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港口牵引车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1919发布日期:2018-11-23 20:4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港口牵引车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牵引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样子港口牵引车驾驶室。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港口牵引车的左侧门普遍仅有一个窗户,导致驾驶员对于驾驶室左侧的视角有限,存在观察盲区,如果驾驶员需要对驾驶室旁边的驾驶环境进行观察,则需要从侧门的窗户上探头观察,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均较低。并且现有的港口牵引车驾驶室的后侧普遍没有车门,驾驶员仅能通过侧门进出驾驶室。如果驾驶员想到达驾驶室后部的挂车上,则需要先通过侧门走出驾驶室,再从挂车的侧面上到挂车上,不仅浪费时间,并且存在诸多不便,如果该牵引车停放在一些狭小空间,侧门的开关受到较大限制,从侧门进出驾驶室也不方便,如果该牵引车停放处具有积水、污泥,则驾驶员从侧门进出驾驶室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较低。现有的牵引车驾驶室顶部仅为一层由铁皮制作顶板,隔热效果低,并且在阳光照射下将会快速的提高驾驶室的温度,特别是在夏季,则会对驾驶员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港口牵引车驾驶室,用于解决现有牵引车驾驶过程中安全性和便利性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港口牵引车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框架,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左侧设有左侧门,所述左侧门与驾驶室主体框架铰接,所述左侧门上开设有上窗口和下窗口,所述上窗口处于下窗口的上方,所述上窗口上安装有上窗玻璃,所述下窗口上安装有下窗玻璃,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设有后侧门,所述后侧门与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滑动连接,所述后侧门的上端设有第一后侧窗口,所述第一后侧窗口上安装有第一后侧玻璃,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内顶面上安装有顶饰板。

该驾驶室的左侧门上设有上窗口和下窗口,扩大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视角,该驾驶室设有后侧门,便于驾驶员通过后侧门进出驾驶室,可以有效的提高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内顶面上安装有顶饰板,可以有效防止太阳暴晒导致的驾驶室内的温度过高。

优选的,所述上窗玻璃与驾驶室主体框架通过第一密封胶条连接,所述下窗玻璃与驾驶室主体框架通过第二密封胶条连接,所述第一后侧玻璃与后侧门通过第三密封胶条连接。

可以有效的提高上窗玻璃和下窗玻璃与驾驶室主体框架之间的结构稳定性,防止上窗玻璃和下窗玻璃从驾驶室本体框架上脱落下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胶条、第二密封胶条和第三密封胶条均为框形结构,所述第一密封胶条的外侧设有第一外侧夹持槽,所述第一密封胶条的内侧设有第一内侧夹持槽,所述第一外侧夹持槽夹持在上窗口四周的驾驶室主体框架上,所述上窗玻璃的四周伸入至第一内侧夹持槽内,所述第二密封胶条的外侧设有第二外侧夹持槽,所述第二密封胶条的内侧设有第二内侧夹持槽,所述第二外侧夹持槽夹持在下窗口四周的驾驶室主体框架上,所述下窗玻璃的四周伸入至第二内侧夹持槽内,所述第三密封胶条的外侧设有第三外侧夹持槽,所述第三密封胶条的内侧设有第三内侧夹持槽,所述第三外侧夹持槽夹持在第一后侧窗口四周的后侧门上。

优选的,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上端设有第一水平滑道,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下端设有第二水平滑道,所述第一水平滑道的槽口方向向上,所述第二水平滑道的槽口方向向下,所述后侧门的上端设有与第一水平滑道相匹配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安装在第一水平滑道内,所述后侧门的下端设有与第二水平滑道相匹配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安装在第二水平滑道内。

所述第一水平滑道的槽口与第二水平滑道的槽口相对设置,将第一滚轮安装在第一水平滑道内,将第二滚轮安装在第二水平滑道内,便于后侧门沿第一水平滑道和第二水平滑道滑动,便于后侧门的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滑道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水平滑道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挡块。

优选的,所述顶饰板与驾驶室主体框架的顶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顶饰板和驾驶室主体框架的顶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驾驶室顶部的隔热性能,防止因为太阳照射而导致驾驶室内的温度过高。

优选的,所述顶饰板的下表面安装有顶灯,所述顶饰板上设有预留口。

顶饰板上设有预留口,可以作为空调出风口;或者可以将预留口作为音响安装口,将音响安装在预留口内可以提高驾驶室顶部的规整程度,当然,也可以在顶饰板上设置两个预留口,一个用作空调出风口,另一个用作音响安装口。

