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9923发布日期:2019-01-29 18:1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背景技术:

顺着环保概念的重视,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当前的趋势,其中又以电动汽车最为常见。电动汽车由于是采用蓄电池进行供电,进而需要通过充电设备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现有的充电装置通常为充电桩,驾驶员将车开至充电桩位置后,通过充电桩上的充电枪插入至汽车上的充电口内,对汽车进行充电。充电桩上通常设置有放置口,充电枪充电完成后,从充电口中拔出,放入至放置口内。

但有时驾驶员突然接到电话或操作手机时,需要临时放下充电枪;该种情况下,都需要将充电枪插会至放置口内,待会再将充电枪拔出,操作不便;且由于放置口与充电枪的配合通常较紧,插拔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便于充电枪临时放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和与该充电桩相配合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枪包括枪身、枪绳、通过拆装结构与枪身可拆卸连接的插接头、设于插接头内的多个插接腔及设于插接腔内的插柱;所述插接头上设有用于同时对多个插接腔进行封闭的防水件,该防水件上设有可于外力作用下开启的插口;所述充电桩上设有与所述插接头相配合的安置口与所述枪身相配合的放置支架,所述充电枪可以插接头朝下的方式置于所述放置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充电桩上设置放置支架,当驾驶员在拔出充电枪,但临时有事需要放下充电枪一小会时,可将充电枪放置在放置支架上,避免频繁的插拔充电枪,操作省力;

其次,通过在插接头上设置防水件对插接腔进行封闭,保证水不会进入至插接腔内,从而金属柱不会存在与水发生接触的情况,有效避免了其出现漏电或短路的情况,安全隐患低;其次,插口可与外力作用下打开,进而在充电枪插入汽车充电口时,插口将被顶开,进而不会阻碍充电的操作;再者,由于插口时直接在外力作用下打开,进而极易磨损或失去弹力而无法闭合至紧闭状态,难以实现防水,该种情况下,即可通过拆装结构将插接头拆卸后安装新的插接头,插口在无外力作用时始终能够保持紧闭状态;且由于防水件设置为直接对多个插接腔同时进行封闭,进而在生产加工时更为简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支架上设有供所述枪身部分穿入的放置口;通过枪身与放置口的稳定配合,避免出现充电枪由放置支架上掉落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支架包括固设于充电桩侧壁上的第一架臂和第二架臂,该第一、第二架臂均为弧形结构设置,以使得第一、第二架臂可围设形成所述的放置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架臂和第二架臂远离充电桩的端部之间具有间距,进而使得所述放置支架形成与放置口相连通的缺口;该种结构下,第一、第二架体能够相对连接端发生一定的翻动,进而在需要取出充电枪时,只需要向外拉动枪身,使得枪身将缺口撑开一定大小,使得枪身从缺口中向外取出;取充电枪时无需向上提枪,操作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放置口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头后侧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枪身上设有与该延伸部相配合的环槽;进而通过插配即可实现插接头与枪身之间的连接,在拆装时只需要拔取的操作即可实现将插接头由枪身上取出,安装时只需将延伸部对准环槽插入即可,操作简便,装配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拆装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延伸部上的套件、左右对称设于套件上的两定位件、设于该定位件上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延伸部上的第一定位部及设于所述环槽内壁上的第二定位部;当所述延伸部插入至所述环槽内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实现防脱配合,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实现防脱配合;通过将拆装结构设置为分体设置的套件和定位件,进而套、定位件、插接头均可以分开加工成型,相较于定位件直接成型于插接头上的结构而言,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加工的难度,避免了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出现的报废情况,降低报废率;其次,通过套件的设置,进一步方便了定位件的装配,可先将定位件装配至套件后,再将套件装配至延伸部上;相较于定位件装配在延伸部上的情况而言,装配操作更为方便,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对于工人的技术要求;其次,定位件与套件的装配,套件与插接头的装配,这两个工序可分开操作,进而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加工耗时,提高生产效率;

