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9055发布日期:2019-01-19 00:1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电能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出现了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技术革命。20世纪以来,电力系统的大发展使动力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工业布局也更为合理,使电能的应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侧面,也越来越广地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电力系统的发展程度和技术水准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电力系统有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等组成。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从中可以看到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枢纽。因此对变电站的新技术应用、设备更新换代带来的是整个电力系统、整个电网的提升,提高整个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节能型变压器、充油设备的更换,特别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在改造、升级变电站时不可避免的存在停电。往往一个变电站是一个区域电源所在,停电了就可能一个乡镇、一个街区没有了电力供应。随着电力应用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整个社会对停电时间的关注越加强烈。那么如何在变电站改造升级中,尽可能的减少停电时间将会十分有意义,也是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供电公司提升服务的关键。在这种背景下,车载式变电站便应运而生。

车载式变电站一般采用模块化制作,并通过车载实现移动,具有结构紧凑、运输方便、装备完善、灵活可靠和维护方便等特点,同时还能节省征地、土建、设备安装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适用于城市公用配电、住宅小区、工矿企业及施工工地等不同场所,可满足事故抢修和自然灾害下的紧急供电需要,对电网供电系统在变电站技术改造中引起的临时设备停电,也能起到应急备用。

然而,由于车载式变电站体积一般都比较大,且上面的组合电器形状不规则,在将车载式变电站运送到指定位置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顺利穿过线缆高度较低的地区,容易挂断变电站本体上方线缆,人工撑起线缆又比较困难。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车载式变电站。

申请公布号为cn106159765a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变电站,包括移动车和移动车上布设的变压器、低压室、低压出线盘室、控制室及工具室、高压室、低压进线盘室。变压器布设在移动车前部,低压室布设在移动车右侧,并位于变压器后侧,位于低压室后侧布设低压出线盘室,位于低压出线盘室后侧布设控制室及工具室。高压室布设在移动车左侧,并位于变压器后侧,位于高压室后侧布设低压进线盘室。该发明具有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占地少、节能效果好、选址灵活、运行使用方便及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作为高层建筑、住宅小区、厂矿企业、宾馆、医院、公园、油田、机场、码头、商场、铁路等临时施工现场,可在地区线路故障抢修,也可在电负荷紧张时或急需转移负荷时使用。然而,该发明存在无法顺利穿过线缆高度较低的地区,容易挂断变电站本体上方线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式变电站,具有高度自动化、方便灵活的优点,同时能够将松散的线缆捆扎在一起并避免运送途中挂断位于变电站本体上方的线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式变电站,包括牵引车和挂车,所述挂车上设置变电站本体,所述变电站本体上罩设有防护框架,所述挂车前端上部设置有避免运送途中挂断位于所述变电站本体上方的线缆的保护机构,所述挂车上且位于所述保护机构左侧位置设置有用于收拢和捆扎线缆的捆扎机构;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框架前端侧面上的平台,并排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左自动升降杆与右自动升降杆,设置在所述左自动升降杆上端的左顶块,设置在所述右自动升降杆上端的右顶块,开设在所述左顶块右侧的四分之一弧形槽,开设在所述右顶块左侧的四分之一弧形槽,设置在所述防护框架顶部左右两端的辊轮,以及套设在两个所述辊轮上的传送带,所述左顶块和右顶块上的两个四分之一弧形槽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下半圆弧形支撑面,所述挂车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左自动升降杆和右自动升降杆自动升降的第一控制开关;

