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9456发布日期:2018-12-05 17:1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属于车辆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车辆保有量逐年上升,人们的行车安全意识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然而,仍然有不少的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开车时低头看手机、打瞌睡、压线或者与前车没有保持安全距离等等,导致车辆行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导致车祸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减少车辆行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

根据所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并根据所述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

若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进行行车危险提醒。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行车危险的提醒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并根据所述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

提醒单元,用于若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进行行车危险提醒。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同时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使得当驾驶员行为信息没有被准确检测出时,可以通过车辆行驶信息的检测进行矫正,当车辆行驶信息没有被准确检测出时,可以通过驾驶员行为信息的检测进行矫正,提高了行车危险的检测准确度,同时,在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进行行车危险提醒,以提高驾驶员的警觉,减少车辆行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的第一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的第二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的第三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车危险的提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车辆行驶中,要求安全第一。然而,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的不良行为习惯也常常给车辆的行驶带来安全隐患。例如,开车时低头看手机、打瞌睡、压线或者与前车没有保持安全距离等等。

在一些配置较好的车辆中,可以利用行车记录仪或其他设备对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以查看驾驶员是否在开车时打瞌睡或低头看手机,并在驾驶员打瞌睡或低头看手机进行适当提醒。但是,这种方式受限于图像识别技术,准确性较差,如果驾驶员疲劳驾驶的情况没有检测出,则仍然导致车辆行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引发车祸等不良后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同时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使得当驾驶员行为信息没有被准确检测出时,可以通过车辆行驶信息的检测进行矫正,当车辆行驶信息没有被准确检测出时,可以通过驾驶员行为信息的检测进行矫正,提高了行车危险的检测准确度,同时,在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进行行车危险提醒,以提高驾驶员的警觉,减少车辆行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的第一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终端,可以由终端上配置的行车危险的提醒装置执行,上述行车危险的提醒装置适用于需提高行车危险的检测准确度,减少车辆行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情形。上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3。

步骤101中,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

上述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行车危险,以便在判定存在行车危险时,进行行车危险提醒。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车辆行驶信息是指与车辆自身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车辆与路况之间的信息,例如,车速信息、车辆当前行驶的道路的限速信息、车辆当前行驶的车道线信息、车辆与前车的距离信息等等。并且上述车辆行驶信息可以通过车身gps导航装置、车身雷达、车轮转速检测装置、车身摄像装置获取并发送给上述终端,或者由上述终端自行获取。

上述驾驶员行为信息是指驾驶位上的驾驶员的行为动作信息,例如,视线方向信息、头部俯仰角信息、头部左右偏转角信息、眼睛开合度信息、单手或双手操作方向盘信息以及头部运动轨迹信息和驾驶员眼睛。并且上述驾驶员行为信息可以通过车身摄像装置获取并发送给上述终端,或者由上述终端自行获取。

其中,上述终端可以是智能穿戴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独立安装于车身上的终端或者内置于车载系统的车载终端,并且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头盔或眼镜。

步骤102中,根据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并根据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

上述第一预设条件以及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在终端出厂时进行设置,并且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根据驾驶员的驾驶情况进行调整。

在获取了上述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之后,即可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预设条件以及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是否存在行车危险。

步骤103中,若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进行行车危险提醒。

可选的,上述进行行车危险提醒包括:根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车辆行驶信息和/或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驾驶员行为信息进行相应的行车危险提醒。

也就是说,不同的车辆行驶信息对应不同的行车危险提醒,不同的驾驶员行为信息也对应不同的行车危险提醒,实现行车危险提醒能够区分不同的危险场景,便于用户快速察觉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调整。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车辆行驶信息和/或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驾驶员行为信息进行相应的行车危险提醒包括:根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车辆行驶信息和/或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驾驶员行为信息,采用语音、振动和/或文字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行车危险提醒,以提高驾驶员的警觉。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同时获取车辆行驶信息以及驾驶员行为信息,并同时根据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根据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使得当驾驶员行为信息没有被准确检测出时,可以根据车辆行驶信息进行行车危险提醒,当车辆行驶信息没有被准确检测出时,可以根据驾驶员行为信息进行行车危险提醒,提高了行车危险的检测准确度。同时在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进行行车危险提醒,以提高驾驶员的警觉,使其及时纠正车辆的行驶状态以及自身的驾驶行为,减少车辆行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的第二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是在上述图1描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步骤101至102中获取车辆行驶信息以及根据上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作进一步限定,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4。