再者,由于套件与延伸部之间也为可拆,进而在拆除套件后,插接头即可进行回收利用,只需将防水件、拆装结构重新装配即可实现,无需再另外注塑插接头,从而减小了耗材和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倾斜设于所述定位件上的金属弹片,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倾斜设于所述定位件上的金属弹片;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倾斜角度为相反设置;由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为倾斜设置,且优选的,第一限位件的倾斜方向套件套至延伸部上的方向相反,与套件由延伸部上拔出的方向相同,进而套件套至延伸部的操作非常简便,不会受到第一限位件的影响,而当第一限位件卡入至第一定位部内后,套件与延伸部相互拔开时,第一限位件不会从第一定位部中脱出;同样的,第二限位件的倾斜方向与套件插入至环槽的方向相反,与套件由环槽中拔出的方向相同,实现套件与环槽的牢固配合;其次,由于第一、第二限位件均为金属弹片,进而保证了充电枪正常工作过程中,充电枪与充电口之间的拆拔力不会造成套件与延伸部、环槽之间的分离;而当借助工具等外力向插接头上作用较大的力时,第一、第二限位件将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反向的弯折,进而使得套件和延伸件能够从环槽中脱出,进而对插接头进行更换;从而既保证了插接头的方便拆装和更换,又保证了充电枪正常使用时插接头与枪身之间的稳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防水件的设置,有效避免了其出现漏电或短路的情况,安全隐患低;通过插口的设置,避免防水件阻碍充电的操作;通过拆装结构的设置,实现对插接头的方便拆装,出现插口无法封闭而影响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枪未连接防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接头与枪身的配合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6和与该充电桩相配合的充电枪1;所述充电枪包括枪身11和枪绳12,该枪绳12一端与所述枪身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桩相连,进而通过充电桩向充电枪进行供电;所述枪身11上设有插接头21、插接腔22及插柱23;所述充电桩6上设有安置口61和放置支架62,所述安置口61为设于充电桩侧壁上部的开口槽,可供所述插接头插入;所述放置支架62设于所述充电桩6侧壁靠近中部的位置,与人手虚抬的高度接近;所述放置支架62上设有供所述枪身部分穿入的放置口63,所述充电枪可以插接头朝下的方式置于所述放置支架62上。

具体的,所述放置支架62包括塑料制成的第一架臂621和第二架臂622,该第一架臂621和第二架臂622均为一端充电桩固连,另一端可相对充电桩发生轻微的翻转;作为优选,第一、第二架臂均为弧形结构设置,以使得第一、第二架臂可围设形成所述的放置口63;且所述第一架臂621和第二架臂622远离充电桩的端部之间具有间距,进而使得所述放置支架62形成与放置口相连通的缺口64;进一步的,所述缺口64的宽度小于所述放置口63的宽度。

具体的,所述插接腔22设置为多个,设于该插接头21上;所述插柱23也对应的设置为多个,且插柱23设置在插接腔22内;插柱23为金属柱,当插接头插入至汽车的充电口时,插柱23可与充电口电连,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头21上设有防水件3,该防水件3为由耐热橡胶制成的罩盖,且所述插接头上设有与该罩盖相配合的凹台212,所述防水件3与该凹台212粘接配合;采用耐热橡胶可有效避免防水件在充电过程或高温状态下出现融化的情况;起其次,采用罩盖方式与插接头连接,加工工序简易,效率高;且罩盖便于与插接头分离,方便后期对插接头的回收利用;通过防水件3可对多个插接腔同时进行封闭,避免插柱接触水而出现漏电或短路的情况;为了避免插柱与汽车充电口电连受到影响,我们在防水件3上对应于插接腔的设置上设置了插口31,当插口上受到外力作用时,插口31将打开,当外力作用消失时,插口31将会在橡胶的弹力下紧闭;该插口31可为通过工具刀在防水件上切割得到的十字型开口。

