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片双孔钢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5155发布日期:2019-05-11 00:56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片双孔钢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在雨刷上的单片双孔钢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使用汽车的数量逐步增加。在汽车产品中,雨刮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部件。下雨天时,汽车在行驶途中会有雨点滴落在车前的挡风玻璃上时,使得前方的物体都变得模糊不清。此时,启动雨刮器,就能刮去车前的挡风玻璃上的雨水,使前方清晰。雨刮器还可清理挡风玻璃上的灰尘、杂质等。

目前,一般用于汽车的雨刮器,其所使用的钢片,多为两片形状简单的钢片,内嵌在雨刷胶条内,此结构的钢片,在装配相当困难,除费时费工外,还增加成本负担,且于雨刷其他部件无连接,功能单一,对雨刷性能提升作用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片双孔钢片,装配组合、操作使用上相当快速容易,且与雨刷其他部件配合紧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片双孔钢片,包括钢片本体和扣点,所述钢片本体的两端形成有端头,两个所述端头之间沿所述钢片本体纵向中心线两侧开设有若干对钉孔,所述扣点固定在所述钉孔中,所述钢片本体的中间位置沿横向开设有冲口,所述端头与所述钢片本体衔接处的外侧均设有倒钩。

作为优选,所述扣点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凸耳,所述扣点的底部呈L形。

作为优选,所述扣点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扣点采用不锈钢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端头外侧呈圆弧形。

作为优选,每对所述钉孔以所述钢片本体纵向中心线为界,呈中心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钢片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钢片本体的宽度为13~17mm。

作为优选,所述钢片本体成型后进行回炉定型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片双孔钢片,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开设冲口、倒钩及卡接在钉孔中的扣点,便于与雨刷其他部件进行配合连接,且钢片一体成型,垂直效果好,更加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钢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片本体装配锌合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扣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扣点安装在钢片本体上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片双孔钢片形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片双孔钢片,包括钢片本体1和扣点2,扣点2卡接在钢片本体1上,雨刷的胶条固定在扣点2上。

如图1所示,钢片本体1的两端形成有端头11,两个端头11之间沿钢片本体1纵向中心线两侧开设有若干对钉孔12,扣点2固定在钉孔12中,钢片本体1的中间位置沿横向开设有冲口13,端头11与钢片本体1衔接处的外侧均设有倒钩14。

如图2所示,冲口13可与锌合金底座3的卡点配合起固定作用,确保钢片本体1的中心点和锌合金底座3的中心点处于一个直线垂直状态。而钢片本体1两端的倒钩14则用于挂住雨刷的塑料边头或一体成型的导流板,防止导流板脱落。

本实施例中,端头11外侧呈圆弧形,与导流板两端的形状相同,这样钢片与导流板结合时,更加紧密,安装时也更加方便,可适用于多种型号的导流板。每对所述钉孔以所述钢片本体纵向中心线为界,呈中心对称设置,并且均匀分布,使扣点受外力下压时,能更平均受力,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如图3所示,扣点2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凸耳21,扣点2的底部22呈L形,本实施例的扣点2为一体成型结构,才用不锈钢材质,不易生锈,且不易发生破损、变形及松动等情况,稳定性强。如图4所示,当安装扣点2时,将扣点L形底部22穿过钉孔12往下压,此时弹性凸耳21受力收缩,当穿过钉孔12时,弹性凸耳21自然回弹,并顶在钢片本体1上,使扣点2固定在钢片本体1上,不会发生晃动或者扣点脱落等情况。

扣点2安装在钢片本体1后,雨刷胶条穿过扣点L形底部22,L形结构可卡住胶条,当多个扣点2平均的卡住胶条后,受力均衡,从而提升雨刷的清洁效果和耐用度,且胶条不易脱落。

钢片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钢片本体1的宽度为13~17mm,优选15mm,保证钢片本体1的大小与雨刷护套的大小一致,安装上导流板后,导流板牢牢包住钢片,防止钢片左右抖动。

如图5所示,一体成型的钢片本体1经过回炉定型处理后,在受到外力下压时,中心点受力下压,钢片本体1会被压平,可更好的贴合在车辆玻璃上,刮拭效果更佳,更干净,当外力消失后,钢片自然弹回原本的弯曲形状,耐用性好,且不易变形。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