步骤201中,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其中,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包括:获取车辆与前车的距离,以及转向灯未开启的状态下车辆行驶的车道图片。

也就是说,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包括:获取车辆与前车的距离,以及转向灯未开启的状态下车辆行驶的车道图片。

在实际应用中,车辆与前车的距离是判断车辆是否与前车保持了足够安全距离的重要参数,并且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有利于避免车辆追尾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获取车辆行驶信息时需要获取车辆与前车的距离。

在车辆安全行驶中,除了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之外,车辆各行其道也非常重要,因此,还需要获取转向灯未开启的状态下车辆行驶的车道图片,以判断车辆是否有压线或撞到护栏的风险。

其中,转向灯开启时,车辆有可能是要变道或超车,此时,车辆需要正常压线,因此,为了防止行车危险提醒发生误报,以及减少车道图片的数据处理量,只获取转向灯未开启的状态下车辆行驶的车道图片。

步骤202中,根据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并根据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其中,根据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判断车辆与前车的距离是否小于上述车辆当前车速对应的预设安全距离;若车辆与前车的距离小于车辆当前车速对应的预设安全距离,则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由于不同车速下车辆与前车需要保持的安全距离不同,因此,在获取了车辆与前车的距离之后,需要判断车辆与前车的距离是否小于车辆当前车速对应的预设安全距离;并在车辆与前车的距离小于车辆当前车速对应的预设安全距离时,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车辆当前车速对应的预设安全距离可以通过查询预先存储的车速与预设安全距离的对应关系表得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了车辆与前车的距离之后,还可以通过gps对当前位置进行定位,获取当期路段对应的安全车距,并判断车辆与前车的距离是否小于该安全车距,车辆与前车的距离小于该安全车距,则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步骤203中,根据上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并根据上述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上述根据上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还包括:对上述车道图片进行识别,确定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若上述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例如,如图3所示,根据拍摄车道图片的拍摄位置,对上述车道图片进行识别,确定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a,并判断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a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若上述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上述第一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设定并且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驾驶情况进行调整,例如,第一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30cm、45cm或80cm。

步骤204中,若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进行行车危险提醒。

可选的,上述进行行车危险提醒包括:根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车辆行驶信息和/或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驾驶员行为信息进行相应的行车危险提醒。

也就是说,不同的车辆行驶信息对应不同的行车危险提醒,不同的驾驶员行为信息也对应不同的行车危险提醒,实现行车危险提醒能够区分不同的危险场景,便于用户快速察觉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调整。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车辆行驶信息和/或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驾驶员行为信息进行相应的行车危险提醒包括:根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车辆行驶信息和/或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驾驶员行为信息,采用语音、振动和/或文字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行车危险提醒。

例如,当车辆与前车的距离小于车辆当前车速对应的预设安全距离200m,则输出“安全车距200,请保持安全车距”的语音提示,并在车载显示器上显示当前车辆与前车的距离,直至车辆与前车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车辆当前车速对应的预设安全距离时,结束语音提示和车距显示。当车辆与左侧车道线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输出“车辆左侧即将压线,请注意安全行驶”的语音提示,并在车载显示器上显示上述车道线图片,直至车辆与左侧车道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结束语音提示和车道线图片的显示。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的第三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对上述图1描述的实施例步骤101至102中获取驾驶员行为信息以及根据上述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作进一步限定,包括步骤401至步骤403。

步骤401中,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其中,获取驾驶员行为信息包括:获取驾驶员的头部运动轨迹信息和驾驶员眼睛开合度信息;头部运动轨迹信息包括驾驶员的头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的轨迹信息,以及第二位置停留的时间信息;驾驶员眼睛开合度信息包括驾驶员眨眼频率和驾驶员眼睛张开面积的变化率。

例如,当驾驶员只是向左摆了一次头,查看左后视镜时,由于其停留时间较短,并且属于正常查看行为,不应当被认为没有将视线集中在车辆正前方,因此,在获取驾驶员的头部运动轨迹信息时,不仅要包括头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的轨迹信息,还要包括驾驶员在第二位置停留的时间信息,其中,第一位置为驾驶员安全驾驶时头部所处位置。

