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9094发布日期:2018-11-14 04:5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的舒适性越来越成为人们较为关心的要点。汽车座椅性能的好坏作为衡量乘车舒适性的重要体现,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差会加深乘车者的疲劳感。

汽车座椅种类繁多,为了提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人们对汽车座椅做出了各式各样的改进,有的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的多功能汽车座椅[申请号:201510540369.6;申请公布号:cn105128709a],其包括靠背、头枕及坐垫,在靠背上布置有多个按摩球,在靠背内设有与按摩球相对应的气压腔,整车控制器控制启动设于靠背内的电子振荡器工作改变气压腔的气压以推动按摩球运作,坐垫上设有通风散热装置。

该种结构的汽车座椅,通过按摩球的充气膨胀对乘车者进行按摩来提高乘车者的舒适性。但是该种结构的汽车座椅,按摩球想起到按摩的作用,按摩球充气后必须凸出设置在垫体外,而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颠簸的问题,这时候的按摩球就存在硌着乘坐者的问题,使乘坐者的背部不能很好的与垫体发生接触,乘坐者后背等存在悬空的问题,即乘坐者与座椅靠背之间的接触面积小,靠背不能对乘坐者起到很好的支撑,降低乘坐者的舒适度,提高疲劳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乘坐者与座椅靠背的接触面积,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所述座椅靠背包括用于与乘坐者相接触的垫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分割成若干个垫体单元,相邻的两个垫体单元之间通过能伸缩的弹性件相连,所述调节装置位于座椅靠背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若干个驱动电机和若干根齿条,所述驱动电机、齿条与垫体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每根齿条与对应的垫体单元之间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当驱动电机工作带动齿条朝向对应的垫体单元移动时,所述压力传感器能感应到垫体单元受到的压力,所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驱动电机均与车载电脑相连。

垫体一般由海绵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乘坐者背靠垫体可以提高乘坐者乘车的舒适性,相邻的两个垫体单元之间通过能伸缩的弹性件相连,即垫体单元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且不会破坏垫体。乘坐者坐在汽车座椅上时,乘坐者的背部会接触座椅靠背上的垫体,由于乘坐者的习惯性坐姿以及乘坐者背部本身的结构等因素,每个垫体单元受到乘坐者挤压的力是不同的,此时,通过车载电脑,使所有的驱动电机工作带动齿条朝向对应的垫体单元移动,压力传感器能感应到各个垫体单元受到的压力,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即该垫体单元与乘坐者接触且契合度达到设定的要求,该驱动电机停止工作,齿条不再移动,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未达到设定压力时,驱动电机工作继续带动齿条朝向垫体单元移动,直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该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最后直到所有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均达到设定的压力,此时,说明各个垫体单元均与乘坐者达到设定的契合度,垫体与乘坐者达到最好的接触,使乘坐者的背部等不会悬空,乘坐者与垫体的接触面积大,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当乘坐者改变乘坐姿势或者不同的乘坐者坐在该汽车座椅上时,通过按压控制按钮使各个齿条复位,然后通过车载电脑使各个齿条重新移动,重新改变各个垫体单元的位置即可,适用范围广。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中,所述弹性件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件与垫体单元密封贴合固连,所述弹性件使相邻两个垫体单元平滑过渡。该种结构,在垫体单元的位置发生变化后,垫体单元贴合乘坐者时弹性件不会硌着乘坐者,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中,所述弹性件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相邻两个垫体单元的其中一个垫体单元相连,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垫体单元的另外一个垫体单元相连。拉簧的设置使垫体单元的位置变化可以更大,可以使垫体单元能够更好的贴靠在乘坐者的背部,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中,若干个垫体单元分成大小不同的若干组,同组中的垫体单元的大小相同,不同组中的垫体单元的大小不同。该种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垫体单元的位置改变后能够更好的与乘坐者的背部相贴合,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中,所述垫体单元的数量为6-18个,所述垫体单元呈横向和纵向的方式排列。该种结构,设计合理,符合人体工程学,且各垫体单元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中,所述齿条靠近垫体单元的一端与对应的垫体单元的中间正对设置,且压力传感器固连在齿条的该端。该种结构,使齿条和压力传感器抵靠在垫体单元的中间处,从而使垫体单元位置变化比较均匀,能够最大化的降低检测误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精度高,使垫体单元能够更好的与乘坐者贴合,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中,所述垫体单元靠近齿条的一侧设有抵靠片,所述抵靠片的硬度大于垫体单元的硬度,所述压力传感器固连在抵靠片靠近齿条一侧的中间处,所述齿条与压力传感器正对设置。抵靠片的硬度大于垫体单元的硬度,齿条通过抵靠片推动垫体单元形变,使垫体单元各个部位的位置更加均与的变化,移动效果好,且使垫体单元不是点凸起,使垫体单元能够更好的与乘坐者的背部接触,使乘坐者不会硌着,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作为第三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中,所述齿条靠近垫体单元的一端固连有抵靠片,且该固定点位于抵靠片的中间处,所述抵靠片的硬度大于垫体单元的硬度,所述压力传感器固连在抵靠片靠近垫体单元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抵靠片的中间处。抵靠片的硬度大于垫体单元的硬度,齿条通过抵靠片推动垫体单元形变,使垫体单元各个部位的位置更加均与的变化,移动效果好,且使垫体单元不是点凸起,使垫体单元能够更好的与乘坐者的背部接触,使乘坐者不会硌着,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中,所述抵靠片的形状与对应的垫体单元的形状相匹配,沿齿条的长度方向,所述齿条的投影位于抵靠片上,所述抵靠片的投影位于对应的垫体单元上。设计合理,在合理利用座椅靠背内部空间的同时,使垫体单元各个部位的位置更加均与的变化,使乘坐者不会硌着,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中,所述座椅靠背中固连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中设置有若干个滑槽,所述驱动电机固连在安装架上,所述齿条位于对应的滑槽中且所述齿条能沿着滑槽移动。安装架作为安装载体,用来安装电机,滑槽使齿条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偏离设定位置,使垫体单元各个部位的位置更加均与的变化,使乘坐者不会硌着,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中,所述安装架与驱动电机之间设有缓震垫。降低驱动电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汽车座椅靠背的垫体分成若干垫体单元,通过调节装置可以单独的控制每个垫体单元的位置,从而使垫体能够与乘坐者更好的契合,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2、本汽车座椅靠背的压力传感器和驱动电机均与车载电脑相连,当乘坐者改变乘坐姿势或者不同的乘坐者坐在该汽车座椅上时,通过按压控制按钮重新改变各个垫体单元的位置即可,使汽车座椅适合不同人群,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的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体;2、垫体单元;3、弹性件;4、驱动电机;5、齿条;6、压力传感器;7、抵靠片;8、安装架;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座椅靠背包括用于与乘坐者相接触的垫体1,本实施例中,垫体1分割成十二个垫体单元2,在实际生产中,垫体单元2的数量可以为六个或者十八个。垫体单元2呈横向和纵向的方式排列,十二个垫体1分成四行三列,同行中的垫体单元2为一组,同组中的垫体单元2的大小相同,不同组中的垫体单元2的大小不同。相邻的两个垫体单元2之间通过能伸缩的弹性件3相连,弹性件3由硅胶材料制成,弹性件3与垫体单元2密封贴合固连,弹性件3使相邻两个垫体单元2平滑过渡。

