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磁流量继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9728发布日期:2018-12-08 05:3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磁流量继动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电磁流量继动阀。

背景技术

汽车列车制动时,压缩空气从储气筒首先必须经紧急继动阀的1-2#口流到与紧急继动阀2#口连接的abs调节器,从而进入到制动气室实现制动功能。

整个制动的过程,压缩空气由储气筒到制动气室,所有气体都必须经过1-2#口,所以1-2#口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制动的响应时间。

按照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上规定,采用气压制动的挂车,按照gb1267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时,从主挂间气压控制管路接头处到最不利的制动气室响应时间应小于等于0.4s。

目前市面上的紧急继动阀根本就无法满足制动响应时间0.4s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的紧急继动阀输入压力与输出压力的压力比有1:1的,也有1:1.5甚至1:2的都有,1:1的制动效果往往是刹车力度不足,1:1.5或:1:2的制动效果刹车力度过猛,都没有得到司机满意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电磁流量继动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磁流量继动阀,包括电控部分和继动阀组成,所述电控部分与所述继动阀通过三组气道连接,第一气道联通气腔a和气腔d,第二气道联通气腔b和气腔h,第三气道联通气腔g和气腔e,所述气腔a与所述气腔c在排气阀门a打开时联通,所述气腔a位于信号气管接头的内部,所述信号气管接头的内部还设有双通单向活塞,所述气腔a的一端设有挡片,所述挡片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电控比例阀,所述挡片通过调节挡圈和调节弹簧9连接进气阀芯,所述进气阀芯的一端设有进气阀门a,所述进气阀芯和所述进气阀门a均位于活塞a的表面,所述活塞a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气腔b,所述活塞a表面设有拉伸膜片,所述拉伸膜片的一端设有膜片压块,所述活塞a的一端设有排气阀门a,所述排气阀门a通过回位弹簧a连接活塞推块,所述活塞推块通过线圈推杆固定在电磁线圈一侧,所述电磁线圈的顶端设有电控比例阀主阀体,所述气腔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腔d的顶端设有上盖,所述气腔d的一端设有堵头,所述气腔d与所述气腔e之间设有活塞f,所述活塞f的底端设有排气阀门b,所述气腔e与所述abs调节器出气管接口联通,所述气腔k的一端设有气孔,所述气腔h一端设有所述气腔f,所述气腔h与所述气腔f之间设有活塞,所述平衡弹簧的底端连接在活塞c上,所述活塞c的一侧设有活塞d,两组所述活塞d形成所述气腔i,所述主进气口气管接头内部从外到内依次设有活塞e、进气阀门b、单向胶垫、回位弹簧b和所述气腔j,所述气腔j的顶端还设有进气阀门c。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排气盖的一端连接防尘片,所述防尘片的中部设有抽芯铆钉,所述抽芯铆钉底端设有盘型垫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控比例阀主阀体的一端还设有电控比例阀阀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衡弹簧通过弹簧挡圈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继动阀的一端设有主阀体,所述主阀体的顶端设有所述设有上盖1,所述上盖1一侧设有钢珠,所述主阀体与所述上盖连接处设有所述o型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腔h位于所述储气筒出气管接口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电控功能失效的情况下所述继动阀的输入压力与所述输出压力的压力比为1:1.3。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紧急继动阀上增加了一个电控比例阀,通过电磁控制输入信号气压力大小功能,而且通过电控来控制输入信号气,比管路传输的信号气时间上要短的多,从而满足0.4s响应时间的要求;本发明在电控比例阀上增加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随时监控到abs调节器出气口的气压大小(即刹车气压大小);本发明设有两个储气筒出气管接口。在其中一个储气筒出气管接口上增加了一条气路连接到电控比例阀的常有气室;而在abs调节器出气口上也增加了一条气路,连接到电控比例阀上的压力传感器上;本发明在电控比例阀上设计了一个双通单向活塞,通过双通单向活塞来保证电控功能失效情况下依然能进行正常刹车的功能;即如果电控功能正常工作时,则刹车信号气采用电控的输入信号气,如果电控功能失效时,则刹车信号气采用的是从牵引车脚刹阀信号管路过来的常规刹车信号气;本发明如果电控功能失效的情况下采用输入压力与输出压力的压力比为1:1.3的关系;而电控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输入压力与输出压力的压力比是可以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程序来控制,无论顾客需要哪种比例,都可以在电子控制器的程序上来实现,满足不同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充气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控制动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排气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紧急制动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常规制动过程示意图;