其中,驾驶员眼睛张开面积的变化率是指驾驶员眼睛的实时张开面积减去驾驶员启动汽车驾驶时眼睛张开面积,再除以驾驶员启动汽车驾驶时眼睛张开面积得到的变化率。

例如,检测到驾驶员启动汽车驾驶时眼睛的张开面积为0.8cm2,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检测到驾驶员眼睛的张开面积为0.5cm2,则驾驶员眼睛张开面积的变化率为(0.8-0.5)/0.8=0.375。

可选的,在获取驾驶员的头部运动轨迹信息时可以以驾驶员头部的固定位置的运动轨迹信息作为驾驶员头部的运动轨迹信息。

例如,以驾驶员的鼻尖的运动轨迹信息作为驾驶员头部的运动轨迹信息,或者以驾驶员的眉心的运动轨迹信息作为驾驶员头部的运动轨迹信息。

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时,通常会不停的眨眼睛或者眼睛的张开面积越变越小,因此,通过获取驾驶员的眨眼频率和驾驶员眼睛张开面积的变化值可以确定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

步骤402中,根据上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并根据上述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其中,根据上述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将驾驶员的头部运动轨迹信息与预设运动轨迹信息进行匹配,若驾驶员的头部运动轨迹信息与预设运动轨迹信息匹配成功,则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或者,若驾驶员眨眼频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或者,若驾驶员眼睛张开面积的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

例如,驾驶员的头部运动轨迹信息与低头看手机的预设运动轨迹信息匹配成功,则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若驾驶员眨眼频率大于30次/min,则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若驾驶员眼睛张开面积的变化率大于0.5,则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三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践经验设定,并且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驾驶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403中,若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进行行车危险提醒。

可选的,上述进行行车危险提醒包括:根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车辆行驶信息和/或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驾驶员行为信息进行相应的行车危险提醒。

也就是说,不同的车辆行驶信息对应不同的行车危险提醒,不同的驾驶员行为信息也对应不同的行车危险提醒,实现行车危险提醒能够区分不同的危险场景,便于用户快速察觉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调整。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车辆行驶信息和/或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驾驶员行为信息进行相应的行车危险提醒包括:根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车辆行驶信息和/或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驾驶员行为信息,采用语音、振动和/或文字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行车危险提醒。

例如,当上述驾驶员的头部运动轨迹信息与预设运动轨迹信息匹配成功时,则输出“请注意查看前方路况,谨慎驾驶”的语音提示,直至驾驶员关闭语音提示。当驾驶员眨眼频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或驾驶员眼睛张开面积的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则输出“系统检测到您可能处于疲劳驾驶,为了您和您的家人,请保持安全驾驶”的语音提示,并开启振动提醒,直至驾驶员关闭语音提示和振动提醒。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进行行车危险提醒之后,还包括:接收驾驶员触发的误报纠正指令,根据该误报纠正指令以及触发当次行车危险提醒的车辆行驶信息更新第一预设条件,和/或根据该误报纠正指令以及触发当次行车危险提醒的驾驶员行为信息更新第二预设条件。

例如,当第一预设阈值为80cm时,对于一些开车技术较高的驾驶员来说,有时为了礼让侧方来车,如他人左侧超车的情况,则有可能将车行驶至靠近右侧车道线的位置,并且车身与右侧车道线的距离小于80cm,此时,配置有行车危险提醒装置的终端将输出“车辆右侧即将压线,请注意安全行驶”的语音提示,并在车载显示器上显示上述车道线图片。此时,驾驶员可以触发误报纠正指令,使得终端根据该误报纠正指令以及触发当次行车危险提醒的车辆行驶信息“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小于80cm”更新第一预设条件中的第一预设阈值为65cm,以便触发行车危险提醒的条件可以针对不同的驾驶员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一些正常眨眼频率较高的驾驶员来说,当第二预设阈值为30次/min,驾驶员的正常眨眼频率为32次/min,该驾驶员驾驶车辆时,配置有行车危险提醒装置的终端将输出“系统检测到您可能处于疲劳驾驶,为了您和您的家人,请保持安全驾驶”的语音提示,以及振动提醒,此时,终端将接收到驾驶员按压终端上的按键触发的误报纠正指令,并根据该误报纠正指令以及触发此次行车危险提醒的驾驶员行为信息“眨眼频率32次/min”更新上述第二预设条件中的第二预设阈值为35次/min,以便触发行车危险提醒的条件可以针对不同的驾驶员进行调整。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误报纠正指令可以携带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的更新信息。

