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车辆载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3658发布日期:2019-03-27 12:1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车辆载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车辆载物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后备箱用于放置物品并进行运输,现有的汽车后背箱只是一个简单的箱子,用于放置物品,且内部缺少必要的固定件,不可以将物品进行牢固固定,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晃动,造成物品的损坏。

现有的汽车后备箱的盖子是固定,不能够自动的开启和关闭,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人工开启和关闭耗时费力,便于使用。

在箱子体积较大时,当物品被放置于后备箱的入口时需要将物品向里面移动,但是现有的后备箱内没有可以自动移动物品的机构,需要人工操作,耗时费力,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自动化车辆载物系统,其后盖可以自动开启,且可以自动将物品进行输送,能够进行物品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车辆载物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汽车后备箱的盖子不能自动开启,不能自动移动物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化车辆载物系统,包括后备箱和移动终端;所述后备箱包括底板,于所述底板内用螺栓固定有传输架;于所述底板的上侧用螺栓固定有箱体,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铰接有盖子;于所述箱体的顶板上用螺栓固定有自动折叠件和操作箱,于所述操作箱内用螺栓固定有开关件;于所述箱体的上端用螺栓固定有收卷件;所述收卷件和所述自动折叠件用绳子绑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开关件包括第一电机,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用螺纹旋接有输出轴,于所述输出轴内穿设有拨动杆,于所述拨动杆的上端卡接有立方体状的滑动块,于所述拨动杆的另一端卡接有导向筒,于所述导向筒内穿设有推动杆;所述第一电机是步进电机,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电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

其中,所述导向筒包括外壳,于所述外壳的内腔穿设有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于所述第一挤压板和所述外壳的一侧的内壁之间围成第一调节腔;于所述第二挤压板和所述外壳的另一侧的内壁之间围成有第二调节腔;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内穿设有顶紧块,所述顶紧块滑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腔内且端部顶紧于所述第一挤压板上;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内穿设有隔板,于所述隔板的侧壁内凹设有滑动导向槽;所述隔板卡接于所述第二调节腔内且端部顶紧于所述第二挤压板上;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调节腔分割为两个挤压腔,于所述挤压腔内滑动的穿设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端部滑动于所述滑动导向槽内。

其中,所述收卷件包括第二电机,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用螺纹旋接有传动轴,于所述传动轴上卡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包括圆筒状的筒体,于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卡接有窗;于所述筒体的内腔的端部卡紧有支撑环,于所述支撑环内转动的穿设有圆杆状的收卷轴;于所述支撑环上铰接有压板;于所述筒体的端部用螺纹旋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二电机是步进电机;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电连接有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

其中,所述自动折叠件包括圆盘状的导向板,于所述导向板内卡接有圆管状的导线管,于所述导线管内穿设有拉线;还包括多个折叠板,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板的端部铰接在一起;于所述折叠板的上侧用螺栓固定有连接座,所述拉线的下端绑定于所述连接座内;于所述折叠板的侧壁上焊接有圆环状的连接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接环之间绑定有弹簧。

其中,所述传输架包括从动轮和主动轮;于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的外侧包裹有传动带;于所述主动轮上旋接有第三电机;于所述第三电机上电连接有电机驱动器;

于所述从动轮上用螺栓固定有圆柱状的调节座,沿着水平方向于所述调节座上滑动的穿设有横杆,于所述横杆的远离所述调节座的一端用螺纹旋接有圆盘状的支撑盘;于所述支撑盘的上侧卡接有定位筒,于所述支撑盘和所述定位筒内穿设有圆杆状的纵杆;于所述纵杆的上端卡接有内顶紧板;于所述纵杆上套设有缓冲垫片和弹簧;所述缓冲垫片压紧于所述内顶紧板的下侧;所述弹簧压紧于所述定位筒的上侧。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所述电机驱动器均电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在使用时,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推动杆转动,推动杆顶起推动杆,从而将后备箱的盖子打开,实现后备箱的自动开启;当放置完成物品之后,第一电机逆向转动,从而带动盖子关闭,实现后备箱的自动开启和关闭;

(2)当物品被放置在传输架上之后,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传动带转动,放置于传动带上的物品被移动到后备箱的里面;当需要取出物品时,主动轮反向转动进而将物品带出来,实现物品的自动移动,其效率高且节省人力;