优选的,所述左侧门上设有门锁孔,所述门锁孔内安装有门锁。

优选的,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设有第二后侧窗口,所述第二后侧窗口上安装有第二后侧玻璃。

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设有第二后侧窗口,便于驾驶员通过第二后侧窗口观察车后情况,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后侧玻璃与驾驶室主体框架通过第四密封胶条连接,所述第四密封胶条为框形结构,所述第四密封胶条的外侧设有第四外侧夹持槽,所述第四密封胶条的内侧设有第四内侧夹持槽,所述第四外侧夹持槽夹持在第二后侧窗口四周的驾驶室主体框架上,所述第二后侧玻璃的四周伸入至第四内侧夹持槽内。

优选的,所述上窗玻璃包括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所述第一内侧夹持槽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内侧夹持槽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内侧夹持槽内,所述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均与第一密封胶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上窗玻璃与第二上窗玻璃并列设置对上窗口形成密封。

上窗玻璃包括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均与第一密封胶条滑动连接,便于通过滑动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实现上窗口的打开和关闭,有利于改善驾驶室的通风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上均设有第一把手。

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上均设有第一把手,便于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的推拉。

优选的,所述第一后侧玻璃有两块,所述第三内侧夹持槽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三内侧夹持槽平行设置,所述两个第一后侧玻璃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三内侧夹持槽内,所述两个第一后侧玻璃均与第三密封胶条滑动连接,所述两块第一后侧玻璃并列设置对第一后窗口形成密封。

第一后侧玻璃有两块,两块第一后侧玻璃并列设置对第一后窗口形成密封,两个第一后侧玻璃均与第三密封胶条滑动连接,便于通过滑动第一后侧玻璃实现第一后窗口的打开和关闭,有利于改善驾驶室的通风效果。

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一后侧玻璃上均设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顶饰板为吸塑板。

优选的,所述左侧门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一铰接轴,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上设有与两个铰接轴相匹配的铰接孔,所述左侧门与驾驶室主体框架通过两个铰接轴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驾驶室的左侧门具有上窗口和下窗口,扩大了驾驶员在驾驶室内的视角,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该驾驶室设有后侧门,有利于驾驶员通过后侧门进出驾驶室,提高了驾驶员到达拖车的便捷性,提高了驾驶员进出驾驶室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内顶面安装有顶饰板,顶饰板与驾驶室主体框架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可以有效改善驾驶室内的温度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港口牵引车驾驶室中左侧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港口牵引车驾驶室中第一密封胶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域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区域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港口牵引车驾驶室中第二密封胶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港口牵引车驾驶室中顶饰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港口牵引车驾驶室中驾驶室主体框架的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港口牵引车驾驶室中顶板与顶饰板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港口牵引车驾驶室中后侧门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至图9中:1为左侧门,2为上窗玻璃,3为下窗玻璃,4为后侧门,5为顶饰板,6为第一密封胶条,7为第二密封胶条,8为第一外侧夹持槽,9为第一内侧夹持槽,10为第一水平滑道,11为第二水平滑道,12为第一滚轮,13为第二滚轮,14为顶板,15为顶灯,16为预留口,17为门锁,18为铰接轴,19为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案例来对本实用新型港口牵引车驾驶室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表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具体应用,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港口牵引车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框架,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左侧设有左侧门1,所述左侧门1与驾驶室主体框架铰接,所述左侧门1上开设有上窗口和下窗口,所述上窗口处于下窗口的上方,所述上窗口上安装有上窗玻璃2,所述下窗口上安装有下窗玻璃3,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设有后侧门4,所述后侧门4与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滑动连接,所述后侧门4的上端设有第一后侧窗口,所述第一后侧窗口上安装有第一后侧玻璃,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内顶面上安装有顶饰板5。

本实施例中,该驾驶室的左侧门1上设有上窗口和下窗口,扩大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视角,该驾驶室设有后侧门4,便于驾驶员通过后侧门4进出驾驶室,可以有效的提高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内顶面上安装有顶饰板5,可以有效防止太阳暴晒导致的驾驶室内的温度过高。

