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速配多功能雨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5147发布日期:2019-05-11 00:5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速配多功能雨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体化速配多功能雨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使用汽车的数量逐步增加。在汽车产品中,雨刮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部件。下雨天时,汽车在行驶途中会有雨点滴落在车前的挡风玻璃上时,使得前方的物体都变得模糊不清。此时,启动雨刮器,就能刮去车前的挡风玻璃上的雨水,使前方清晰。雨刮器还可清理挡风玻璃上的灰尘、杂质等。

目前,一般用于汽车的雨刮器,装配相当困难,除费时费工外,还增加成本负担,且常用雨刷如遇到不同之雨刷臂,可能存在无法装配的情况,造成其使用上适用范围相当小,凡此种种之缺点,一直为业者及消费者所指责,且苦无良策,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多种雨刷臂,在使用操作及装配组合上更方便的雨刷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速配多功能雨刷,装配组合、操作使用上相当快速容易,且能降低成本及组合工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速配多功能雨刷,包括安装座、钢片、胶条、中扣、导流板、边护套及接头,所述钢片卡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胶条安装在所述钢片上,所述中扣套接在所述安装座外围,所述接头设于所述中扣上方卡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边护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边护套设于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套接在所述钢片上并插入所述中扣,两个所述边护套的另一侧分别设有边护套,所述边护套套接在所述钢片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采用锌合金材质,包括卡座和两个立壁,两个所述立壁垂直设于所述卡座上方,两个所述立壁顶部之间设有中心轴,所述立壁内侧设有立柱,所述卡座的四角处设有卡位,所述卡座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卡点,所述卡座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轴呈C字形中空状。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凸出于所述立壁从而形成凸耳。

作为优选,所述钢片包括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所述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的两端通过连接片固定,所述第一钢片与所述第二钢片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的中间位置均设有冲口,所述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的两端外侧均设有倒钩,所述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的两端内侧设有椭圆口,所述椭圆口位于所述连接片的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胶条包括胶条本体、限位条和胶条安装部,所述限位条呈三层重叠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中扣呈回字形结构,所述中扣上设有避让孔,供所述安装座穿过。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呈回字形,具有两个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接头包括接头壳体,所述接头壳体的侧壁设有轴孔,所述接头壳体内部设有筋条,所述轴孔外侧设有中心卡位。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卡位上设有两个凸起的胶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速配多功能雨刷,其有益效果在于:安装座适配于多种接头,适用多种雨刷挂臂,且安装座可将钢片及胶条压平,可更好的贴合车窗玻璃,安装座可使整体雨刷受力更平衡,刮水效果更佳,雨刷整体排水效果更佳,并且胶条静音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座的立体图;

图2是安装座的仰视图;

图3是安装座的左视图;

图4是安装座的内部示意图;

图5是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中扣的立体图;

图8是中扣的左视图;

图9是导流板的立体图;

图10是导流板的左视图;

图11是实施例1接头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例1接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1接头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14是钢片固定在安装座的示意图;

图15是安装胶条后的示意图;

图16是中扣的安装示意图;

图17是导流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18是边护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19是不含接头的雨刷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2接头的立体图;

图21是实施例2接头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22是实施例3接头的立体图;

图23是实施例3接头的仰视图;

图24是实施例4接头的立体图;

图25是实施例5接头的立体图;

图26是实施例6接头的立体图;

图27是实施例7接头的立体图;

图28是实施例7接头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29是实施例8接头的立体图;

图30是实施例9接头的左视图;

图31是实施例10接头的立体图;

图32是实施例11接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速配多功能雨刷,包括安装座1、钢片2、胶条3、中扣4、导流板5、边护套6及接头7。

本实施例的安装座采用锌合金材质,如图1、2、3、4所示,安装座1包括卡座11和两个立壁12,两个立壁12垂直设于卡座11上方,两个立壁12顶部之间设有中心轴13,中心轴13位于中心点,使雨刷整体受力平衡,刮水效果更佳;中心轴13的两端凸出于立壁12从而形成凸耳14,凸耳14主要用于卡入接头7中,达到接头7、安装座1及雨刷挂臂三位一体的效果;中心轴13呈C字形中空状,主要目的在于适配U型挂臂;立壁12内侧设有立柱15,大大加强安装座1的坚固性,延长安装座1的使用寿命;卡座11的四角处设有卡位16,卡座11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卡点17,卡座11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18,卡点17和卡位16主要是便于装配钢片2,而凹槽18供胶条3进行穿越。

如图5所示,钢片2包括第一钢片21和第二钢片22,第一钢片21和第二钢片22的两端通过连接片23焊接固定,第一钢21片与第二钢片22之间形成有缝隙24,可稳稳夹住胶条,且安装胶条3更为方便;第一钢片21和第二钢片22的中间位置均设有冲口25,冲口25与安装座1的卡点17配合起到巩固作用,确保钢片2中心点与安装座1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的垂直状态;第一钢片21和第二钢片22的两端外侧均设有倒钩26,倒钩26用于勾住边护套6,防止脱落;第一钢片21和第二钢片22的两端内侧设有椭圆口27,两个椭圆口27任意选择一个进行装取胶条3,利用胶条3弹性按进时弹起卡住预留位置。

如图6所示,胶条3包括胶条本体31、限位条32和胶条安装部33,限位条32呈三层重叠结构,胶条安装部33与安装座1的凹槽18匹配,使胶条刮拭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并且三层重叠降低胶条噪音,静音效果更好。

