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激光整平机四轮驱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5971发布日期:2018-11-20 21:3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四轮激光整平机四轮驱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轮激光整平机四轮驱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压传动具有重量轻、结构紧凑、自动适应性好、操纵简便、运转平稳等优点,能很好地满足工程机械作业时牵引力和车速变化急剧、频繁、变化范围大等苛刻条件。四轮激光整平机采用液压驱动。

目前传统四轮激光整平机全液压行走系统采用的行走驱动模式后轮驱动,在施工现场整平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后轮驱动轮悬空,设备行走不了,这时就需要人为去干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往往错过了混凝土最佳整平时间,给企业带了一定经济损失,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四轮激光整平机行走场合路面凹凸,易造成轮毂悬空,导致设备行走不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轮激光整平机四轮驱动控制装置,该装置在四轮驱动全液压激光整平机上,使得四轮激光整平机在混凝土上能任意行走,也就是说四轮中任意一个轮毂着地,均可顺畅的行走,大大提高了设备施工工作效率,为企业和个人节约时间,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四轮激光整平机四轮驱动控制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四个车轮的左前液压马达、右前液压马达、左后液压马达、右后液压马达,还包括油箱、液控阀、平衡阀、第一分流/集流阀、第二分流/集流阀、第三分流/集流阀,液控阀连接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进油管路连接安装在油箱中的吸油过滤器,液控阀分出两条支路,这两条支路均通过平衡阀,其中一条支路作为进油支路,另一条支路作为回油支路,所述进油支路的一条支路连接第三分流/集流阀后再连接左前液压马达和左后液压马达的进油通道,所述进油支路的另一条支路直接连接右前液压马达和右后液压马达的进油通道,左前液压马达和右前液压马达的回油通道连接第一分流/集流阀,左后液压马达和右后液压马达的回油通道连接第二分流/集流阀,第一分流/集流阀和第二分流/集流阀连接所述回油支路,所述进油支路和所述回油支路之间安装梭阀,按油路方向,所述梭阀位于液控阀之后且位于平衡阀之前;所述回油管路上安装压力补偿阀,压力补偿阀连通梭阀和液压泵的负载反馈口,所述回油管路连接液压泵的压力油口,液压泵连接发动机,所述液压泵的吸油口和壳体泄漏油口连接油箱;液控阀的左侧连接前进比例阀的一个接口,液控阀的右侧连接后进比例阀的一个接口,前进比例阀和后进比例阀的第二个接口连通回油管路,所述前进比例阀和后进比例阀的第三个接口连接调速阀,调速阀连通压力补偿阀、梭阀、液压泵的负载反馈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前进比例阀和后进比例阀连接过滤器,过滤器连接回油管路。

进一步优选,左前液压马达、右前液压马达、左后液压马达、右后液压马达各自的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之间均设有双单向阀。

进一步优选,所述油箱安装有空气滤清器和液位计。

进一步优选,所述液压泵是轴向柱塞式负载敏感泵。

本实用新型将负载所需的压力、流量和液压泵的压力流量匹配起来以最大程度提高系统效率的,提高系统的功率利用率,一方面将系统所需的压力与液压泵输出的压力匹配,另一方面,将负载所需的流量与液压泵输出的流量匹配,此外还要实现待机状态下低功耗负。本实用新型通过前进比例阀和后进比例阀来控制液控阀的方向和流量,可以控制液压马达的正反转和速度,从而实现激光整平机的前进后退和速度;平衡阀可以控制四轮激光整平机行走平稳、起步停止平稳:第一、第二、第三分流/集流阀可以控制各个液压马达的输入流量相等,从而实现四个液压马达同步驱动;双单向阀在激光正平机实现转向时,给远端马达(即转大圈的马达)补油,从而实现转向平稳、无差速。