所述捆扎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挂车上的捆扎自动升降杆,设置在所述捆扎自动升降杆上端的u型架,设置在所述u型架上端的水平板,通过同一铰接轴铰接所述u型架内侧下部的一对支撑轮架,以及一对所述支撑轮架自由端均转动设置有用于折弯捆扎钢丝的槽轮;所述水平板上开设有允许一对所述支撑轮架通过的长槽,所述长槽两端设置有用于放置捆扎钢丝的凹槽,所述u型架上且位于一对支撑轮架上方位置转动设置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由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绕线轮上按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分别绕设一根绕线,且两根绕线分别固定设置在一个支撑轮架的内侧面,用于将一对支撑轮架在绕线轮的旋转作用下相互叉开和合拢,所述挂车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捆扎自动升降杆和步进电机启闭的第三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挂车前端上部呈前后对称设置一对树枝障碍清理机构,所述树枝障碍清理机构包括通过回转支承转动设置在所述挂车前端上部的清障自动升降杆,设置在所述清障自动升降杆下部的大齿环,设置在所述挂车上的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上且与所述大齿环相配合的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清障自动升降杆上端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切割刀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挂车上用于控制所述清障自动升降杆升降、旋转电机和驱动电机启闭的第二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左自动升降杆和右自动升降杆均为电动升降杆或气动升降杆或液压升降杆。

进一步地,所述清障自动升降杆为电动升降杆或气动升降杆或液压升降杆。

进一步地,所述捆扎自动升降杆为电动升降杆或气动升降杆或液压升降杆。

进一步地,所述挂车的四角下方均设有平衡支腿。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框架上涂覆有防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为:聚苯胺15-20重量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5重量份、三氯甲烷6-10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40-52重量份、硅酸钠15.2-18.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5-3.6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7-11重量份、防水剂5.8-6.6重量份、耐热剂3.5-4.3重量份、耐腐蚀剂8.7-9.5重量份、丙酮22-28重量份,去离子水46-55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剂为甲基硅酸钠或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防水剂为甲基硅酸钠和硬脂酸钙的混合物,重量比甲基硅酸钠:硬脂酸钙为7:3;

所述耐腐蚀剂为六亚甲基四胺、肉桂醛、聚天冬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耐腐蚀剂为六亚甲基四胺、肉桂醛和聚天冬氨酸的混合物,重量比六亚甲基四胺:肉桂醛:聚天冬氨酸为2:3:5。

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或四氯代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和四氯代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混合物,重量比n-苯基马来酰亚胺:四氯代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4: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目前车载式变电站体积一般都比较大,且上面的组合电器形状不规则,在将车载式变电站运送到指定位置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顺利穿过线缆高度较低的地区,容易挂断变电站本体上方线缆,人工撑起线缆又比较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式变电站,包括牵引车和挂车,在挂车上设置变电站本体,在变电站本体上罩设有防护框架,在挂车前端上部设置有避免运送途中挂断位于变电站本体上方的线缆的保护机构,在挂车上且位于保护机构左侧位置设置有用于收拢和捆扎线缆的捆扎机构;其中,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防护框架前端侧面上的平台,并排设置在平台上的左自动升降杆与右自动升降杆,设置在左自动升降杆上端的左顶块,设置在右自动升降杆上端的右顶块,开设在左顶块右侧的四分之一弧形槽,开设在右顶块左侧的四分之一弧形槽,设置在防护框架顶部左右两端的辊轮,以及套设在两个辊轮上的传送带,左顶块和右顶块上的两个四分之一弧形槽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下半圆弧形支撑面,挂车上设置用于控制左自动升降杆和右自动升降杆自动升降的第一控制开关。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将车载式变电站运送到指定位置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线缆高度低不能顺利通过时,首先,牵引车先慢慢通过待穿过线缆,牵引车继续慢慢带动挂车向前移动,当移动到挂车头部上方时捆扎自动升降杆升起将松散线缆托住,待到松散线缆完全位于捆扎钢丝的上方后牵引车停车,之后启动步进电机带动绕线收拢进而带动一对支撑轮架相向转动,位于槽轮上的捆扎钢丝被相向合拢的槽轮折弯捆扎在松散线缆上,在此过程中相向合拢的槽轮带动捆扎钢丝弯曲能够自动将松散线缆合拢在一起,完成捆扎后步进电机反向旋转将支撑轮架放下,并将捆扎自动升降杆落下,之后牵引车继续移动,等到待穿过线缆刚好位于左顶块和右顶块上的两个四分之一弧形槽合成的下半圆弧形支撑面上方后停下,之后利用第一控制开关将左自动升降杆与右自动升降杆升起直至将待穿过线缆抬高到与传送带上沿平齐,之后左自动升降杆保持静止而右自动升降杆下降,同时启动牵引车缓缓向前移动,此时待穿过线缆落在传送带上,之后牵引车继续缓缓向前移动即能顺利穿过。

