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滑台、转向装置及磁悬浮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9033发布日期:2019-09-17 20:1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下滑台、转向装置及磁悬浮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磁悬浮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下滑台、转向装置及磁悬浮车辆。



背景技术:

磁悬浮车辆主要包括车体、悬浮架和转向装置,转向装置设置在车体和悬浮架之间,用于在二者之间传递横向力,实现车辆转向功能。车体底部设置多个悬浮架,每两个悬浮架上设置一套转向装置。

图1为相关技术中转向装置与悬浮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相关技术中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悬浮架11沿车体的行进方向依次布设,两个悬浮架11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悬浮架11之间设置有一套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括:两个T形臂组件12、推杆13和钢丝绳14。其中,两个T形臂组件12分别位于转向装置的两端,二者之间通过钢丝绳14相连。T形臂组件12的顶端与车体相连,T形臂组件12还通过推杆13与下滑台15转动连接。下滑台15设置在悬浮架11上,其顶部与车体相连,用于传递车体与悬浮架11在转向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力,完成车辆转向过程。

图3为相关技术中下滑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下滑台15由上板151、中间板152、下板153和气室154焊接而成,上板151和下板153分别焊接至气室154的中心线两端,中间板152焊接至气室154的外壁中部。中间板152延伸出连接部1521,通过销轴与推杆13相连。下板153和气室154之间还焊接有多个筋板155,用于加强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气室154的外壁还焊接有两个连接板156,连接板156用于通过销轴与横向拉杆相连,横向拉杆用于对下滑台施加横向力,使其中心线保持在竖直方向。

上述下滑台中的各部件采用铝板焊接而成,由于在焊接的过程中,熔化后的液态铝可溶解大量的氢气,在焊接熔池快速冷却的过程中来不及逸出的氢气就会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导致焊缝易出现结晶裂纹,进而影响了下滑台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下滑台、转向装置及磁悬浮车辆,其中的下滑台具有较高的强度。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滑台,包括: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气孔;

第二连接板;

筒状侧板,通过铸造工艺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筒状侧板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筒状侧板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围成气体腔室,所述气体腔室与第一气孔连通;

气孔盖板,密封连接至所述第一气孔内。

如上所述的下滑台,还包括:

第一侧板,与所述筒状侧板通过铸造工艺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用于与转向装置中的横向拉杆相连的第一销轴孔。

如上所述的下滑台,还包括:

第二侧板,与所述筒状侧板通过铸造工艺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用于与横向拉杆相连的第二销轴孔,所述第二销轴孔与所述第一销轴孔的中心线重合。

如上所述的下滑台,还包括:

第三侧板,与所述筒状侧板通过铸造工艺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装置中的推杆相连的第三销轴孔。

如上所述的下滑台,所述第三侧板与第二侧板平行;

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推杆相连的第四销轴孔,所述第四销轴孔与所述第三销轴孔的中心线重合。

如上所述的下滑台,所述第一侧板与筒状侧板的中心线方向平行。

如上所述的下滑台,还包括:

转接件,与所述筒状侧板相连;所述转接件上设有用于与转向装置中的推杆相连的第五销轴孔,所述第五销轴孔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平行。

如上所述的下滑台,所述转接件包括:

与所述筒状侧板的中心线平行的基体;

与所述筒状侧板的中心线垂直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与所述基体相连;所述连接耳设有所述第五销轴孔。

如上所述的下滑台,所述连接耳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连接所述基体的两端。

如上所述的下滑台,所述筒状侧板上设有第二气孔。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下滑台。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磁悬浮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筒状侧板与位于其两端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铸造工艺形成为一体结构,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气孔,另外还采用气孔盖板密封连接在第一气孔内,以使筒状侧板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气孔盖板围成封闭的气体腔室,具有与已有技术中采用焊接形成的下滑台相同的功能,而且采用铸造工艺形成一起结构的下滑台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另外,采用铸造工艺形成的下滑台的精度较高,避免出现已有技术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导致部件错位而影响装配精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转向装置与悬浮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中下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滑台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滑台应用在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8为图6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下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接件与下滑台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下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下滑台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悬浮架;12-T形臂组件;13-推杆;14-钢丝绳;15-下滑台;151-上板;152-中间板;1521-连接部;153-下板;154-气室;155-筋板;156-连接板;