所述上窗玻璃2与驾驶室主体框架通过第一密封胶条6连接,所述下窗玻璃3与驾驶室主体框架通过第二密封胶条7连接,所述第一后侧玻璃与后侧门4通过第三密封胶条连接,可以有效的提高上窗玻璃2和下窗玻璃3与驾驶室主体框架之间的结构稳定性,防止上窗玻璃2和下窗玻璃3从驾驶室本体框架上脱落下来。所述第一密封胶条6、第二密封胶条7和第三密封胶条均为框形结构,所述第一密封胶条6的外侧设有第一外侧夹持槽8,所述第一密封胶条6的内侧设有第一内侧夹持槽9,所述第一外侧夹持槽8夹持在上窗口四周的驾驶室主体框架上,所述上窗玻璃2的四周伸入至第一内侧夹持槽9内,所述第二密封胶条7的外侧设有第二外侧夹持槽,所述第二密封胶条7的内侧设有第二内侧夹持槽,所述第二外侧夹持槽夹持在下窗口四周的驾驶室主体框架上,所述下窗玻璃3的四周伸入至第二内侧夹持槽内,所述第三密封胶条的外侧设有第三外侧夹持槽,所述第三密封胶条的内侧设有第三内侧夹持槽,所述第三外侧夹持槽夹持在第一后侧窗口四周的后侧门4上。

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上端设有第一水平滑道10,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下端设有第二水平滑道11,所述第一水平滑道10的槽口方向向上,所述第二水平滑道11的槽口方向向下,所述后侧门4的上端设有与第一水平滑道10相匹配的第一滚轮12,所述第一滚轮12安装在第一水平滑道10内,所述后侧门4的下端设有与第二水平滑道11相匹配的第二滚轮13,所述第二滚轮13安装在第二水平滑道11内。所述第一水平滑道10的槽口与第二水平滑道11的槽口相对设置,将第一滚轮12安装在第一水平滑道10内,将第二滚轮13安装在第二水平滑道11内,便于后侧门4沿第一水平滑道10和第二水平滑道11滑动,便于后侧门4的开关。所述第一水平滑道10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水平滑道1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挡块。

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设有背板19,所述第一水平滑道10安装在背板19的上端,所述第二水平滑道11安装在背板19的下端。

所述顶饰板5与驾驶室主体框架的顶板14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驾驶室顶部的隔热性能,防止因为太阳照射而导致驾驶室内的温度过高。所述顶饰板5为吸塑板。

所述顶饰板5的下表面安装有顶灯15,所述顶饰板5上设有预留口16。顶饰板5上设有预留口16,可以作为空调出风口;或者可以将预留口16作为音响安装口,将音响安装在预留口16内可以提高驾驶室顶部的规整程度,当然,也可以在顶饰板5上设置两个预留口16,一个用作空调出风口,另一个用作音响安装口。

所述左侧门1上设有门锁孔,所述门锁孔内安装有门锁17。所述左侧门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一铰接轴18,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上设有与两个铰接轴18相匹配的铰接孔,所述左侧门1与驾驶室主体框架通过两个铰接轴18铰接。

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设有第二后侧窗口,所述第二后侧窗口上安装有第二后侧玻璃。驾驶室主体框架的后侧设有第二后侧窗口,便于驾驶员通过第二后侧窗口观察车后情况,提高驾驶的安全性。所述第二后侧玻璃与驾驶室主体框架通过第四密封胶条连接,所述第四密封胶条为框形结构,所述第四密封胶条的外侧设有第四外侧夹持槽,所述第四密封胶条的内侧设有第四内侧夹持槽,所述第四外侧夹持槽夹持在第二后侧窗口四周的驾驶室主体框架上,所述第二后侧玻璃的四周伸入至第四内侧夹持槽内。

所述第二后侧窗口开设在背板19上,第四外侧夹持槽夹持在第二后侧窗口四周的背板19上。

所述上窗玻璃2包括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所述第一内侧夹持槽9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内侧夹持槽9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内侧夹持槽9内,所述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均与第一密封胶条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上窗玻璃与第二上窗玻璃并列设置对上窗口形成密封。上窗玻璃2包括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均与第一密封胶条6滑动连接,便于通过滑动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实现上窗口的打开和关闭,有利于改善驾驶室的通风效果。所述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上均设有第一把手。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上均设有第一把手,便于第一上窗玻璃和第二上窗玻璃的推拉。

所述第一后侧玻璃有两块,所述第三内侧夹持槽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三内侧夹持槽平行设置,所述两个第一后侧玻璃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三内侧夹持槽内,所述两个第一后侧玻璃均与第三密封胶条滑动连接,所述两块第一后侧玻璃并列设置对第一后窗口形成密封。第一后侧玻璃有两块,两块第一后侧玻璃并列设置对第一后窗口形成密封,两个第一后侧玻璃均与第三密封胶条滑动连接,便于通过滑动第一后侧玻璃实现第一后窗口的打开和关闭,有利于改善驾驶室的通风效果。所述两个第一后侧玻璃上均设有第二把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