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0827发布日期:2020-05-08 17:1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动力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改进车辆经济性。例如,发动机可以在怠速、减速或制动期间关闭,采用纯电驱动模式行驶,以消除由于发动机阻力导致的效率损失。另外,通过再生制动产生或由电机在发动机运行期间发电存储在动力电池中的能量,可在纯电驱动模式下被利用,或在混合驱动模式下补充发动机的转矩或功率。混合动力车辆能够结合至少两种不同的动力来进行驱动,目前大部分混合动力车辆都是采用油电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从燃油得到动力的发动机和由电力驱动的电动机。为了最大程度上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很多汽车厂商开发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都采用了双电机结构,即除驱动电机外,还增加了一个发电机。由于同时存在发动机、发电机和驱动电机,三者之间的连接和控制将直接影响混合动力车辆的性能。现有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动力电机、副电机、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发动机通过双离合器将动力输出到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轮,第二输入轴同轴地套设在第一输入轴上,发动机设置成通过双离合器可选择性地接合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一个,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每个输入轴上设置有挡位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与第一输入轴平行设置,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中的每个输出轴上设置有挡位从动齿轮,挡位从动齿轮与挡位主动齿轮对应地啮合,动力电机设置成与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联动,副电机与发动机相连并在发动机的带动下进行发电以实现给动力电池充电;虽然设置了两个电机,但两个电机在功能上进行了区分,动力电机仅用于驱动,副电机仅用于发电,充电效率低,而且发动机只有两个动力输出挡位,不能有效地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保持在高效区间工作。此外,现有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很难同时解决低速和中低速发动机效率问题、电平衡问题以及发动机高速动力性问题。发动机很难工作在燃油经济区间,车辆经济性较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方案车辆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三输入轴、输出轴、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和第三齿轮组;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三离合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和所述第三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和所述第三输入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和所述第三齿轮组减速连接于所述输出轴;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三输入轴或所述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和所述第三齿轮组对应三种速比。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通过控制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的接合或断开,发动机的动力能够选择性地通过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和第三齿轮组中的一个齿轮组传递动力至输出轴,从而使发动机能进行三种速比的输出,实现发动机的三挡变速,电机可用于发电或驱动,能够实现纯电驱动模式、并联驱动模式和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且其中多种驱动模式具有多个挡位,可以满足不同驱动力要求,尽可能地使发动机工作在具有较高燃油经济性的区间、使电机工作在具有较高经济性的区间,解决了低速、中速时发动机效率问题和电平衡问题以及高速时发动机动力性问题,系统工作效率高,以此提高车辆经济性;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的零部件数量较少,降低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复杂程度,能量传递损失较少,提高了系统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一;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二;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三;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四;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五;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六;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七;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八;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九;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十;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十一;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十二;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十三;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