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料管材运输的尾部防晃防滑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9042发布日期:2019-01-19 00:1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塑料管材运输的尾部防晃防滑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卸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塑料管材运输的尾部防晃防滑自卸车。



背景技术:

自卸车用来运输各种物料,并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可以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料。

目前的自卸车载运输管状物,特别是塑料管时,由于塑料管有一定的弯曲软度,当塑料管的长度超出车厢的长度时,在路上运输颠簸时塑料管尾部悬空的部分容易摇晃,影响整个车身的稳定,且当经过体积较小的车辆时,晃动的塑料管尾部容易撇到其他车辆,且塑料管尾部没有进行限位,当上坡颠簸时塑料管容易滑出,使塑料管长度伸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容易刮倒其他车辆,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管材运输的尾部防晃防滑自卸车。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塑料管材运输的尾部防晃防滑自卸车,其结构包括车头、车厢、油缸、车盘、车轮、压紧装置、防晃机构,挂耳,所述车头背面与车盘相连接,所述车盘与车头底部均安装有车轮,所述车盘上设有车厢,所述车厢靠近车头的一端通过油缸与车盘相连接,所述车厢尾部设有挂耳,所述车厢上安装有压紧装置,所述防晃机构安装在车盘尾部并与车厢尾部相连接,所述防晃机构由气缸、弹簧、弧形导轨、弧形滑杆、左右固定装置、拉绳组成,所述气缸固定端焊接在车盘尾部,所述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有弧形导轨,所述弧形导轨一端闭合一端不封口,所述弧形导轨闭合的一端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弧形滑杆设在弧形导轨内,所述弧形滑杆伸出弧形导轨不封口的一端并与左右固定装置铰链连接,所述弧形导轨不封口的一端通过拉绳与挂耳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压紧装置由2个升降机构、弧形压杆、气囊、出气口组成,2个升降机构分别设在车厢的两侧,所述弧形压杆的两端分别与2个升降机构相连接,所述弧形压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弧形压杆与充气装置连通,所述弧形压杆设有气囊,所述弧形压杆设有出气口,所述弧形压杆通过出气口与气囊相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升降机构由螺杆、固定螺母、轴承、保护壳组成,所述保护壳焊接在车厢两侧并与车厢相通,所述保护壳内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轴承的内圈相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弧形压杆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左右固定装置由壳体、下导轨、锁紧螺母、调节螺杆、上导轨、弧形架组成,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下导轨,所述下导轨与上导轨相互平行,所述下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锁紧螺母,所述上导轨设有通孔,所述调节螺杆贯穿通孔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弧形架分别与下导轨、上导轨相铰接。

作为优化,所述弧形架由弹性板、二连杆、拉伸弹簧组成,所述弹性板的两侧分别与二连杆的两端相铰接,所述二连杆有两根结构一致的杆铰接成“>”形,所述二连杆两根杆的铰接点设在下导轨内,所述二连杆两根杆的相同位置分别铰接在上导轨内。

作为优化,所述弹性板上设有海绵层。

作为优化,所述拉绳为钢绳。

作为优化,所述压紧装置设有2个,分别设在车厢的前后两端。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使用时,根据管材的直径调节弹性板的宽度,通过旋转调节螺杆调整上导轨与下导轨的距离,便改变弹性板的宽度,当管材全部装完后,旋转压紧装置的固定螺母,调节弧形压杆的高度直到弧形压杆压到堆积的管材最顶部,然后对弧形压杆内部充气,使气囊膨胀将管材与弧形压杆之间的间隙填满,加强压紧的效果,增加管材之间的摩擦,防止管材在运输过程中滑出,而管材尾部设在弹性板上,能够防止底部的管材左右晃动,因为管材的之间呈三角叠加,且压紧装置能够使全部管材集中,当底部固定住,上面的管材也会跟着固定,在运输过程中,当车辆颠簸时,弧形滑杆对管材尾部进行支撑,减少晃动,且弧形导轨内弹簧的设计能够使管材尾部进行小距离的晃动,防止对管材进行硬性固定造成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压紧装置增加管材之间的摩擦,防止管材在运输过程中滑出;

2、管材尾部设在弹性板上,能够防止底部的管材左右晃动;

3、弧形滑杆对管材尾部进行支撑,减少晃动;

4、弹簧的设计能够使管材尾部进行小距离的晃动,防止对管材进行硬性固定造成损坏;

