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区域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0761发布日期:2018-11-16 23:2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区域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吗,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区域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加快,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交通运输环节中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在驾驶座位上通过后视镜判断后方车辆的行驶状态,依此改变车辆的行驶状态(直行,转弯,掉头等);在改变车辆行驶状态时打相应指示灯,如左转打起左转弯灯,右转打起右转弯灯,事故时打起双闪,以提示后方驾驶员,后方驾驶员可以根据前方车辆指示灯情况驾驶车辆,保证了车辆的有序行驶。

但汽车存在汽车盲区,所谓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表示出了货车、轿车的汽车盲区位置。其中货车的汽车盲区存在半盲区和全盲区,图1中A、B和C所示为半盲区,该盲区危险范围大由汽车本身的尺寸而定,驾驶员有可能观察到该区域;图1中D、E所示为全盲区,该盲区处于驾驶员直接视线范围以及三块后视镜的视线范围外,驾驶员完全无法观察到。

车身、驾驶座位高度、车头长度、驾驶员身材、以及挡风玻璃两侧的柱子的设计等都是造成汽车盲区的原因,以上原因在实际生产制造和驾驶过程中是很难克服的,故汽车盲区始终存在,需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充分的控制好,不然很容易发生追尾、碰撞、刮擦等交通事故。

此外,由于后方车辆也无法知晓前车的盲区处于哪些区域,尤其是在转弯时,后方车辆往往易进入前方车辆的盲区范围内,导致刮擦、碰撞等交通事故。若前轿车进入到货车的全盲区(图1中D所示的区域内),货车在转弯时,从左右后视镜无法观察到处于全盲区的车辆,将导致刮擦、碰撞等交通事故,甚至发生翻车事故。

故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汽车的盲区进行标识,尤其是在汽车进行转弯时,以提示后方车辆尤其重要,能够减低追尾、碰撞等交通事故的发生,但现在还未有一款产品能够实现该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汽车转弯过程中将汽车盲区在汽车周围地面上进行标识,以提示后方车辆的激光区域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激光区域显示装置包括箱体、控制器、电机、角度传感器、若干激光发射器和滑槽,所述控制器、所述电机和所述滑槽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滑槽的两侧安装有与所述激光发射器数量相匹配的安装座,每个激光发射器分别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安装座上,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朝所述箱体外投射;所述电机的连接轴上套装有三连杆机构,所述滑槽安装于所述三连杆机构的从动连杆上,且能够随所述从动连杆转动;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三连杆机构的次从动连杆上,且能够随所述次从动连杆转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激光发射器连接。

该装置通过角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汽车是否进行转弯,若处于转弯状态,则通过控制器控制激光发射器发射出激光并投影于地面,形成区域标识,提示后方车辆不要进入,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滑槽的设置保证了安装座同步摆动,带动安装于安装座上的激光发射器同步摆动,能够好地确保了车辆在转弯时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在地面形成盲区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传感器通过定位板安装于所述三连杆机构上。角度传感器更为稳固的安装于三连杆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通过网络将信号上传至车载电脑。通过车载电脑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汽车的转向角度,从而得出盲区范围,更进一步精确了盲区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结构简单,可编程性高。

进一步的,角度传感器为增量式编码器。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分辨率,能够及时的分辨汽车是否处于转弯,及时投射出激光于地面形成盲区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在汽车转弯过程中在汽车周围形成盲区标识,提示后方或侧方车辆,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结构简单。

本申请所提供的激光区域显示装置可用于任何汽车,如货车、轿车、面包车等。

附图说明

图1为货车盲区示意图;

图2为轿车盲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激光区域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三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激光区域显示装置盲区标识线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控制器,3-电机,4-角度传感器,5-激光发射器,6-滑槽,7-安装座,8-三连杆机构,9-定位块,10-联轴器,31-连接轴,81-主动连杆,82-从动连杆,83-次从动连杆;

图5中(0.0)表示从动连杆与主动连杆的连接点,弧线由若干激光点构成,弧形区域即为盲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激光区域显示装置主要用于区域标识,其包括了箱体1,该箱体1为六面体,其一面上布设有若干发光孔,或发光条或箱体1为透明箱体,便于激光穿透投射到地面以标识。箱体1内安装有控制器2、电机3、角度传感器4、若干激光发射器5、滑槽6、安装座7以及三连杆机构8;其中,安装座7的数量与激光发射器5的数量相等,每个激光发射器5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对应的安装座7上;三连杆机构8的主动连杆81套装于电机3的连接轴31上,连接轴31通过联轴器10与电机3连接,滑槽6安装于三连杆机构8的从动连杆82上,从动连杆82转动时带动滑槽6转动,安装于滑槽6两侧的安装座7也随同转动,形成与车身转向相同的弧度,此时,控制器2驱动激光发射器5向地面发射激光,则可以于地面形成盲区标识。角度传感器4安装于次从动连杆83上,电机3带动三连杆机构8的主动连杆81转动,从动连杆82和次从动连杆83转动,安装于其上的激光发射器5和角度传感器4也随着转动。

此外,控制器2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角度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接收角度传感器4所输出的脉冲信号;控制器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3和激光发射器5连接,用于控制电机3和激光发射器5转动与发光。箱体1内可以独立配置锂电池通过导线为控制器2、电机3、角度传感器4以及激光发射器5等提供工作电压,也可以通过导线连接到汽车车载电源为其进行供电。

在此以货车为例说明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该装置安装于货车尾部的货箱上,使激光发射器发射出来的激光能够投射于地面形成标识。角度传感器判断车辆是否转弯,当车辆处于转弯,角度传感器输出脉冲信号输入控制器中,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转动,在电机的带动下三连机构转动,使其上的滑槽发生转向运动,如图5所示,随着滑槽的转向运行,安装于其两侧的安装座也发生与货车转向一直的转动,在转向过程中形成弧形;此时,控制器还控制各个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每个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投射于地面形成一个激光点,由于视觉残留效果,投射于地面的激光点就会构成互相,形成盲区标识,提示后方、侧方车辆。

本申请所采用的电机3为伺服电机,角度传感器4可以采用增量式编码器或绝对式编码器,所采用的控制器2则是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如由STM32单片机最小系统,ARM单片机最小系统,STC单片机最小系统。

为了能够使角度传感器4更稳固的安装于三连杆机构8上,此处通过定位板9将角度传感器安装于三连杆机构8上。

此外,本装置还与车载电脑连接,具体的实现是控制器2上设置有2.4G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将信号上传至车载电脑。此时,角度传感器4所采集到的转向数据可以上传至车载电脑,通过车载电脑里存储的运算程序即可精确计算出货车的转向角度,根据转向角度控制电机的转向角度,即每个安装座所转向的角度,如图5所示α1和α2,使激光发射器投射于地面上的盲区标识更为准确清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修改或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