简图十四;图15为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在纯电动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16为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在第一并联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17为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在第二并联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18为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在第三并联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19为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在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20为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在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21为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在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22为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在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23为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在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24为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在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25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简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发动机;2、电机;3、第一离合器;4、第二离合器;5、第三离合器;6、第四离合器;7、制动器;8、行星齿轮机构;801、太阳轮;802、行星架;803、齿圈;804、行星轮;9、同步器;10、第一输入轴;11、第二输入轴;12、第三输入轴;13、输出轴;131、第一轴段;132、第二轴段;14、第一齿轮组;141、第一主动齿轮;142、第一从动齿轮;15、第二齿轮组;151、第二主动齿轮;152、第二从动齿轮;16、第三齿轮组;161、第三主动齿轮;162、第三从动齿轮;17、第四齿轮组;171、第四主动齿轮;172、第四从动齿轮;18、第五齿轮组;181、第五主动齿轮;182、第五从动齿轮;19、主减速器;20、差速器;21、车轮;100、车辆;200、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电机2、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第一输入轴10、第二输入轴11、第三输入轴12、输出轴13、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发动机1通过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和第三离合器5分别与第一输入轴10、第二输入轴11和第三输入轴12相连;第一输入轴10、第二输入轴11和第三输入轴12分别通过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减速连接于输出轴13;电机2与第三输入轴12或输出轴13相连;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对应三种速比。通过控制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的接合或断开,发动机1的动力能够选择性地通过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中的一个齿轮组传递动力至输出轴13,从而使发动机1能进行三种速比的输出,实现发动机1的三挡变速,电机2可用于发电或驱动,能够实现纯电驱动模式、并联驱动模式和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且其中多种驱动模式具有多个挡位,可以满足不同驱动力要求,尽可能地使发动机1工作在具有较高燃油经济性的区间、使电机2工作在具有较高经济性的区间,解决了低速、中速时发动机1效率问题和电平衡问题以及高速时发动机1动力性问题,系统工作效率高,以此提高车辆经济性;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的零部件数量较少,降低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复杂程度,能量传递损失较少,提高了系统效率。此外,请参阅图1,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主减速器19和差速器20,主减速器19连接在输出轴13的输出端,差速器20连接于主减速器19与车轮21之间,以此将输出轴13的动力通过主减速器19和差速器20传递至车轮21,驱动车辆行驶。当然,输出轴13与主减速器19之间还可设置用于传递动力的输出构件。优选地,请参阅图1,第一齿轮组14包括设于第一输入轴10上的第一主动齿轮141和设于输出轴13上的第一从动齿轮142,第一主动齿轮141与第一从动齿轮142啮合;第二齿轮组15包括设于第二输入轴11上的第二主动齿轮151和设于输出轴13上的第二从动齿轮152,第二主动齿轮151与第二从动齿轮152啮合;第三齿轮组16包括设于第三输入轴12上的第三主动齿轮161和设于输出轴13上的第三从动齿轮162,第三主动齿轮161与第三从动齿轮162啮合;简化了动力输出路径,结构更为简单、紧凑,有利于减少能量传递损失及动力驱动系统的小型化。优选地,请参阅图5,当电机2与输出轴13相连时,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第四输入轴和第四齿轮组17,电机2与第四输入轴相连,第四输入轴通过第四齿轮组17连接于输出轴13;能够实现电机2到输出轴13的减速增流及输出轴13到电机2的增速降流。更优选地,请参阅图5,第四齿轮组17包括设于第四输入轴上的第四主动齿轮171和设于输出轴13上的第四从动齿轮172;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减少能量传递损失及动力驱动系统的小型化。当然,电机2也可通过其它减速结构减速连接输出轴13,如行星齿轮机构8。