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室内空气净化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4518发布日期:2018-11-02 23:3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室内空气净化垫,属于空气净化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观念的不断增强,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新车车内空气污染问题严重,不论是高档车还是中低档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车内“异味”问题已经成为车主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汽车使用的塑料和橡胶部件、织物、油漆涂料、保温材料、粘合剂等材料中释放出来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烯烃、芳香烃、TVOC气体等有机污染物会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慢性疾病甚至致癌,严重危害车内乘客身体健康。在车内放置可以降解这些有害气体的设备可以改善车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现有技术有一种放置在座位底下的车内净化设备,由于这种净化设备体积比较小,其净化能力非常有限。要想加强设备的净化能力,就需要增加设备的体积,但是增大体积又会占用车内空间,给乘坐者带来了不便。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又不占用车内空间的汽车室内空气净化垫,用于改善车内空气质量,保护乘客身体健康。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室内空气净化垫,其包括设置于车内前平台和/或后平台的净化垫本体,净化垫本体与车内前平台和/或后平台的大小形状相同,净化垫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一起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净化层、基层、加强层和防滑层。所述半导体纳米材料净化层为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层。所述防滑层底面上设有防滑纹路,防滑纹路为凸条或凸块结构。所述加强层和防滑层之间还设有一层衬垫层,所述衬垫层的材料为织物。所述防滑层粘贴在衬垫层的底部,防滑层的材料为硅胶。所述半导体纳米材料净化层采用喷涂或镀膜的方式固定在基层的上表面。所述加强层为发泡硅胶或发泡PP或发泡PE材料。所述基层的材料为织物。所述净化垫本体外周上设有包边。所述净化垫本体的底面的四角处分别设有吸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垫是利用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层净化车内的空气污染物,半导体纳米材料在光线的照射下,催化分解去除车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同时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杀菌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车内空气质量,保护乘客身体健康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净化垫本体与车内前平台和/或后平台的大小形状相同,具有面积大的特点,放置在车内前平台和/或后平台上不需要额外占用车内空间,而且有利于被光线照射。防滑层可以防止净化垫本体在车内前平台和/或后平台上滑动,加强层可以增加净化垫本体的重量,进一步防止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发生滑动或掉落。优选的,防滑层底部的防滑纹路可以增强防滑效果。优选的,加强层和防滑层之间的衬垫层可以使加强层和防滑层实现很好的固定。优选的,加强层为发泡硅胶或发泡PP或发泡PE材料,具有耐热、环保、无毒无味的特点,不会额外增加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正面视图;图2是图1中设置在前平台上净化垫本体的背面视图;图3是净化垫本体的剖视图。图中,1-净化垫本体,11-半导体纳米材料净化层,12-基层,13-加强层,14-防滑层,141-防滑纹路,15-衬垫层,2-包边,3-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室内空气净化垫,包括设置于车内前平台和后平台的两个净化垫本体1,两个净化垫本体1分别与车内前平台和/或后平台的大小形状相同,净化垫本体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一起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净化层11、基层12、加强层13和防滑层14。所述加强层13和防滑层14之间还设有一层衬垫层15,所述衬垫层15的材料为织物。所述半导体纳米材料净化层11为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层,所述半导体纳米材料净化层11采用喷涂或镀膜的方式固定在基层12的上表面。所述防滑层14底面上设有防滑纹路141,防滑纹路为凸条结构。所述防滑层14粘贴在衬垫层的底部,防滑层14的材料为硅胶。所述加强层13为发泡硅胶或发泡PP或发泡PE材料。所述基层12的材料为织物。所述净化垫本体1外周上设有包边2,所述净化垫本体的底面的四角处分别设有吸盘3。利用吸盘可以将防滑垫本体固定在车内前平台和后平台上,防止净化垫本体滑落。本实施例的两个净化垫本体,使用时分别放置在车内前平台和后平台上,由于两个净化垫本体分贝与车内前平台和后平台的大小形状相同,具有面积大的特点,不需要额外占用车内空间,而且有利于被光线照射。净化垫本体表面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光线的照射下,催化分解去除车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同时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杀菌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车内空气质量,保护乘客身体健康的效果。防滑层可以防止净化垫本体在车内前平台和后平台上滑动,加强层可以增加净化垫本体的重量,进一步防止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发生滑动或掉落。将本实施例净化垫的样品(样品大小50cm×50cm,样品数量12片)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抗菌性能检测,检测条件为:(1)光照时间24h和暗处放置时间24h;(2)光照强度:荧光灯2460lx。样品预处理:UV-A紫外灯照射24h,光照强度为1.11mW/cm2。测试菌种:大肠埃希氏菌AS1.90,浓度为9.9×105CFU/mL。检测结论:经检测,该样品具有较强抗菌作用。所检项目结果如下表:空白对照样“0”接触时间的活菌数(CFU)空白对照样光照后的活菌数(CFU)2.0×1041.3×106样品光照后的活菌数(CFU)样品暗条件下的活菌数(CFU)3.3×1021.3×104抗细菌率(%)光催化抗细菌贡献值(%)99.9797.46将本实施例净化垫的样品(样品大小20cm×10cm,样品数量2片)送至检测机构进行乙醛光催化去除量、乙醛去除率、稳定性检测,检测条件为:(1)反应器光路窗口面积:20cm×10cm;(2)试验场所温度25℃;(3)仪器设备:岛津GC-2014C气相色谱仪;(4)光照强度:可见光2468lx,光照时间3h。样品预处理:UV-A紫外灯照射24h,光照强度为1.12mW/cm2。测试结果:乙醛光催化去除量3.02mg/(h·m2),乙醛去除率100%,稳定性100%。将本实施例净化垫的样品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经检测,该样品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光照条件为约50uW/cm2(半球型紫外线强度计测定值),甲型H1N1流感病毒灭活测定的结果如下表: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其它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可以选用设置于车内前平台的一个净化垫本体或者是选用设置于车内后平台的一个净化垫本体。在本实用新型其它的实施例中,半导体纳米材料净化层还可以是氧化锌、氧化锡、二氧化锆、硫化镉等半导体纳米材料层。在本实用新型其它的实施例中,防滑层底部的防滑纹路还可以采用凸块结构;加强层还可以是发泡PP或发泡PE材料。具体实施时,防滑层、基层、加强层、衬垫层的具体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虽然上面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包含所有等同的替代和变化。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