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9686发布日期:2019-03-22 19:3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电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有在车辆的地板下侧安装电池的电池安装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电池安装结构中,车辆的地板上设置有地板横梁,电池的盒体上设置有电池横梁,电池横梁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在地板横梁上。从而,电池被牢固地安装在地板上,电池与地板连接成一体。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电池安装结构中,由于电池与地板连接成一体,所以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能量不容易被吸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328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吸收碰撞能量的电池安装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安装结构。该电池安装结构包括车辆的地板、及在地板的下侧配置的电池,该电池的盒体被安装在地板的加强构件上,在盒体的底面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柱状构件,盒体通过该柱状构件安装在加强构件上。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安装结构的优点在于,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盒体会相对加强构件移动,所以能吸收碰撞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池安装结构中,较佳为,柱状构件被构成为圆筒状的颈管,颈管内配置有螺栓,螺栓与加强构件上设置的螺母紧固连接,从而盒体隔着颈管被安装在加强构件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池安装结构中,加强构件可以是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装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采用图1的电池安装结构的情况下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的状况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装结构100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电池安装结构100适用于在车辆(省略图示)上安装电池。如图1所示,电池安装结构100包括地板1和电池2,电池2被配置在地板1的下侧。

地板1构成车室(省略图示)的底面,被设置在一对侧门槛(省略图示)之间。该一对侧门槛被配置在车宽方向(垂直于图1的纸面的方向)的两端,沿车长方向(X1及X2方向)延伸。

在地板1的底面侧设置有多个加强用的横梁11。横梁11沿车宽方向延伸,其两端部与侧门槛连接。横梁11由截面为帽形的构件构成,其一对凸缘11a与地板1的底面接合。多个横梁11在车长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地配置。在此,横梁1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构件”的一例。

另外,横梁11上形成有多个螺栓插入孔11b,对每个螺栓插入孔11b设置有与其位置对应的螺母12。螺母12例如是焊接在横梁11上的焊接螺母,被配置在横梁11的内面侧(面朝地板1的一侧)。多个螺栓插入孔11b及多个螺母12被配置为,在车宽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

电池2为高压电源,与作为车辆行驶驱动源的电动机(省略图示)之间进行电力交换。即,电池2被构成为,当电动机作为驱动马达运行时向该电动机供电;当电动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时储蓄该电动机所发的电。

电池2包括多个电池模块21、和容纳这些电池模块21的盒体22。多个电池模块21连接在一起,各电池模块21被配置在盒体22内的规定位置上。

盒体22被构成为具有底板221的箱状。底板221上形成有多个螺栓插入孔221a。各螺栓插入孔221a的外侧设置有颈管23。颈管23被构成为具有中心通孔23a的圆筒状。颈管23被设置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即,从底板221外侧沿垂直于该底板221的方向延伸),其中心通孔23a与该螺栓插入孔221a位置对齐,其下端部接合在底板221的外侧表面,其上端部抵接着横梁11的底面。即,颈管23被配置为,从底板221朝着横梁11向上方延伸。另外,颈管23内配置有螺栓24,即,该螺栓24从螺栓插入孔221a插入到颈管23的中心通孔23a中。在此,颈管23是本实用新型的“柱状构件”的一例。

将盒体22安装于地板1时,首先将螺栓插入孔221a、颈管23的中心通孔23a、及螺栓24的位置与螺栓插入孔11b及螺母12的位置对齐,然后将插入在螺栓插入孔221a及颈管23的中心通孔23a中的螺栓24从螺栓插入孔11b拧入螺母12中,以使颈管23的上端部抵接横梁11的底面且螺栓头24a卡紧底板221地将螺栓24与螺母12紧固连接。由此,通过螺栓24和螺母12,盒体22的底板221隔着颈管23与横梁11连接。

由此,盒体22被安装为通过颈管23而挂在横梁11下面。即,盒体22以其底面211与横梁11之间隔开距离的状态安装在横梁11上。

下面,参照图2,对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安装结构100的情况下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的状况进行说明。

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如图2所示,地板1向车辆前方(X1方向)的移动被阻止,而电池2因惯性作用仍相对地板1向车辆前方移动。因此,在图2所示的例中,横梁11及底板221的与螺栓24连接的部分分别发生变形,并且,颈管23及螺栓24的下端部向车辆前方移动而使颈管23及螺栓24倾斜。即,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相对于地板1,盒体22的底板221向车辆前方位移。由于这样的变形及位移,正面碰撞时的碰撞能量被吸收。

<有益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样,电池2的盒体22通过颈管23安装在地板1的横梁11上,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盒体22会相对横梁11向车辆前方移动,因而能吸收碰撞能量。换言之,采用电池安装结构100能改善车辆正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性能。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的示例,不能将其作为限定性解释的依据。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界定,而不能只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来进行解释。另外,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的记载相等同的意义及范围内的变更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盒体22通过颈管23安装在横梁11上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盒体通过颈管以外的柱状构件安装在横梁上的结构。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地板1的横梁11上安装电池2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地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沿车长方向延伸的下部加强构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电池安装在该下部加强构件上。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正面碰撞时横梁11及底板221的与螺栓24连接的部分发生变形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正面碰撞时也可能是颈管及螺栓发生弯曲变形。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地板1的横梁11的两端连接在侧门槛上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地板的横梁的端部也可以不与侧门槛连接。即,横梁的端部与侧门槛之间可以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