优选地,当电机2与第三输入轴12相连时,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增速齿轮组,第三输入轴12通过增速齿轮组增速连接电机2;能够实现第三输入轴12到电机2的增速降流及电机2到第三输入轴12的减速增流。优选地,请参阅图1,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和第三离合器5为集成式三离合器,第一输入轴10和第二输入轴11均为空心轴,第一输入轴10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输入轴11的轴孔内,第三输入轴12可转动地设于第一输入轴10的轴孔内。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小型化,尽量减少能量传递损失。更优选地,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和第三离合器5同轴固设;第三离合器5嵌于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内(请参阅图1),或者第一离合器3和第三离合器5嵌于第二离合器4内(未图示)。实现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和第三离合器5的集成,输入轴中位于最中心的第三输入轴12对应的第三离合器5设于集成式三离合器的内层,输入轴中位于最外层的第二输入轴11对应的第二离合器4设于集成式三离合器中的外层,输入轴中居中的第一输入轴10对应的第一离合器3设于集成式三离合器中的内层或外层,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集成式三离合器的小型化,还可适用于较短的输入轴(较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和第三离合器5排成一行设置时),有利于减小负载。更优选地,第一离合器3的从动部分较主动部分更靠近发动机1的轴线,第二离合器4的从动部分较主动部分更靠近发动机1的轴线,第二离合器4的从动部分较主动部分更靠近发动机1的轴线,有利于减小第一输入轴10、第二输入轴11和第三输入轴12的尺寸,从而减小负载。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具有以下多种驱动模式:纯电驱动模式、3个并联驱动模式(第一并联驱动模式、第二并联驱动模式和第三并联驱动模式)、6个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和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如表1所示,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在表1和图15-24中还分别用gs1、gs2和gs3表示。表1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一实施例)驱动模式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发动机电机纯电驱动断开断开断开不工作驱动第一并联驱动接合断开断开驱动驱动第二并联驱动断开接合断开驱动驱动第三并联驱动断开断开接合驱动驱动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驱动发电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驱动发电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驱动发电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驱动不工作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驱动不工作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驱动不工作以下详细说明各个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当电机2与第三输入轴12相连时(请参阅图1):从电机2到输出轴13的动力路线为:电机2-〉第三输入轴12-〉第三齿轮组16-〉输出轴13,从输出轴13到电机2的动力路线为:输出轴13-〉第三齿轮组16-〉第三输入轴12-〉电机2;进一步地,若还设有增速齿轮组,则从电机2到第三输入轴12的路线为:电机2-〉增速齿轮组-〉第三输入轴12,从第三输入轴12到电机2的路线为:第三输入轴12-〉增速齿轮组-〉电机2;当电机2与输出轴13相连时(请参阅图3和图5):从电机2到输出轴13的动力路线为:电机2-〉输出轴13,从输出轴13到电机2的动力路线为:输出轴13-〉电机2;进一步地,若还设有第四齿轮组17(请参阅图5),则从电机2到输出轴13的路线为:电机2-〉第四输入轴-〉第四齿轮组17-〉输出轴13,从输出轴13到电机2的路线为:输出轴13-〉第四齿轮组17-〉第四输入轴-〉电机2;为简化第一实施例的下述各模式的动力传递路线的表述,动力传递路线表述中均省略从电机2到输出轴13及从输出轴13到电机2的具体路径。(1)纯电驱动模式断开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和第三离合器5,发动机1不工作,电机2驱动,以建立纯电驱动模式;请参阅图15,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电机2-〉输出轴13输出。在纯电驱动模式下:动力驱动系统利用电机2驱动车轮21,同时发动机1不工作,实现电机2的一挡速比输出。(9)第一并联驱动模式接合第一离合器3,断开第二离合器4和第三离合器5,发动机1驱动,电机2驱动,以建立第一并联驱动模式;请参阅图16,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1为:发动机1-〉第一离合器3-〉第一输入轴10-〉第一齿轮组14-〉输出轴13输出;动力传递路线2为:电机2-〉输出轴13输出。(10)第二并联驱动模式接合第二离合器4,断开第一离合器3和第三离合器5,发动机1驱动,电机2驱动,以建立第二并联驱动模式;请参阅图17,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1为:发动机1-〉第二离合器4-〉第二输入轴11-〉第二齿轮组15-〉输出轴13输出;动力传递路线2为:电机2-〉输出轴13输出。(11)第三并联驱动模式接合第三离合器5,断开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发动机1驱动,电机2驱动,以建立第三并联驱动模式;请参阅图18,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1为:发动机1-〉第三离合器5-〉第三输入轴12-〉第三齿轮组16-〉输出轴13输出;动力传递路线2为:电机2-〉输出轴13输出。在第一并联驱动模式、第二并联驱动模式和第三并联驱动模式下:动力驱动系统利用发动机1和电机2共同驱动,通过切换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实现发动机1的三挡速比输出。