例如,上述更新信息可以为驾驶员对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更新的更新信息,例如,可以将第一预设阈值从30cm更新至65cm。

也就是说,上述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可以由终端根据误报纠正指令以及触发上述行车危险提醒的车辆行驶信息或驾驶员行为信息自动更新,也可以由驾驶员手动更新。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进行行车危险提醒,包括:确定预设时间间隔内行车危险的提醒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若提醒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进行行车危险提醒,并控制车辆导航仪规划前往最近的服务区的电子路线,以引导车辆行驶至最近的服务区。

上述预设时间间隔和预设次数可以根据实践经验设定,例如,上述预设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15min或20min,上述预设次数为3次。

当预设时间间隔内行车危险的提醒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表示驾驶员的驾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停止驾驶,以避免发生不良后果。因此,提醒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需要一边进行行车危险提醒,一边控制车辆导航仪规划前往最近的服务区的电子路线,以引导车辆行驶至最近的服务区。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危险的提醒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获取单元501、确定单元502和提醒单元503。

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

确定单元502,用于根据上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并根据上述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

提醒单元503,用于若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进行行车危险提醒。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获取单元501中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包括:获取上述车辆与前车的距离,以及转向灯未开启的状态下车辆行驶的车道图片;相应的,上述根据上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判断上述车辆与前车的距离是否小于上述车辆当前车速对应的预设安全距离;若上述车辆与前车的距离小于上述车辆当前车速对应的预设安全距离,则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或者,对上述车道图片进行识别,确定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若上述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获取单元501中获取驾驶员的头部运动轨迹信息和驾驶员眼睛开合度信息;其中,上述头部运动轨迹信息包括驾驶员的头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的轨迹信息,以及在上述第二位置停留的时间信息;上述驾驶员眼睛开合度信息包括驾驶员眨眼频率和驾驶员眼睛张开面积的变化率;

相应的,上述根据上述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将上述驾驶员的头部运动轨迹信息与预设运动轨迹信息进行匹配,若上述驾驶员的头部运动轨迹信息与预设运动轨迹信息匹配成功,则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或者,若上述驾驶员眨眼频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或者,若上述驾驶员眼睛张开面积的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的,上述提醒单元503,具体用于根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车辆行驶信息和/或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驾驶员行为信息进行相应的行车危险提醒。

可选的,上述提醒单元503,具体用于根据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车辆行驶信息和/或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驾驶员行为信息,采用语音、振动和/或文字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行车危险提醒。

可选的,上述提醒装置包括纠正单元,用于接收驾驶员触发的误报纠正指令,根据上述误报纠正指令以及触发上述行车危险提醒的车辆行驶信息更新上述第一预设条件,或者,根据上述误报纠正指令以及触发上述行车危险提醒的驾驶员行为信息更新上述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的,上述提醒单元503,具体用于确定预设时间间隔内行车危险的提醒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若提醒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进行行车危险提醒,并控制车辆导航仪规划前往最近的服务区的电子路线,以引导车辆行驶至最近的服务区。

需要说明的是,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行车危险的提醒装置500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图1至图4中上述方法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的终端,上述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头盔、眼镜等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63(图6中仅示出一个)和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64(图6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61、存储器62、输入设备63和输出设备64通过总线65连接。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6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输入设备63可以包括虚拟键盘、触控板、指纹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指纹的方向信息)、麦克风等,输出设备64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等。

存储器6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6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62的一部分或全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62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上述存储器62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可在上述处理器61上运行,例如,上述计算机程序为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的程序。上述处理器61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行车危险的提醒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步骤103。或者,上述处理器61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单元501至503的功能。

上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上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62中,并由上述处理器61执行,以完成本申请。上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上述计算机程序在上述进行行车危险的终端中的执行过程。例如,上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提醒单元,各单元具体功能如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上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车辆行驶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并根据上述驾驶员行为信息确定驾驶员行为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提醒单元,用于若确定车辆行驶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确定驾驶员行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进行行车危险提醒。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上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