所述插接头21后侧形成有延伸部211,所述枪身11上则设有环槽111,该延伸部211可插入至该环槽111内;优选的,延伸部为插接头的后侧直接向外延伸形成,具体为与插接头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头21通过拆装结构与所述枪身11可拆卸连接;该拆装结构包括塑料制成的套件41、两定位件42、第一限位件43和第二限位件44、第一定位部45及第二定位部46;所述套件41套设于所述延伸部上,且所述环槽111的内径与所述套件41的外径相等,所述套件41的内径与所述延伸部211的外径相等;在装配完成后,定位件与延伸部外壁、套件内壁之间基本不存在间隙,从而使得定位件不会有空间发生形变,避免出现定位件形变而使得第一、第二限位件与第一、第二定位部之间的定位配合失效的情况,进一步降低了故障率。

所述两定位件42左右对称设于套件上,所述第一限位件43为倾斜设于所述定位件上的金属弹片,设于该定位件上,所述第二限位件44也为倾斜设于所述定位件上的金属弹片,同样设于定位件上,且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的倾斜角度为相反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定位件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定位件42、第一限位件43、第二限位件44为一体成型制成,即第一限位件43、第二限位件44均为在定位件上裁切U型的缝隙后,直接向上或向下弯折形成。

所述第一定位部45为设于所述延伸部外壁上的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部46为设于所述环槽内壁上的凹槽;所述套件41上设有安装槽411,所述定位件置于该安装槽411内,套件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开口412,套件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开口413,其中套件与延伸部接触的一面为内表面,与环槽接触的一面为外表面;所述第一开口412和第二开口413均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且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412的长度小于所述定位件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413内壁对应左右两侧壁上向内延伸形成有两个条形的限位凸部414,定位件的下表面与该限位凸部的上表面相抵。

当定位件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第一限位件43上部由该第一开口412穿出至所述套件的内表面,进而当所述延伸部211插入至所述环槽111内时,该第一限位件43上部卡入至第一定位部45内,实现与第一定位部45的防脱配合;所述第二限位件44下部由该第二开口412穿出至所述套件外表面,进而当所述延伸部211插入至所述环槽111内时,该第二限位件44下部卡入至第二定位部46内,实现与第二定位部46的防脱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拆装结构设置为分体设置的套件和定位件,进而套、定位件、插接头均可以分开加工成型,相较于定位件直接成型于插接头上的结构而言,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加工的难度,避免了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出现的报废情况,降低报废率;其次,通过套件的设置,进一步方便了定位件的装配,可先将定位件装配至套件后,再将套件装配至延伸部上;相较于定位件装配在延伸部上的情况而言,装配操作更为方便,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对于工人的技术要求;其次,定位件与套件的装配,套件与插接头的装配,这两个工序可分开操作,进而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加工耗时,提高生产效率;再者,由于套件与延伸部之间也为可拆,进而在拆除套件后,插接头即可进行回收利用,只需将防水件、拆装结构重新装配即可实现,无需再另外注塑插接头,从而减小了耗材和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工作原理如下,第一限位件的倾斜方向套件套至延伸部上的方向相反,与套件由延伸部上拔出的方向相同,进而套件套至延伸部的操作非常简便,不会受到第一限位件的影响,而当第一限位件卡入至第一定位部内后,套件与延伸部相互拔开时,第一限位件不会从第一定位部中脱出;同样的,第二限位件的倾斜方向与套件插入至环槽的方向相反,与套件由环槽中拔出的方向相同,实现套件与环槽的牢固配合;其次,由于第一、第二限位件均为金属弹片,进而保证了充电枪正常工作过程中,充电枪与充电口之间的拆拔力不会造成套件与延伸部、环槽之间的分离;而当借助工具等外力向插接头上作用较大的力时,第一、第二限位件将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反向的弯折,进而使得套件和延伸件能够从环槽中脱出,进而对插接头进行更换;从而既保证了插接头的方便拆装和更换,又保证了充电枪正常使用时插接头与枪身之间的稳定连接。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