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自动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4189发布日期:2018-10-12 22:2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自动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流动人口也越来越多,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城市中的车辆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改善该问题,许多城市和地区出台了各种政策,也建设了各种辅助设施,其中,轨道交通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见的轨道交通通常包括地铁、悬挂式单轨、跨座式单轨和有轨电车等,其中,跨座式单轨是城市轨道交通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其往往具有投资少、周期短、智能环保、适用性强、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故而在许多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全寿命周期内,为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其各部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其中便包括对其转向架结构的定期维护。转向架结构是列车走行机构中的核心部件,是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其维护检修是跨座式单轨车辆检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转向架的维护检修过程中,转向架的清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机理以及转向架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其车辆检修和清洗的工艺与设备都与常规地铁有较大差别,所以现有的检修或清洗设备往往很难有效适用。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清洗方式主要有人工清洗和固定高压水枪自动冲洗两种。其中,人工清洗存在清污效果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耗水量大等问题,而固定式高压水枪冲洗则受转向架形状不规则、零部件多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形成清洗死角,造成灰尘和油渍的堆积,存在清洗不彻底、清洗效果不佳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充分满足转向架的清洗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自动清洗系统,其通过设置呈“t形”的轨道梁来承载待清洗的转向架并辅助完成转向架清洗前后的输送,且在轨道梁的两侧分别设置多段式的机械手臂,通过机械手臂各段之间的旋转及其竖向升降和水平移动,使得清洗喷头可精确对正转向架中的各待清洗部件,并继而精确完成转向架各部位的自动清洗,大大提升转向架清洗的质量和清洗的效率,降低转向架的清洗成本,提升转向架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自动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清洗系统包括轨道梁和移动清洗机构;其中,

所述轨道梁的横截面呈“t形”结构,以用于承载待清洗的转向架并辅助完成该转向架清洗前后的输送;且

所述移动清洗机构为分设于所述轨道梁两侧的两个,两所述移动清洗机构分别包括机械手臂、滑块和滑道,其中,所述机械手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滑块上,其另一端上活动连接设置有可相对转动的清洗喷头,且所述滑块对应容置在所述滑道中并可在该滑道中往复滑动,以及所述滑道可在竖向上往复升降,继而两所述移动清洗机构中的所述清洗喷头可依次通过其在所述机械手臂端部的相对转动、所述机械手臂连接所述滑块一端的相对转动、所述滑块的滑动和所述滑道的竖向升降实现与待清洗的所述转向架各部位的对正,从而完成所述转向架各部位的自动清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臂为多段式活动连接,其两端分别为连接所述滑块的第一手臂和端部活动连接有所述清洗喷头的第二手臂,所述第一手臂和所述第二手臂之间通过第三手臂活动连接,且各手臂相互连接的端部可相对转动,以实现所述清洗喷头的多自由度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手臂和/或所述第二手臂沿轴向设置为两段式结构,所述两段式结构的连接处以沿轴向的连接轴活动连接,且各段可分别绕所述连接轴的轴线转动,以增加所述清洗喷头运动的自由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滑块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上端面,且所述机械手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滑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基座,两所述基座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轨道梁一侧的地面上,且两所述基座相对的侧面上竖向设置有导轨,继而所述滑道的两端可分别匹配所述导轨并在两所述导轨的引导下完成竖向升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滑道设置有升降组件,其可带动所述滑道进行竖向升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组件为竖向设置在所述滑道下方的液压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滑块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对应连接所述滑块,并可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道中往复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滑道中沿轴向设置有丝杆,所述滑块对应匹配在所述丝杆上,并可在所述丝杆上沿其轴向往复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分别对应两所述移动清洗机构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设置在所述轨道梁一侧的地面上,用以清洗完所述转向架的污水迅速排出。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自动清洗系统,其通过设置呈“t形”的轨道梁,有效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承载及输送,且在轨道梁的两侧分别设置多段式的机械手臂,并对应该机械手臂设置可竖向和水平移动的对应组件,使得机械手臂各段之间可相对旋转,并在对应组件带动下进行竖向和水平移动,继而带动机械手臂一端的清洗喷头对正转向架的各个位置,从而完成转向架各位置的清洗,大大提升了转向架清洗的质量和清洗的效率,降低了转向架的清洗成本,保障了转向架使用寿命;

(2)本发明的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自动清洗系统,其通过设置电机来辅助完成滑块在滑道中的水平运动,设置升降组件来完成滑道的竖向升降,使得机械手臂的水平运动和竖向升降控制简单,且两者可通过数控程序中进行精确控制,从而保证滑块能准确带动机械手臂到达对应的清洗位置,提升清洗的准确性,避免了重复清洗状况的发生,不仅有效降低了转向架清洗过程中的劳动强度,还大大提升了转向架的清洗效率;

(3)本发明的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自动清洗系统,其通过在轨道梁下方的地面上分别对应移动清洗机构设置排水沟,以其快速排出清洗后的污水到过滤系统,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升清洗的效率,降低转向架清洗的经济成本;

(4)本发明的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自动清洗系统,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可控性强,能有效完成转向架前后两端、上下两端、两侧以及内部的清洗,能大大提升清洗的效率,避免清洗盲区的产生,降低转向架清洗的成本和清洗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从而降低转向架的应用成本,提升转向架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向架自动清洗系统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向架自动清洗系统的移动清洗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向架自动清洗系统的机械手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向架自动清洗系统的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向架自动清洗系统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6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向架自动清洗系统清洗转向架前后两端示意图;