另外,为了便于清理挂车前后两侧的树枝障碍,在挂车前端上部呈前后对称设置一对树枝障碍清理机构,树枝障碍清理机构包括通过回转支承转动设置在挂车前端上部的清障自动升降杆,设置在清障自动升降杆下部的大齿环,设置在挂车上的旋转电机,设置在旋转电机输出轴上且与大齿环相配合的驱动齿轮,设置在清障自动升降杆上端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切割刀盘,以及设置在挂车上用于控制清障自动升降杆升降、旋转电机和驱动电机启闭的第二控制开关,本发明采用上述树枝障碍清理机构后,在不需要使用时利用旋转电机将切割刀盘旋转到挂车内侧即可,在需要使用时首先利用旋转电机将切割刀盘旋转到外侧,之后利用清障自动升降杆调整切割刀盘的高度,即能对挂车前后两侧的树枝障碍进行切割清理。

本发明中的防水层以聚苯胺、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制备耐腐蚀、耐水的复合涂层材料。聚苯胺具有很好的防腐性能,使金属钝化,在金属表面形成起保护作用的氧化层,且涂覆适合的涂层可以导致腐蚀电势迁移,从而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而且因其具有原料易得、合成简单、无污染、质量轻等诸多优点,而被认为是新一代环境可接受的高效防腐涂料。本发明采用三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共混作为有机溶剂,增大聚苯胺的溶解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硅酸钠与聚苯胺协同作用,增强材料的附着力,解决了纯聚苯胺对金属的粘结性很差的难题。硅酸钠具有粘结力强、强度较高,耐磨、耐酸性、耐热性好等优点,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增强体系的稳定性。

其中,防水剂增强憎水性,提高材料的抗渗防潮能力,耐腐蚀剂提高材料耐酸碱性能,增强化学稳定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耐热剂可加快结晶速率、增加结晶密度和促使晶粒尺寸微细化,显著提高涂料的热变形温度。防锈剂可在部件表面上形成并贮存一层润滑膜,可以抑制湿气及许多其它化学成份造成的腐蚀,丙酮为有机溶剂。

本发明中的防水层通过各种材料有机结合,发挥各组分的协同效应制得的电力设备专用的复合涂层材料,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优良,耐水、耐高低温、耐化学腐蚀,附着力强,防锈,能够长期在酸碱环境中,保持稳定性,能在高低温环境中长期使用,综合性能优异。该复合涂层材料能在电力设备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在防腐蚀的同时,停止或延迟水分、氧气和其它杂质的入侵,起到防锈的效果,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捆扎机构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捆扎机构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车载式变电站,包括牵引车1和挂车2,所述挂车2上设置变电站本体3,所述变电站本体3上罩设有防护框架4,所述挂车2前端上部设置有避免运送途中挂断位于所述变电站本体3上方的线缆的保护机构;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框架4前端侧面上的平台5,并排设置在所述平台5上的左自动升降杆6与右自动升降杆7,设置在所述左自动升降杆6上端的左顶块8,设置在所述右自动升降杆7上端的右顶块9,开设在所述左顶块8右侧的四分之一弧形槽,开设在所述右顶块9左侧的四分之一弧形槽,设置在所述防护框架4顶部左右两端的辊轮10,以及套设在两个所述辊轮10上的传送带11,所述左顶块和右顶块9上的两个四分之一弧形槽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下半圆弧形支撑面,所述挂车2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左自动升降杆6和右自动升降杆7自动升降的第一控制开关12;