2-第一连接板;21-第一气孔;

3-第二连接板;

4-筒状侧板;41-第二连接孔;

5-气孔盖板;

61-车体连接件;62-空气弹簧;63-横向拉杆;

71-第一侧板;711-第一销轴孔;72-第二侧板;721-第二销轴孔;722-第四销轴孔;73-第三侧板;731-第三销轴孔;732-减重孔;

8-转接件;81-基体;811-第一连接孔;82-连接耳;821-第五销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滑台,能够应用于磁悬浮车辆的转向装置中。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滑台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滑台应用在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下滑台包括: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筒状侧板4和气孔盖板5。

其中,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与筒状侧板4通过铸造工艺形成为一体结构。铸造工艺可采用本实施例中已有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本实施例对其制造过程不做详细说明。

筒状侧板4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第一连接板2连接在筒状侧板4的一端,第二连接板3连接在筒状侧板4的另一端,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与筒状侧板4围成一个气体腔室。

在第一连接板2上设有第一气孔21,第一气孔21为通孔,第一气孔21与气体腔室连通。该第一气孔21也可以作为铸造工艺中的浇注孔,在下滑台铸造成型后,将沙子从第一气孔21内倒出。另外,采用气孔盖板5密封连接在第一气孔21内,以将上述气体腔室封闭。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通常,在下滑台的底部连接有空气弹簧62,用于对车体和悬浮架之间的垂向振动进行缓冲。上述由筒状侧板4和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围成的气体腔室可作为空气弹簧62的附加气体腔室,进一步对车体和悬浮架之间的垂向振动进行缓冲。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筒状侧板与位于其两端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铸造工艺形成为一体结构,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气孔,另外还采用气孔盖板密封连接在第一气孔内,以使筒状侧板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气孔盖板围成封闭的气体腔室,具有与已有技术中采用焊接形成的下滑台相同的功能,而且采用铸造工艺形成一起结构的下滑台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另外,采用铸造工艺形成的下滑台的精度较高,避免出现已有技术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导致部件错位而影响装配精度的问题。

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下滑台可应用在图6所示的转向装置中,该转向装置包括:通过钢丝绳14相连的两个T形臂组件12,一个T形臂组件12通过推杆13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下滑台相连,下滑台的顶部通过车体连接件61与车体相连。下滑台与车体连接件61的连接方式可参照已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板2可参照已有技术中的上板151进行对应设置。

图8为图6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如图6和图8所示,下滑台还通过横向拉杆63与悬浮架相连,以限制下滑台的横向位移。下滑台与推杆或横向拉杆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第一连接板2或第二连接板3上直接形成销孔,以通过销轴与推杆或横向拉杆相连。或者,在筒状侧板4的外壁形成有具有销孔的连接部,以通过销轴与推杆或横向拉杆相连。或者,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实现:

如图4和图5所示,在铸造过程中,在筒状侧板4的外壁一体形成第一侧板71,第一侧板71与筒状侧板4的中心线平行,筒状侧板4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平行,即图4和图5中的上下方向。第一侧板71上设有第一销轴孔711,第一销轴孔711贯穿于第一侧板71的厚度方向,也即:第一销轴孔711的中心线与水平方向平行。第一销轴孔711用于通过销轴与横向拉杆63相连。

