卷线轮;6、指示灯;7、移动泵站;8、后箱门;81、减震板;82、履带滑槽;83、收纳仓;84、承托结构;841、承托板;842、减震弹簧;843、顶槽;844、安装板;845、压缩弹簧;846、铰座;847、连接轴;848、滑轮;85、引导槽;86、滑轨;861、移动滑槽;862、安装柱;863、夹环;864、卡脚;87、引导板;871、挡板;872、弧形边;873、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智能一体化抢险泵车,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抢险车1以设置在抢险车1内部的车厢2,车厢2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中控室3、变频柜4、卷扬室5、移动泵站7以及后箱门8,车厢2的顶部安装有指示灯6,后箱门8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板81,后箱门8的内表面设置有两条履带滑槽82,两条履带滑槽82之间设置有收纳仓83,收纳仓83的内部设置有承托结构84,后箱门8的顶部设置有引导槽85,引导槽85的内壁设置有滑轨86,引导槽85的内设置有引导板87,引导板87和引导槽85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移动泵站7为浮式履带移动泵站,且移动泵站7由大流量永磁电泵组和履带式底盘总成组成,利用大流量永磁电泵组进行排水工作,同时通过履带式底盘方便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减震板81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利用橡胶的弹性使得减震板81的减震效果优良,使得移动泵站7可以平稳运行。

本实施例中,后箱门8通过铰链和车厢2的底板铰接,使得后箱门8从车厢2打开时形成一个从车厢2连接地面的倾斜板。

如图2和图3所示,承托结构84包括承托板841,承托板84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减震弹簧842,承托板84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顶槽843,顶槽84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844,安装板844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压缩弹簧845,安装板844的顶部安装有铰座846,两个铰座846之间设置有连接轴847,连接轴847的表面安装有滑轮848,滑轮848和连接轴847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承托板841尺寸大小和收纳仓83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使得承托板841在收纳仓83内滑动。

本实施例中,减震弹簧842的一端和承托板841底部无缝焊接,减震弹簧842的另一端和收纳仓83内壁底端无缝焊接,利用减震弹簧842的弹性使得移动泵站7在承托板841上运动时承托板841可以紧紧的贴合在移动泵站7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844的尺寸大小和顶槽843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使得安装板844在顶槽843内滑动。

本实施例中,压缩弹簧845的一端和安装板844底部无缝焊接,压缩弹簧845的另一端和顶槽843内壁无缝焊接,利用压缩弹簧845的弹性将安装板844表面的滑轮848贴合在移动泵站7底部。

如图2和图5所示,滑轨86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滑槽861,移动滑槽861内壁一端设置有安装柱862,安装柱862的一端设置有夹环863,夹环863的两端均设置有卡脚864,夹环863和滑柱873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滑柱873和移动滑槽861滑动连接,方便滑柱873在移动滑槽861内滑动。

本实施例中,夹环863和卡脚864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且卡脚864向夹环863的圆心弯曲,使得夹环863和卡脚864具有一定的金属弹性,方便滑柱873卡入到夹环863内部。

本实施例中,滑柱873的直径小于夹环863的直径,方便滑柱873卡入到夹环863内,且具有一定的空间使得滑柱873在夹环863内转动。

如图2和图4所示,引导板87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挡板871,引导板87的一端设置有弧形边872,引导板87靠近弧形边872一端设置有滑柱873。

本实施例中,引导板87和弧形边872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得引导板87和弧形边872整体结构性强,支撑力好。

本实施例中,挡板871呈直角梯形,且挡板871的斜边靠近引导槽85一侧,通过设置的梯形挡板871,使得移动泵站7在挡板871移动时对移动泵站7进行减速,使得移动泵站7平稳下降。

本实施例中,弧形边872的直径小于引导槽85的宽度,使得弧形边872在引导槽85内有一定的旋转空间。

如图6所示,卷扬室5的内部安装有底座51,底座51的表面安装有旋转电机52,旋转电机5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卷线筒53,底座5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脚54,支撑脚54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55,两个支撑柱55之间安装有钢筋条57,支撑柱55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卡槽56,支撑柱55的顶部安装有卷线轮58,钢筋条57和支撑柱55无缝焊接。

本实施例中,旋转电机52的输出轴和卷线筒53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利用旋转电机52带动卷线筒53旋转进行收集工作。

本实施例中,卷线筒53的表面环形缠绕有牵引绳,且牵引绳为钢绞绳,利用卷线筒53拉动牵引绳,并将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移动泵站7表面,对移动泵站7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同一个支撑柱55表面两端均设置有卡槽56,且两端卡槽56均不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使得牵引绳环形缠绕在卡槽56上对牵引绳进行卡紧。

如图7所示,变频柜4的一端设置有输出端子41,变频柜4的另一端设置有输入端子42,变频柜4靠近输出端子41一端设置有接地端子43,变频柜4内还设置有运行停止开关44和故障复位开关45。

本实施例中,输出端子41r、s、t,经接触器和空气断路器与三相电源输出端口连接,使得三相电源从输出端子4进入到变频柜4内。

本实施例中,输出端子41u、v、w经热继电器接至三相电动机输入端口,使得经变频柜4变频的电流传输到电动机上进行机械运动。

本实施例中,将安全回路线接入到接地端子43上,一方面提高变频柜4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降低噪声另一方面为防止漏电和干扰侵入。

本实施例的智能一体化抢险泵车在使用时,将后箱门8从车厢2后侧打开,此时后箱门8沿着车厢2底部旋转打开,使得引导槽85一端朝向地面,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引导槽85旋转向地面一侧,在重力的作用下,滑柱873在移动滑槽861内向夹环863一侧滑动,并卡入到夹环863内部,此时引导板87从引导槽85内完全伸出,利用滑柱873在夹环863内旋转,使得引导板87的弧形边872在引导槽85内转动,并将引导板87倾斜,方便移动泵站7顺着引导板87滑向地面,当后箱门8关闭时,引导槽85位于顶部,利用引力和滑柱873自身的重力使得挤压卡脚864,并在移动滑槽861内滑动,使得引导板87收入到引导槽85内,不会占用空间;

当移动泵站7在引导板87内移动时,利用挡板871增加移动泵站7和引导板87之间的阻力,使得移动泵站7可以平稳的从引导板87表面滑向地面;

移动泵站7在履带滑槽8内滑动,承托板841利用减震弹簧842的弹性紧紧的贴合在移动泵站7的底部,此时安装板844利用压缩弹簧845的弹性将安装板844表面的滑轮848贴合在移动泵站7底部,一方面对移动泵站7移动时进行支撑,减少移动时产生的晃动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滑轮848方便对移动泵站7进行移动;

将卷线筒53的表面环形缠绕有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移动泵站7表面,并将牵引绳从卷线轮58表面穿过,利用旋转电机52带动卷线筒53旋转进行收集工作,使得牵引绳绷直,对移动泵站7产生一定的拉力,并将牵引绳环形缠绕在卡槽56上对牵引绳进行卡紧,有利于当抢险车1在移动时,对进行固定移动泵站7,防止移动泵站7发生翻落和滑车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