(12)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电机2发电)接合第一离合器3,断开第二离合器4和第三离合器5,发动机1驱动,电机2发电,以建立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请参阅图19,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1为:发动机1-〉第一离合器3-〉第一输入轴10-〉第一齿轮组14或第五齿轮组18-〉输出轴13输出;动力传递路线2为:发动机1-〉第一离合器3-〉第一输入轴10-〉第一齿轮组14-〉输出轴13-〉电机2。(13)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电机2发电)接合第二离合器4,断开第一离合器3和第三离合器5,发动机1驱动,电机2发电,以建立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请参阅图20,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1为:发动机1-〉第二离合器4-〉第二输入轴11-〉第二齿轮组15-〉输出轴13输出;动力传递路线2为:发动机1-〉第二离合器4-〉第二输入轴11-〉第二齿轮组15-〉输出轴13-〉电机2。(14)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电机2发电)接合第三离合器5,断开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发动机1驱动,电机2发电,以建立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请参阅图21,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1为:发动机1-〉第三离合器5-〉第三输入轴12-〉第三齿轮组16-〉输出轴13输出;动力传递路线2为:发动机1-〉第三离合器5-〉第三输入轴12-〉电机2。在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和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下:动力驱动系统利用发动机1驱动,同时发动机1驱动电机2为电池发电,通过切换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同步器9,实现发动机1的三挡速比输出。(15)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电机2空载)接合第一离合器3,断开第二离合器4和第三离合器5,发动机1驱动,电机2不工作,以建立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请参阅图22,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发动机1-〉第一离合器3-〉第一输入轴10-〉第一齿轮组14或第五齿轮组18-〉输出轴13输出。(16)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电机2空载)接合第二离合器4,断开第一离合器3和第三离合器5,发动机1驱动,电机2不工作,以建立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请参阅图23,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发动机1-〉第二离合器4-〉第二输入轴11-〉第二齿轮组15-〉输出轴13输出。(17)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电机2空载)接合第三离合器5,断开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发动机1驱动,电机2不工作,以建立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请参阅图24,该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发动机1-〉第三离合器5-〉第三输入轴12-〉第三齿轮组16-〉输出轴13输出。在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和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下:动力驱动系统利用发动机1驱动,同时电机2不工作,通过切换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同步器9,实现发动机1的三挡速比输出。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设了第四离合器6。其中:当电机2与第三输入轴12相连时,电机2通过第四离合器6与第三输入轴12相连(请参阅图2);若第四离合器6接合:从电机2到第三输入轴12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电机2-〉第四离合器6-〉第三输入轴12,从第三输入轴12到电机2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三输入轴12-〉第四离合器6-〉电机2;进一步地,若还设有增速齿轮组,则从电机2到第三输入轴12的路线为:电机2-〉第四离合器6-〉增速齿轮组-〉第三输入轴12,从第三输入轴12到电机2的路线为:第三输入轴12-〉增速齿轮组-〉第四离合器6-〉电机2;当电机2与输出轴13相连时,电机2通过第四离合器6与输出轴13相连(请参阅图4);若第四离合器6接合:从电机2到输出轴13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电机2-〉第四离合器6-〉输出轴13,从输出轴13到电机2的动力传递路线为:输出轴13-〉第四离合器6-〉电机2;当电机2通过第四输入轴和第四齿轮组17与输出轴13相连时,电机2通过第四离合器6与第四输入轴相连(请参阅图6);若第四离合器6接合:从电机2到第四输入轴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电机2-〉第四离合器6-〉第四输入轴,从第四输入轴到电机2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四输入轴-〉第四离合器6-〉电机2。第二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需要电机2发电或驱动时,接合第四离合器6,即可实现电机2接入驱动、发电线路;无需电机2驱动或发电时,断开第四离合器6即可实现电机2与驱动线路的断开,减小负载,提高燃油经济性。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动力驱动系统具有的驱动模式的类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如表2所示,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在表2中还分别用gs1、gs2和gs3表示。