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9352发布日期:2018-12-05 17:1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大多数用汽油或者柴油作为燃料,排出的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十分严重,而且汽油和柴油为不可再生能源,总会有开采完的一天,光伏发电技术是一项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但是目前国内的应用范围却很窄。

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环保汽车[申请号:201310362662.9;公开号:cn103465793a],包括汽车本体和车轮,汽车本体包括用于采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太阳能采光板、用于存储电能的集中供给蓄电池、太阳能汽车电路板和电动机,所述太阳能采光板镶嵌在汽车本体的壳体外侧,集中供给蓄电池与太阳能采光板相连,太阳能汽车电路板与集中供给蓄电池相连,电动机与太阳能汽车电路板相连。

由于上述的汽车只设置一块采光板,光线照射在采光板的量有限,导致发电效果和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充电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竖直固定在电动汽车车顶上的安装筒,所述的安装筒内水平固定有太阳能板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筒有四个并呈矩形排列,且每个安装筒内均设有上述的太阳能板一,每个所述的太阳能板一上方均设有可将光线汇聚在对应太阳能板一上的凸透镜片,且凸透镜片位于安装筒外;所述的安装筒的上端内竖直设有连接筒,且连接筒的外侧壁和安装筒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密封圈一形成密封,所述的凸透镜片的侧壁上具有呈环状的连接座,所述的连接筒的上端侧壁向内弯折形成环形翻边,且环形翻边套设在凸透镜片外,所述的连接筒的内侧壁上还具有环形凸肩,且连接座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环形翻边和环形凸肩紧密抵靠形成密封,电动汽车车顶上还水平设有支撑板以及固定有用于驱动支撑板上下运动的电动推杆,四个安装筒环绕在支撑板的四周,且所有连接筒均与支撑板固连,所述的支撑板的上侧贴靠并固定有太阳能板二。

安装时,太阳能板一和太阳能板二均通过光伏逆变器与汽车电池相连,以为电池充电。

通过设置太阳能板二以及多块太阳能板一,以有效增加光线接触面积,来提高发电效果和效率;其次,在凸透镜片的作用下,以有效增加光线汇聚在太阳能板二上的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和效果。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中,每个所述的连接筒和支撑板之间均设有呈直条状的连杆,每个所述的连接筒的侧壁上均贯穿开设有滑槽,滑槽呈条状且长度沿连接筒的轴向延伸,所述的密封圈一位于滑槽和太阳能板一之间,所述的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板固连,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滑槽并与连接筒固连。在支撑板、连杆、连接筒和滑槽的配合下,使电动推杆能够驱动凸透镜片上下移动以伸入或伸出安装筒,这样在未进行发电时可使凸透镜片缩入安装筒,来减少整个发电装置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少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风阻,以降低汽车油耗。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中,所述的电动推杆外套有密封筒,密封筒的下端与电动汽车车顶密封固连,密封筒的上端面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密封部,密封部套设在电动推杆的主轴外,且密封部和电动推杆的主轴之间通过密封圈二形成密封。采用上述的设计,以将电动推杆密封在一个封闭腔室内,以减少电动推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来提高电动推杆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中,上述的密封筒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密封筒同轴的环形凹槽一,环形凹槽一内设有环形密封垫一,且环形密封垫一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一的底壁和电动汽车车顶相抵。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中,上述的安装筒呈圆筒状,安装筒的上端外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挡水部,挡水部呈锥形且直径向下逐渐变大,上述的滑槽位于挡水部下方。在挡水部作用下,将水、灰尘等杂质往远离滑槽方向引导,来提高本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中,上述的安装筒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该安装筒同轴的环形凹槽二,环形凹槽二内设有环形密封垫二,且环形密封垫二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二的底壁和电动汽车车顶相抵。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中,上述的环形凸肩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三,环形凹槽三内设有环形密封垫三,且环形密封垫三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三的底壁和连接座相抵。在环形密封垫三作用下,可有效加强连接座和环形凸肩之间的密封性。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中,所述的太阳能板二的位置低于安装筒顶壁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太阳能板二以及多块太阳能板一,以有效增加光线接触面积,来提高发电效果和效率;其次,在凸透镜片的作用下,以有效增加光线汇聚在太阳能板二上的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和效果。

