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遮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2676发布日期:2019-05-03 19:3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车辆遮阳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的门窗玻璃,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遮阳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行驶过程中,外界光线环境千差万别,经常遇到太阳光线通过汽车前挡风玻璃照射入驾驶员眼睛的情况,影响驾驶员视线。另外,现在高层建筑大量采用的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强光,不仅造成城市光污染,也影响驾驶员视线,危及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一般的,使用汽车上的遮光板可以对上述影响驾驶员的光线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但行车过程中,外界光线射入车内的角度随时变化,而遮阳板遮挡角度有限,且需要驾驶员手动调节,无法及时地对外界多变的光线条件作出响应,常常需要驾驶员改变坐姿来改善视线,极易引发驾驶疲劳,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车辆遮阳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遮阳系统,能通过外界光线的强度自动调节前挡风玻璃的透光度,以达到缓解强光对驾驶员的视线干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遮阳系统,包括发动机ECU、车身控制器、光传感器模块、遮阳控制模块和可变色前挡风玻璃;

所述发动机ECU与车身控制器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分别与光传感器模块和遮阳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从发动机ECU处获取当前车辆的车速,并响应于车辆的车速大于零时,所述车身控制器输出电压来激活光传感器模块和遮阳控制模块;

所述光传感器模块与遮阳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光传感器模块将感知到的外界光线强度发送给遮阳控制模块;

所述遮阳控制模块与可变色前挡风玻璃连接,所述遮阳控制模块基于光传感器模块所感知的外界光线强度向可变色前挡风玻璃输出对应的电压值,所述可变色前挡风玻璃基于该电压值调节自身的透光度。

进一步,所述发动机ECU通过整车CAN总线与车身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车身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线分别与光传感器模块和遮阳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光传感器模块通过整车CAN总线与遮阳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遮阳控制模块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线与可变色前挡风玻璃连接。

进一步,所述遮阳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模块、输入接口电路、输出接口电路和总线控制与收发模块。

所述输入接口电路连接所述光传感器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给光传感器模块供电并将传感器信号处理为微处理器模块输入信号;

所述输出接口电路连接微处理器模块和所述可变色前挡风玻璃,对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可变色前挡风玻璃调节透光度;

所述总线控制与收发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和整车CAN总线,接收来自整车CAN总线的信号,将其处理为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信号,以及接收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信号并发送至整车CAN总线。

所述可变色前挡风玻璃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和电致变色材料层,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设置在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采用双层玻璃,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车速大于零时,光传感器模块感测外界光线强度变化,将变化的信号输入给遮阳控制模块的微处理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输出信号控制加在可变色前挡风玻璃的电致变色材料层上的电压值,从而改变其颜色及透光率,达到遮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通过感知外界光线强度来控制输入电压到玻璃夹层中的电致变色材料层,致使电致变色材料层的状态根据光线的强度进行改变,从而实现玻璃颜色及透光度发生变化,以达到缓解强光对驾驶员的视线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遮阳控制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中:1、发动机ECU,2、车身控制器,3、遮阳控制模块,3a、微处理器模块,3b、输入接口电路,3c、输出接口电路,3d、总线控制与收发模块,4、可变色前挡风玻璃,5、光传感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车辆遮阳系统,包括发动机ECU1 、车身控制器2、光传感器模块5,遮阳控制模块3,整车CAN总线,可变色前挡风玻璃4和控制信号传输线。其中,所述发动机ECU1通过整车CAN总线与车身控制器2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2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线分别与光传感器模块5和遮阳控制模块3连接。汽车上电后,发动机ECU1和车身控制器2激活,发动机ECU1会通过整车CAN总线发送包含发动机转速的CAN报文信息。同时车身控制器2在整车CAN总线抓取发动机ECU1发送的报文,并对其进行解析判断,以得到当前的车辆的车速。

所述车身控制器2从发动机ECU1处获取当前车辆的车速,并响应于车辆的车速大于零时,所述车身控制器2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线输出电压来激活光传感器模块5和遮阳控制模块3。在车速等于零时,车身控制器2不输出电压,光传感器模块5和遮阳控制模块3处于休眠状态,可变色前挡风玻璃4处于初始(正常透光)状态。

所述光传感器模块5通过内置光线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外部光线强度,该光传感器模块5通过整车CAN总线与遮阳控制模块3连接,光传感器模块5将感知到的外界光线强度转化为CAN线信号并发送到整车CAN总线上。同时遮阳控制模块3在整车CAN总线抓取光传感器模块5发送的包含光线强度信息的报文。

所述遮阳控制模块3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线与可变色前挡风玻璃4连接,所述遮阳控制模块3基于光传感器模块5所感知的外界光线强度向可变色前挡风玻璃4输出对应的电压值,所述可变色前挡风玻璃4基于该电压值调节自身的透光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变色前挡风玻璃4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和电致变色材料层,电致变色材料层设置在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电致变色材料在不同电压的作用下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导致玻璃的颜色及透光度发生变化。另外,采用双层玻璃,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遮阳控制模块3包括微处理器模块3a、输入接口电路3b、输出接口电路3c和总线控制与收发模块3d。其中,所述输入接口电路3b连接所述光传感器模块5与微处理器模块3a,给光传感器模块7供电并将传感器信号处理为微处理器模块3a输入信号。所述输出接口电路连接微处理器模块3a和所述可变色前挡风玻璃4,对微处理器模块3a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可变色前挡风玻璃4调节透光度。所述总线控制与收发模块3d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3a和整车CAN总线,接收来自整车CAN总线的信号,将其处理为微处理器模块3a的输入信号,以及接收微处理器模块3a的输出信号并发送至整车CAN总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