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1795发布日期:2019-03-08 23:2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主题。国家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大力推广电动车,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电动车本身不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尾气污染,对于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尾气排放是非常有利的。与此同时,电力可通过多种能源获得,如火电、水电、核电、风能电以及太阳能电等。因此电动车作为一种全新的动力能源方式,成为了未来的主流出行。目前,一般通过充电桩对电动车进行快速充电,以解决电动车的出行动力问题。

然而,传统的充电桩多固定在地表,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这无形中便减少了地面的停车空间以及居民的活动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充电桩,因固定在地表,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造成了空间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桩装置,其中,包括一筒体、设于所述筒体内的充电桩以及设于所述筒体上方的筒盖,所述筒体与所述筒盖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在所述筒体内侧的底部设有一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设于所述充电桩的底部,在所述筒体的内侧相对设有一贴合板,在所述贴合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在所述充电桩的外侧设有滑轮件,所述滑轮件在所述滑槽内进行滑动以使得所述充电桩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本发明提出的充电桩装置,包括一筒体,设于筒体内的充电桩以及设于筒体上方的筒盖,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充电桩的底部设有一伸缩电机,在需要进行充电时,通过该伸缩电机将充电桩顶出筒体外以便于用户进行充电,当不需要进行充电时,通过控制伸缩电机将充电桩降落至筒体内,并将筒盖盖合在筒体上部。本发明提出的充电桩装置,可在无须使用时将充电桩隐藏在地面以下,从而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所述充电桩装置,其中,在所述筒体的上部开设有第一插接孔以及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插接,所述第二插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插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均与所述筒盖固定连接。

所述充电桩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周套设有第一弹簧,在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第一挡块的上部,所述第一连接杆至少有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孔内。

所述充电桩装置,其中,在所述筒体的顶部侧缘固定设有定位块,在所述定位块的内侧开设有卡槽,在所述筒盖外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用于与所述卡槽相卡接,以将所述筒盖固定在所述筒体上。

所述充电桩装置,其中,在所述充电桩内设有一控制器,在所述充电桩的上部设有一充电插口,在所述充电桩的侧缘设有多个所述滑轮件。

所述充电桩装置,其中,所述滑轮件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充电桩外周的滑轮连接轴以及设于所述滑轮连接轴一端的滑轮。

所述充电桩装置,其中,所述贴合板包括一贴合板主体,在所述贴合板主体的中部开设有所述滑槽,所述贴合板沿所述筒体的内部竖直设置。

所述充电桩装置,其中,所述充电桩装置还包括一定位杆组件,所述定位杆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杆以及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底端均与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杆的顶端均设于所述充电桩内。

所述充电桩装置,其中,所述筒盖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筒盖的厚度范围为2~3.5cm,所述筒盖由硬质铸铁材料制成。

所述充电桩装置,其中,在所述充电桩的顶部设有一加强板,在所述加强板的上表面设有顶杆件,所述顶杆件包括一顶杆部以及设于所述顶杆部顶端的橡胶垫,所述顶杆件与所述加强板垂直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还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底部的形状为倒锥形,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4。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充电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充电桩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充电桩装置中充电桩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充电桩装置中“v”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充电桩装置中贴合板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充电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的充电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传统的充电桩多固定在地表,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这无形中便减少了地面的停车空间以及居民的活动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桩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5,对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充电桩装置,包括一筒体11、设于筒体11内的充电桩20以及设于筒体11上方的筒盖14。