(3)在将物品放置到后备箱之后,将自动折叠件展开将物品固定,实现物品的牢固固定,减小运输过程物品被撞击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化车辆载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开关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收卷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收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自动折叠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传输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自动折叠件;21-导线管;22-导向板;23-拉线;24-弹簧;25-连接环;26-折叠板;27-连接座;3-操作箱;4-开关件;41-滑动块;42-第一电机;43-输出轴;44-拨动杆;45-导向筒;451-顶紧块;452-外壳;453-第一挤压板;454-第二挤压板;455-弹簧板;456-隔板;46-推动杆;5-盖子;6-底板;7-传输架;71-调节座;72-从动轮;73-传动带;74-横杆;75-内顶紧板;76-缓冲垫片;77-弹簧;78-主动轮;79-第三电机;710-定位筒;711-支撑盘;712-纵杆;8-收卷件;81-第二电机;82-传动轴;83-收卷筒;831-固定座;832-筒体;833-窗;834-压板;835-支撑环;836-收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自动化车辆载物系统,包括后备箱和移动终端;所述后备箱包括底板6,于所述底板6内用螺栓固定有传输架7;于所述底板6的上侧用螺栓固定有箱体1,于所述箱体1的开口处铰接有盖子5;于所述箱体1的顶板上用螺栓固定有自动折叠件2和操作箱3,于所述操作箱3内用螺栓固定有开关件4;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用螺栓固定有收卷件8;所述收卷件8和所述自动折叠件2用绳子绑定在一起。

在使用时,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推动杆转动,推动杆顶起推动杆,从而将后备箱的盖子打开,实现后备箱的自动开启;当放置完成物品之后,第一电机逆向转动,从而带动盖子关闭,实现后备箱的自动开启和关闭;

当物品被放置在传输架上之后,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传动带转动,放置于传动带上的物品被移动到后备箱的里面;当需要取出物品时,主动轮反向转动进而将物品带出来,实现物品的自动移动,其效率高且节省人力;在将物品放置到后备箱之后,将自动折叠件展开将物品固定,实现物品的牢固固定,减小运输过程物品被撞击损坏的可能性。

所述开关件4包括第一电机42,于所述第一电机42的上端用螺纹旋接有输出轴43,于所述输出轴43内穿设有拨动杆44,于所述拨动杆44的上端卡接有立方体状的滑动块41,于所述拨动杆44的另一端卡接有导向筒45,于所述导向筒45内穿设有推动杆46;所述第一电机42是步进电机,于所述第一电机42上电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

所述导向筒45包括外壳452,于所述外壳452的内腔穿设有第一挤压板453和第二挤压板454;于所述第一挤压板453和所述外壳452的一侧的内壁之间围成第一调节腔;于所述第二挤压板454和所述外壳452的另一侧的内壁之间围成有第二调节腔;于所述外壳452的侧壁内穿设有顶紧块451,所述顶紧块451滑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腔内且端部顶紧于所述第一挤压板453上;于所述外壳452的侧壁内穿设有隔板(456,于所述隔板456的侧壁内凹设有滑动导向槽;所述隔板456卡接于所述第二调节腔内且端部顶紧于所述第二挤压板454上;所述隔板456将所述第二调节腔分割为两个挤压腔,于所述挤压腔内滑动的穿设有弹簧板455,所述弹簧板455的端部滑动于所述滑动导向槽内。

所述收卷件8包括第二电机81,于所述第二电机81上用螺纹旋接有传动轴82,于所述传动轴82上卡接有收卷筒83;所述收卷筒83包括圆筒状的筒体832,于所述筒体832的外壁上卡接有窗833;于所述筒体832的内腔的端部卡紧有支撑环835,于所述支撑环835内转动的穿设有圆杆状的收卷轴836;于所述支撑环835上铰接有压板834;于所述筒体832的端部用螺纹旋接有固定座831;所述第二电机81是步进电机;于所述第二电机81上电连接有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

所述自动折叠件2包括圆盘状的导向板22,于所述导向板22内卡接有圆管状的导线管21,于所述导线管21内穿设有拉线23;还包括多个折叠板26,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板26的端部铰接在一起;于所述折叠板26的上侧用螺栓固定有连接座27,所述拉线23的下端绑定于所述连接座27内;于所述折叠板26的侧壁上焊接有圆环状的连接环25,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接环25之间绑定有弹簧24。

所述传输架7包括从动轮72和主动轮78;于所述从动轮72和所述主动轮78的外侧包裹有传动带73;于所述主动轮78上旋接有第三电机79;于所述第三电机79上电连接有电机驱动器;于所述从动轮72上用螺栓固定有圆柱状的调节座71,沿着水平方向于所述调节座71上滑动的穿设有横杆74,于所述横杆74的远离所述调节座71的一端用螺纹旋接有圆盘状的支撑盘711;于所述支撑盘711的上侧卡接有定位筒710,于所述支撑盘711和所述定位筒710内穿设有圆杆状的纵杆712;于所述纵杆712的上端卡接有内顶紧板75;于所述纵杆712上套设有缓冲垫片76和弹簧77;所述缓冲垫片76压紧于所述内顶紧板75的下侧;所述弹簧77压紧于所述定位筒710的上侧。

所述移动终端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所述电机驱动器均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选用汉德保两相标准型步进电机,基于业界先进的磁路设计方案。在选材上,采用耐高温永磁体和优质冷轧钢片制造,选用日本nmb或nsk轴承,电机表面经喷塑或铝壳密封处理。

该系列电机具有输出转矩大、低温升、低噪声、低振动的特点,可靠性和稳定性高。电机运行平稳,无明显的振荡区,可满足自动化行业不同工况的使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是外径20mm标准型二相步进电机。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