表2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二实施例)结合表1、表2可知,第二实施例的各驱动模式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应驱动模式中,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发动机1、电机2的工作状态各自对应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二实施例增加了第四离合器6的工作状态控制,其它与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状态控制、动力传递路线相同的部分,第二实施例不再赘述。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增速齿轮组设为行星齿轮机构8,行星齿轮机构8的太阳轮801与电机2相连,行星齿轮机构8的行星架802与第三输入轴12相连,行星齿轮机构8的齿圈803与制动器7相连。第三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需要电机2发电或驱动时,接合制动器7,即可实现电机2接入驱动、发电线路;从电机2到第三输入轴12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电机2-〉太阳轮801-〉行星轮804-〉行星架802-〉第三输入轴12,从第三输入轴12到电机2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三输入轴12-〉行星架802-〉行星轮804-〉太阳轮801-〉电机2;无需电机2驱动或发电时,断开制动器7即可实现电机2与驱动线路的断开,减小负载,提高燃油经济性。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动力驱动系统具有的驱动模式的类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如表3所示,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在表3中还分别用gs1、gs2和gs3表示。表3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三实施例)驱动模式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制动器发动机电机纯电驱动断开断开断开接合不工作驱动第一并联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接合驱动驱动第二并联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接合驱动驱动第三并联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接合驱动驱动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接合驱动发电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接合驱动发电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接合驱动发电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断开驱动不工作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断开驱动不工作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断开驱动不工作结合表1、表3可知,第三实施例的各驱动模式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应驱动模式中,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发动机1、电机2的工作状态各自对应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三实施例增加了制动器7的工作状态控制,其它与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状态控制、动力传递路线相同的部分,第三实施例不再赘述。第四实施例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增设了第四离合器6,输出轴13包括第一轴段131和第二轴段132,第一轴段131与第二轴段132通过第四离合器6相连,第一轴段131输出,第一齿轮组14和第二齿轮组15连接于第一轴段131,第三齿轮组16连接于第二轴段132。第四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三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从第一输入轴10输出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一输入轴10-〉第一齿轮组14-〉第一轴段131;从第二输入轴11输出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二输入轴11-〉第二齿轮组15-〉第一轴段131;若第四离合器6接合:从第三输入轴12输出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三输入轴12-〉第三齿轮组16-〉第二轴段132-〉第四离合器6-〉第一轴段131,从第一轴段131向第三输入轴12输入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一轴段131-〉第四离合器6-〉第二轴段132-〉第三齿轮组16-〉第三输入轴12;需要发动机1通过第三输入轴12驱动以及电机2发电或驱动时,接合第四离合器6,即可实现发动机1接入驱动线路,电机2接入驱动、发电线路;无需发动机1通过第三输入轴12驱动以及电机2驱动或发电时,断开第四离合器6即可实现第二轴段132、第三齿轮组16、第三输入轴12、电机2与驱动线路断开,减小负载,提高燃油经济性。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动力驱动系统具有的驱动模式的类型与第三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如表4所示,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在表4中还分别用gs1、gs2和gs3表示。表4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四实施例)结合表3、表4可知,第四实施例的各驱动模式与第三实施例的相应驱动模式中,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制动器7、发动机1、电机2的工作状态各自对应相同,区别仅在于第四实施例增加了第四离合器6的工作状态控制,其它与第三实施例的工作状态控制、动力传递路线相同的部分,第四实施例不再赘述。