从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在筒体11与筒盖14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131以及第二连接杆132。在筒体11的上部开设有第一插接孔1101以及第二插接孔1102,第一插接孔1101与第一连接杆131相插接,第二插接孔1102与第二连接杆132相插接,第一连接杆131以及第二连接杆132的顶端均与筒盖14固定连接。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第一连接杆131与第二连接杆132的结构相同。下面以第一连接杆131的结构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在第一连接杆131的外周套设有第一弹簧1311,在筒体11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挡块112,该第一弹簧1311设于第一挡块112的上部,且第一连接杆131至少有一部分设于第一插接孔1101内。由于第一弹簧1311设于第一挡块112的上部,因此该第一弹簧1311对上述的筒盖14有一个向上的弹性力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筒盖14盖合在筒体11的上部,在筒体11的顶部侧缘固定设有定位块121,在该定位块121的内侧开设有卡槽1211。在筒盖14外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凸块141,其中该凸块141用于与卡槽1211相卡接,以将筒盖14固定在筒体11上。在实际盖合过程中,只需要将上述的筒盖14向下按压,以将筒盖14上的凸块141陷入在卡槽1211内,从而实现筒盖14的盖合。

如图2所示,在筒体11内侧的底部设有一伸缩电机21,伸缩电机21设于充电桩20的底部,在筒体11的内侧相对设有一贴合板111,在贴合板111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1111,在充电桩20的外侧设有滑轮件203,滑轮件203在滑槽1111内进行滑动以使得充电桩2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对上述的充电桩20而言,在该充电桩20内设有一控制器201,在该充电桩20的上部设有一充电插口202,在充电桩20的侧缘设有多个滑轮件203。

具体的,对上述的滑轮件203而言,该滑轮件203包括固定设于充电桩20外周的滑轮连接轴2032以及设于滑轮连接轴2032一端的滑轮2031。对上述的贴合板111而言,该贴合板111包括一贴合板主体1110,在贴合板主体1110的中部开设有滑槽1111,贴合板111沿筒体11的内部竖直设置。该贴合板111的形状为弧形。在实际应用时,充电桩20在伸缩电机21的作用力下,可实现竖直方向的自由移动,且上述的滑轮2031可在滑槽1111内进行自由移动。

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筒盖14的形状为圆形,筒盖14的厚度范围为2~3.5cm,在本实施例中,该筒盖14的厚度为3cm。为了保证该筒盖14所能承受的地面车辆的压力,该筒盖14由硬质铸铁材料制成。

本发明提出的充电桩装置,包括一筒体,设于筒体内的充电桩以及设于筒体上方的筒盖,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充电桩的底部设有一伸缩电机,在需要进行充电时,通过该伸缩电机将充电桩顶出筒体外以便于用户进行充电,当不需要进行充电时,通过控制伸缩电机将充电桩降落至筒体内,并将筒盖盖合在筒体上部。本发明提出的充电桩装置,可在无须使用时将充电桩隐藏在地面以下,从而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请参阅图6,对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充电桩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桩装置还包括一定位杆组件22,其中该定位杆组件22包括第一定位杆221以及第二定位杆222。其中第一定位杆221以及第二定位杆222的底端均与筒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杆221以及第二定位杆222的顶端均设于充电桩20内。可以理解的,设置定位杆组件22可防止充电桩20发生晃动,保证了该充电桩20的整体稳定性,从而使得该充电桩20可在竖直方向上自由移动。

请参阅图7,对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的充电桩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所述充电桩20的顶部设有一加强板30,在该加强板30的上表面设有顶杆件31。在本实施例中,该顶杆件31的数量为2。

具体的,上述的顶杆件31包括一顶杆部311以及设于顶杆部311顶端的橡胶垫312。从图7中可以看出,上述的顶杆件311与加强板30之间为垂直设置,上述的橡胶垫312的顶部的面积大于与顶杆部311顶端相连接的面积。可以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当充电桩20向上移动时,上述的顶杆件311通过橡胶垫312与筒盖14相接触,将筒盖14顶出,当上述的筒盖14被顶出一段距离时,充电插口202显露出来,便于用户进行充电作业。

与此同时,为了便于该充电桩装置的安装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筒体11的底部还设有定位柱32,从图7中可以看出,该定位柱32底部的形状为倒锥形,定位柱32的数量为4。可以理解的,将定位柱32的底部设置成倒锥形,有利于固定在土壤中。此外,由于定位柱32的数量为4,该设置可以防止该充电桩装置发生倾倒,便于水平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