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8899发布日期:2018-12-08 05:2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如果后方有汽车行驶,汽车大灯的灯光会照在后视镜上,强光照到驾驶员的眼睛上会使驾驶员产生眩光,眼前瞬间一片漆黑,若此时前方有车辆或者行人,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防眩目后视镜,该后视镜防眩目的原理是当强光照在后视镜上时,镜上的传感器把光信号送给微机,经过信号处理,控制电路会使镜面变色,以吸收强光,削减强光的反射。后视镜中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ec)材料吸收光强的均匀性的控制根本原理是控制盒厚的均匀性,所以保证制备的盒厚的均匀性是非常重要。

电致变色器件对盒厚的要求在100μm-200μm之间,现有的边框制作采用点胶工艺或丝印工艺,点胶工艺成本高,效率低,而目前采用的丝印工艺只能将盒厚控制在5μm-80μm之间,无法将边盒厚控制在100μm以上,无法满足电致变色器件对盒厚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电致变色后视镜的边框制作采用现有的点胶工艺成本高,效率低,而采用丝印工艺无法满足盒厚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用网具在第一玻璃板边框周围丝印第一边框胶;

s102:用所述网具在第二玻璃板边框周围丝印第二边框胶;

s103:将所述第一边框胶和所述第二边框胶粘合,使得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贴合;

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边框丝印厚度至少为100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边框胶的厚度为50-80μm;

所述第二边框胶的厚度为50-80μm。

优选地,s101前还包括s104:制作所述网具。

优选地,s101之后,s103之前还包括s105:对所述第一边框胶进行完全固化处理;

s102之后,s103之前还包括s106:对所述第二边框胶后进行预固化处理。

优选地,s101之后,s103之前还包括s107:对所述第一边框胶进行预固化处理;

s102之后,s103之前还包括s108:对所述第二边框胶进行预固化处理。

优选地,s103之后还包括s109:对所述第一边框胶和所述第二边框胶进行固化处理。

优选地,s103之后,s109之前还包括s1010:对所述第一边框胶和所述第二边框胶进行按压。

优选地,s103中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贴合的方式为夹具卡位贴合方式。

优选地,s103中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贴合的方式为对位贴合方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周围分别丝印第一边框胶和第二边框胶,第一边框胶和第二边框贴合,使得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的第一边框胶和第二边框胶的厚度至少为100μm,满足电致变色器件对盒厚要求,本发明采用丝印工艺,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制作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制作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制作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制作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玻璃板丝印第一边框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制作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玻璃板丝印第二边框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制作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玻璃板;2、第二玻璃板;3、第一边框胶;4、第二边框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电致变色后视镜的边框制作采用现有的点胶工艺成本高,效率低,而采用丝印工艺无法满足盒厚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用网具在第一玻璃板1边框周围丝印第一边框胶3。

s102:用网具在第二玻璃板2边框周围丝印第二边框胶4。

s103:将第一边框胶3和第二边框胶4粘合,使得第一玻璃板1和第二玻璃板2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玻璃板1丝印完第一边框胶3,可以待第一边框胶3固定后,再丝印第二边框胶4,也可以当第一玻璃板1丝印完第一边框胶3后,第一边框胶3未形成固定,丝印第二边框胶4,只需保证第一玻璃板1与第二玻璃板2之间边框丝印厚度之和为至少100μm,该方法满足了电致变色器件对盒厚的要求,保证了盒厚的均匀性。

s101和s102的顺序没有先后之分,可以先进行s101,可以先进行s102,也可s101和s102同时进行。

第一玻璃板1和第二玻璃板2的形状和尺寸根据需要设定,此处对第一玻璃板1和第二玻璃板2的形状和尺寸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胶3的厚度控制在50-80μm,第二边框胶4的厚度控制在50-80μm,使得第一边框胶3和第二边框胶4的总厚度控制在100μm以上。

进一步地,,s101前还包括s104:制作网具。

在丝印第一边框胶3前,先制作第一边框胶3相应的网具,再用丝印机丝印第一边框胶3相应的图案。

该网具具体为32t聚酯网、80目钢丝网版。

进一步地,s101之后,s103之前还包括s105:对第一边框胶3进行完全固化处理;

s102之后,s103之前还包括s106:对第二边框胶4后进行预固化处理。

如图2所示,第一边框胶3与第二边框胶4进行粘合的第一种情况:第一边框胶3进行完全固化,可以保证第一边框胶3不发生形变,第二边框胶4再进行预固化,可以保证第一边框胶3有一定的粘性且不发生较大形变,使得第一边框胶3与第二边框胶4进行粘合时,这样可以保证第一边框胶3和第二边框胶4贴合时有较好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s101之后,s103之前还包括s107:对第一边框胶3进行预固化处理;

s102之后,s103之前还包括s108:对第二边框胶4进行预固化处理。

如图3所示,第一边框胶3与第二边框胶4进行粘合的第二种情况:第一边框胶3还可以进行预固化,第二边框胶4再进行预固化,这样可以保证第一边框胶3和第二边框胶4的密封性,但第一边框胶3与第二边框胶4的总厚度的误差较第一情况大,不能完全保证第一边框胶3和第二边框胶4的总厚度100μm或100μm以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胶3和第二边框胶4采用第一种情况进行粘合,如图4至图6所示。

进一步地,s103之后还包括s109:对所述第一边框胶3和所述第二边框胶4进行固化处理,保证第一边框胶3和第二边框胶4密封紧固,使得第一边框胶3和第二边框胶4总的厚度在100μm或100μm以上。

进一步地,s103还包括:s103之后,s109之前还包括s1010:对所述第一边框胶3和所述第二边框胶4进行按压,保证第一边框胶3和第二边框胶4完全密封,从而保证了盒厚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s103中第一玻璃板1和第二玻璃板2贴合的方式为对位贴合方式或夹具卡位贴合方式。

使用夹具卡位贴合方式时,需制作第一玻璃板1和第二玻璃板2夹具,将第一玻璃板1和第二玻璃板2进行贴合。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