所述捆扎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挂车2上的捆扎自动升降杆22,设置在所述捆扎自动升降杆22上端的u型架23,设置在所述u型架23上端的水平板24,通过同一铰接轴铰接所述u型架23内侧下部的一对支撑轮架25,以及一对所述支撑轮架25自由端均转动设置有用于折弯捆扎钢丝的槽轮26;所述水平板24上开设有允许一对所述支撑轮架25通过的长槽27,所述长槽27两端设置有用于放置捆扎钢丝的凹槽28,所述u型架23上且位于一对支撑轮架25上方位置转动设置绕线轮29,所述绕线轮29由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绕线轮29上按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分别绕设一根绕线30,且两根绕线30分别固定设置在一个支撑轮架25的内侧面,用于将一对支撑轮架25在绕线轮29的旋转作用下相互叉开和合拢,所述挂车2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捆扎自动升降杆22和步进电机启闭的第三控制开关31。

所述挂车2前端上部呈前后对称设置一对树枝障碍清理机构,所述树枝障碍清理机构包括通过回转支承13转动设置在所述挂车2前端上部的清障自动升降杆14,设置在所述清障自动升降杆14下部的大齿环15,设置在所述挂车2上的旋转电机16,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16输出轴上且与所述大齿环15相配合的驱动齿轮17,设置在所述清障自动升降杆14上端的驱动电机18,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18输出轴上的切割刀盘19,以及设置在所述挂车2上用于控制所述清障自动升降杆14升降、旋转电机16和驱动电机18启闭的第二控制开关20。

所述左自动升降杆和右自动升降杆7均为电动升降杆。

所述清障自动升降杆14为电动升降杆。

所述挂车2的四角下方均设有平衡支腿21。

所述防护框架4上涂覆有防水层。

所述防水层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为:聚苯胺15重量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重量份,三氯甲烷6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40重量份、硅酸钠15.2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5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7重量份、甲基硅酸钠5.8重量份、n-苯基马来酰亚胺3.5重量份、六亚甲基四胺8.7重量份、丙酮22重量份,去离子水46重量份。

该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载式变电站,包括牵引车和挂车,在挂车上设置变电站本体,在变电站本体上罩设有防护框架,在挂车前端上部设置有避免运送途中挂断位于变电站本体上方的线缆的保护机构,在挂车上且位于保护机构左侧位置设置有用于收拢和捆扎线缆的捆扎机构;其中,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防护框架前端侧面上的平台,并排设置在平台上的左自动升降杆与右自动升降杆,设置在左自动升降杆上端的左顶块,设置在右自动升降杆上端的右顶块,开设在左顶块右侧的四分之一弧形槽,开设在右顶块左侧的四分之一弧形槽,设置在防护框架顶部左右两端的辊轮,以及套设在两个辊轮上的传送带,左顶块和右顶块上的两个四分之一弧形槽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下半圆弧形支撑面,挂车上设置用于控制左自动升降杆和右自动升降杆自动升降的第一控制开关。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将车载式变电站运送到指定位置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线缆高度低不能顺利通过时,首先,牵引车先慢慢通过待穿过线缆,牵引车继续慢慢带动挂车向前移动,当移动到挂车头部上方时捆扎自动升降杆升起将松散线缆托住,待到松散线缆完全位于捆扎钢丝的上方后牵引车停车,之后启动步进电机带动绕线收拢进而带动一对支撑轮架相向转动,位于槽轮上的捆扎钢丝被相向合拢的槽轮折弯捆扎在松散线缆上,在此过程中相向合拢的槽轮带动捆扎钢丝弯曲能够自动将松散线缆合拢在一起,完成捆扎后步进电机反向旋转将支撑轮架放下,并将捆扎自动升降杆落下,之后牵引车继续移动,等到待穿过线缆刚好位于左顶块和右顶块上的两个四分之一弧形槽合成的下半圆弧形支撑面上方后停下,之后利用第一控制开关将左自动升降杆与右自动升降杆升起直至将待穿过线缆抬高到与传送带上沿平齐,之后左自动升降杆保持静止而右自动升降杆下降,同时启动牵引车缓缓向前移动,此时待穿过线缆落在传送带上,之后牵引车继续缓缓向前移动即能顺利穿过。

