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车载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4486发布日期:2018-11-02 23:3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涉及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数汽车都安装有车载摄像头,摄像头为安全驾驶提供了保障,特别是在处理交通事故等突发情况时对证据获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在实际安装与运用过程中又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先常规的摄像头没有统一的固定安装部件,4S店常规的安装方法包括夹持、粘合等手段,特别设通过夹持部件把摄像头固定在车载后视镜上,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车载摄像头容易脱落。通过带粘合底座的摄像头直接粘合在汽车仪表盘内饰区域上方,摄像头镜头位置较低大大降低了摄像头视野,而且角度往往是不可调的。现在的急需设计一款安装方便和角度可调的摄像头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共同的研发目的。

实用新型专利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车载摄像头,以实现角度可调,安装方便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度可调的车载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体,还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成半槽型,由底座、背板、两侧腰条组成,其中背板漏空设置,所述腰条外侧设置有和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粘合的粘胶条,所述摄像头本体通过支撑架活动连接在安装框内。

优先的,所述两腰条内侧设置有用于活动连接支撑架的滑槽。

优先的,所述支撑架为整体为U结构,在一端设置配合所述滑槽活动连接的滑块,另一端设置为环形卡槽。

优先的,所述环形卡槽底部设置有开口部。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本体上设置有拨杆。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的拨杆穿过所述卡槽开口部,摄像头本体部分卡接接入环形卡槽底部。

本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提供的角度可调的摄像头,设置有于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粘合固定在粘胶部,以及在安装框内设置有可以滑动调节固定摄像头滑槽和固定摄像头的支撑架,安装方便,同时在试运行过程可以根据驾驶需求调整所需的摄像角度。大大满足大众化的驾驶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角度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利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角度摄像头中支撑架示意图;

上图1-2中:

1为摄像头本体、2为安装框、21为底座、22为背板、23腰条、 24为滑槽、3为粘胶条、4为支撑架、41为滑块、42为环形卡槽、5为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提供的角度可调的摄像头,一种角度可调的车载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体1,还包括安装框2,而所述安装框成半槽型,主要由底座21和背板22以及两侧腰条23这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背板22漏空设置形成可操作区,所述腰条外侧设置有和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粘合的粘胶条3,安装人员通过撕除粘贴条覆盖膜后就可以把安装框粘合在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上,所述摄像头本体通过支撑架活动连接在安装框内,这样安装相当方便,同时采用的活动连接,能有根据驾驶需求调节摄像头工作位置。

作为优先方案,上述实施例中两侧腰条23内侧设置有滑槽24,设置滑槽目的在于有利于摄像头连接件纵向视野的调节提供活动空间。当然也不仅限于设置为滑槽结果,其他能够实现纵向移动的结构均可以。

优先的,为了配合上述实施例中滑槽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中支撑架4为U形结构,一端设置有滑块41,滑块41嵌入滑槽24内,这样既连接了支撑架4又能使支撑架4在安装框2内纵向移动。同时另外一端设为环形卡槽42,环形卡槽42用于固定摄像头本体用。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环形卡槽42设置有开口,开口是为了配合背板22漏空区,便于漏出摄像头的可操作区域,便于驾驶人员操作。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摄像头上设置有可拨动的拨杆5,拨杆5用于驾驶人员调整摄像头的横向工作区域。

优先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本体1卡接接入环形卡槽42底部,卡槽主要就是用于固定摄像头本体用,在安装时先让摄像头上的拨杆穿过环形卡槽42上的开口,再让球形状的摄像头本体整个卡去环形卡槽内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