图7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向架自动清洗系统清洗转向架两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向架自动清洗系统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移动清洗机构,101.机械手臂,1011.第一手臂,1012.第二手臂,1013.第三手臂;102.底座,103.清洗喷头,104.丝杆,105.滑块,106.滑道,107.升降组件,108.电机,109.基座;2.轨道梁,3.排水沟,4.转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自动清洗系统如图1~8中所示,其中,图1和图8是转向架自动清洗系统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优选实施例中的自动清洗系统包括移动清洗机构1和轨道梁2。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轨道梁2适用于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转向架,其轨道梁截面呈“t形”或者“工字形”,如图6~8中所示,继而待清洗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可移送至该轨道梁2上并实现位置的固定。

进一步地,在轨道梁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移动清洗机构1,两移动清洗机构1优选以轨道梁2的长度方向所在平面对称设置;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每组移动清洗机构1包括机械手臂101、底座102、清洗喷头103、滑道106、升降组件107和基座109。

其中,基座109为相对固定设置在轨道梁2一侧地面上的两个,两基座109之间设置有滑道106,滑道106优选水平设置,且其轴线优选平行于轨道梁2的长度方向,当然,滑道106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为非水平的形式,且其轴线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优选设置为不平行于轨道梁2的长度方向;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滑道106上沿轴向设置有丝杆104,并对应设置有可在该丝杆104上往复滑动的滑块105,继而该滑块105可在滑道106中沿丝杆104的轴向往复滑动,以辅助完成清洗机构对转向架各部位的清洗。

进一步地,底座102固定设置在滑块105的上端面上,其优选通过螺栓连接件稳固连接,继而底座102可随滑块105的滑动而移动;进一步地,机械手臂101为多段式杆状结构,各段之间分别活动连接,且机械手臂101的一端活动固定在底座102上,其另一端上活动设置有清洗喷头103;具体地,机械手臂101包括一端活动连接在底座102上的第一手臂1011和一端活动设置有清洗喷头103的第二手臂1012,第一手臂1011和第二手臂1012之间设置有第三手臂1013,即第三手臂1013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手臂1011未连接底座102的一端,其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手臂1012未设置清洗喷头103的一端;进一步优选地,机械手臂101的各杆状手臂的端部分别开设有通孔,并对应各通孔分别设置有转动轴,使得转动轴可依次穿过两对应匹配的手臂端部通孔,继而两活动连接的手臂可发生相对转动,即第一手臂1011的一端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在底座102的上表面上,第一手臂1011的另一端与第三手臂1013的一端对正后通过另一转动轴活动连接,继而第三手臂1013的另一端与第二手臂1012的一端对正后通过另一转动轴活动连接,如图2和图3中所示,继而机械手臂101的各段之间可相互转动,以带动第二手臂1012一端的清洗喷头103的多自由度运动。

进一步优选地,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手臂1011和第二手臂1012分别设置为沿其轴向活动连接的两段式结构,两段之间通过沿轴向的连接轴活动连接,以使得两手臂的两段之间可绕连接轴的轴线转动,如图2和图3中所示,继而可实现第二手臂1012一端活动设置的清洗喷头103的多自由度运动,以实现其对转向架4各部位的清洗,减少清洗盲区的产生和杂质的堆积,提升清洗的效果。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对应滑块105设置有电机108,其优选设置在滑道106的底部,其电机输出轴连接滑块105的底部,并可通过电机输出轴的工作带动滑块105在滑道106中的丝杆104上往复移动;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滑道106可在竖直方向上往复升降,以带动机械手臂101上下升降来分别清洗转向架4的顶部和底部,相应地,在两基座109对应匹配滑道106的侧面上竖向设置有导轨,以辅助滑道106的升降;进一步优选地,对应滑道106设置有升降组件107,其可带动滑道106进行竖向升降,优选实施例中的升降组件107优选为液压缸,当然,其也可优选设置为别的升降形式,如齿轮传动升降、气缸升降等。

进一步优选地,在两移动清洗机构1之间的转向架4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沟3,以用于清洗完的废水流入排水沟3中,并继而排出或者通过过滤处理后循环利用,此并非本专利的研究重点,故而不做赘述;具体地,在优选实施例中,分别对应两移动清洗机构1设置有排水沟3,两排水沟3的轴线优选平行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并对应设置在转向架4两侧的下方;进一步优选地,优选实施例中的电机108和升降组件107可通过集成数控程序来控制,保证滑块105的到位准确性和清洗系统控制的便捷性,且优选实施例中的机械手臂101也可优选通过数控程序来控制,实现各段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清洗喷头103可自动准确对准转向架4的各位置,并精确完成各部位的自动清洗。

利用本发明优选中的自动清洗系统进行轨道梁2上转向架4的清洗工作时,可将高压水枪对应连接在清洗喷头103上,再通过控制滑道106的竖向升降、滑块105沿丝杆104轴向的水平运动、和/或机械手臂101各手臂之间的绕轴运动来实现清洗喷头103在转向架4前端、后端、顶部、底部、左右两侧以及内部的全方位对正并完成清洗,继而再将清洗完的转向架从轨道梁2上移出。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自动清洗系统,其通过设置呈“t形”的轨道梁2,以适应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4的承载及转运,并继而通过轨道梁2两侧的两移动清洗机构1带动机械手臂101升降和横移,以及机械手臂101相应各段的相对旋转,可使得机械手臂101一端的清洗喷头103与转向架4各部位的对正并继而完成转向架4各部位的清洗,且机械手臂101的旋转控制、滑道106的升降控制、滑块105的滑动控制均可优选通过数控程序来完成,控制简单、便捷和准确,能有效实现转向架各部位的自动清洗,提升清洗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清洗过程的劳动强度,减少清洗盲区的产生,避免油污、杂质的堆积,提升转向架4的使用寿命和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运行质量,降低跨座式单轨交通的运行成本,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