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9282发布日期:2018-11-20 20:2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轨道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胎。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是一种独特的中等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线路建设费用低、爬坡能力强、噪音小、舒适度高等诸多优点。跨坐式单轨车辆依靠走行轮胎支撑整车重量,走行轮胎双胎结构安装在转向架上,与轨道梁直接接触为车辆提供驱动力和制动力。

本发明涉及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胎的研发,其规格为305/70r22.5,该规格走行轮胎目前在国内没有轮胎企业生产。由于该规格扁平比低,走行轮胎承载负荷大、充气压力高,同时要考虑列车运行时频繁启动、加速及制动,对轮胎的耐磨、耐久、高速及安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相比普通子午线轮胎,该规格走行轮胎开发难度大、技术含量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体特征如下: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胎,该走行轮胎具有子午线结构,该轮胎具有胎面以及位于胎面径向内侧的钢丝帘布带束层,所述胎面的内侧与钢丝帘布带束层外侧之间形成芳纶纤维缠绕叠加层,所述芳纶纤维缠绕叠加层由在钢丝帘布带束层径向外侧叠加形成的多层芳纶纤维帘布层组成,多层芳纶纤维帘布层由芳纶纤维帘布条不间断螺旋缠绕叠加而成,所述芳纶纤维帘布条与轮胎圆周方向呈0°螺旋缠绕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多层芳纶纤维帘布层包括在带束层外侧与胎面内侧之间轴向从下至上分布的第一芳纶纤维帘布层、第二芳纶纤维帘布层、第三芳纶纤维帘布层、第四芳纶纤维帘布层以及第五芳纶纤维帘布层;其中第一芳纶纤维帘布层从钢丝帘布带束层中心位置开始螺旋缠绕延伸至钢丝帘布带束层的右边缘,所述第一芳纶纤维帘布层末端的芳纶纤维帘布条重复缠绕一圈后朝向钢丝帘布带束层左边缘螺旋缠绕延伸,以此形成第二芳纶纤维帘布层;所述第三芳纶纤维帘布层、第四芳纶纤维帘布层以及第五芳纶纤维帘布层依次叠加在第二芳纶纤维帘布层的外侧,且第二芳纶纤维帘布层、第三芳纶纤维帘布层、第四芳纶纤维帘布层的径向延伸宽度逐步缩减,且第五芳纶纤维帘布层的螺旋缠绕至钢丝帘布带束层的中心位置为止。

作为优选,该轮胎安装在测量轮辋9.00×22.5、充气压力为1150kpa,轮胎的行驶面宽度b为220mm,外直径d为1000mm,断面宽b为287mm。

作为优选,该轮胎采用一次法三鼓成型机成型,钢丝帘布带束层、芳纶纤维缠绕叠加层和胎面依次序贴合到带束鼓上。

作为优选,芳纶纤维芳纶纤维所述芳纶纤维帘布条的宽度为8~25mm,厚度为1.5mm,芳纶纤维线径为

作为优选,所述轮胎的规格为305/70r22.5。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305/70r22.5轨道车辆走行轮胎围绕轮胎设计及实际使用状况,通过对其骨架结构的优化,采用钢丝帘布带束层结合多层芳纶纤维不间断连续缠绕叠加层分布结构,有效加强了轮胎冠部强度,保证轮胎在高速高载荷行驶下具有生热低、高速性能及耐久性能佳的特征,发挥其支撑跨坐式单轨车辆行驶的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成型机带束鼓部件贴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胎结构示意图。轮胎被安装在测量轮辋上,未加载负荷,在本实施例中,该轮胎安装在测量轮辋9.00×22.5,充气压力为1150kpa,轮胎的行驶面宽度b为220mm,外直径d为1000mm,断面宽b为287mm。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胎具有子午线结构,包括胎面1、胎侧2、钢丝帘布带束层3、芳纶纤维缠绕叠加层4、胎体5、垫胶6、内衬层7、三角胶8、钢丝圈9、钢丝包布10;其中钢丝帘布带束层位于胎面径向内侧,所述芳纶纤维缠绕叠加层4形成在胎面内侧与钢丝帘布带束层外侧之间;

本发明采用一次法三鼓成型机成型,在带束鼓上的各部件贴合示意图如图2所示,即依次将钢丝帘布带束层3、芳纶纤维缠绕叠加层4和胎面1贴合到带束鼓上;

芳纶纤维缠绕叠加层4采用芳纶纤维帘布条螺旋缠绕叠加形成,所述的芳纶纤维帘布条宽度为10mm,厚度为1.5mm,帘线角度为0°,芳纶纤维线径为

其中,芳纶纤维缠绕叠加层4的螺旋缠绕贴合形成在带束层外侧与胎面内侧之间轴向从下至上分布的第一芳纶纤维帘布层、第二芳纶纤维帘布层、第三芳纶纤维帘布层、第四芳纶纤维帘布层以及第五芳纶纤维帘布层;

其中:

如图2所示,第一层芳纶纤维帘布层的结构形成:芳纶纤维帘布条从带束层中心线位置11为起点开始,螺旋缠绕延伸至钢丝帘布带束层3的右边缘即位置12;

第二层芳纶纤维帘布层的结构形成:所述第一芳纶纤维帘布层末端的芳纶纤维帘布条重复缠绕一圈后即位置13,朝向钢丝帘布带束层左边缘螺旋缠绕延伸至钢丝帘布带束层3左边缘即位置14;

同理依次完成位置15、16、17、18、19的缠绕直至终点位置(钢丝帘布带束层的中心位置)20,形成芳纶纤维帘布不间断连续缠绕叠加层分布结构;缠绕间距控制在-1mm~1mm;

其中,第二芳纶纤维帘布层(13与14之间延伸的帘布条)、第三芳纶纤维帘布层(15与16之间延伸的帘布条)、第四芳纶纤维帘布层(17与18之间延伸的帘布条)以及第五芳纶纤维帘布层(19与20之间延伸的帘布条)的左边缘(14,15,18,19)以及右边缘(13,16,17,20)分别相对于带束层3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径向依次朝内侧缩进;

这样,钢丝帘布带束层与多层芳纶纤维不间断连续缠绕叠加层分布结构配合,有效加强了轮胎冠部强度,保证轮胎在高速高载荷行驶下具有生热低、高速性能及耐久性能佳的特征,发挥其支撑跨坐式单轨车辆行驶的重要作用。

虽然已经在图中示出并且在以上结合若干个示例性实施例特别且详细地完全描述了本文描述的主题所披露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文阐述的教示、原理和概念下,许多修改、改变和省略是可能的。因此,所披露的发明的适当范围应仅由随附权利要求的最广泛解释来确定以便涵盖所有这些修改、改变和省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在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胎,规格为305/70R22.5。该走行轮胎具有子午线结构,包含胎面、胎侧、钢丝帘布带束层、芳纶纤维缠绕叠加层、胎体、垫胶、内衬层、三角胶、钢丝圈和钢丝包布。该走行轮胎采用钢丝帘布带束层结合多层芳纶纤维不间断连续缠绕叠加层分布结构,有效加强了轮胎冠部强度,保证轮胎在高速高载荷行驶下具有生热低、高速性能及耐久性能佳的特征,发挥其支撑跨坐式单轨车辆行驶的重要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彦;叶佳蕾;楼剑强;张春生;张海燕;吴飞;王志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3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