另外,为了便于清理挂车前后两侧的树枝障碍,在挂车前端上部呈前后对称设置一对树枝障碍清理机构,树枝障碍清理机构包括通过回转支承转动设置在挂车前端上部的清障自动升降杆,设置在清障自动升降杆下部的大齿环,设置在挂车上的旋转电机,设置在旋转电机输出轴上且与大齿环相配合的驱动齿轮,设置在清障自动升降杆上端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切割刀盘,以及设置在挂车上用于控制清障自动升降杆升降、旋转电机和驱动电机启闭的第二控制开关,本发明采用上述树枝障碍清理机构后,在不需要使用时利用旋转电机将切割刀盘旋转到挂车内侧即可,在需要使用时首先利用旋转电机将切割刀盘旋转到外侧,之后利用清障自动升降杆调整切割刀盘的高度,即能对挂车前后两侧的树枝障碍进行切割清理。

另外,该实施例中,左自动升降杆、右自动升降杆和清障自动升降杆选择电动升降杆,很显然选择气动升降杆或液压升降杆同样能够起到相同效果。

实施例二

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水层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为:聚苯胺16重量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5重量份,三氯甲烷7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42重量份、硅酸钠16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8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8重量份、甲基硅酸钠6重量份、四氯代对苯二甲酸二甲酯3.7重量份、肉桂醛8.9重量份、丙酮23重量份,去离子水48重量份。

实施例三

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水层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为:聚苯胺17重量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重量份,三氯甲烷7.5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44重量份、硅酸钠16.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9重量份、硬脂酸钙6.1重量份、四氯代对苯二甲酸二甲酯3.9重量份、聚天冬氨酸9重量份、丙酮24重量份,去离子水50重量份。

实施例四

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水层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为:聚苯胺18重量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重量份,三氯甲烷8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48重量份、硅酸钠17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2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10重量份、防水剂6.2重量份、耐热剂4重量份、耐腐蚀剂9.2重量份、丙酮25重量份,去离子水52重量份。

所述防水剂为甲基硅酸钠和硬脂酸钙的混合物,重量比甲基硅酸钠:硬脂酸钙为7:3。

所述耐腐蚀剂为六亚甲基四胺、肉桂醛和聚天冬氨酸的混合物,重量比六亚甲基四胺:肉桂醛:聚天冬氨酸为2:3:5。

所述耐热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和四氯代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混合物,重量比n-苯基马来酰亚胺:四氯代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4:6。

实施例五

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水层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为:聚苯胺19重量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重量份,三氯甲烷9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50重量份、硅酸钠18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4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11重量份、防水剂6.4重量份、耐热剂4.2重量份、耐腐蚀剂9.3重量份、丙酮26重量份,去离子水54重量份。

所述防水剂为甲基硅酸钠。

所述耐腐蚀剂为六亚甲基四胺、肉桂醛和聚天冬氨酸的混合物,重量比六亚甲基四胺:肉桂醛:聚天冬氨酸为2:3:5。

所述耐热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和四氯代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混合物,重量比n-苯基马来酰亚胺:四氯代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4:6。

实施例六

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水层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为:聚苯胺20重量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重量份,三氯甲烷10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52重量份、硅酸钠18.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6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11重量份、防水剂6.6重量份、耐热剂4.3重量份、耐腐蚀剂9.5重量份、丙酮28重量份,去离子水55重量份。

所述防水剂为甲基硅酸钠和硬脂酸钙的混合物,重量比甲基硅酸钠:硬脂酸钙为7:3。

所述耐腐蚀剂为六亚甲基四胺、肉桂醛和聚天冬氨酸的混合物,重量比六亚甲基四胺:肉桂醛:聚天冬氨酸为2:3:5。

所述耐热剂为四氯代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对比例一

所述防水层包括的组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二,但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该对比例未添加防水剂和耐热剂。