调节装置位于座椅靠背中,如图2所示,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和齿条5,驱动电机4、齿条5与垫体单元2一一对应设置,即驱动电机4和齿条5的数量均为十二个。座椅靠背中固连有安装架8,安装架8中设置有滑槽9,齿条5位于对应的滑槽9中且齿条5能沿着滑槽9移动,即滑槽9的数量也为十二个,驱动电机4固连在安装架8中,安装架8与驱动电机4之间设有缓震垫。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连有齿轮,齿轮与对应的齿条5相啮合,驱动电机4工作时能带动齿轮旋转,齿轮旋转能带动齿条5沿着滑槽9移动。齿条5靠近垫体单元2的一端与对应的垫体单元2的中间正对设置,且在齿条5的该端固连压力传感器6。

乘坐者坐在汽车座椅上,乘坐者的背部抵靠在垫体1中,由于乘坐者的背部与垫体1不可能完全的贴合,因此,乘坐者对每个垫体单元2产生的压力就均不相同。此时,按压控制按钮,车载电脑发布指令控制十二个电机工作,从而使齿条5移动,压力传感器6会与垫体单元2发生接触,齿条5移动会改变垫体单元2的位置从而使乘坐者的背部与垫体单元2之间的压力发生变化,当压力传感器6检测到该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时,压力传感器6将信号传递给车载电脑,通过车载电脑控制该驱动电机4,使该驱动电机4停止工作,直到所有的压力传感器6均检测到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并使驱动电机4停止工作,此时,在齿条5的推动下,各个垫体单元2均能最好的与乘坐者的背部发生接触,从而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乘坐者改变坐姿或者不同的乘坐者乘坐时,只需要按下控制按钮使所有的驱动电机4复位后再工作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垫体单元2靠近齿条5的一侧设有抵靠片7,抵靠片7的硬度大于垫体单元2的硬度,压力传感器6固连在抵靠片7靠近齿条5一侧的中间处,齿条5与压力传感器6正对设置,抵靠片7的形状与对应的垫体单元2的形状相匹配,沿齿条5的长度方向,齿条5的投影位于抵靠片7上,抵靠片7的投影位于对应的垫体单元2上。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齿条5靠近垫体单元2的一端固连有抵靠片7,且该固定点位于抵靠片7的中间处,抵靠片7的硬度大于垫体单元2的硬度,压力传感器6固连在抵靠片7靠近垫体单元2的一侧,压力传感器6位于抵靠片7的中间处,抵靠片7的形状与对应的垫体单元2的形状相匹配,沿齿条5的长度方向,齿条5的投影位于抵靠片7上,抵靠片7的投影位于对应的垫体单元2上。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为拉簧,拉簧的一端与相邻两个垫体单元2的其中一个垫体单元2相连,拉簧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垫体单元2的另外一个垫体单元2相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垫体1、垫体单元2、弹性件3、驱动电机4、齿条5、压力传感器6、抵靠片7、安装架8、滑槽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