如图7、8所示,中扣4呈回字形结构,中扣4上设有避让孔41,供安装座1穿过,可牢牢包裹住安装座1,使安装座1稳定在特定的位置,供接头匹配,并衔接导流板5,包裹导流板5和钢片2。

如图9、10所示,导流板5的底部呈回字形,具有两个凸台51,用于包裹钢片2,同时两个凸台51对钢片2起支撑作用,使钢片2与导流板5紧密结合在一起。

如图11、12、13所示,接头7包括接头壳体71,接头壳体71的两个侧壁设有轴孔72,轴孔72呈张开状,在安装雨刷挂臂时,会收平扣住安装座1的凸耳14,同时起到安装视觉孔的作用,更好的安装校对;接头壳体71内部设有筋条73,筋条73上的U形槽74用来卡住安装座1的中心轴13,起到导向和固定作用;轴孔72外侧设有中心卡位75,中心卡位75上设有两个凸起的胶位76,用于包住安装座1的中心轴13,方便安装拆卸;接头壳体71呈喇叭形,略微向外扩大,装上挂臂后向内收缩,扣住安装座1的凸耳14,达到雨刷挂臂、接头及锌合金三合一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一体化速配多功能雨刷,装配过程如下:第一步,如图14所示,将钢片2固定在安装座1的四个卡位16上,并通过安装座1的卡点17与钢片2上的冲口25配合,更好的固定钢片2;第二步,将胶条3从钢片2一端的椭圆口27中插入,将胶条3往前拉,使胶条安装部33穿入安装座1的凹槽18,一直将胶条3拉到底部,使胶条3两端抵柱钢片2的连接板23,胶条3安装完毕,如图15所示;第三步,如图16所示,安装座1穿过中扣4上的避让孔41,使劲下压,便可套牢安装座1,完成中扣4的安装;第四步,如图17所示,将两个导流板5从钢片2的两侧插入,沿钢片2将两个导流板5插入到中扣4,即完成导流板5的安装;第五步,如图18所示,将边护套6沿钢片2推进,钢片2的倒钩26会勾住边护套,防止脱落,此时完成雨刷主要部件的安装,如图19所示;第六步,根据车型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接头7卡接在安装座1外侧,再与雨刷挂臂固定连接。

实施例2

与实施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接头7,如图20、21所示,接头还包括盖体77,盖体77与扣点78紧密结合,操作简单,只需向下按即可盖上盖体77,便于固定雨刷挂臂;且接头7的一端形成有平台79,用于枕托雨刷挂臂;且接头内部形成上下层结构,上层80用于安装小型U型雨刷挂臂,下层81用于安装大型U形挂壁,上下层之间的斜坡82具有导向作用,使安装更精准简便,一个接头适用两组挂臂,增加使用性。

实施例3

与实施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接头7,如图22、23所示,接头7的底部形成有工字型切口83,使接头7与安装座1的形状更为匹配,不会造成安装错位的问题,达到速配的效果。

实施例4

与实施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接头7,如图24所示,接头7的端部、尾部及侧壁均设有扣点84,安装雨刷挂臂后,挂臂与接头的三个扣点84相扣合,更加牢固,防止脱落及掉落等风险发生。

实施例5

与实施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接头7,如图25所示,接头7的尾部形成两翼部85,按住两翼部85,可将挂臂套住,再松开及完成安装,安装过程简单,并在两翼部85上设有若干个颗粒状的防滑点86,确保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打滑,导致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6

与实施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接头7,如图26所示,接头7的尾部设置倒扣87,可牢牢扣住挂臂,接头的端部设有扣点88,与尾部形成双扣,大大加强了使用的安全性。并且尾部的倒扣87上设有若干个颗粒状的防滑点89,确保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打滑。

实施例7

与实施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接头7,如图27、28所示,接头7还包括盖体90,盖体90与接头壳体71采用抽屉式衔接,接头壳体71具有弹性倒钩式卡点91,在安装过程中,卡点91因自然向上弹而顶住盖体90,使盖体90不会从接头本体上掉落,拆卸时,按下卡点91,将盖体90往后推即可取出挂臂,安装简便,拆卸容易,同时不会使盖子脱落。

实施例8

与实施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接头7,如图29所示,接头7端部设有卡槽92,尾部设有倒钩式卡点93,当挂臂头部卡入卡槽92时,卡点93也卡入挂臂,从而达到头尾双扣,扣点更加平衡稳固。

实施例9

与实施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接头7,如图30所示,接头7两侧壁分别设有两个凸爪94,四个凸爪94与挂臂相互配合,平摊作用在接头上的力,提高接头的使用寿命,增加牢固性;接头7的顶部设有凸起方块95,防止左右移动;接头7底部凸伸有加强筋96,可将安装座紧紧包裹,起到巩固的作用,同时让整个接头更结实耐用。

实施例10

与实施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接头7,如图31所示,接头7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凸爪97,凸爪97与挂臂的卡槽吻合,当套上挂臂时凸爪97自然滑入卡槽,从而使挂臂不会上下晃动,增加稳定性,且挂臂不会上下或左右晃动,牢牢将挂臂与接头结合在一起;接头7顶部设有弹性卡点98,当安装挂臂时,弹性卡点98受力会自然向下弯曲,当挂臂卡口到达卡点位置后,卡点98便往上弹起,从而卡住挂臂,将其牢牢固定在接头上,而卸载挂臂时,只需将卡点往下按,抽出挂臂即可,装卸快捷简便,容易操作。

实施例11

与实施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接头7,如图32所示,接头7的底部形成有工字型切口99,使接头7与安装座1的形状更为匹配,不会造成安装错位的问题,达到速配的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