第五实施例请参阅图9、图11、图13和图14,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设了第五齿轮组18和同步器9;第一输入轴10还通过第五齿轮组18连接于输出轴13,或者第二输入轴11还通过第五齿轮组18连接于输出轴13,或者第三输入轴12还通过第五齿轮组18连接于输出轴13;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第三齿轮组16和第五齿轮组18对应四种速比。优选地,第五齿轮组18包括第五齿轮组18包括设于第一输入轴10上的第五主动齿轮181和设于输出轴13上的第五从动齿轮182,或者第五齿轮组18包括设于第二输入轴11上的第五主动齿轮181和设于输出轴13上的第五从动齿轮182,第五主动齿轮181与第五从动齿轮182啮合;简化了动力输出路径,结构更为简单、紧凑,有利于减少能量传递损失及动力驱动系统的小型化。其一,请参阅图9,当第一输入轴10通过第一齿轮组14和第五齿轮组18连接于输出轴13时:同步器9将第一齿轮组14和第五齿轮组18中的一组有效连接于第一输入轴10与输出轴13之间(简称同步器9接合),或者同时断开第一齿轮组14对第一输入轴10和输出轴13的连接及第五齿轮组18对第一输入轴10和输出轴13的连接(简称同步器9断开);本申请中,有效连接是指能够实现动力传递的连接。此种方案,同步器9仅在发动机1通过第一输入轴10参与驱动时接合,通过同步器9将第一齿轮组14和第五齿轮组18中的一组有效连接于第一输入轴10与输出轴13之间,从第一输入轴10到输出轴13的动力路线为:第一输入轴10-〉第一齿轮组14或第五齿轮组18-〉输出轴13;使得发动机1通过第一输入轴10参与驱动时能够进行两挡变速,从而实现通过切换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和同步器9的切换,实现发动机1的四挡变速;具体地,同步器9可设于输出轴13上,第五从动齿轮182可转动地设于输出轴13上并能接合或断开同步器9;从第一输入轴10到输出轴13的动力路线为:第一输入轴10-〉第一齿轮组14或第五齿轮组18-〉同步器9-〉输出轴13;或者同步器9设于第一输入轴10上,第五主动齿轮181可转动地设于第一输入轴10上并能接合或断开同步器9;从第一输入轴10到输出轴13的动力路线为:第一输入轴10-〉同步器9-〉第一齿轮组14或第五齿轮组18-〉输出轴13。其二,请参阅图11,当第二输入轴11通过第二齿轮组15和第五齿轮组18连接于输出轴13时:同步器9将第二齿轮组15和第五齿轮组18中的一组有效连接于第二输入轴11与输出轴13之间(简称同步器9接合),或者同时断开第二齿轮组15对第二输入轴11和输出轴13的连接及第五齿轮组18对第二输入轴11和输出轴13的连接(简称同步器9断开);此种方案,同步器9仅在发动机1通过第二输入轴11参与驱动时接合,通过同步器9将第二齿轮组15和第五齿轮组18中的一组有效连接于第二输入轴11与输出轴13之间,从第二输入轴11到输出轴13的动力路线为:第二输入轴11-〉第二齿轮组15或第五齿轮组18-〉输出轴13;使得发动机1通过第二输入轴11参与驱动时能够进行两挡变速,从而实现通过切换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和同步器9的切换,实现发动机1的四挡变速;具体地,同步器9可设于输出轴13上,第五从动齿轮182可转动地设于输出轴13上并能接合或断开同步器9;从第二输入轴11到输出轴13的动力路线为:第二输入轴11-〉第二齿轮组15或第五齿轮组18-〉同步器9-〉输出轴13;或者同步器9设于第二输入轴11上,第五主动齿轮181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输入轴11上并能接合或断开同步器9;从第二输入轴11到输出轴13的动力路线为:第二输入轴11-〉同步器9-〉第二齿轮组15或第五齿轮组18-〉输出轴13。其三,请参阅图13和图14,当第三输入轴12通过第三齿轮组16和第五齿轮组18连接于输出轴13时:同步器9将第三齿轮组16和第五齿轮组18中的一组有效连接于第三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简称同步器9接合),或者同时断开第三齿轮组16对第三输入轴12和输出轴13的连接及第五齿轮组18对第三输入轴12和输出轴13的连接(简称同步器9断开);此种方案,同步器9仅在发动机1通过第三输入轴12参与驱动以及电机2参与驱动或发电时接合,通过同步器9将第三齿轮组16和第五齿轮组18中的一组有效连接于第三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从第三输入轴12到输出轴13的动力路线为:第三输入轴12-〉第三齿轮组16或第五齿轮组18-〉输出轴13;使得发动机1通过第三输入轴12参与驱动时能够进行两挡变速,使得电机2通过第三输入轴12参与驱动时能够进行两挡变速,从而实现通过切换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和同步器9的切换,实现发动机1的四挡变速及电机2的两挡变速;具体地,同步器9可设于输出轴13上(请参阅图13),第五从动齿轮182可转动地设于输出轴13上并能接合或断开同步器9;从第三输入轴12到输出轴13的动力路线为:第三输入轴12-〉第三齿轮组16或第五齿轮组18-〉同步器9-〉输出轴13;从输出轴13到第三输入轴12的动力路线为:输出轴13-〉同步器9-〉第三齿轮组16或第五齿轮组18-〉第三输入轴12;或者同步器9设于第三输入轴12上(请参阅图14),第五主动齿轮181可转动地设于第三输入轴12上并能接合或断开同步器9;从第三输入轴12到输出轴13的动力路线为:第三输入轴12-〉同步器9-〉第三齿轮组16或第五齿轮组18-〉输出轴13;从输出轴13到第三输入轴12的动力路线为:输出轴13-〉第三齿轮组16或第五齿轮组18-〉同步器9-〉第三输入轴12。第五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动力驱动系统具有的驱动模式的类型与第五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当第一输入轴10通过第一齿轮组14和第五齿轮组18连接于输出轴13时,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如表5所示;当第二输入轴11通过第二齿轮组15和第五齿轮组18连接于输出轴13时,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如表6所示;当第三输入轴12通过第三齿轮组16和第五齿轮组18连接于输出轴13时,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如表5-7所示: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在表5-7中还分别用gs1、gs2和gs3表示。