当然,第一侧板71的方向也不局限于上述方向,例如:也可以沿水平方向布设,或与水平方向呈锐角布设。第一侧板71上设置的第一销轴孔711与横向拉杆63对应配合连接。

仍然以图4和图5所示的结构为例,进一步的,还可以采用第二侧板72,通过铸造工艺形成在筒状侧板4的外壁。第二侧板72与第一侧板71平行,第二侧板72上设置有第二销轴孔721,第二销轴孔721的中心线与第一销轴孔711的中心线重合,第二销轴孔721的孔径与第一销轴孔711的孔径相等。对应在转向拉杆63的端部开设通孔,在装配过程中,将转向拉杆63的端部插入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之间,且转向拉杆63上的通孔分别与第一销轴孔711和第二销轴孔721对正,采用连接销依次穿过第一销轴孔711、转向拉杆63的通孔和第二销轴孔721,完成下滑台与转向拉杆63的连接。

对于下滑台与推杆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如图4和图5所示,采用第三侧板73,通过铸造工艺形成在筒状侧板4的外壁。第三侧板73上设置有第三销轴孔731。对应在推杆13的端部开设连接孔,采用连接销分别穿过推杆13上的连接孔和第三销轴孔731,完成推杆13与下滑台的连接。

进一步的,在第三侧板73与第二侧板72平行,在第二侧板72上设置有第四销轴孔722,第四销轴孔722的中心线与第三销轴孔731的中心线重合。在装配过程中,将推杆13的端部插入第三侧板73与第二侧板72之间,且推杆13上的连接孔分别与第三销轴孔731和第四销轴孔722对正,采用连接销依次穿过第三销轴孔731、推杆13的连接孔和第四销轴孔722,完成下滑台与推杆13的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侧板72上设置有第二销轴孔721用于连接横向拉杆63,还设置有第四销轴孔722用于连接推杆13,提高了集成度,减少侧板的数量,有利于减轻下滑台的重量,进而减轻磁悬浮车辆的重量,提高牵引销量。

进一步的,在第三侧板73上还设置有减重孔732,有利于减轻下滑台的重量。

上述方案中,连接销是沿水平方向插设在对应的销轴孔内,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上述下滑台进行改进,以使连接销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装配。例如:在下滑台上设置转接件,转接件上设置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平行的第五销轴孔,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下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接件与下滑台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至图11所示,转接件8连接在筒状侧板4的外壁,转接件8可以与筒状侧板4通过铸造工艺一体形成。或者,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件将转接件8固定在筒状侧板4上。

具体的,转接件8可以包括:基体81和连接耳82。其中,基体81上开设第一连接孔811,采用螺纹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811将基体81固定在筒状侧板4上。本实施例中,筒状侧板4的一侧面为平面,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41,第二连接孔41为螺纹孔。基体81与该平面平行,并通过螺纹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811和第二连接孔41将基体81固定在筒状侧板4上。连接耳82的一端与基体81相连,且与基体81垂直。连接耳82上设置第五销轴孔821,该第五销轴孔821可通过连接销与推杆13相连。上述螺纹连接件可以为内六角螺栓。

上述连接耳8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连接在基体81的上下两端,两个连接耳82平行设置。推杆13可插入两个连接耳82之间,并通过连接销与两个连接耳82相连,能够提高推杆13与连接耳82相连的连接强度。

另外,如图5所示,在筒状侧板4上设有第二气孔42,可连接进气管,以向筒状侧板4内的气体腔室内注入气体。第二气孔42可以在下滑台铸造过程中一起形成。

上述下滑台的材料可以为铝合金,采用适用于铝合金材料的铸造工艺来制成。

通常,一个转向装置中有两个T形臂组件12,与两个T形臂组件12相连的下滑台的结构相同,仅尺寸不同,区别在于筒状侧板4的高度不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下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下滑台的另一角度示意图。与图4、5、9、11所展示的下滑台不同,图12和图13展示的下滑台中的筒状侧板4的高度较高,第一侧板71、第二侧板72和第三侧板73的高度可根据筒状侧板4进行适应性调整。图12和图13所展示的下滑台的其余部分结构可参照上述内容。

图12和图13中展示的与推杆13相连的方式仅为其中一种方式,也可以根据上述内容调整下滑台的结构,以与转接件8相连,改变与推杆13相连的方向。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内容所提供的下滑台。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装置具有与上述下滑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磁悬浮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内容所提供的转向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磁悬浮车辆具有与上述转向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