5、通过夹紧,支撑,左右固定的方式对管材进行固定,避免管材尾部晃动撇到其他车辆,防止管材滑出刮倒其他车辆,提高运输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塑料管材运输的尾部防晃防滑自卸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左右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头1、车厢2、油缸3、车盘4、车轮5、压紧装置6、防晃机构7,挂耳8、气缸70、弹簧71、弧形导轨72、弧形滑杆73、左右固定装置74、拉绳75、升降机构60、弧形压杆61、气囊62、出气口63、螺杆601、固定螺母602、轴承603、保护壳604、壳体a、下导轨b、锁紧螺母c、调节螺杆d、上导轨e、弧形架f、弹性板f1、二连杆f2、拉伸弹簧f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管材运输的尾部防晃防滑自卸车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车头1、车厢2、油缸3、车盘4、车轮5、压紧装置6、防晃机构7,挂耳8,所述车头1背面与车盘4相连接,所述车盘4与车头1底部均安装有车轮5,所述车盘4上设有车厢2,所述车厢2靠近车头1的一端通过油缸3与车盘4相连接,所述车厢2尾部设有挂耳8,所述车厢2上安装有压紧装置6,所述防晃机构7安装在车盘4尾部并与车厢2尾部相连接,所述防晃机构7由气缸70、弹簧71、弧形导轨72、弧形滑杆73、左右固定装置74、拉绳75组成,所述气缸70固定端焊接在车盘4尾部,所述气缸70的活动端连接有弧形导轨72,所述弧形导轨72一端闭合一端不封口,所述弧形导轨72闭合的一端内部设有弹簧71,所述弧形滑杆73设在弧形导轨72内,所述弧形滑杆73伸出弧形导轨72不封口的一端并与左右固定装置74铰链连接,所述弧形导轨72不封口的一端通过拉绳75与挂耳8相连接。

所述压紧装置6由2个升降机构60、弧形压杆61、气囊62、出气口63组成,2个升降机构60分别设在车厢2的两侧,所述弧形压杆61的两端分别与2个升降机构60相连接,所述弧形压杆61为中空结构,所述弧形压杆61与充气装置连通,所述弧形压杆61设有气囊62,所述弧形压杆61设有出气口63,所述弧形压杆61通过出气口63与气囊62相连通。

所述升降机构60由螺杆601、固定螺母602、轴承603、保护壳604组成,所述保护壳604焊接在车厢2两侧并与车厢2相通,所述保护壳604内部连接有螺杆601,所述螺杆601上套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母602,所述固定螺母602与轴承603的内圈相连接,所述轴承603的外圈与弧形压杆61相连接,轴承603能够在固定螺母602旋转的时候不带动弧形压杆61旋转,且固定螺母602与螺杆601能够进行自锁。

所述左右固定装置74由壳体a、下导轨b、锁紧螺母c、调节螺杆d、上导轨e、弧形架f组成,所述壳体a底部设有下导轨b,所述下导轨b与上导轨e相互平行,所述下导轨b的两端分别设有锁紧螺母c,所述上导轨e设有通孔,所述调节螺杆d贯穿通孔与锁紧螺母c螺纹连接,所述弧形架f分别与下导轨b、上导轨e相铰接。

所述弧形架f由弹性板f1、二连杆f2、拉伸弹簧f3组成,所述弹性板f1的两侧分别与二连杆f2的两端相铰接,所述二连杆f2有两根结构一致的杆铰接成“>”形,所述二连杆f2两根杆的铰接点设在下导轨b内,所述二连杆f2两根杆的相同位置分别铰接在上导轨e内,拉伸弹簧f3将二连杆f2两根杆向中间靠拢,由于二连杆f2两根杆的相同位置分别铰接在上导轨e内,所以二连杆f2在移动时两根杆始终保持对称,通过调节下导轨b、上导轨e的间距来改变二连杆f2的开合便能改变弹性板f1的宽度。

所述弹性板f1上设有海绵层,能够对管材与弹性板f1的接触面进行保护。

所述拉绳75为钢绳,提高刚度。

所述压紧装置6设有2个,分别设在车厢2的前后两端,能够加强压紧的效果。

在使用时,根据管材的直径调节弹性板f1的宽度,通过旋转调节螺杆d调整上导轨e与下导轨b的距离,便改变弹性板f1的宽度,当管材全部装完后,旋转压紧装置6的固定螺母602,调节弧形压杆61的高度直到弧形压杆61压到堆积的管材最顶部,然后对弧形压杆61内部充气,使气囊62膨胀将管材与弧形压杆61之间的间隙填满,加强压紧的效果,增加管材之间的摩擦,防止管材在运输过程中滑出,而管材尾部设在弹性板f1上,能够防止底部的管材左右晃动,因为管材的之间呈三角叠加,且压紧装置6能够使全部管材集中,当底部固定住,上面的管材也会跟着固定,在运输过程中,当车辆颠簸时,弧形滑杆73对管材尾部进行支撑,减少晃动,且弧形导轨72内弹簧71的设计能够使管材尾部进行小距离的晃动,防止对管材进行硬性固定造成损坏。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压紧装置增加管材之间的摩擦,防止管材在运输过程中滑出;管材尾部设在弹性板上,能够防止底部的管材左右晃动;弧形滑杆对管材尾部进行支撑,减少晃动;弹簧的设计能够使管材尾部进行小距离的晃动,防止对管材进行硬性固定造成损坏;通过夹紧,支撑,左右固定的方式对管材进行固定,避免管材尾部晃动撇到其他车辆,防止管材滑出刮倒其他车辆,提高运输的安全系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