2、在支撑板、连杆、连接筒和滑槽的配合下,使电动推杆能够驱动凸透镜片上下移动以伸入或伸出安装筒,这样在未进行发电时可使凸透镜片缩入安装筒,来减少整个发电装置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少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风阻,以降低汽车油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安装筒和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汽车车顶;2、安装筒;2a、挡水部;3、环形密封垫二;4、太阳能板一;5、支架;6、凸透镜片;6a、连接座;7、连接筒;7a、环形翻边;7b、环形凸肩;7c、滑槽;8、密封圈一;9、环形密封垫三;10、支撑板;11、电动推杆;12、太阳能板二;13、连杆;14、密封筒;14a、密封部;15、密封圈二;16、环形密封垫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3所示,本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竖直固定在电动汽车车顶1上的安装筒2,且安装筒2的安装方式具体如下:安装筒2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该安装筒2同轴的环形凹槽二,环形凹槽二内设有环形密封垫二3,且环形密封垫二3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二的底壁和电动汽车车顶1相抵,使安装筒2和电动汽车车顶1之间形成可靠密封。优选安装筒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动汽车车顶1相固连。

如图1和图5所示,安装筒2有四个并呈矩形排列,且每个安装筒2内均水平固定有太阳能板一4。优选太阳能板一4通过支架5与电动汽车车顶1相固连。每个太阳能板一4上方均设有可将光线汇聚在对应太阳能板一4上的凸透镜片6,且凸透镜片6位于安装筒2外。安装筒2的上端内竖直设有连接筒7,且连接筒7的外侧壁和安装筒2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密封圈一8形成密封。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一8的设置方式具体如下:连接筒7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密封圈一8设于环形卡槽内,且密封圈一8的外侧壁和安装筒2的内侧壁相抵。

如图1和图2所示,凸透镜片6的侧壁上具有呈环状的连接座6a,且连接座6a和凸透镜片6为一体式结构。连接筒7的上端侧壁向内弯折形成环形翻边7a,且环形翻边7a套设在凸透镜片6外。连接筒7的内侧壁上还具有环形凸肩7b,且连接座6a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环形翻边7a和环形凸肩7b紧密抵靠形成密封。进一步说明,环形凸肩7b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三,环形凹槽三内设有环形密封垫三9,且环形密封垫三9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三的底壁和连接座6a相抵,以有效加强连接座6a和环形凸肩7b之间的密封性。

电动汽车车顶1上还水平设有支撑板10以及固定有用于驱动支撑板10上下运动的电动推杆11。其中,四个安装筒2环绕在支撑板10的四周,且所有连接筒7均与支撑板10固连,支撑板10的上侧贴靠并固定有太阳能板二12,且太阳能板二12的位置低于安装筒2顶壁的位置。电动推杆11位于支撑板10和电动汽车车顶1之间,且电动推杆11的主轴与支撑板10相固连。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板10和连接筒7的连接方式具体如下:每个连接筒7和支撑板10之间均设有呈直条状的连杆13,每个连接筒7的侧壁上均贯穿开设有滑槽7c,滑槽7c呈条状且长度沿连接筒7的轴向延伸,密封圈一8位于滑槽7c和太阳能板一4之间,连杆13的一端与支撑板10固连,连杆13的另一端穿过滑槽7c并与连接筒7固连。进一步说明,安装筒2呈圆筒状,安装筒2的上端外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挡水部2a,挡水部2a呈锥形且直径向下逐渐变大,滑槽7c位于挡水部2a下方。

如图1和图4所示,电动推杆11外套有密封筒14,密封筒14的下端与电动汽车车顶1密封固连。密封筒14的上端面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密封部14a,密封部14a套设在电动推杆11的主轴外,且密封部14a和电动推杆11的主轴之间通过密封圈二15形成密封。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筒14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密封筒14同轴的环形凹槽一,环形凹槽一内设有环形密封垫一16,且环形密封垫一16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一的底壁和电动汽车车顶1相抵。优选密封筒1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动汽车车顶1相固连。

安装时,太阳能板一4和太阳能板二12均通过光伏逆变器与汽车电池相连,以为电池充电。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