表5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五实施例,方案一)驱动模式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同步器发动机电机纯电驱动断开断开断开断开gs1和gs5不工作驱动第一并联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接合gs1或gs5驱动驱动第二并联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断开gs1和gs5驱动驱动第三并联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1和gs5驱动驱动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接合gs1或gs5驱动发电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断开gs1和gs5驱动发电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1和gs5驱动发电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接合gs1或gs5驱动不工作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断开gs1和gs5驱动不工作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1和gs5驱动不工作表6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五实施例,方案二)驱动模式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同步器发动机电机纯电驱动断开断开断开断开gs2和gs5不工作驱动第一并联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断开gs2和gs5驱动驱动第二并联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接合gs2或gs5驱动驱动第三并联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2和gs5驱动驱动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断开gs2和gs5驱动发电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接合gs2或gs5驱动发电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2和gs5驱动发电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断开gs2和gs5驱动不工作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接合gs2或gs5驱动不工作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2和gs5驱动不工作表7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五实施例,方案三)结合表1和表5、表1和表6、表1和表7可知,第五实施例的各驱动模式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应驱动模式中,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发动机1、电机2的工作状态各自对应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五实施例增加了同步器9的工作状态控制,其它与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状态控制、动力传递路线相同的部分,第五实施例不再赘述。第六实施例本实施例在第五实施例的基础上增设了第四离合器6;其一,当第五齿轮组18设于第一输入轴10时:电机2通过第四离合器6与第三输入轴12相连(未图示);从电机2到第三输入轴12的动力传递路线及从第三输入轴12到电机2的动力传递路线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或者,请参阅图10,输出轴13包括第一轴段131和第二轴段132,第一轴段131与第二轴段132通过第四离合器6相连,第一轴段131输出,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连接于第一轴段131,第三齿轮组16连接于第二轴段132;从第一输入轴10输出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一输入轴10-〉第一齿轮组14或第五齿轮组18-〉第一轴段131;从第二输入轴11输出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二输入轴11-〉第二齿轮组15-〉第一轴段131;若第四离合器6接合:从第三输入轴12输出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三输入轴12-〉第三齿轮组16-〉第二轴段132-〉第四离合器6-〉第一轴段131,从第一轴段131向第三输入轴12输入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一轴段131-〉第四离合器6-〉第二轴段132-〉第三齿轮组16-〉第三输入轴12;其二,当第五齿轮组18设于第二输入轴11时:电机2通过第四离合器6与第三输入轴12相连(未图示);从电机2到第三输入轴12的动力传递路线及从第三输入轴12到电机2的动力传递路线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或者,请参阅图12,输出轴13包括第一轴段131和第二轴段132,第一轴段131与第二轴段132通过第四离合器6相连,第一轴段131输出,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连接于第一轴段131,第三齿轮组16连接于第二轴段132;从第一输入轴10输出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一输入轴10-〉第一齿轮组14-〉第一轴段131;从第二输入轴11输出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二输入轴11-〉第二齿轮组15或第五齿轮组18-〉第一轴段131;若第四离合器6接合:从第三输入轴12输出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三输入轴12-〉第三齿轮组16-〉第二轴段132-〉第四离合器6-〉第一轴段131,从第一轴段131向第三输入轴12输入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线为:第一轴段131-〉第四离合器6-〉第二轴段132-〉第三齿轮组16-〉第三输入轴12;其三,当第五齿轮组18设于第三输入轴12时:电机2通过第四离合器6与第三输入轴12相连(未图示);从电机2到第三输入轴12的动力传递路线及从第三输入轴12到电机2的动力传递路线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当电机2通过第四离合器6与第三输入轴12相连时,需要电机2发电或驱动时,接合第四离合器6,即可实现电机2接入驱动、发电线路;无需电机2驱动或发电时,断开第四离合器6即可实现第二轴段132、第三齿轮组16、第三输入轴12、电机2与驱动线路断开,减小负载,提高燃油经济性;当第一轴段131与第二轴段132通过第四离合器6相连时,需要发动机1通过第三输入轴12驱动以及电机2发电或驱动时,接合第四离合器6,即可实现发动机1接入驱动线路,电机2接入驱动、发电线路;无需发动机1通过第三输入轴12驱动以及电机2驱动或发电时,断开第四离合器6即可实现第二轴段132、第三齿轮组16、第三输入轴12、电机2与驱动线路断开,减小负载,提高燃油经济性。