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连杆悬架的后纵臂衬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2445发布日期:2018-09-14 22:57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纵臂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连杆悬架的后纵臂衬套结构。



背景技术:

多连杆悬架一般由前束调节杆、后纵臂、上摆臂、下摆臂等多个连杆构成,这些连杆分别对各个方向提供控制力,使轮胎具有更加可靠的行驶轨迹,其中后纵臂衬套主要承受纵向(整车X方向)的冲击力和绕后纵臂衬套轴线的扭矩。当汽车在凸凹不平的路面行驶时,后纵臂衬套受到的纵向冲击力和扭矩很大,且作用较频繁,因此现有的后纵臂衬套结构很容易发生橡胶剥离、疲劳破坏和异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整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延长后纵臂衬套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异响发生、有效地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设计合理、连接牢固、简单可靠的多连杆悬架的后纵臂衬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连杆悬架的后纵臂衬套结构,特征是:由通过硫化为一体的外套管、橡胶衬套本体和内骨架组成,内骨架设在外套管的中间,橡胶衬套本体嵌套在外套管和设在外套管中间的内骨架之间;内骨架由内芯子和尼龙块通过注塑而成,呈“一”字形的内芯子由注塑板和两块安装板组成,在中间的注塑板的两边各设一块处于外侧的安装板,内芯子垂直设在尼龙块的中间;在橡胶衬套本体外缘的筒体的外径与外套管的内径相吻合,在橡胶衬套本体的筒体内壁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两条按中间轴对称设置的主筋,筒体内壁上部的两条主筋相联和筒体内壁一起形成上撞块腔,筒体内壁下部的两条主筋相联和筒体内壁一起形成下撞块腔,在橡胶衬套本体的内壁上、上撞块腔内和下撞块腔各设有一个小的“拱形”撞块,在橡胶衬套本体内壁的左边和右边各设有一个大的扁平撞块,在每个扁平撞块的对面设有一组长条凸台,每组长条凸台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下相邻的主筋连为一体;“拱形”撞块和扁平撞块能在橡胶衬套本体作径向移动和扭转的时候起到支撑主筋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耐久性;长条凸台能使橡胶衬套本体在运动过程减小与扁平撞块的接触面积,此设计可避免因此橡胶大面积摩擦而产生的异响。

注塑板的厚度是安装板的厚度的2倍,在每块安装板上设有一个装配孔,通过装配孔能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多连杆悬架上,在注塑板上设有两个起固定尼龙块作用的注塑孔。

在外套管的内壁和内骨架的外侧均涂有胶黏剂,从而将橡胶衬套本体牢固地嵌套在外套管和内骨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由通过硫化为一体的外套管、橡胶衬套本体和内骨架组成,橡胶衬套本体嵌套在外套管和内骨架之间,内骨架由内芯子和尼龙块通过内芯子上的注塑板处直接注塑而成,使内骨架和本实用新型均更加牢固。在橡胶衬套本体上设有两个小的“拱形”撞块和两个大的扁平撞块,在橡胶衬套本体作径向移动和扭转的时候起到支撑主筋的作用,提高耐久性。同时,橡胶衬套本体在扁平撞块的对侧设有一组长条凸台,从而减小了运动过程中橡胶衬套本体上的扁平撞块和长条凸台之间的接触面积,可有效避免异响的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有效延长后纵臂衬套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异响发生、有效地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设计合理、连接牢固、简单可靠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后纵臂衬套使用寿命短和衬套运动过程中易产生异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橡胶衬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多连杆悬架的后纵臂衬套结构,特征是:由通过硫化为一体的外套管2、橡胶衬套本体1和内骨架3组成,内骨架3设在外套管2的中间,橡胶衬套本体1嵌套在外套管2和设在外套管2中间的内骨架1之间;

内骨架3由内芯子31和尼龙块32通过注塑而成,呈“一”字形的内芯子31由注塑板312和两块安装板311组成,在中间的注塑板312的两边各设一块处于外侧的安装板311,内芯子31垂直设在尼龙块32的中间;为了保证注塑连接的可靠性,内芯子31表面作了镀达克罗处理,并且注塑板312的厚度是安装板311的厚度的2倍,在每块安装板311上设有一个装配孔314,通过装配孔314能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多连杆悬架上,在注塑板312上设有两个直径为7mm、起固定尼龙块32作用的注塑孔313。

橡胶衬套本体1是异形结构,在橡胶衬套本体1外缘的筒体15的外径与外套管2的内径相吻合,在橡胶衬套本体1的筒体15内壁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两条按中间轴对称设置的主筋12,筒体15内壁上部的两条主筋12相联和筒体15内壁一起形成上撞块腔16,筒体15内壁下部的两条主筋12相联和筒体15内壁一起形成下撞块腔17,在橡胶衬套本体1的内壁上、上撞块腔16内和下撞块腔17各设有一个小的“拱形”撞块11,在橡胶衬套本体1内壁的左边和右边各设有一个大的扁平撞块13,在每个扁平撞块13的对面设有一组长条凸台14,每组长条凸台1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下相邻的主筋12连为一体;“拱形”撞块11和扁平撞块13能在橡胶衬套本体1作径向移动和扭转的时候起到支撑主筋12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耐久性;长条凸台14能使橡胶衬套本体1在运动过程减小与扁平撞块13的接触面积,此设计可避免因此橡胶大面积摩擦而产生的异响。

在外套管2的内壁和内骨架3的外侧均涂有胶黏剂,从而将橡胶衬套本体1牢固地嵌套在外套管2和内骨架3之间。

如图5所示,该后纵臂衬套结构通过外套管2与后纵臂本体4的前端套管直接过盈配合压装,简单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