图中:1、上盖;2、气腔d;3、信号气管接头;4、双通单向活塞;5、气腔a;6、挡片;7、调节螺栓;8、调节挡圈;9、调节弹簧;10、电控比例阀;11、进气阀芯;12、活塞a;13、进气阀门a;14、气腔b;15、拉伸膜片;16、膜片压块;17、电控信号排气口;18、气腔c;19、回位弹簧a;20、排气阀门a;21、活塞推块;22、线圈推杆;23、电磁线圈;24、电控比例阀主阀体;25、电控比例阀阀盖;26、压力传感器;27、气腔g;28、o型密封圈;29、气道;30、气腔e;31、气腔f;32、主阀体;33、储气筒出气管接口;34、气腔h;35、活塞挡圈;36、平衡弹簧;37、abs调节器出气管接口;38、排气盖;39、活塞b;40、活塞c;41、防尘片;42、盘型垫片;43、抽芯铆钉;44、活塞d;45、气腔i;46、气腔j;47、单向胶垫;48、进气阀门b;49、主进气口气管接头;50、活塞e;51、回位弹簧b;52、弹簧挡圈;53、进气阀门c;54、气孔;55、气腔k;56、排气阀门b;57、堵头;58、活塞f。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电磁流量继动阀,包括电控部分和继动阀组成,电控部分与继动阀通过三组气道连接,第一气道联通气腔a5和气腔d2,第二气道联通气腔b14和气腔h34,第三气道联通气腔g27和气腔e30,,气腔a5与气腔c18在排气阀门a20打开时联通,气腔a5位于信号气管接头3的内部,信号气管接头3的内部还设有双通单向活塞4,气腔a5的一端设有挡片6,挡片6通过调节螺栓7连接电控比例阀10,挡片6通过调节挡圈8和调节弹簧9连接进气阀芯11,进气阀芯11的一端设有进气阀门a13,进气阀芯11和进气阀门a13均位于活塞a12的表面,活塞a1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气腔b14,活塞a12表面设有拉伸膜片15,拉伸膜片15的一端设有膜片压块16,活塞a12的一端设有排气阀门a20,排气阀门a20通过回位弹簧a19连接活塞推块21,活塞推块21通过线圈推杆22固定在电磁线圈23一侧,电磁线圈23的顶端设有电控比例阀主阀体24,气腔g27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26。

气腔d2的顶端设有上盖1,气腔d2的一端设有堵头57,气腔d2与气腔e30之间设有活塞f58,活塞f58的底端设有排气阀门b56,气腔e30与abs调节器出气管接口37,气腔k55的一端设有气孔54,气腔h34一端设有气腔f31,气腔h34与气腔f31之间设有活塞b39,平衡弹簧36的底端连接在活塞c40上,活塞c40的一侧设有活塞d44,两组活塞d44形成气腔i45,,主进气口气管接头49内部从外到内依次设有活塞e50、进气阀门b48、单向胶垫47、回位弹簧b51和气腔j46,气腔j46的顶端还设有进气阀门c53,排气盖38的一端连接防尘片41,防尘片41的中部设有抽芯铆钉43,抽芯铆钉43底端设有盘型垫片42,电控比例阀主阀体24的一端还设有电控比例阀阀盖25,平衡弹簧36通过弹簧挡圈52固定,述主阀体32的顶端设有上盖1,上盖1一端设有钢珠,主阀体32与上盖1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28,气腔h34位于储气筒出气管接口33的内部,在电控功能失效的情况下继动阀的输入压力与输出压力的压力比为1:1.3。

该装置是一种新型电磁流量继动阀,当需要使用该电磁流量继动阀时,

充气过程时;如图2所示,由牵引车充气管路过来的压缩空气,从主进气口接头49,流经活塞e50分成两路,一路流到气腔f31,使得气腔f31的气压推动活塞b39往下活动,直到活塞b39与活塞挡圈35接触,此时在平衡弹簧36的作用下,进气阀门c53关闭,排气阀门b56打开,相通的气腔e30连通大气;另一路气体克服回位弹簧b51,使得单向胶垫47向右运动,打进气阀门b48,气体流入气腔j46;然后再到气腔h34后又分成两路,一路经到气腔b14,此时进气阀门a13在调节弹簧9的作用下是关闭的;而另一路经储气筒出气管接口33流入储气筒,直到储气筒的气压等于气路系统的额定压力,单向胶垫47在回位弹簧b51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关闭进气阀门b48,这样可以保持储气筒的气压不会因为充气管路气压的变化而下降,至此电磁紧急继动阀完成了整个充气过程。

电控制动过程时;如图3所示,本发明电控制动功能必须是要在牵引车的脚制动总阀里安装位移传感器或脚制动总阀出气口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来取得实时的刹车信号,然后通过刹车电信号传给电子控制单元。

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的时候,脚制动总阀会产生两路刹车信号:一个刹车信号为脚制动总阀的位移传感器或出气口装的压力传感器传出来的刹车电信号;另一个信号是脚制动总阀出气口流出的常规气信号。

刹车电信号会立刻传到abs防抱死系统中的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再给一个刹车电信号给到电控比例阀10,电控比例阀10的线圈推杆22就会压缩回位弹簧a19推着活塞推块21以及活塞a12向左运动,关闭排气阀门a20,同时拉伸拉伸膜片15,活塞a12克服调节弹簧9的弹力,打开进气阀门a13,气腔b14里面的气体就会流入气腔a5,推动双通单向活塞4向左运动到最左侧,把从信号气管接头3进来的常规刹车信号气堵住,使其不能进入到气腔a5里面;

