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调节充电线的吸顶式安装智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713发布日期:2019-02-10 23:32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由调节充电线的吸顶式安装智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由调节充电线的吸顶式安装智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存在各种问题,大多数采用立式充电桩,立式充电桩桩存在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充电线没有收纳设计,造成充电桩占用使用环境空间也增大,使用起来造成不方便;第二点就是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立式充电桩安装于公共建筑(商场停车场、公共楼宇、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住宅小区停车场的充电站等场所,没有良好防护装置,容易就成各种安全事故发生,传统的挂壁也是存在一些问题,充电线没有更好的收纳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由调节充电线的吸顶式安装智能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充电线没有收纳设计,造成充电桩占用使用环境空间也增大,使用起来造成不方便;没有良好防护装置,容易就成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由调节充电线的吸顶式安装智能充电装置,包括主机箱、充电进线和充电板,所述主机箱的右侧壁通过销轴连接有电源线保护罩,所述充电进线贯穿主机箱,所述电源线保护罩位于充电进线与主机箱连接处的上侧,所述主机箱的内腔上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电路控制板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路控制板和电机驱动模块位于驱动电机的右侧,所述电路控制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左端安装有带轮驱动机构,所述带轮驱动机构的下侧横向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套接有轴承座组件,所述轴承座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机箱的内壁上,所述转轴的外壁中部套接有充电线绕组和接电外壳,所述接电外壳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机箱的内壁上,所述接电外壳的外壁上连接有两组定接线端,且接电外壳的内部嵌入有两组接电环,两组所述定接线端与两组接电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两组动接线端,两组所述动接线端的左端分别与两组接电环的内壁相接处,所述动接线端与充电线绕组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定接线端与充电进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主机箱的内腔中下部横向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横向伺服滑台,所述横向伺服滑台的伺服电机与电机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横向伺服滑台的滑块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两组夹持导向轮,且两组夹持导向轮关于横向伺服滑台的滑块中线对称,所述充电线绕组的底端贯穿两组夹持导向轮之间,所述充电线绕组的底端连接有充电插板,所述主机箱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充电引导板,且主机箱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充电引导板位置相对应的通槽,所述主机箱的后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安装架。

优选的,所述电源线保护罩的销轴上安装有扭簧,且扭簧支撑在电源线保护罩与主机箱之间。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为减速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满足人们的更方便的使用需求,适应更多的使用场的可控制充电线挂壁式或悬挂式充电桩,节省充电桩使用环境空间,在不使用时候也可以将充电线收纳起来,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作业空间更合适人们对现代化的产品使用需求,使用方便、安全、体积小、适应场所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电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伺服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机箱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机和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控制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合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箱、2电源线保护罩、3充电进线、4驱动电机、5电路控制板、6电机驱动模块、7带轮驱动机构、8转轴、9轴承座组件、10接电外壳、101定接线端、102动接线端、11充电线绕组、12横向伺服滑台、13夹持导向轮、14充电插板、15充电引导板、16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由调节充电线的吸顶式安装智能充电装置,包括主机箱1、充电进线3和充电板14,主机箱1的右侧壁通过销轴连接有电源线保护罩2,充电进线3贯穿主机箱1,电源线保护罩2位于充电进线3与主机箱1连接处的上侧,主机箱1的内腔上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4、电路控制板5和电机驱动模块6,电路控制板5和电机驱动模块6位于驱动电机4的右侧,电路控制板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6连接,电机驱动模块6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4连接,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左端安装有带轮驱动机构7,带轮驱动机构7的下侧横向安装有转轴8,转轴8的两端均套接有轴承座组件9,轴承座组件9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机箱1的内壁上,转轴8的外壁中部套接有充电线绕组11和接电外壳10,接电外壳1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机箱1的内壁上,接电外壳10的外壁上连接有两组定接线端101,且接电外壳10的内部嵌入有两组接电环,两组定接线端101与两组接电环分别电性连接,转轴8的外壁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两组动接线端102,两组动接线端102的左端分别与两组接电环的内壁相接处,动接线端102与充电线绕组11通过螺钉连接,定接线端101与充电进线3通过螺钉连接,主机箱1的内腔中下部横向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横向伺服滑台12,横向伺服滑台12的伺服电机与电机驱动模块6连接,横向伺服滑台12的滑块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两组夹持导向轮13,且两组夹持导向轮13关于横向伺服滑台12的滑块中线对称,充电线绕组11的底端贯穿两组夹持导向轮13之间,充电线绕组11的底端连接有充电插板14,主机箱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充电引导板15,且主机箱1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充电引导板15位置相对应的通槽,主机箱1的后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安装架16。

其中,电源线保护罩2的销轴上安装有扭簧,且扭簧支撑在电源线保护罩2与主机箱1之间,驱动电机4为减速电机。

实施例:

将主机箱1通过安装架16固定安装在使用位置,在电路控制板5上集成无线传输模块组件,无线传输模块组件采用ZigBee无线传输协议,通过手机控制的方式控制其工作(如图6所示),电机驱动模块6为脉冲输出端,通过输出正向或者反向的脉冲信号来同时控制驱动电机4和横向伺服滑台12的伺服电机的正反转(驱动电机4和横向伺服滑台12的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如图5所示),横向伺服滑台12采用丝杠滑块的滑台,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丝杠来驱动滑块移动,通过手机输出控制电路控制板5、电机驱动模块6来驱动驱动电机4和横向伺服滑台12的伺服电机的工作方式:

输出:电机驱动模块6控制驱动电机4正转,驱动电机4驱动带轮驱动机构7,带轮驱动机构7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输,从动轮与转轴8连接,从而驱动电机4通过带轮驱动机构7驱动转轴8转动,转动的转轴8带动充电线绕组11放线,放线从左到右进行,同时电机驱动模块6驱动横向伺服滑台12的伺服电机正转,使得滑块从左向右移动,从而避免充电线绕组11折断的现象和收放线的造成充电线绕组11绕接混乱的现象,充电线绕组11从两组夹持导向轮13之间下降,从而充电插板14从充电引导板15处降到主机箱1的外部,并且可延伸。

在转轴8转动时,两组接电环分别与两组动接线端102始终接触,类似有刷电机的电刷接触导电的原理,从而使得充电进线3与充电线绕组11始终保持电性连接。

收回:电机驱动模块6控制驱动电机4和横向伺服滑台12的伺服电机反向运动,从而将充电线绕组11再次绕接到转轴8的外壁上;

保护措施:在充电引导板15安装开合门(如图7所示),开合门包括两个对称的半门,开合门位于主机箱1底部的通槽位置,开合门通过合页与通槽的两侧连接,通过弹簧组件使得开合门水平,当充电插板14下降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开合门开启,充电插板14下落后,在弹簧组件的作用下开合门闭合,开合门闭合与充电线绕组11的接触处两侧半门均开设半圆槽,使得两侧半圆槽的直径略大于充电线绕组11的电线直径,充电插板14上升时,通过开合门时,在充电线绕组11拉力作用下将开合门顶开,继续上升后,在弹簧组件的作用下,开合门闭合,半门上的半圆槽避免在充电插板14先下降后上升时,充电插板14被半门卡住而造成充电线绕组11折断的现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