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挡风玻璃空气导流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9332发布日期:2019-07-10 10:5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前挡风玻璃空气导流杆的制作方法

本文件涉及一种空气导流杆形式的装置,其平行于机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延伸,并且包括沿其长度延伸的空气偏转通道。该空气偏转通道的横截面通过抵靠前挡风玻璃的杆的第一边和连接到第一边并与第一边隔开的杆的第二边凹入地限定。本文件还涉及包含这种空气导流杆的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从us6394890b1中已知一种空气导流杆,如果从数学意义上理解凹度,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说包括可能的直线部分。该空气导流杆的空气偏转通道具有u形横截面,其两边彼此平行。空气导流杆将通过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从仪表板上的挡风玻璃加热器空气出口向上流动的暖空气偏转180°,并与向上流动的空气完全相反地流回。这是为了帮助前挡风玻璃更快地除雾或除冰,并且还要将暖空气保持在仪表板的区域中防止它影响车辆乘员的头部和眼睛。

us2096901公开了一种类似的空气导流杆,其中没有抵靠前挡风玻璃的一边朝向乘客内部弯曲,这样它不会在横截面上凹入限定空气偏转通道。因此不能产生特定方向的气流。该空气导流杆还设计成使得把前挡风玻璃后面的中央喷嘴发出的空气从挡风玻璃的中部引导到侧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挡风玻璃空气导流杆形式的装置,其特别有效地防止前挡风玻璃的起雾或移除现有的雾气,以及设置有该空气导流杆的机动车辆。

通过具有所附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空气导流杆和机动车辆来实现上述目的。

内表面,即限定空气偏转通道的空气导流杆的第二边的表面,朝向机动车辆的仪表板的边缘定向,该边缘限定仪表板朝向乘客内部的界限。

通过这种方式,已经通过前挡风玻璃的暖空气流不会被空气导流杆如参考文献us6394890b1中所示精确地沿相反方向偏转,而是在仪表板的限制边缘的方向上与前挡风玻璃成一个倾斜角度偏转。

当暖空气流撞击仪表板时,分成两个部分流,其中一个返回挡风玻璃加热器的空气出口并与从那里流出的空气结合。结果,在前挡风玻璃和仪表板之间的整个空间周围产生空气循环,空气循环加强了前挡风玻璃上的暖空气流而不是像参考文献us6394890b1中在完全相反的回流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的那样阻碍它。

该空气导流杆的第二边的内表面特意朝向仪表板的边缘定向,使得空气流(该空气流沿着前挡风玻璃向上流动)撞击在空气导流杆上并由此偏转,由仪表板及其边缘分成两个部分流,这两个部分流优选地为大致相同的尺寸,其中一个指向仪表板中的挡风玻璃加热器的空气出口,另一个指向乘客内部,优选地朝向手的方向,但不指向车辆的乘客的面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空气导流杆两边的内表面在每种情况下的横截面大致是直的,并且通过空气导流杆的圆形表面相互连接,这样空气偏转通道的横截面由具有圆形底部的v形限定。在v形中,空气导流杆的两边优选地形成30°和60°之间的角度。

在优选实施例中,空气导流杆布置和设计成使其与前挡风玻璃和车辆的车顶衬里之间的边界重叠,优选地通过在该边界上延伸的第三边重叠。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这种空气导流杆的机动车辆。该空气导流杆、前挡风玻璃、仪表板和仪表板上的挡风玻璃加热器空气出口设置成使得来自空气出口沿前挡风玻璃向上流动的空气被空气导流杆偏转成一种形成在空气导流杆和仪表板边缘之间的封闭空气幕。

附图说明

以下是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附图的单个图(图1)是汽车挡风玻璃区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空气导流杆形式的装置2沿着机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1的上边缘或顶部边缘的整个宽度延伸。空气导流杆2是一个成型元件,其横截面包括三个近似直的边3、4和5,它们从空气导流杆2的中心连接区域沿三个不同的方向延伸,并且末端自由。

第一边3抵靠前挡风玻璃1。第二边4通过圆形连接到第一边3并且在朝向仪表板7的边缘6的方向上延伸,该边缘相对于乘客内部界定仪表板7并且在该示例中也朝向顶部。

在具有圆形底部的v形中,两边3和4彼此成角度α布置,并且它们之间限定空气偏转通道8,因此空气偏转通道8的横截面凹入地限定。也就是说,由空气导流杆2形成的空气偏转通道8的横截面极限都是向内弯曲或者是直的。在两边3和4的自由端之间,空气偏转通道8朝向仪表板7敞开。

空气导流杆2的第三边5与车顶衬里9的前边缘重叠,车顶衬里9是车顶的装饰。

至少一个挡风玻璃加热器空气出口10位于仪表板7中靠近前挡风玻璃1,在所谓的除霜操作中,来自挡风玻璃加热器空气出口10的暖空气沿着前挡风玻璃1向上,如图中前挡风玻璃1上的箭头所示。暖空气然后撞击在空气导流杆2上,并且通过空气偏转通道8或多或少地垂直向下指向,其中在空气导流杆2和仪表板7的边缘6之间,在车辆的整个宽度上形成基本上封闭的空气幕,如图中三个平行箭头所示。

来自空气导流杆2的空气流在仪表板7的边缘6上分成两个部分流,如图中相反方向的箭头所示,其中部分流可以大致相等,事实上即使仪表盘7或多或少不圆润并且边缘7不是非常明显,也可以调节选择适当角度α。这种典型的角度α例如约为45°或介于30°和60°之间。

两个部分流中的一个在朝向挡风玻璃加热器空气出口10的方向上流回,在那里与新流入的暖空气结合并重新开始循环,而另一部分流以略微扩散或扇形的方式流入乘客内部,实际上是朝向车辆乘员的手的方向以便加热乘员的手,但不是朝向他们的脸部。

前挡风玻璃1和仪表板7通常在机动车辆中以锐角相交。因此,在挡风玻璃加热器空气出口10所在的拐角处趋近于形成较小的涡流,如图中螺旋箭头所示。这些涡流不会阻碍来自挡风玻璃加热器空气出口10的空气流动,相反在防止前挡风玻璃起雾或去除现有雾气方面以支持的方式起作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空气导流杆平行于机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延伸。该空气导流杆包括沿其长度延伸的空气偏转通道。该空气偏转通道的横截面通过抵靠前挡风玻璃的第一边和连接到第一边并与第一边隔开的第二边凹入地限定。空气导流杆的第二边的内表面朝向机动车辆的仪表板的边缘定向,该边缘限定仪表板朝向乘客内部的界限。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萨利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8
技术公布日:2019.07.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