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双向变量泵直接驱动车轮,并由比例操纵杆来调节液压泵的正负斜盘以及斜盘倾角大小,从而实现液压马达的正反转以及流量的大小调节,省去了前后桥变速机构,具有起步快、调速性能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机功率小、无差速优势。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投入,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与质量。保证了设备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行走平稳、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施工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四轮激光整平机四轮驱动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油箱、2-吸油过滤器、3-空气滤清器、4-液位计、5-发动机、6-液压泵、7-调速阀、8-过滤器、9-前进比例阀、10-后进比例阀、11-压力补偿阀、12-液控阀、13-梭阀、14-平衡阀、15-第一分流/集流阀、16-第二分流/集流阀、17-第三分流/集流阀、18-双单向阀、19-左前液压马达、20-右前液压马达、21-左后液压马达、22-右后液压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四轮激光整平机四轮驱动控制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四个车轮的左前液压马达19、右前液压马达20、左后液压马达21、右后液压马达22,还包括油箱1、液控阀12、平衡阀14、第一分流/集流阀15、第二分流/集流阀16、第三分流/集流阀17,液控阀12连接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进油管路连接安装在油箱中的吸油过滤器2,液控阀12分出两条支路,这两条支路均通过平衡阀14,其中一条支路作为进油支路,另一条支路作为回油支路,所述进油支路的一条支路连接第三分流/集流阀17后再连接左前液压马达19和左后液压马达21的进油通道,所述进油支路的另一条支路直接连接右前液压马达20和右后液压马达22的进油通道,左前液压马达19和右前液压马达20的回油通道连接第一分流/集流阀15,左后液压马达21和右后液压马达22的回油通道连接第二分流/集流阀16,第一分流/集流阀15和第二分流/集流阀16连接所述回油支路,所述进油支路和所述回油支路之间安装梭阀13,按油路方向,所述梭阀13位于液控阀12之后且位于平衡阀14之前;所述回油管路上安装压力补偿阀11,压力补偿阀11连通梭阀13和液压泵6的负载反馈口(LS口),所述回油管路连接液压泵6的压力油口(p口),液压泵6连接发动机5,所述液压泵6的吸油口(s口)和壳体泄漏油口(L口)连接油箱1;液控阀12的左侧连接前进比例阀9的一个接口,液控阀12的右侧连接后进比例阀10的一个接口,前进比例阀9和后进比例阀10的第二个接口连通回油管路,所述前进比例阀9和后进比例阀10的第三个接口连接调速阀7,调速阀7连通压力补偿阀11、梭阀13、液压泵6的负载反馈口(LS口)。

较佳的,所述前进比例阀9和后进比例阀10连接过滤器8,过滤器8连接回油管路。

较佳的,左前液压马达19、右前液压马达20、左后液压马达21、右后液压马达22各自的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之间均设有双单向阀18。双单向阀18的出油通道连接远端马达。

较佳的,所述油箱1安装有空气滤清器3和液位计4。

较佳的,所述液压泵6是轴向柱塞式负载敏感泵。

本实用型新型技术的工作原理:

四轮激光整平机前进:向前推动前进比例阀9的比例操纵杆,从而控制前进比例阀9开口(即输入流量),推动液控阀12的换向阀芯到左侧,压力油经过平衡阀14,一路经过第三分流/集流阀17,流量均分进入左前液压马达19和左后液压马达21;另外一路到右前液压马达20和右后液压马达22,回油通过第一分流/集流阀15,第二分流/集流阀16,使流量均分到右前液压马达20和右后液压马达22;进入各个液压马达的流量经过每个分流/集流阀,使每个液压马达的流量相等,从而实现四轮同步驱动行走。

四轮激光整平机后退:向前推动后进比例阀10的比例操纵杆,从而控制后进比例阀10开口(即输入流量),推动液控阀12的换向手柄到右侧,压力油经过平衡阀14,经过第一分流/集流阀15,第二分流/集流阀16,流量均分进入到各个液压马达,使每个液压马达的流量相等,从而实现四轮同步驱动行走。

四轮激光整平机停止:前进比例阀9和后进比例阀10的比例操纵杆处于中位状态,前进比例阀9和后进比例阀10均不带电。

通过比例阀使液压力精确控制在液压马达上,使四轮激光整平机具有平稳起步、调速性能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机功率小、无差速优势,从而保证所铺的水泥面光洁和平整及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