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动力驱动系统具有的驱动模式的类型与第五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如表8-10所示,第一齿轮组14、第二齿轮组15和第三齿轮组16在表8-10中还分别用gs1、gs2和gs3表示。表8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六实施例,方案一的实施方式一)驱动模式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同步器发动机电机纯电驱动断开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1和gs5不工作驱动第一并联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接合接合gs1或gs5驱动驱动第二并联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接合断开gs1和gs5驱动驱动第三并联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接合断开gs1和gs5驱动驱动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接合接合gs1或gs5驱动发电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接合断开gs1和gs5驱动发电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接合断开gs1和gs5驱动发电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断开接合gs1或gs5驱动不工作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断开断开gs1和gs5驱动不工作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断开断开gs1和gs5驱动不工作表9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六实施例,方案一的实施方式二)表10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六实施例,方案二的实施方式一)驱动模式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同步器发动机电机纯电驱动断开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2和gs5不工作驱动第一并联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2和gs5驱动驱动第二并联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接合接合gs2或gs5驱动驱动第三并联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接合断开gs2和gs5驱动驱动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2和gs5驱动发电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接合接合gs2或gs5驱动发电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接合断开gs2和gs5驱动发电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断开断开gs2和gs5驱动不工作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断开接合gs2或gs5驱动不工作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断开断开gs2和gs5驱动不工作表11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六实施例,方案二的实施方式二)表12各驱动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表(第六实施例,方案三)驱动模式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同步器发动机电机纯电驱动断开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3和gs5不工作驱动第一并联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3和gs5驱动驱动第二并联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接合断开gs3和gs5驱动驱动第三并联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接合接合gs3或gs5驱动驱动第一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接合断开gs3和gs5驱动发电第二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接合断开gs3和gs5驱动发电第三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接合接合gs3或gs5驱动发电第四发动机直接驱动接合断开断开断开断开gs3和gs5驱动不工作第五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接合断开断开断开gs3和gs5驱动不工作第六发动机直接驱动断开断开接合断开接合gs3或gs5驱动不工作结合表5和表8-9、结合表6和表10-11、结合表7和表12可知,第六实施例方案一至三的各驱动模式与第五实施例方案一至三的相应驱动模式中,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发动机1、电机2的工作状态各自对应相同,区别仅在于第六实施例增加了第四离合器6的工作状态控制,其它与第五实施例的工作状态控制、动力传递路线相同的部分,第六实施例不再赘述。第七实施例另外,请参阅图25,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100,其包括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200。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