(需要说明的是电控比例阀10线圈推杆22的推力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控制推力的大小,且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的推力至少会和脚制动阀的输出压力一样大,甚至更大;而从脚制动阀输出的常规刹车信号气经过牵引车再到挂车一条长长的管路再到达本发明电磁流量继动阀的信号气管接头3,由于管路的阻力造成气压的损耗,导致从信号气管接头3进来的气压小于从电控比例阀10过来的气压,故在电控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双通单向阀4右边的气压永远都会比左边的气压高,所以双通单向阀将一直处于最左边的状态,达到堵住常规刹车信号气作用,即单向作用。)

进入到气腔a5的流到气腔d2,活塞f58在气腔d2气压作用下往下运动,从而关闭排气阀门b56,打开进气阀门c53,储气筒上的压缩空气经储气筒出气管接口33进入到气腔h34,经进气阀门c53流入气腔e30,而气腔e30是与abs调节器出气管接口37连通的,所以压缩空气经abs调节器出气管接口37进入abs调节器再进入到制动气室,使制动器产生制动作用,实现制动功能;同时气腔e30的气体经气道29流入气腔g27,气腔g27的气压与制动气室的气压相通,而气腔g27连接着压力传感器26,故压力传感器26能随时监测到制动气室的气压大小。当制动气室的气压上升到电子控制单元想要的那个压力大小时,电子控制单元给到线圈推杆22的推力保持不变,此时气腔a5的气压压力与线圈推杆22的推力瞬间“平衡”状态,气腔a5的压缩空气与调节弹簧9共同作用下使活塞a12向右运动关闭进气阀门a13,而排气阀门a20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气腔d2的压力瞬间恒定,活塞f58在平衡弹簧36与46、34左右气腔j和h的压力共同作用下会稍微的往上运动,以达到各作用力相互平衡,此时进气阀门c53、排气阀门b56同时关闭,处于压力平衡状态。

排气过程时;如图4所示,当松开制动踏板时,信号气管接头3常规刹车信号气体往回流,流到牵引车挂车阀的排气口排到大气,同时电子控制单元给到电控比例阀10的电信号就会断开,线圈推杆22的推力就会消失,在气腔a5的气压和回位弹簧a19弹力的共同作用下,活塞推块21和线圈推杆22向右运动,打开排气阀门a20,这时气腔d2和气腔a5的压缩空气会经活塞a12中间的导孔流入气腔c18,再经电控信号排气口17流入大气;此时气腔d2的压力下降,则阀的气压平衡状态打破,活塞f58在气腔e30的压力作用下往上运动至初始状态,排气阀门b56跟着打开,此时进气阀门c53还一直保持在关闭状态,气腔e30的压缩空气流经气腔i45,推开防尘片41在排气口流入大气,此时制动解除。

紧急制动过程时;如图5所示,当主挂车脱开或者进气管破裂时,进气管的气压降低,单向胶垫47在回位弹簧b51与气腔j46的压力共同作用下向左运动,导致进气阀门b48关闭,储气筒与进气管通道切断,单向胶垫47起作用,而活塞b39上的气腔f31上的压力降低,活塞b39在气腔j46的压力作用下向上运动至初始状态,使得排气阀门b56关闭,进气阀门c53打开,储气筒的压缩空气从气腔h34流入到气腔e30以及气腔g27,气腔e30与abs调节器出气管接口37相通,气腔e30的气体经abs调节器出气管接口37到abs调节器再流入制动气室,实现紧急制动。

常规制动时;如图6所示,当电控制动模式失效后,司机踩下制动踏板,脚制动阀只会产生一路刹车信号即脚制动阀流出的常规刹车气信号(电信号失效)。

由于没有电信号,电控比例阀10的线圈推杆22和活塞推块21在回位弹簧a19的作用下保持在最右侧的初始状态,即排气阀门a20打开,活塞a12在调节弹簧9弹力作用下关闭进气阀门a13,气腔a5连通大气。

从信号气管接头3进来的常规刹车信号气推动双通单向活塞4向右运动到最右侧,把从信号气管接头3进来的常规刹车信号气堵住,使其不能进入到气腔a5里面。

此时刹车信号气与气腔d2连通,气腔d2上的气压逐渐上升,58活塞f在气腔d2气压作用下往下运动,从而关闭排气阀门b56,打开进气阀门c53,储气筒上的压缩空气经储气筒出气管接口33进入到气腔h34,经进气阀门c53流入气腔e30,而气腔e30是与abs调节器出气管接口37连通的,所以压缩空气经abs调节器出气管接口37进入abs调节器再进入到制动气室,使制动器产生制动作用,实现制动功能;同时气腔e30的气体经气道流入气腔g27,当气腔e30上的气压上升到某一“平衡”状态,此时气腔d2的压力瞬间恒定,活塞f58在平衡弹簧36与46、34左右气腔j和h的压力共同作用下会稍微的往上运动,以达到各作用力相互平衡,此时进气阀门c53、排气阀门b56同时关闭,处于压力平衡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