对比例二

所述防水层包括的组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三,但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该对比例未添加耐腐蚀剂。

对比例三

所述防水层包括的组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五,但与实施例五不同的是,该对比例未将目标产物在摇瓶机中震荡。

性能测试:

1)机械性能测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涂层材料的机械性能是衡量其耐用性的重要考核指标。涂层因配方组分比例不同,其机械性能会有一定差别。

向模具内浇注入调配好的混合液,室温下固化后得到涂层试样。其规格为:长为30mm,宽lomm,厚度为100μm。采用美国美特斯cmt5305万能试验机对漆层进行应力应变测试,应变率为10mm/min。

拉伸强度是试样在拉力机上被拉断时,单位截面积上承受的负荷,用n/mm2表示,计算公式如1-1所示:

p=f/s(1-1)

式中:

p一试样的拉伸强度,n/mm2

f-试样断裂时断裂截面上所受的力,n;

s-试样断裂面的面积,mm2

其中,1mpa=1n/mm2

断裂伸长率是试样被拉断时的伸长与原长度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计算公式如1-2所示:

e=(l1-l0)/l0(1-2)

式中:

e一断裂伸长率,%;

l0一试样原长度,mm;

l1—试样断裂时受力部分的长度,mm。

2)耐水性测试

取涂层混合液30g于玻璃培养皿中,自然干燥,制成薄膜。采用吸水率表征薄膜的耐水性,将薄膜裁剪成15mm×15mm的正方形试样,称取试样质量(精确至0.001g)。将其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蒸馏水没过薄膜的上表面,在室温下浸泡24h后取出。用滤纸轻轻擦拭掉薄膜表面的水分,并立即称重。根据公式2-1,计算薄膜的吸水率,每个试样测试3次,取平均值。

w=(m1-m0)/m0×100%(2-1)

式中,w-薄膜的吸水率,%;

m0-试样的初始质量,g;

m1-试样吸水后的质量,g。

3)耐腐蚀测试

取三个干净的烧杯,分别配制10%浓度的盐酸、10%浓度的naoh溶液,将涂料试样分别浸入两种配制好的溶液中,保持密封环境45天后,取出涂料试样观察薄膜表面的腐蚀情况。

4)附着力测试

附着力测试利用划格法,依据iso2409和gb/19286-98标准,对底材为镀锌铁片上涂覆厚度为121-250μm的测试涂层,对涂层试样进行井字划格,之后轻轻扫去表面杂质,以胶带中间与划线格平行放置,用手抹平胶带,随后以接近60°角揭开胶带,检查切割部位状态。

5)长期高低温稳定性

分别配置1000mg/l的涂层,各取200ml分别置于老化罐中,将其先在-50℃下恒温放置90天,然后在100℃下恒温放置90天,用表面张力仪测定其界面张力,并计算界面张力增长率,考察涂层的高低温稳定性。

实施例一至六与对比例一至三的测试分析结果如表1:

表1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测试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1)实施例一至六均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在21.6mpa以上,断裂伸长率在115%以上,耐水、耐化学腐蚀,附着力强,在高低温环境下,性能稳定。2)实施例一至三采用耐热剂、防水剂和耐腐蚀剂均为单一的一种物质,实施例四至六,采用耐热剂、防水剂和耐腐蚀剂为两种或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实施例四至六材料的综合性能比实施例一至三好;3)对比例一与实施例二相比,缺少防水剂和耐热剂;对比例二与实施例三相比,缺少耐腐蚀剂;对比例一至三的材料的性能比实施例一至六差。防水剂、耐热剂、腐蚀剂,这些添加物,除了提高材料的特有性能之外,还与聚苯胺、纳米二氧化硅和硅酸钠协同作用,增强材料的综合性能。将制得的目标产物在摇瓶机中震荡,促进分子间的均匀分布,性能更加稳定。说明各原料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任何一种原料,材料的性能就会明显下降。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